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为什么救不了天京?

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为什么救不了天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01 更新时间:2024/1/20 3:06:5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秀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据史学家证实,在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天国军的兵力并非是题主说的25万。

当湘军大败太平天国军队后,湘军为了领战功,突出自己的战绩,故意向朝廷夸大了作战太平天国军队的兵力。同时,也故意少报了参与作战的湘军人数。

有资料显示:参与天京保卫战的湘军和后来支援的淮军等等,总数接近10万,而天平天国参战的实际人数大约只有20万。

可是,最初的太平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常常杀得数倍于自己的清军丢盔弃甲,为什么10多年后,李秀成带领的20万太平天国军队在这一仗中却输得如此惨呢?

天京事变,不得不说

天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保卫战,每一步都有深远的意义。

在永安,洪秀全进行了军事分封制。

洪秀全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都受东王杨秀清的节制。

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是太平天国高层领导人各自争权夺利的斗争,更是高层领导之间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天京事变的结果:

1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全家老小,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

2天王洪秀全处死了北王韦昌辉。

3洪秀全怀疑翼王石达开,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出走。

天京事变不仅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更是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对整个军队和基础群众以沉重的打击。

之后,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而西王萧朝贵,于1852年在长沙牺牲。同年,南王冯云山牺牲。至此,天平军在永安分封的几大王,除出走的翼王石达开外,均已去世。

1864年6月,天王洪秀全病逝。

因此,太平天国高层领导的四分五裂是天京保卫战惨败的主要原因!

再说李秀成的“围魏救赵”之计

有人说,李秀成领导的天平军之所以在天京保卫战中惨败,与他的指挥失误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他的“围魏救赵”之计。

所谓“围魏救赵”,就是当天京被湘军包围后,李秀成选择了“进北攻南”的战略,不直接去解救天京,而是去进攻安庆,希望迫使围攻天京的湘军撤离去支援安庆。

这样,李秀成可以以逸待劳,再击杀回救的湘军。

其实,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了李秀成、陈玉成等一批年轻将领。但是,很多将领对洪秀全已经非常失望。

因此,诸多将领对救援天京并不那么上心,渐渐地都有了私心,都希望保存自己的势力。

比如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对支援天京只装模作样地忙了几天,就带着自己几万的兵远离了天京。甚至后来得到堂哥李秀成求救的血书后,侍王李世贤依然无动于衷。

而其他将领看到侍王李世贤,陆续也有其他将领领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是非之地天京。

可以说,在众多的将领中,除了英王陈玉成积极支持之外,有力的援军非常少!

《曾文正公奏稿》卷十七记载:

李秀成的20万大军中,除了战死在安徽的几万人外,真正从头到尾参加天京保卫战的只有“总数不及15000人”

在这些人当中,太平军中广西老兵几乎伤亡殆尽。所谓的20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收编的江浙农民和投降的清兵。

因此,人心不齐导致战斗力的不及是天京保卫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物质严重缺乏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粮食在军事战斗中的作用。

一个粮食严重缺乏的战争,想要打赢,非常难。何况天京保卫战不是打一天两天,而是打了两年零50天!

1863年6月,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在南渡过程中,因饥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当天京水上的粮道关键点九洑洲被湘军占领后,粮食想要进入天京就越发的困难。这时候,光依靠人力运粮,是难以解决庞大的天京供应。

于是,洪秀全令城内的太平军筹集粮草,湘军却出动大量的兵力来截击太平军。因此,太平军死在筹粮上的人数远多于战役中死去的人数。

当天京陆路运粮的道路孝陵卫被截断之后,天京几乎成为了孤城,城内军民的生存只能依靠仅有的库存粮草!

天京被围困数月,城内数万太平军无粮食可吃、冬天无棉衣可穿、赤脚与湘军战斗,甚至出现了杀人而食的现象。

最后,太平军只得喝盐水度日。

每天吃不饱饭,刀枪都举不动,拿什么和精锐的湘军打?

