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阳桥上张飞两次通报姓名,曹仁是什么态度?

当阳桥上张飞两次通报姓名,曹仁是什么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17 2:39:4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飞当阳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熟读古代战史的读者都知道,两军对垒大将一对一单挑那样的事情,只会出现在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真正的战争讲的是兵不厌诈人多欺负人少,即使再勇悍的名将,也架不住三十个小兵的群殴——号称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就曾被袁绍的三十个小兵吓得连夜逃走。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和电视剧《三国演义》,都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张飞独自横矛立马于当阳桥上,大声通报自己姓名之后,曹营诸多名将和无数大军,为何没有一人冲杀向前?

经典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完美而又深刻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张飞两次通报姓名,对面的曹仁似笑非笑地看向了独眼将军夏侯惇,夏侯惇低头不语。于是我们禁不住发问:大家都是老熟人,张飞有啥必要两次通报姓名?曹仁似笑非笑的表情里,到底藏着啥秘密?

读者诸君都知道,张飞跟着刘备在曹营呆了很长时间,还曾经跟夏侯惇等人并肩作战,夏侯惇那只眼睛,就是在支援刘备的时候,被吕布部将射没的。

张飞是一个很豪爽很爱交朋友的武将,为此后来还曾吃过蜀中名士刘巴的闭门羹。与“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的关羽不同,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古代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人品而在社会地位,按照社会地位来讲,当时的诸曹夏侯无疑是属于君子阶层的。

建安三年,刘关张一起依附曹操,刘备受封左将军豫州牧,张飞受封中郎将,关羽太牛而曹操还没发现他的价值,所以没有任何军衔。

从建安三年到建安五年,张飞跟曹营诸将做了两年战友,跟谁喝过多少次酒,这一点史料不会记载,倒是《三国志平话》有过描述。

当年张飞突出重围找曹操救刘备,“东南帐里二将皆出,内中一人叫张飞下马,同见,二人相见甚喜。曹公曰:‘乃是夏侯惇也。’”

这样看来,就像关羽后来跟张辽徐晃关系很好一样,张飞一开始就跟夏侯惇关系很好,可以说是有过出生入死的过命交情。

张飞的豪迈性格,必然会给曹营诸将留下深刻印象。按理说他在长坂桥阻挡曹军的时候,即使不大吼着两次通报姓名,曹营诸将也都认识他。但是《三国志·卷三十六》却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曹营诸将“不敢”决战,当然不是畏惧,因为没有人规定不允许群殴,即使树林后甚嚣尘上,也吓不住身经百战的诸曹夏侯乃至五子良将和许褚文聘。这些人都知道刘备有多少家底,即使有伏兵,也吓不住混不吝许褚和曹洪:这二位连率领西凉铁骑的马超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人单势孤的张飞?

至于那个似笑非笑的曹仁,就更厉害了:关羽擒于禁庞德威震华夏,就是奈何曹仁不得,曹仁在险些被大水淹没的樊城,一直坚持到胜利。

但是很奇怪,这些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上前,等到拆了桥张飞走了,大家才想起架设浮桥追击。

看了经典版《三国演义》,我们不能不佩服导演和演员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他们在当阳桥边的表现,足以证明他们知道三国时期那令诸曹夏侯都感到尴尬的秘密:大家都很纠结,一拥齐上暴打张飞,导演不让,曹操也不让,打赢了更是会成为一个大笑话。

之所以说打败或生擒张飞就会成为一个大笑话,是因为张飞和诸曹夏侯之间有一个尽人皆知却谁都不好意思挑明的关系:此时的张飞,见了曾经肩膀头齐论弟兄的诸曹夏侯,按照礼节不是叫叔叔就是叫大爷,张飞叫不出口,诸曹夏侯也不好意思答应。

张飞之所以比战友矮了一辈,纯属是自找的。当年刘关张被曹操打散,刘备逃亡,关羽被擒,张飞进了芒砀山,结果遇见了夏侯渊的侄女:“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夏侯渊对这个侄女相当疼爱,史书也对此大加赞扬:“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夏侯渊含辛茹苦把侄女养到十三四岁,没想到在建安五年便宜了张飞。

读者诸君都知道,张飞这个人粗中有细还有些惧内,所以建安十三年在当阳桥边遇到诸曹夏侯蜂拥而至,肯定心里也是极其忐忑:做了人家八年侄女婿了,对面是一群“真大爷”,这仗可咋打?如果他们假装不认识而黑了我可咋整?我还是自报姓名吧!

