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能向曹丕俯首称臣 刘备为什么不可以

孙权能向曹丕俯首称臣 刘备为什么不可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1/25 9:46:04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称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一,皇叔的架子不能倒

皇帝应该是最大的最有权势的人了。那么作为皇帝的叔叔,即使什么能力都没有,也必须尊重不是。刘备就是当今皇帝的叔叔,刘皇叔这块牌子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既然刘备的牌子已经是皇叔了, 它就成了刘备走江湖的招牌,这个门面显然不能倒,面子不能丟。

刘备有了这个架子支撑着,刘备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曹操本来就是要整刘备的,曹操各种花样都用上了,刘备就是不跟着曹操跑,刘备显然知道自己的皇叔身份有多重要,刘备利用曹操替自己做了不少的事情,曹操本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外,再把刘皇叔拉上当一面讨伐诸侯的大旗,但是,刘备不干,刘备要自己“单干”,不喜欢替别人打工。刘备志向高远,连打工都嫌弃,还会在别人面前低声下气吗?所以说,刘备不会象孙权一样向曹丕称臣。

二,刘备手头只要有几个兵就要扯大旗自己干

刘备在徐州时,把曹操给的人马带走了,曹操去打他,刘备就到了袁绍那儿,袁绍十分客气地接待了刘备,给了他军队,他们一块儿去打曹操,官渡之战爆发。刘备在这之前,兄弟三个被打散了。刘备在战场上看到了关羽。心头又恢复了“单干”的想法。于是,借口出使刘表,跑了。到刘表的新野一住就是十年,土地是没有,但是,刘备得了许多名声,在人才培养上获得了成功。这些准备都是为了一目的,今后当皇帝。这些的人,还会把谁放在眼里,还会在别人面前做小吗?自然是不会。

三,刘备是个为了目标,连家人都不要的奇特认为

这一点,刘家有没有遗传基因不太清楚,但是,刘邦不顾家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彭城玩了一个多月,刘邦没有回去把老婆儿女父母接走。到项羽打了过来时,刘邦家被打破了,吕后太公被俘虏,一对儿女在路上受磨难,刘邦碰上了也不要了。

看看张良和诸葛亮,张良家自然没有几个人了,不存在安置问题,诸葛亮早就把家室转移了,曹操碰人去抓诸葛亮家人,一无所得。曹操是“深恨之”。

比较而言,刘备是个不照顾家室的人。刘备的家室被吕布高顺抓住过,曹操后来也抓住过一回。长坂坡,也被打散,赵云费了大力才找了一半回来。

刘备的意思就是,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刘备在,的皇帝就够了。还在乎什么家室。这正是帝王们刻薄寡恩的共同点。

四,从刘备的两个儿子的名字上,可以看出刘备要“封禅”

封禅是皇帝的资格,是要有大功劳的皇帝才敢干的大事。从在两个儿子的名字里面就说明了刘备的目标就是要当皇帝。有这样的愿望的人,他不会把自己搞得气节连都没有,自己把自己变成没有坚强意志的社会人士。刘备不会归附曹操,更不会向黄口小儿曹丕称臣。

刘备得了成都,汉中,以及过去就有的荆州,腰杆硬得如铁柱。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这时的三国已经成了鼎立时期。刘备自然会相信爆棚,准备恢复汉朝的昔日荣光。曹操之后曹丕上台,曹丕处于三国中最伟大的国家,刘备有了当皇帝的资本,孙权也据有江东。谁也奈何不了谁。刘备再弱,他准备当皇帝了,他怎么会向曹丕称臣了呢?

五,孙权称臣于曹丕是迫不得已

北面有曹丕,西面有刘备,内部可以大用的人才又少。

三国里面,曹魏的边境线太长,从辽东的公孙渊南下到孙权控制的长江口,从长江口向西走到江州到了蜀国,蜀国在西部长期与魏国对峙。曹魏虽然是大国,但是,边境线太长,也需要军队去各处防守。兵力就分散了。刘备在失去了荆州后,刘备要打孙权,而且孙权也知道这个漏子捅大了。马上把荆州后刘备,只要刘备推兵,什么都好说。但是,刘备就是不退兵。孙孙权如果硬钢曹魏,曹魏看到刘备顺江打孙权,孙权一败,曹丕必然出兵来抢地盘。所以,刘备从西打过来,曹丕在东面合肥方向再打过来。再从樊城从中间来一只军队,三路大军,孙权是挡不住的。孙权的内部,投降派一直存在。江东豪强才不管谁当帝王,只要保住他们的利益就可以了。所以,孙权内部也难搞定。孙权万不得已,才派使者向曹丕称臣纳贡。把曹丕稳住一段时间。看一步走一步。

这是孙权明智的做法。

刘备已经得了成都,汉中。刘备准备称帝了,还会抓屎敷面,自己把自己搞脏吗?

