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开国名将潘美被黑:一代忠臣的千古奇冤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被黑:一代忠臣的千古奇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52

说到潘美简介,就不得不说到潘美和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潘美,系北宋开国名将。生于公元925年,别名潘仲询。与赵匡胤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年轻时候的潘美风流倜傥,胸怀大志。陈桥兵变以后,更是受到赵匡胤的重用,先后被命令去见各大臣,且为赵出谋划策,可谓为赵匡胤身边的左右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潘美一生经历过多次战役,不仅参加过攻伐南汉,还在征伐江南和北汉时获得胜利。只是英雄更多时候是被小人所妒忌的,公元986年,潘美独自一人率兵攻打四州。却因小人离间和争功,导致名将杨业战死,也因战败而被降官三级。以致世人皆言潘美妒忌杨业而视潘美为奸人。后一年,即潘美六十七岁之时离世。

潘美曾收养过遗孤,凭着勇谋聚集一身的他,在不得罪赵匡胤又能对得起周世宗的情况下,救下周室的儿子,即为后来的潘惟吉。此为历史上“收养遗孤”的典故。除去这一养子,潘美至少还有四儿八女。

撇开潘美与宋太祖的交情不谈,潘美为奠基宋朝稳固的江山也是出了不少心力,至于攻四州之战,杨业不幸战死。有人说:潘美在得知杨业陷入困境却没有去救他,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也有人说,潘美在宋朝其实是被看作为大忠臣。古语有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而真相,也只有主人公潘美才真正知道。留给后人的,只有寥寥话语和无尽的猜测。看完潘美简介,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潘美在战场上的智勇双全和在收养遗孤时的不惧无畏。

潘美被黑

作为开国名将之一的潘美,智勇双全,敢于承担的品行应当是令人敬佩的,可为何还是有人将他黑得体无完肤,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人物潘美被黑的详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潘美不及弱冠之年便从军,建立无数战功。公元954年更是跟随赵匡胤参加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以一万破三万。后在面对后蜀皇帝布下的重重关卡中,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夺取四川。用时仅为五个月,又因进城的士兵的抢掠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主动请求责罚,承担责任。在平灭湖广一战中,潘美也是利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取得胜利,这足以说明其为一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最令人拍手叫绝的还是平扫南唐一战。潘美因地势建议通过搭浮桥而渡长江,硬是把水战变成了宋军所擅长的陆战,最后,依旧是潘美率军包围,南唐不得不降服。

可就是这样一个丰功伟绩的人,潘美被黑成嫉妒狭隘的小人是为何呢?这事还要从公元986年说起,宋太宗继将西路军主将任命为潘美,副将为杨业,监军为文官王侁。作战丰富的杨业提出变换作战方式遭监军猜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后又因诸小人争功而无后兵支援,身陷囹圄,最后被困且身受多伤,绝食而亡。

如此便有人提出为何潘美在那时不制止监军的举动,众所周知,宋朝的政权是文制武,潘美即便是主将,终究还是武官,而监军王侁为文官,潘美无法也无力反驳,这就致使潘美被黑,成了历史上较为冤屈的一位开国大将。

潘美 杨业

潘美与杨业均为北宋名将,之后因抵抗辽而合作。公元979年,宋太祖在攻下太原之后,依旧想趁势收复各州。而此时的兵马未得到充足的休憩显出疲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契丹有多年打交道关系的杨业出现,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宋太祖这时便任命杨业为代州刺史,加强边防。当时的潘美为三交都部署,他们俩相当于前锋与司令的关系。而熟悉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的杨业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定心丸。二人合作带来的双赢,不仅是因为杨业的有勇有谋,也有潘美的密切配合。初次合作的成功带来的只有再次合作。公元986年,宋太宗继将西路军主将任命为潘美,副将为杨业,监军为文官王侁。作战丰富的杨业提出变换作战方式遭监军猜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后又因诸小人争功而无后兵支援,身陷囹圄,最后被困且身受多伤,绝食而亡。

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未见潘美的制止。根据当时的政权,后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潘美对杨业在战场上创下的伟绩红眼;二是当时以文制武的政权,王侁虽是监军,却因是文官,进而有一定的决定权。