张飞连喊两声“我是燕人张翼(益)德”,对面的诸曹夏侯可就尴尬了:我知道你是张飞,你别这么大嗓门,怕人家不知道你是夏侯家女婿吗?

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曹仁似笑非笑地看着夏侯惇,夏侯惇低下头把好眼睛也闭上了,这就叫眼不见心不烦。

如果心里话有声音,那么当时去情景,应该是曹仁拿胳膊肘拐夏侯惇:“惇哥,你侄女婿耶,打不打?”

夏侯惇一肚皮没好气:“打你个头,那黑小子是我侄女婿,就不是你侄女婿了?要打你去打,把他全家都抓回来你养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商鞅为何不听好友的劝告隐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的结局说明了什么,不听劝告的人后果,商鞅下场为何如此惨他是否能避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为何不听好友的劝告隐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且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也因为变法,商鞅惹来了杀生之祸。商鞅是法家出身,他的理念就是严刑峻法,所以,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诸人都变得小心翼翼,心惊胆战。因为只要身边有关系

  • 韩信打仗那么的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和项羽打仗谁厉害,韩信打仗有多厉害,韩信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师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楚汉时期的韩信,我们可谓是老少皆知的。韩信指挥的军事战争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汉王朝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是军功赫赫,也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战绩的一位战神般的人物。韩信也被后人奉为“兵

  • 同样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张良和韩信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张良萧何哪个功劳最大,韩信和张良结局不同的原因,历史上张良与韩信什么关系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和韩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和韩信,一个是有着“谋圣”之称的文臣,一个是被誉为“兵仙”的将军,他们共同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刘邦的左膀右臂。然而在天下平定之后,两人的命运却天壤之别:张良得以善终,韩信却被吕后诛杀。这其中的缘由,与两人的政

  • 萧衍是勤政节俭的好皇帝,为何却死在了寺庙中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以节俭著称的西汉皇帝,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是,以节俭著称的皇帝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勤政贤帝,他不仅各方面能力优秀,还有一副慈悲心肠,更是勤政节俭,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为何会如此兴盛呢?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是分不开的。神奇的是

  • 刘邦起义的时候既没有人气也没有背景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跟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小人为什么能成功,刘邦的出身是什么,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起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先秦到秦朝时期,人们在选主公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选帝王将相及贵族出身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主公的样子。乃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积攒人气,招募大家入伙,陈胜、吴广都不敢说是自己在当主公,而是把扶苏、项燕这两个早

  • 李道宗立下过哪些战功?他最后为何会被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霸打死一百多少万人,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有哪些,李重俊为什么失败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道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饮马长城窟行》隋朝是一个强大的朝代,但是由于种种矛盾,外加之后隋炀帝的各种操作,天下大乱,最终唐朝取得了天下。唐朝能取得天下

  • 高季兴是如何建立南平的?他又是如何苦苦保住基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游旺苍红军城作文600字,大渡河石达开失败红军成功,高季兴字贻孙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季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灭亡后,历史的车轮滚入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国力最弱的当属南平国。它北受中原王朝压制,东有南唐,南有楚,西有蜀,强国环伺,时刻处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存。南平的开国君主是一位奇人。此人一生中最擅长两件事,遇强就称

  • 李彦仙也为抗金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散打李永红视频,汗马功劳怎么解释,李善长与刘伯温谁功劳大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彦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两宋之际,由于靖康之役的影响使得大宋江山北方绝大多数落入了金人的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城池依旧坚守奋战着。而在这期间大宋也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文有李纲、张浚、刘子羽等;武有韩世忠、岳飞、张俊等等。但是在当时河南陕州地区

  • 卢杞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话多被处死的人是谁,尧天组织的目的,范仲淹的千古名句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卢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唐朝290年统治时期里,涌现出许多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的宰相。这其中,有一人比李林甫更阴险,比恶鬼更丑陋,甚至连名将郭子仪都惧他三分。他嫉贤妒能、排除异己,连续迫害杨炎、张镒、颜真卿等多位名臣,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

  • 主动要求与公婆居住的襄城公主,她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阳公主最后结局,襄城公主与李承乾水大,庄公囚禁其母说明了什么

    襄城公主(?—651年),唐太宗李世民长女,生母不详,生年不详。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孩子是非常宠爱的,甚至对长孙皇后养在身边的庶女也很是疼爱。襄城公主作为唐太宗的长女本该更容易得到父亲的关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她在真实的历史上是非常低调的。襄城公主对自己有着严格得要求,所以她个性孝顺友爱,行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