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的原因吗

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的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02 更新时间:2023/12/16 1:31:53

刘备伐吴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而这场战役最后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研究非常的多,其中除了失败原因和该不该打等重要因素之外,最受重视的就是刘备当年那场战争动用了多少的兵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演义中所受的刘备兴兵70多万肯定是不可信的,毕竟当时刘备治下也才这么点人口,根本不可能支撑起这么多的士兵,而根据史书来看当时刘备的总兵力也就是10万出头,排除当时必须用来防守曹魏的几万之外,能够拿去和东吴作战的其实也就是7万,再加上战线很长,沿途需要留守部队,所以真正能够和东吴打起来的也就是4,5万人,而东吴一边的人可能更多一点,妥妥的五万左右。

从上文可以看出来刘备其实在兵力上是完全不占优的,而且刘备的兵种其实也不占优势,众所周知,东吴的水军是很强的,而刘备的水军相比来说就差了很多,历史上也没有他大规模造船或者训练水军的记载,以这样的水军战力想要击败水军格外强大的东吴是不现实的,可见刘备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拿下荆州的信心,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先打着,给予战场上的压力来获得外交上的成功,毕竟吴蜀两国不是那种必须分个你死我活的关系,那只会便宜了曹魏,所以综合来看,刘备这次出兵7万左右和东吴交战的根本目的还是给予战场上的压力获得谈判上的主动权。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出征打仗就是东征伐吴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后也以惨败告终,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场大战对于吴蜀两国都没有好处。对于刘备的这次失败,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前去,这样肯定不至于落得这么惨败的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需要说的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但是相比来说他的军事能力比之他政治后勤等方面来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纵观历史上诸葛亮自从跟着刘备,几乎就没有指挥过什么战役,演义中所谓的诸葛亮博望坡之战的妙计其实都是罗贯中编的,那场战役其实是刘备指挥的,和诸葛亮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说其实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而不是出去带兵打仗的,真正的军师反而是庞统法正等人,但是很可惜庞统法正早早地就死了,而在这场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还感叹:“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主要是为了缓和自己内部荆州、益州两大势力的矛盾,而诸葛亮应该算是不属于两者的超然存在,所以说刘备这次出征不带上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刘备自己已经亲征了,诸葛亮这个丞相再走,成都靠谁来处理政事,靠谁来安抚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把诸葛亮给留下来了。

刘备伐吴结果怎么样

话说三国纷争,群雄并起,经过长时间的厮杀,时间已经来到了220年,这一年可不得了,死了好些牛掰的大能,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猛将夏侯惇、谋臣程昱,蜀汉的老将黄忠、武圣关羽、军师法正。这些人的死对于整个华夏大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时候还引发了后来的那场惨烈的刘备伐吴夷陵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关羽的死让刘备怒不可遏,要知道关羽可是和刘备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好到穿同一条裤子,同吃同睡的程度,一听说关羽的死就怒了,要发兵攻打东吴,手下人一通劝告都拉不住,而在这段时间里刘备还顺手升了个级,弄了个皇帝当当,主要是因为人家曹丕都已经当皇帝了,想想一个小辈都已经当皇帝了要是刘备还当着汉中王,怎么说得过去,于是刘备就自立为帝了。

当上皇帝之后,刘备就打算起兵攻打东吴,结果才刚开始招兵,张飞又死了,被手下人给砍了,两个兄弟都死了刘备也不想好好玩了,直接就打起了孙权。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时候吕蒙已经死了,东吴的守将是陆逊这个小将,而蜀汉也好不到哪里去,法正死了,这让刘备失去了最为倚重的军事,赵云还因为反对这场战争被晾在了家里,诸葛亮要看守大本营,所以说其实这是刘备和陆逊的正面交锋。起初蜀军声势很高,连战告捷,但是后来久攻不下,刘备的军队又被迫摆成了一字长蛇阵,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差点连刘备都挂那儿了。