夷陵之战这场战争,反应出了曹丕,刘备,孙权各自的性格特征,曹丕当断不断失去机会;刘备一意孤行,祸害国家;孙权沉稳善谋,能曲能伸 不计较一时之辱而成就了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为何一直在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为什么打不过东吴,东吴孙权向曹丕称臣,曹丕孙权刘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打东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在一瞬间就开始大展身手,所做的事情就是逼迫着汉献帝直接把位置让给自己,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新生的帝国。曹丕在位的时间足足有7年之久,但是在这一时期并不是特别的动荡。因为曹丕在当时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也称得上是他所

  •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召回,诸葛亮辅佐刘禅,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杀重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

  • 赵云为什么能够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 真实情况到底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正史有没有七进七出,赵云七进七出视频,长坂坡是真的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长坂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其实是在后世的评书作品中,说书人为了突显赵云的英勇后加的,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并没有体现赵云七进七出的字样。当时的长坂坡的战场的确很凶险,但是应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凶险,也可以说是没有评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

  • 姜维和魏延相比 两人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延到底有多厉害,姜维和魏延,姜维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姜维和魏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姜维和魏延谁更厉害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笔者准备从受信任程度上、战略上、战术上、成就上、结局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结论是:在受信任程度上,魏延和姜维二人平分秋色;在战略思想上,姜维要优于魏延;在战术上,魏延要优于姜维;在成就

  • 诸葛亮对姜维如此看重 诸葛亮最后为何会选择蒋琬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评价极高,新三国诸葛亮病重,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接班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

  • 袁绍当初先遇到汉献帝的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多少年,袁绍为什么会败,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袁绍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董卓被吕布王允刺杀后,献帝终于在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摆脱了凉州势力的魔爪,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虽然汉朝已经接近名存实亡,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何处理东归的献帝,就成为了考验各方政治智慧的大难题。汉献

  • 说说赵云和刘备的关系 赵云最后为何“越混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关系,赵云和关羽的关系,赵云和刘备谁大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云的事迹,想必大家都知道,除了“七进七出长坂坡”这样“天神下凡”一般的事迹之外,还有博望坡、江南平定、入川、汉水、箕谷之战等大小战斗,且平生几乎未曾中过敌人之计,所以赵云在历朝历代都拥有大量“粉丝”,是绝对的“人气王”。但是,有不少三

  • 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小赵云” 文鸯个人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鸯,手使两柄大爹有万夫不当之勇,文鸯七进七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文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是一个武将频出的年代,前期有吕布、赵云、关羽、张飞、典韦等;后期的猛将虽没有前期那么多,但至少也还有邓艾、姜维、文鸯等。文鸯是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在司马懿杀了曹爽之后,文钦参加了毋丘敛发动的淮南起义,这个时候他便时常当着外人夸奖他的儿

  • 偃旗息鼓赵云是如何击败曹军的 这个地方在现在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郃和谁力敌赵云,偃旗息鼓是贬义吗,赵云死在凤鸣山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偃旗息鼓,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偃旗息鼓,是一个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意为放倒战旗,停止擂鼓,比喻军队隐藏行踪,不暴露目标。这个成语的出现与汉末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赵云息息相关,因为这个成语的最早出处指的就是赵云在一次战斗中的表现。这个成语故事出现在《三国志赵云传》注

  • 溥仪先后有过几次婚姻生活 期间为何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溥仪最后的生活,溥仪有孩子吗,溥仪的老婆婉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溥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溥仪不能人道这事儿,最初是由文绣揭露出来的。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提出离婚,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中的不自由。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废弃妃嫔,从来没有妃嫔不要皇帝。可想而知这事儿对满清遗老遗少,还有溥仪本人都造成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