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被奸臣软禁饿死病榻 尸体生蛆无人敢将其入殓

齐桓公被奸臣软禁饿死病榻 尸体生蛆无人敢将其入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49 更新时间:2023/12/30 20:31:31

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完成霸业后骄傲自满

春秋时代,齐桓公不甘心当一名平庸的君主,他立志称霸天下,于是听从大夫鲍叔牙的建议,把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仇人管仲“请”回齐国,任以国政。管仲不负所望,相齐后制定合理的政策,“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后,自己甘心做下属,他的子孙在齐国世代享受俸禄,十几代人拥有封地,有不少人曾是齐国著名的大夫。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人们更多的不是称道管仲的才能,而是称赞鲍叔牙善于知人)。”

可惜齐桓公晚年有点骄傲自满,不听管仲的劝告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奸臣管理国政,导致国家出现混乱,齐桓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栽了跟斗。

网络配图

齐君荒淫无道被杀

两公子急回国争位

齐国的创始人是姜子牙。齐国第十四代君王齐襄公荒淫无道,欺侮大臣,滥杀无辜。他与嫁给鲁桓公的妹妹私通,鲁桓公知道后,齐襄公请鲁桓公喝酒,趁他喝醉时派人把他杀害。齐襄公的所作所为引起人们极大的愤慨,他的兄弟知道国家将乱,恐祸及己,纷纷外逃。

襄公的二弟公子纠奔鲁,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诸侯之女,随行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和召忽。襄公的三弟小白奔莒,随行辅佐小白的是鲍叔牙,小白的母亲是卫国诸侯之女。

没过多久,齐国的公孙无知谋反,入宫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齐君,随后公孙无知在齐国的雍林游玩时,被雍林的仇家杀死,他们宣称:“无知杀害襄公自立为君,我们把他杀了,希望大夫们重新在公子中选择应当继位的人,我们一定服从命令。”于是齐国的大夫们商议另立新君。因小白自幼便与齐国的大夫高傒关系很好,高傒等人便派人到莒国悄悄地迎接小白回国。而鲁国听说无知被杀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国争位,另派管仲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伏击小白。

管仲很快就找到伏击地点,当看到小白出现后,他一箭就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十分机警,趁势倒下装死,管仲误以为小白真的死了,马上派人回鲁国向鲁君报告。鲁国获悉后送公子纠的队伍就走得慢了,六天以后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进入齐国了,高傒和其他大夫立小白为君,这就是齐桓公。

网络配图

齐桓公大人有大量

鲍叔牙慧眼识英才

小白成为齐国的君王后,发兵攻鲁,两国在秋天打了一仗,鲁国战败,被齐国军队截断了归路。齐桓公给鲁庄公写信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将他们送回,我要把他们剁成肉酱。如果你们不照办,我将发兵包围你们的都城。”鲁国人害怕齐国,赶紧把公子纠杀了,召忽自杀,只有管仲甘心被囚。

鲍叔牙知道齐桓公一心想杀管仲,便对齐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大),不可失也。”于是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假称把管仲要回来杀掉,鲁国便把管仲送给齐国。鲍叔牙代表齐国接收了管仲,他给管仲去掉了枷锁,让管仲沐浴更衣后拜见齐桓公,齐桓公不计前嫌,以厚礼对待管仲,称管仲为“仲父”,封他为大夫,管理齐国政事。

管仲名夷吾,年轻时与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家里穷,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从不介意。

管仲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可以说没有鲍叔牙管仲就没有出头之日,而没有管仲的辅佐,齐桓公也不可能成为春秋一霸。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转祸为福转败为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掌管朝政,辅佐齐桓公成了一代霸主。《史记》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一度稳定天下,都是靠管仲的谋略)。”

