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八年之久 朱祁镇为何还能复辟成功

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八年之久 朱祁镇为何还能复辟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18 更新时间:2024/1/20 1:23: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英宗复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应该就是明代宗朱祁钰了,他的一生仿佛都是在被命运所玩弄。

明宣宗朱瞻基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由孙皇后所生;次子朱祁钰,由吴贤妃所生。按照明朝嫡长子优先的继承法,这皇位注定是嫡长子朱祁镇的,和庶出的朱祁钰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朱瞻基驾崩之后,继位的是朱祁镇,也就是明英宗。而朱祁钰则是被封为郕王,在哥哥身边打下手。

从这个趋势来看,朱祁钰这辈子应该就是与皇位无缘,顶多凭借哥哥朱祁镇的照顾,做个安逸王爷。然而,谁能想到,就在朱祁钰刚刚二十出头的时候,天上掉下来一个皇位。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兵败土木堡,不仅五十万明军精锐全军覆没,连自己也被俘虏,成了瓦剌人的阶下囚。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咄咄逼人,精锐尽出,目标直指京城。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明王朝更是需要一位主心骨。而当时明英宗朱祁镇身陷敌营,长子朱见深年幼无知,宣宗皇帝一脉中,也就是朱祁钰能够担此重任。

于是乎,经过孙太后的同意,朱祁钰在群臣的簇拥下登基,改元景泰。而原本的正统皇帝明英宗,则是被遥奉为太上皇。就这样,原本和皇位无缘的朱祁钰,毫不费力的就成为了一国之君。

在旁人看来,朱祁钰的这番经历,无疑是幸运的。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命运给朱祁钰开了一个大玩笑。朱祁钰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这个皇位坐得并不安稳,更不自在。

因为朱祁钰这个皇位是别人给的,当时的京城人心惶惶,朝堂之上的百官惴惴不安,需要有这么一个皇帝来团结大家,安定人心。换句话讲,朱祁钰其实就是一个吉祥物,大家只是需要他的形象。当初孙太后在立朱祁钰为帝之前,先立了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意思就很明显,这大明江山依旧是她儿子朱祁镇这一脉的,你朱祁钰只不过是来临时过渡的,到时候你得还回去。

所以,朱祁钰虽然当了皇帝,但是缺乏威望,更缺乏权力。朱祁钰指挥不动于谦,更忤逆不了孙太后,甚至于连作为继承人的太子,那都还是哥哥的儿子。即使后面朱祁钰率领着京城军民,打赢了北京城保卫战,赶走了瓦剌人,拯救了明朝,声势攀升到了顶点。他仍然是个傀儡,无法对朝堂做到绝对的掌控。所以当于谦他们要迎回远在瓦剌的太上皇朱祁镇时,朱祁钰虽然心中百般不愿,但也只能妥协。

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不过,朱祁钰是有野心的,他不想只是当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更不想成为朱祁镇父子之间一个简单的过度者。既然命运让他做了这个皇帝,那么他就要做得名副其实。

所以,哥哥朱祁镇被他送到了南宫,名曰奉养,实为软禁。为了防止哥哥与旧臣联系,他砍掉了南宫院内的所有树木,往来人员,尽收眼底。此外,太子朱见深被他废掉,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朱祁钰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盯住了朱祁镇父子,那么这个皇位就将是他的。

对于朱祁钰来说,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改立太子。朱见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孙,更是孙太后亲立的太子。在信奉正统的明朝,朱祁钰想要废掉朱见深,不仅要面临着得罪孙太后的危险,还得面临着底下群臣的反对。

对此,朱祁钰不停地试探,甚至于向朝臣们贿赂妥协,纠葛吵闹了两三年,最终才把儿子扶上了太子之位。当然了,过程虽然艰难,但对朱祁钰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景泰四年,年仅五岁太子朱见济不幸去世,此时距离他当上太子还不到一年。朱祁钰苦心谋划的一切,全都因为太子的去世而化为泡影。

当然了,这对于朱祁钰来说,并不算是陷入绝境。毕竟此时的朱祁钰年不满三十,正值壮年,儿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吗。但这是一个伏笔,随着四年后朱祁钰的病重,他没有子嗣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摆在群臣面前最为紧要的一个问题是,一旦朱祁钰驾崩,谁来继承皇位?当时因为朱祁钰没有子嗣,其实皇位也就两个人选。一个是太上皇朱祁镇,另一个便是废太子朱见深。因为只有这两人才是明宣宗朱瞻基一脉的正统传承,更何况,朱祁镇本来就是根正苗红的皇帝,而朱见深更是众望所归的太子。如果绕过他们去选其他明朝宗室子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而在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大臣们其实更加倾向于选朱祁镇。虽然说朱祁镇身上背着土木堡之变的污点,又当了太上皇,二度进宫有些不好听。但是从实际利益角度考虑,他才是当皇帝的最合适人选。毕竟此时的朱见深只有十岁,即使登基当了皇帝,也无法亲政。而作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在没有了弟弟朱祁钰的压制后,完全可以从年幼的儿子手中拿到权力,以太上皇的身份,行皇帝之实权。

