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韩信,他到底又是怎么死的?

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韩信,他到底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4/1/20 11:15:21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鼎立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三国鼎立的前提就是要出现三个能一呼百应的人物。三国时虽然人才辈出,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凭借出色的才华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各自的宏伟霸业。

而就在三国之前,项羽刘邦进行楚汉相争时,那个时候居然也可以形成三国鼎立。不错,那时唯一能和项羽、刘邦相提并论的人便是韩信。他平魏灭赵,降燕伐齐,战功赫赫,令人侧目,更重要的是连项羽手下最为得力的悍将龙且在他面前也不堪一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时候的韩信因为平定了齐地,势力强大到足以左右楚汉相争的格局了。因此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赶紧分封他为齐王。而项羽也放下架子对他进行劝降。但韩信小时候受尽了苦难,受过胯下之辱。当初在项羽麾下时得不到重用,是刘邦封他为大将军,从此才让他有一展才华的机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因此,韩信婉言谢绝了项羽的招降。

这么看来项羽肯定没戏了。但蒯彻的出现使得事情似乎又有了转机。前面已经提到了正是蒯彻的妙计使得刘邦手下最为出色的外交家郦食其死于非命。

如果我们站在中立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发现,其实蒯彻虽然使齐地问题一度峰回路转,生出无数变数来,但是如果真按郦食其的和平方式来解决齐地问题未必行得通。因为齐地是个“难剃头”啊,这种和平的方式虽然最快但却不是最稳妥的,如果哪天齐天大圣翻脸不认人就够你折腾了。从这一点来看,韩信采取阵地战的办法也算一种最干净彻底解决齐地的办法了。虽然郦食其当了炮灰总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人在功名利禄面前总是自私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闲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蒯彻和韩信的这次极为重要的对话吧。

“臣最近在学习相术。”蒯彻一开始就话中有话。

“哦,那你帮我看看相吧。”韩信立马中套。

“大王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蒯彻欲擒故纵。

“把实话说出来,把假话留给别人再去说吧。”韩信眉头微蹙。

“我观大王的相。如果单看面相,大王最多只能封个侯而已,而且还会有危险。而如果相大王的背,却是高贵得无法形容。臣看了一辈子的相,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富贵相。”蒯彻不急不慢地道。

“先生请详说。”韩信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相居然有这样的好,忧的是为什么面相只能封侯,而且还会有危险。

这是蒯彻下的一个套,目的就是为了引韩信上钩。果然,面对韩信的询问,这个时候蒯彻不主张他归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劝他顺应形势的需要自立门户,以齐地为中心,和项羽、刘邦来个三足鼎立。应该说他的理论的确很高。但当时韩信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直言不讳地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没他的今天。

蒯彻这时拿了一个例子来说他,就是张耳和陈余反目成仇的事。他说张耳和陈余两人还是平民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胜似亲生兄弟。而参加革命后,在个人利益面前却最终反目成仇,甚至到了最后都想致对方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他说这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一产生谁也无法预料。然后他反问了韩信一句,你和汉王的情义比得上当年的张耳和陈余么?

韩信知道不如,但他还是不为所动,他说在危急时刻刘邦宁可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宁可自己没得吃也要先给他吃。这种大恩大德无以回报啊。

蒯彻直切命脉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啊,你现在的功劳已经震主了啊。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会完全信任你;归附汉国,汉王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惊恐。在这种情况下你已无安身之处了。”

不过他当时表达“功高震主”四个字时却是这样说的:“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

他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只有自立门户才能成就一方霸业,亦可免去将来的血光之灾。这下说得韩信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说让他再考虑考虑。

然而,韩信考虑了几天,最终道义战胜欲望。他认为自己当个侯已经足够了。

蒯彻对他进行了最后的劝说。主要有三点:凡做大事必不拘小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但韩信只回了一句:“我意已决,请勿复言。”