可以说刘备这次伐吴是惨败,将蜀军的大量精锐都打掉了,因此蜀国彻底成为了三国之中垫底的存在,而吴国虽然打退了蜀军,但是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几乎不可能在持续,也是没什么好处,唯一得利的就是曹魏阵营,从原来的一打二变成了现在的1:1:1,算是渔翁得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权能向曹丕俯首称臣 刘备为什么不可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为什么封孙权为王,孙权为什么渣权,曹丕和刘备哪个先称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称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一,皇叔的架子不能倒皇帝应该是最大的最有权势的人了。那么作为皇帝的叔叔,即使什么能力都没有,也必须尊重不是。刘备就是当今皇帝的叔叔,刘皇叔这块牌子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既然刘备的牌子已经是皇叔了, 它就成了刘备走江湖的招牌,这个门面显然不能倒

  • 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为何一直在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为什么打不过东吴,东吴孙权向曹丕称臣,曹丕孙权刘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打东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在一瞬间就开始大展身手,所做的事情就是逼迫着汉献帝直接把位置让给自己,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新生的帝国。曹丕在位的时间足足有7年之久,但是在这一时期并不是特别的动荡。因为曹丕在当时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也称得上是他所

  •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召回,诸葛亮辅佐刘禅,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杀重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

  • 赵云为什么能够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 真实情况到底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正史有没有七进七出,赵云七进七出视频,长坂坡是真的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长坂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其实是在后世的评书作品中,说书人为了突显赵云的英勇后加的,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并没有体现赵云七进七出的字样。当时的长坂坡的战场的确很凶险,但是应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凶险,也可以说是没有评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

  • 姜维和魏延相比 两人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延到底有多厉害,姜维和魏延,姜维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姜维和魏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姜维和魏延谁更厉害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笔者准备从受信任程度上、战略上、战术上、成就上、结局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结论是:在受信任程度上,魏延和姜维二人平分秋色;在战略思想上,姜维要优于魏延;在战术上,魏延要优于姜维;在成就

  • 诸葛亮对姜维如此看重 诸葛亮最后为何会选择蒋琬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评价极高,新三国诸葛亮病重,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接班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

  • 袁绍当初先遇到汉献帝的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多少年,袁绍为什么会败,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袁绍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董卓被吕布王允刺杀后,献帝终于在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摆脱了凉州势力的魔爪,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虽然汉朝已经接近名存实亡,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何处理东归的献帝,就成为了考验各方政治智慧的大难题。汉献

  • 说说赵云和刘备的关系 赵云最后为何“越混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关系,赵云和关羽的关系,赵云和刘备谁大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云的事迹,想必大家都知道,除了“七进七出长坂坡”这样“天神下凡”一般的事迹之外,还有博望坡、江南平定、入川、汉水、箕谷之战等大小战斗,且平生几乎未曾中过敌人之计,所以赵云在历朝历代都拥有大量“粉丝”,是绝对的“人气王”。但是,有不少三

  • 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小赵云” 文鸯个人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鸯,手使两柄大爹有万夫不当之勇,文鸯七进七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文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是一个武将频出的年代,前期有吕布、赵云、关羽、张飞、典韦等;后期的猛将虽没有前期那么多,但至少也还有邓艾、姜维、文鸯等。文鸯是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在司马懿杀了曹爽之后,文钦参加了毋丘敛发动的淮南起义,这个时候他便时常当着外人夸奖他的儿

  • 偃旗息鼓赵云是如何击败曹军的 这个地方在现在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郃和谁力敌赵云,偃旗息鼓是贬义吗,赵云死在凤鸣山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偃旗息鼓,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偃旗息鼓,是一个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意为放倒战旗,停止擂鼓,比喻军队隐藏行踪,不暴露目标。这个成语的出现与汉末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赵云息息相关,因为这个成语的最早出处指的就是赵云在一次战斗中的表现。这个成语故事出现在《三国志赵云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