史学家研究发现:太平军死于战斗的人数占比并不高,许多太平军都是死于没有粮草及时的补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松的胳膊怎么断的?他为何会被飞刀断臂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水浒传中断一只手臂,武松为什么要断臂,武松的手是被谁砍断的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松的胳膊怎么断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论敏捷程度,武松在梁山好汉中可以排进前三。无论是身法、步法,都迅捷无比,属于高敏、高力的类型。正是因为武松过人的武力和敏捷,生平难逢敌手!从打虎开始,就没有吃过什么亏、受过什么伤,可偏偏在征方腊时遇到了包道乙。武松的胳膊怎

  • 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 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有多害怕吴三桂,康熙打吴三桂打了多少年,吴三桂不病死能打赢康熙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藩王叛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人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之乱”从公元1673年到1681年,历时八年,最终以康熙帝平定三藩而结束。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吴三桂在战争初期,是有

  • 在王道和孝道之间,宋孝宗是如何选择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教对孝顺父母的看法,孝道什么意思,天道孝道师道怎么解释

    在王道和孝道之间,宋孝宗是如何选择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其养子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宋孝宗登基后仅两个月,就顶住压力,宣布为岳飞平反。因为岳飞是被宋高宗所杀,为了不让宋高宗太难堪,宋孝宗在诏书中这么说:“(岳)飞虽坐

  • 宋江接管梁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晁盖死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江上梁山之后,便成为了二把手,一直都在为梁山东征西讨。我们一直都认为宋江是在晁盖死后,才正式接管梁山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我们也一直认为,宋江在争夺晁盖的位子,但其实却是晁盖在为了保住自己

  • 汉水之战时,赵云是如何帮刘备夺取汉中之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怎么夺取益州的,刘备是怎么得到的荆州,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云的故事。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

  • 庞涓为什么要残害孙膑?真的是因为嫉妒其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涓为什么没有杀孙膑,孙膑下山斗庞涓,孙膑用什么计策打败庞涓

    每当一提起庞涓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同门相残、忍辱负重、逃出生天、快意恩仇......本应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庞涓与孙膑这两大顶尖军事人才的个人恩怨,结合战国诸侯间的大博弈来展现,尤其显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不过,若我们细细思考,会发现

  • 孟尝君死后为何会被灭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灭族什么时候取消的,吕后死后那么惨,宇智波鼬为什么要灭族真相第几集

    关于孟尝君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最终下场其实都不怎么好,成名最早的孟尝君田文尤其惨烈:晚年的他孤立于众诸侯之间,毫无依靠;在他死后,子孙被屠戮殆尽、惨遭灭族。但他之所以落得这种下场,罪魁祸首正是他自己。成也养士、败也养士,他是被门下的几千食客给坑了

  • 毛遂是什么人?他为何会与郭开同流合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坚持不同流合污的人会怎样,不与世界同流合污的人,毛遂为什么要帮助赵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毛遂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十士族崛起,很多人都凭借着一张嘴和满腹经纶获得了封赏,可是有才能的人非常多,能够赏识他们的伯乐却很少,作为四大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就是这样一位“伯乐”,可是每天见得人多了,难免也有看走眼

  • 曹魏的一代名臣满宠为何会被成为满数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嘉和满宠是什么关系,曹魏最后的忠臣,许衡成为一代名臣原因

    曹魏的一代名臣满宠为何会被成为满数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在合肥丢人的次数太多,孙权在如今的网上获得了“大魏吴王孙十万”的荣誉称号。与“大魏吴王孙十万”相对应,防守合肥的曹魏名臣也获得了“张八百”、“满数十”等等称号。张辽被称为“张八百”是比较好理解的,那么满宠

  • 和珅赈灾亡粥里丢沙子 灾民为何对此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和珅粥里添沙子,和珅赈灾理论,灾民还是人吗和珅第几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赈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和珅是大清乾隆时代的非常有名的大贪官,金银堆积如山,富可敌国。这样一个人,正常来讲,肯定人人喊打,形象极其的负面。但是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和珅。比如剧中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这一段,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