潘美和杨业可称得上是一代名将,二人的合作也可说得上是双赢,可惜终究是人心难测,既生美,何生业!这种关系不禁让人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辽国天祚帝:少年天子嬉笑玩闹最终致导致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图片来源于网络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

  • 历史上最节俭的好皇帝,却对此人花钱不计其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汉文帝是一位英明君主,“文景之治”是汉朝的盛世。汉文帝非常节俭,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不得丢,但对邓通截然例外,对他宠爱得无以复加,在他身上花的钱不计其数。这是为什么呢?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发迹源于汉文帝的一个梦。像所有的皇帝一样, 汉文帝也企幻长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有

  • 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建议:招董卓进京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与董卓二人瓜葛很深,当初董卓奉何进一纸诏书进京领命,便是袁绍向何进进言欲灭宦官必将借郡守之力,故而走出了引狼入室的第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之后,董卓与袁绍便是一路高唱对台戏,二人水火不容,但这也在情理之中,何进被杀受,袁绍带兵冲进皇宫,杀得鸡飞狗跳,敌我难分,此时时局大乱,竟无人发现少帝已被宦官

  • 最可怜皇帝嘉靖:临死前两次提出一要求遭首辅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姓出过两次皇帝,张太后为什么不废嘉靖,嘉靖皇帝什么时候驾崩

    明太祖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他当了皇帝之后,把老家改名为凤阳府,并在这里建设中都,算上南京和北京,明朝有了“三都”。明太祖给老家升格,合情合理,不给一些实惠,怎么好意思说这里出了皇帝?所以,嘉靖即位后,也开始复制明太祖的那一套,给自己的老家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市)贴金。终其一生,故乡都在他心中占有

  • 拔都西征若没有停止是否可以将欧洲收入囊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乃济弛禁主张,蒙古三次西征,蒙古西征为什么不打下西欧

    拔都可汗全名孛儿只斤·拔都,是蒙古帝国著名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在世界上都相当有名,是成吉思汗铁木真长子术赤的儿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一生有十多个儿子,拔都可汗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图片来源于网络拔都可汗1227年继承父亲的汗位,世袭封地,1235年奉蒙古帝国窝阔台之命西征,第二年拔都先派遣大将

  • 李自成是怎样把崇祯叔父福王变成一道美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为什么要炖福王,李自成是哪的人,李自成煮福王

    1641年,在洛阳的福王府邸里,聚集了上万百姓。在王府的中央,摆放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锅里面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锅中的传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那口千人锅下面燃起了熊熊烈火,最令人胆寒的是,在锅中有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在里面游着,看得出来他不会游泳。他在锅

  • 杨广发明科举制度有千秋之功,为何还被称为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广功大于过,如何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论隋炀帝的功与过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一直都被记载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史书中写到,因为他穷奢极欲,才导致大隋王朝的灭亡。真正研究过历史的,肯定不会认为杨广是个一无是处的暴君。实际上,杨广还是作出了很多贡献的,比如他努力将科举制度完善了起来。科举制度可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打破了由贵族子孙垄断官位的局面,使得

  • 朱棣那么凶残暴戾,为何他的妃子还敢和太监偷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有多怕朱元璋,朱棣活剐三千宫女史料,朱棣凶残

    明朝起始于朱元璋,灭亡于崇祯。纵观明朝这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孝宗朱佑樘外,其余的都是喜爱女色之徒,就连朱棣也不例外。朱棣在位期间,朝鲜进贡给朱棣一位绝世美女权氏,深得朱棣宠爱。朱棣带兵打仗都要带在身边,不幸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权氏死在了征讨蒙古的路上。网络配图当时朱棣身边还有一位

  • 历史上的刘墉做官为何能够做的风生水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生水起下一句怎么对,刘墉真实存在吗,刘墉做的最大的官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刘墉是清代乾嘉年间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在乾隆朝,先后任知府、巡抚、左都御史、尚书、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在嘉庆朝,他

  • 日俄战争中被封神的人:乃木希典和广濑武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俄战争有多惨烈,广濑康一,松井石根裕仁

    日俄战争指的是日俄两个国家为了争抢中国东北领土而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时间是在1904年。其实日俄战争的爆发和日俄战争背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那么日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日俄战争背景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当时欧洲世界的形势。在1895年的时候,俄国暂时和阿富汗划定了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