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04 更新时间:2024/1/27 16:40:07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

网络配图

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是变化的,李斯本初并没有必须杀韩非子的想法,但韩非子多次向秦王纳谏,要求铲除权臣,李斯就是最大的权臣,岂有不先下手为强之理;

二、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太过实诚,推出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让皇帝政权巩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实诚上,秦始皇看重的是他的治国思想,却不是他本人,当他将法家精要和盘托出之时,他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更不要说秦王不会杀李斯,而去救韩非子,相比之下,李斯有更大的用处。

三、虽然精通权谋,但未认真思考,一山不容二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李斯,而李斯又如何能容纳下一个才能比自己高,却又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的师弟呢?所以韩非子必死。《史记》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网络配图

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李斯想害韩非,说韩非是韩国间谍,继而促使秦始皇杀韩信的决断,虽然史记上说秦始皇后来后悔了,但其实韩非子进入秦王宫的那一步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很简单,秦王不需要他,需要他的思想,所以李斯才能趁虚而入。

向就是合作,背就是离去。这是一个选择,关乎人生旅程是否平坦,有时候我们看古人比如韩非子,韩信,我们都会为其最终结局而惋惜,甚至会臆测,要是韩非子不投靠秦王,韩信不投靠刘邦,或者背叛刘邦就好了,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人生不会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选择了,就要为当初的选择而承担后果。

有人把鬼谷子当成谋略圣经来看,也有人对鬼谷子嗤之以鼻,实则不必如此,他只是给后人一个善意的提醒,起的是一种迪、借鉴的作用。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会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改变些什么,更不会因为一本书而变成另一个人。那么鬼谷子是否给了我们一些提醒。

网络配图

鬼谷子的格局比较高,是从宏观大势上考虑问题,古代懂得向背之理的人,能协同联合天下的力量,根据天下大势,采用忤合的理论而不断变化,然后才会选择合适的人与之联合结盟。所以过去伊尹五盗用臣肫商汤,五次臣服夏,洞察大势后离开夏桀,就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发现纣王无道,而投靠周文王,这就叫懂得天道,天命所归,所以才能归顺一主而毫不犹豫。所以不懂得天下至理的人,不能治理天下,不认真思考的人,不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不洞察人心,不能成就名声,才华智力不高,不能用兵。太过忠诚,不善于思考,而不能了解他人。所以说忤合之道,必须自己揣度才华和智慧,度量优势和不足,远近的人的能力是否超过自己,才能选择进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趣谈:孔子的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网络配图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三国时代的王肃。他在《孔子家语》中简略地写了孔子生平,有这样几句话:“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

  • 齐桓公鼓励生育:消减后宫人数解决婚龄男女比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 三种东西毁了秦始皇的一生 探究嬴政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早年在邯郸与母亲相依为命吃尽苦头的嬴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特点表现得格外明显。因为,一、他是至高无上的秦王乃至于始皇帝,具有满足恶性膨胀欲望的雄厚基础;二、他不像过去那些秦王们那样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与祖父与父亲也只有短暂的相处,属于单亲妈妈养大的苦

  • 嗜杀功臣的刘邦与朱元璋共同特点出身底层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位居要职需足够的自信明朝皇帝的胎记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个地方出了个人物,比如高官或名人,这地方的人大抵都会感到自豪;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个皇帝,那就更是无比的荣耀。安徽凤阳出了个朱元璋,这位凤阳老乡和他的子孙后代统治中国长达两百七十六年之久,可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凤阳老乡不但没有一星半点的自豪感,反而

  • 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帮满洲人恢复中国的元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常常被人误读。比如“逆臣贼子”吴三桂,我们可以人云亦云的指责他是大汉奸,那很轻松,不需要用脑子思考,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如果我们沉下心来,仔细咀嚼掩藏在历史深处的那段岁月,又有几人能读懂他的心路历程?网络配图明崇祯十五年,吴三桂32岁,正处在一生中最亮丽的年华。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社会的急剧变

  • 陈胜称王后认为当农民是污点 杀掉投奔的友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陈胜当王共当了六个月,他以陈县为都。他以前在田间耕作的时候曾与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他现在富贵了,他当年那些难兄难弟自然就找上门来了。网络配图 有一个人来到陈县就大敲宫门说:“我要见陈涉。我要见陈涉。”守门的说:“哎呀,你敢直呼大王名号,看我不宰了你。”于是,派人把他捆绑起来。他就说明自己的来

  • 名士谢安的另一面:中国历史上搞言论封杀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隆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启出了一本书——《语林》,记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言谈、容止和轶闻,开了志人笔记之风,“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可以箅得上是当时的畅销书了。网络配图一天,庾道季拉着谢安的手说:“裴郎(即裴启)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

  • 李白父亲是窜谪西域的罪人 还是任侠杀人的侠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从未见李白提起过。不过他好友的儿子范传正为他写的碑文,却透露出李白的父亲叫李客,遗憾的是语焉不详。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说李白的父亲叫李客,称:网络配图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从这段话里,人们很难看清李客的真实面貌。不过研究者们

  • 司马迁受宫刑是因为政治观点落后 性格迂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宫刑,也叫腐刑,是古代一种破坏生殖的残酷肉刑。郑玄给《周礼·秋官·司刑》作注说:“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关于宫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尚书正义》说:“妇人幽闭,闭于宫,使不得出也。……隋开皇之初始除男子宫刑,妇人犹闭于宫。”(《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九》宫刑集对肉体的摧残与精神的

  • 中国皇帝之最:宋徽宗有八十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1.称帝次数最多的皇帝——清朝宣统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却曾经称帝三次。1908年,他在生父载沣的扶助下,接受群臣朝贺,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下诏退位。1917年7月1日,“辫帅”张勋复辟,将溥仪再度扶上帝位。不过这场复辟闹剧只持续了十几天便结束了。日本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