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侂胄为收复失地主持北伐之战为何却被杀了

韩侂胄为收复失地主持北伐之战为何却被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61 更新时间:2024/1/19 5:39:31

在南宋年间,虽然基调是偏软的,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有志之士都非常渴望能够收复失地,恢复宋朝,在南宋中期的时候就有过这么一次大规模的北伐,那就是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这次北伐的失败对于南宋的北伐热情的打击是非常巨大,让不少支持北伐的大臣都受到了主和派的攻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宁宗的时候,当时的南宋宰相韩侂胄手掌大权,他力主抗金,而宋宁宗也算是有雄心壮志,支持了韩侂胄的抗金举措。当时金朝是比较弱的时候,金朝皇帝沉迷酒色,北边又有人侵犯金朝边疆,韩侂胄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打算起兵伐金,为此还用了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臣,但是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的不少朝臣认为这次伐金的机会其实并不好,当时南宋朝中没有多少有能力的将领,而且韩侂胄虽说独掌大权,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做到运筹帷幄。

虽然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宋军收复了一点失地,但是随着金朝准备好之后,宋军就开始落了下风,中路的统帅皇甫斌两次大败,而东西两路也战况不佳,真州,扬州先后被攻占,本来韩侂胄还打算依靠在四川的吴曦挽回败局,但是吴曦这个时候已经投靠了金国,可见韩侂胄的能力确实有限,至少看人上还是很差的,结果宋军大败,在谈判的时候金国坚持要韩侂胄的人头,韩侂胄自然不肯,结果就打算重整旗鼓再和金国一战,而这个时候南宋的主和派就冒出头来,一群人竟然密谋暗杀了韩侂胄,而韩侂胄的头也被送到了金朝,可以说这次北伐韩侂胄的心思是好的,但是准备上实在不充分,而且用人不明,最后才落到了如此下场。

韩侂胄北伐檄文

韩侂胄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大臣,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掌大权,他一直是一个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在手掌大权之后就开始着手为自己北伐建立基础,他大力打击当时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并且发掘了当时不少的主战臣子,在开战之前还颁布了激动人心的讨金檄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篇檄文具体怎么样这里也就不抄一遍了,反正翻来覆去也就这么个意思。这篇檄文是以宋宁帝位主角来写的,主要是描述了现在国家不幸,虽然是大国,但是却经常被人欺负,当时金国的态度确实非常不好,这让宋宁宗也是非常不开心,所以支持着韩侂胄弄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来,还发表了这么一出振奋人心的檄文,一时之间南宋气势大振,无数的爱国将士纷纷参与战斗之中,百姓们也给宋军一定的支持。

在当时,刚开战的时候,宋军还是占据上风的,一路攻下了好些城池,但是在军事上的准备还是不太够,没有很好的将领,而朝中不少人还因为先前的矛盾拒绝出战,这样将帅缺乏的情况下,韩侂胄不得不任用了一些才能不足的人,其中还包括那个汉奸吴曦,还没开打,吴曦就已经出卖了宋朝的情报,也是因此导致了宋军正式宣战之后战况不利,节节败退,而吴曦后来被杀,在叛徒被杀以后宋朝一度迎来了反扑,但是又被当时朝中的奸佞安丙给破坏了,他不允许趁势北伐,反而在宋军之中大搞内乱,结果宋军再次败北。其实当时的金朝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根本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但是南宋的胆小鬼早已吓破了胆,金朝一逼,就慌张的杀了韩侂胄,选择了投降。

韩侂胄怎么读

虽然南宋一朝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基本上都是那种柔弱的,以投降为主的形象,但是纵观南宋时期,其实有不少人都在为了重新夺回失地而奋斗,其中包括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的人物,而这里要说到的就是另一个重要的主战派,韩侂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韩侂胄或许小伙伴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读,韩侂胄的正确读音就是hántuōzhòu,其中“侂”字有着寄托的意思,细细一看其实“侂”和“托”确实是有一点相似的,而在古代,这个字还可以用来表示毁灭。而“胄”这个字一方面有着甲胄、盔甲的意思,一方面又有着皇公贵族的后人的意思。

纵观韩侂胄的一生,可以说他虽然算不上什么有大成就的人,而且在能力,小节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但是其实韩侂胄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节无损”的人,这样一个人在史书上的名声却很并不好,被后来的史官和秦侩等人放在了一起,被称为是奸臣,反倒后来独断专行十多年,一味求和的史弥远却没有被列入奸臣之列,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史书上的记载还是非常“神奇”的。

可以说韩侂胄还是比较冤屈的,而这也和他在位时间打击朱熹和他的理学有着一定的关系,要知道后来的那些个史官几乎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孙,因此韩侂胄承受着冤屈一直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直到了现在才有人站出来为他洗刷冤屈。