既然如此,群臣们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支持朱祁镇复辟,这样还有拥立之功。基于这么一个想法,朱祁镇复辟的夺门之变,就变得非常轻松了。此时的朱祁钰和朱祁镇两兄弟,处境已经完全调转。一个是大势已去的垂死之人,一个则是东山再起的未来新皇,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会选择站在朱祁镇这一边。

所以,在夺门之变后,当那些等待升朝的大臣们,看到龙椅上坐着的人是朱祁镇时,并没有太多抵触情绪。朱祁镇十分轻松地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而朱祁钰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关于朱祁钰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朱祁镇复辟之后,对于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弟,并没有善而待之。他先是将弟弟废为郕王,并且将其软禁。而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表现得六亲不认,他下诏指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朱祁钰被赐谥号为“戾”,这是一个恶谥,表示终身为恶。而且朱祁镇不承认朱祁钰之前的皇帝身份,将其以亲王礼下葬,不入皇陵。朱祁钰在生前曾营造陵寝,起名寿陵,打算和皇后一起合葬,结果被朱祁镇下令捣毁。明朝迁都之后十四位皇帝里面,朱祁钰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

不得不说,朱祁镇这样做有些不厚道,当初土木堡之变是他闯下的祸端,差点葬送了明朝百年基业。弟弟朱祁钰于弱冠之年,临危受命,救国家于危亡,扶大厦于将倾,帮他收拾了烂摊子。无愧于宗室,更有功于国家。朱祁镇身为一国之君,对这些却视而不见,确实算不得什么明君。

而对于朱祁钰来说,他仿佛就是做了一个皇帝梦。原本和皇位八竿子打不着的他,突然当了皇帝,本以为是时来运转,鱼跃龙门。但实际上却是被命运所摆布,儿子幼年早夭,自己也是英年早逝。在龙椅上坐了八年,死后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座皇陵。

得了皇帝病,却没有皇帝的命,早知如此,当初何必来蹚这浑水,做个安逸王爷,岂不快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高宗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如何相知相爱的?真的是一场阴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司马相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世人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有很多解读。而被解读得最多的一种是,他们是一对“才子佳人”。从“一见钟情”到后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直到后来,有人很直白地指出,这就是一个谋划已久的刻意安排。才让这段看上去纯真又美好,甚至是

  • 明英宗被瓦刺俘虏之后 瓦刺是如何对待明英宗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英宗被抓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率军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却在大太监王振的一番迷之操作下,在土木堡惨遭战败,不仅数十万明军将士和随行朝中大臣死了个七七八八,就连明英宗自己也沦为了瓦剌俘虏。然而,被俘后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瓦剌受到的待遇却一点

  • 刘封如若没有被封义子,他在蜀汉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刘封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到荆州后,曾在长沙郡刘泌家中收养了他的外甥,而这个人就是罗侯寇氏之子寇封,在收寇封为义子的时候,关羽还很是不高兴,认为刘备明明有子嗣,根本不需要寇封来做义子。但实际上,刘备在收下刘封时,并没有子嗣,因此刘

  • 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基 明英宗为何还要除掉帮助自己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英宗再次登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历史上有位皇帝先后两次在位,拥有两个年号,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1457年农历正月十七,爆发了“夺门之变”,朱祁镇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顺。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间,很快就把那些帮自己登基的大臣干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由于土木堡

  • 在汗马功劳背后,为何说“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所犯大错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汗马功劳背后,汉武帝平生所犯下的一些大错,个中最为典范的就是“巫蛊之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朝巫蛊术非常流行,所谓巫蛊,就是人们建造木头人,在上面刻上朋友的姓名,然后再放到地下大概放在屋子里,昼夜咒骂。据他们说,如许咒骂下去,就能够让

  • 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韩信,他到底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鼎立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三国鼎立的前提就是要出现三个能一呼百应的人物。三国时虽然人才辈出,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凭借出色的才华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各自的宏伟霸业。而就在三国之前,项羽和刘邦进行楚汉相争时,那个时候居然也可以形成三国鼎立。不错,那时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人便

  • 乾隆册立太子之后,为什么要带他去祭拜一个九岁便去世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被立为太子之后,乾隆为什么带他祭拜一个九岁去世的孩子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实现曾经说过“在位之年不超过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诺言”,乾隆皇帝准备退位,而他亲自宣读了自己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传位诏书,立他的第十五个儿

  • 刘邦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为何没死?刘邦又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文中的主人公被敌人或者说仇家一刀刺进胸膛里时,主人公奇迹般没有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主人公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怎么能在半途中就死掉呢?而给他们不死的理由除了主人公具有超强本领具有超强抗击打能力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在主人公被刺的部位——胸口上大做文章。如果我问

  • 王敦为何敢囚禁开国君王司马睿?他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但权臣无非两种:第一种韬光养晦羽翼渐丰谋反篡权;第二种顾忌君臣礼法难以逾越心中障碍。王敦就属于第二种,他一生都摇摆于权臣和皇帝两者之间。这位敢囚开国君王并将皇帝气死的权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呢?他那欲壑难填的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