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为何不听好友的劝告隐退?原因是什么?

商鞅为何不听好友的劝告隐退?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3/12/22 1:35:1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为何不听好友的劝告隐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且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也因为变法,商鞅惹来了杀生之祸。

商鞅是法家出身,他的理念就是严刑峻法,所以,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诸人都变得小心翼翼,心惊胆战。因为只要身边有关系的任何一人违法,自己就会收到株连,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残酷性。

商鞅变法实施之后,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秦国国相。为了让秦国人明白和遵守他制定的法律法规,商鞅曾亲临渭河处置犯人。一人犯法,全家株连,可见当时渭河犯人之多。据传闻,当时渭河都被犯人们的鲜血所染红。

在商鞅担任相国的十年以来得罪了太多的贵族,其中包括了当时秦国的储君,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嬴驷。嬴驷触犯了商鞅制定的律法,商鞅丝毫不顾及嬴驷颜面,惩处了嬴驷的老师,让他代嬴驷受过。

这些被商鞅得罪的贵族在后来成为了商鞅获罪身死的推手。

商鞅在秦国还是有朋友的,那个朋友名叫赵良,算是秦国宗室里的人员。他来到以百里奚的事迹商鞅家里劝说商鞅,说:“秦穆公时期,百里奚是当时的相国,他的功绩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比得上。但他在当时劳累了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不打伞。他在国内视察的时候也没有前呼后拥,更没有舞刀弄剑咄咄逼人。百里奚去世的时候,秦国上下都陷入悲伤之中。因为百里奚他仁德啊,他得到了秦国百姓们的人心。”

赵良继续说道:“再看看您,商君。您因为被孝公看重,成为秦国国相,可是在您掌权之后,严刑峻法残害百姓,践踏贵族利益,出行的场面异常宏大,太过高调。甚至是没有保镖在身边,您都不敢出门。可见您在秦国是多么的不得人心。现在秦孝公还在,能够保得了你,可是,一旦公死之后,秦国诸人想要逮捕您,这罪名还会少吗?”

商鞅没有听赵良的劝告,敷衍了过去。但也没过多久,秦孝公病逝了。秦国储君嬴驷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也知道商鞅的变法很好,没有废除。但商鞅这个人把他得罪的太狠了,贵族们也需要有一个发泄的通道口。于是,商鞅就成为了最后背黑锅的那个。

商鞅不是个笨蛋,在秦孝公死后,他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如果不逃出秦国,真的会死。于是,他连夜从商地逃出,但因为他制定的法律太严谨,太严酷,以至于在投宿旅馆时被百姓们举报,然后被官府抓住,最后导致死亡。

从赵良劝说商鞅,到商鞅被杀,期间也只不过是五个月的时间而已。如果当时,商鞅能够听得进赵良的劝告,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定能够逃出生天。但商鞅实在是太过自信了,也许是变法的成就让他内心膨胀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韩信打仗那么的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和项羽打仗谁厉害,韩信打仗有多厉害,韩信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师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楚汉时期的韩信,我们可谓是老少皆知的。韩信指挥的军事战争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汉王朝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是军功赫赫,也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战绩的一位战神般的人物。韩信也被后人奉为“兵

  • 同样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张良和韩信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张良萧何哪个功劳最大,韩信和张良结局不同的原因,历史上张良与韩信什么关系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和韩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良和韩信,一个是有着“谋圣”之称的文臣,一个是被誉为“兵仙”的将军,他们共同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刘邦的左膀右臂。然而在天下平定之后,两人的命运却天壤之别:张良得以善终,韩信却被吕后诛杀。这其中的缘由,与两人的政

  • 萧衍是勤政节俭的好皇帝,为何却死在了寺庙中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以节俭著称的西汉皇帝,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是,以节俭著称的皇帝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勤政贤帝,他不仅各方面能力优秀,还有一副慈悲心肠,更是勤政节俭,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为何会如此兴盛呢?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是分不开的。神奇的是

  • 刘邦起义的时候既没有人气也没有背景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跟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小人为什么能成功,刘邦的出身是什么,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起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先秦到秦朝时期,人们在选主公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选帝王将相及贵族出身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主公的样子。乃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积攒人气,招募大家入伙,陈胜、吴广都不敢说是自己在当主公,而是把扶苏、项燕这两个早

  • 李道宗立下过哪些战功?他最后为何会被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霸打死一百多少万人,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有哪些,李重俊为什么失败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道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饮马长城窟行》隋朝是一个强大的朝代,但是由于种种矛盾,外加之后隋炀帝的各种操作,天下大乱,最终唐朝取得了天下。唐朝能取得天下

  • 高季兴是如何建立南平的?他又是如何苦苦保住基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游旺苍红军城作文600字,大渡河石达开失败红军成功,高季兴字贻孙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季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灭亡后,历史的车轮滚入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国力最弱的当属南平国。它北受中原王朝压制,东有南唐,南有楚,西有蜀,强国环伺,时刻处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存。南平的开国君主是一位奇人。此人一生中最擅长两件事,遇强就称

  • 李彦仙也为抗金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散打李永红视频,汗马功劳怎么解释,李善长与刘伯温谁功劳大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彦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两宋之际,由于靖康之役的影响使得大宋江山北方绝大多数落入了金人的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城池依旧坚守奋战着。而在这期间大宋也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文有李纲、张浚、刘子羽等;武有韩世忠、岳飞、张俊等等。但是在当时河南陕州地区

  • 卢杞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话多被处死的人是谁,尧天组织的目的,范仲淹的千古名句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卢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唐朝290年统治时期里,涌现出许多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的宰相。这其中,有一人比李林甫更阴险,比恶鬼更丑陋,甚至连名将郭子仪都惧他三分。他嫉贤妒能、排除异己,连续迫害杨炎、张镒、颜真卿等多位名臣,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

  • 主动要求与公婆居住的襄城公主,她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阳公主最后结局,襄城公主与李承乾水大,庄公囚禁其母说明了什么

    襄城公主(?—651年),唐太宗李世民长女,生母不详,生年不详。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孩子是非常宠爱的,甚至对长孙皇后养在身边的庶女也很是疼爱。襄城公主作为唐太宗的长女本该更容易得到父亲的关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她在真实的历史上是非常低调的。襄城公主对自己有着严格得要求,所以她个性孝顺友爱,行为符合

  • 朱翊钧:10岁即位58岁去世,在位期间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弘一法师活了多大岁数,59岁去世的名人,什么为唐太宗添寿20年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对于明神宗朱翊钧来说,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