宋朝宰相韩侂胄

南宋时期有过不少的宰相权臣,基本上除了那几个大贪官之外名气都不怎么高,而韩侂胄就是众多不知名的宋朝宰相里面的一员,和南宋整体柔弱的风格不同的是,韩侂胄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人,曾经主持过北伐事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南宋一朝几乎大部分支持北伐的人结果都不怎么好,被贬的贬,被杀的杀,估计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画风”和当时南宋上下不合吧。而在这众多“北伐党”,韩侂胄又算是比较惨的一个,不提那些被贬的人,就算是岳飞好歹还是经过了司法程序才被杀的,而韩侂胄根本就是被人非法谋杀的,而这个主导谋杀了韩侂胄的人还从此叱咤官场十数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可怜的抗金宰相韩侂胄吧。

韩侂胄也算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韩琦是北宋有名的大臣,而他的母亲则是宋高宗的皇后的妹妹,所以说韩侂胄也算是以外戚的身份不如官场的,当时他和一干人等拥立了宋宁宗登位,后来他一人独掌大权13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实施了长达7年之久的庆元党禁,这对于当时的学术氛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他非常反对朱熹的那些个道学理学,在他在位的这段时间,道学几乎寸步难行,而朱熹这个道学的集大成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且他大肆的褒扬岳飞,贬低秦侩,奠定了之后千百年来岳飞的地位,并且主动出兵北伐,但是因为实力上的差距和内部主和派的干扰,最后北伐失败,而韩侂胄也被史弥远趁势杀害,甚至后来史弥远还挖坟割下了韩侂胄的头来献给金国求和,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嘉定协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王伐纣的内幕:是不是商国都城内有内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

  • 揭秘蜀国败亡全因诸葛亮选错了一个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姜维的素质,我基本上不持异议。前不久有个帖子议及姜维,我说没有女人会喜欢姜维,其实是从现代

  • 东吴孙权大帝:古今帝王挖坟掘墓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大名人,字仲谋,是吴国的开国皇帝,他还是古代帝王盗墓第一人,南越王墓第一盗!关于孙权的故事很多,凡是中国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但如果说到孙权盗墓,知道的人可能没有几个,不少人可能也不会相信。所以,未正式说孙权盗墓前,先得再说一下什么叫盗墓者。别以为自己亲自拿起“洛阳铲”,那才叫盗墓者,

  • 高平大战:后周赵匡胤杀敌勇 北汉狼狈脱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

  • 另类汉史:吕后“偷情”高手 刘邦十足淫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未当皇帝前的“性史”先来聊聊刘邦的后宫。多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的后宫是充满血腥味的。刘邦的正妻吕后,名雉,字娥姁,今山东单县人,迁居徐州沛县。吕后在中国众多的皇后中,算是心毒手狠、极有心计的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唐代的武则天,想来就数她最著名了。刘邦是徐州市沛县阳里村人(一说今丰县城西),本是一个

  • 雍正皇帝为何要处死对他忠心耿耿的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最终被雍正所杀。但是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年羹尧为何受宠 年氏受到雍正的宠幸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氏来京陛见以前,具体地说,在七月中旬以前,即平定西海叛乱以后。年氏手握重权,荣立青海大功,君臣之间,无猜无疑,如雍正所谓“

  • 皇太极如何运用手腕宰割手握重兵的八旗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原来领有正白旗,他成为新罕王以后照例也要领有两黄旗。于是,皇太极变通了一下,他把正白旗、镶白旗换成正黄旗、镶黄旗,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兄弟们的两黄旗转眼成了两白旗。这次“换旗”实际也是皇太极加强自身力量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三尊佛”的力度,皇太极洞若观火,必欲去之而后快。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轻重

  • 康熙最宠的女人宜妃娘娘去世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爷在世的时候,宜妃娘娘可以说是受足了宠爱,后宫里能晋升为嫔的都是为康熙皇帝生过孩子的,只有宜妃是个例外,只有她在没有为康熙生下一男半女的情况下屡次晋升。图片来源于网络这让后宫的那些女人们眼红不已。不光如此,康熙出门在外的的时候还会记得给她寄信,回来的时候还会记得给她带礼物,民间小夫妻的日子也不过

  • 揭秘进入正史的古代唯一女将军:身高一米八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长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如花木兰、平阳公主、樊梨花、杨门女将、梁红玉等。但这些人要么是民歌或演义中的人物,要么就是其身份并非正式的将军。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被明朝崇祯皇帝诗赞“鸳鸯袖时握兵符”的女将军秦良玉。《明史·秦良玉传》说:“良玉为人饶

  • 一般女人学不来!完全靠自己脸蛋迷住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政治权力争夺是残酷无情的,兄弟反目,君臣失和。三国时的吴国为什么在孙权死后,很快就出现衰败迹象?就是因为皇室问题太多,权臣弄权,为君不君,致政治权力起伏不定。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孙和被废后,继任者孙亮为什么也会被毒杀。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子孙和被废时,其弟孙亮的母亲潘夫人正得孙权宠爱。潘夫人是什么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