蒯彻还真听话,从此就再也没有提这件事了。不是他不想说,是韩信再也没有机会听了,因为他卷起铺盖走人了。

不走人不行啊,因为他知道他的主意韩信不采纳,将来不但韩信会落得个“狡兔死猎狗烹”的下场,自己也会因为这次劝说而面临株连九族之罪。事实证明蒯彻果然料事如神,后来韩信终究还是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韩信被吕后设计捉住,被斩首时,曾这样感叹道:“吾悔不该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册立太子之后,为什么要带他去祭拜一个九岁便去世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被立为太子之后,乾隆为什么带他祭拜一个九岁去世的孩子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实现曾经说过“在位之年不超过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诺言”,乾隆皇帝准备退位,而他亲自宣读了自己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传位诏书,立他的第十五个儿

  • 刘邦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为何没死?刘邦又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文中的主人公被敌人或者说仇家一刀刺进胸膛里时,主人公奇迹般没有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主人公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怎么能在半途中就死掉呢?而给他们不死的理由除了主人公具有超强本领具有超强抗击打能力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在主人公被刺的部位——胸口上大做文章。如果我问

  • 王敦为何敢囚禁开国君王司马睿?他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但权臣无非两种:第一种韬光养晦羽翼渐丰谋反篡权;第二种顾忌君臣礼法难以逾越心中障碍。王敦就属于第二种,他一生都摇摆于权臣和皇帝两者之间。这位敢囚开国君王并将皇帝气死的权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呢?他那欲壑难填的一生又都有哪些事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班布尔善究竟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皇帝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清朝的历史,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不用多说。从清朝第一位皇帝到康熙、雍正,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少有人知道,康熙还有个叔叔,叫班布尔善,这个人出身于皇室贵胄,从小锦衣玉食,算起来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可见其地位之高,从出生就决定了这个人命运不一般。但

  • 孝端文皇后到底做了什么 她为何得不到皇太极的恩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端文皇后和皇太极,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第三任大妃。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创设五宫”,将大福晋哲哲册封为“国君福晋”,也就是“中宫皇后”。也就是说,孝端文皇后乃系清朝生前被皇帝亲自册封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清朝真正意义上

  • 曹睿临死前为何要仍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魏明帝曹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就是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曹睿要亲自执掌大权,当然要与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曹睿

  • 秦庄襄王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三年 他对秦国的贡献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庄襄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超过四百位皇帝。若是再算上先秦时期的各国君主,这一数量就会增长许多。虽然君主很多,但历史留给他们的笔墨实在不是很多,总有被后人忽视的嫌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秦庄襄王。一、 传说中秦始皇的生父于很

  • 王莽的头颅有什么特别之处,被收藏了272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莽的头颅有什么特别之处,被收藏了272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要说中国历史上比较奇葩的灭亡那绝对要属新朝莫属了,你说别的王朝灭亡大部分都是因为官吏腐败或者说党争什么的,可是新朝的灭亡却不是如此。恰恰相反,新朝的灭亡居然是因为制度太过超前以至于灭亡的。通俗的来说,就是王

  • 揭秘顺治皇帝下落之谜 顺治究竟是出家了还是病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顺治下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清世宗顺治,名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清代历史之中唯一公开皈依佛门的传奇皇帝。为何一个帝王天子甘愿抛弃江山不要,而披上袈裟为僧呢?世间流传的说法无一例外是因为他的挚爱董鄂妃病逝之后,他万念俱灰,彻底了却红尘,出家做了和

  • 唐朝有哪八位忠心耿耿的番将?他们对唐朝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一个雍容华贵、包罗四海的朝代,唐帝国时代的中华,真正的是八方仰慕、万邦来朝。唐朝皇室李家拥有鲜卑血统,所以唐朝的华夷之防没有那么严重。番邦士人在大唐为官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番将番兵也成了大唐的帝国利刃,抛去那些军阀和后来反唐的安禄山、仆固怀恩、李克用等人,小编筛选出了八位忠心耿耿的大唐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