网络配图

管仲治理齐国这块地处东海之滨的国土,鼓励民众发展生产,互通有无,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制定政策时,他特别注重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相适应。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仓库里的东西多了,人们才有功夫去讲求礼节;吃饱穿暖了,人们才知道什么叫光荣和耻辱。国君的生活符合法度,亲戚们的关系才能稳固。如果人民不懂礼义廉耻,国家就要灭亡。政府的各种法规都应像是有源之水,符合人民的心愿)。”管仲处理政事的诀窍,是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他注意掂量各种关系的轻重,慎重地权衡国家的利益。管仲死后,齐国虽经历了一段波折,但后世君王“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提醒桓公

勿用小人

管仲不但能建法立制,使齐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在认识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前来探望,问管仲将来谁可接任宰相之职。

齐桓公问:“易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易牙杀自己的儿子以迎合国君,不近人情,这个人不能用。”桓公问:“开方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开方父死不奔丧,违背亲情迎合国君,这种人不宜亲近。”桓公又问:“竖刁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竖刁阉割自己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也不能重用。”

网络配图

齐桓公晚年骄傲自满,追求享乐,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最终还是重用了这三个人,他们掌握了齐国的大权。齐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病重,齐国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派争立太子,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重病的齐桓公被易牙等人软禁,活活饿死在病榻上,饿死之后,他的尸体停在宫中无人敢收尸入棺,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日,尸体生出的蛆虫爬出门外。直到公子无诡即位后,才入殓发布公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网络配图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

  • 历史趣谈:孔子的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网络配图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三国时代的王肃。他在《孔子家语》中简略地写了孔子生平,有这样几句话:“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

  • 齐桓公鼓励生育:消减后宫人数解决婚龄男女比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 三种东西毁了秦始皇的一生 探究嬴政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早年在邯郸与母亲相依为命吃尽苦头的嬴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特点表现得格外明显。因为,一、他是至高无上的秦王乃至于始皇帝,具有满足恶性膨胀欲望的雄厚基础;二、他不像过去那些秦王们那样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与祖父与父亲也只有短暂的相处,属于单亲妈妈养大的苦

  • 嗜杀功臣的刘邦与朱元璋共同特点出身底层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位居要职需足够的自信明朝皇帝的胎记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个地方出了个人物,比如高官或名人,这地方的人大抵都会感到自豪;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个皇帝,那就更是无比的荣耀。安徽凤阳出了个朱元璋,这位凤阳老乡和他的子孙后代统治中国长达两百七十六年之久,可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凤阳老乡不但没有一星半点的自豪感,反而

  • 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帮满洲人恢复中国的元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常常被人误读。比如“逆臣贼子”吴三桂,我们可以人云亦云的指责他是大汉奸,那很轻松,不需要用脑子思考,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如果我们沉下心来,仔细咀嚼掩藏在历史深处的那段岁月,又有几人能读懂他的心路历程?网络配图明崇祯十五年,吴三桂32岁,正处在一生中最亮丽的年华。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社会的急剧变

  • 陈胜称王后认为当农民是污点 杀掉投奔的友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陈胜当王共当了六个月,他以陈县为都。他以前在田间耕作的时候曾与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他现在富贵了,他当年那些难兄难弟自然就找上门来了。网络配图 有一个人来到陈县就大敲宫门说:“我要见陈涉。我要见陈涉。”守门的说:“哎呀,你敢直呼大王名号,看我不宰了你。”于是,派人把他捆绑起来。他就说明自己的来

  • 名士谢安的另一面:中国历史上搞言论封杀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隆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启出了一本书——《语林》,记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言谈、容止和轶闻,开了志人笔记之风,“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可以箅得上是当时的畅销书了。网络配图一天,庾道季拉着谢安的手说:“裴郎(即裴启)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

  • 李白父亲是窜谪西域的罪人 还是任侠杀人的侠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从未见李白提起过。不过他好友的儿子范传正为他写的碑文,却透露出李白的父亲叫李客,遗憾的是语焉不详。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说李白的父亲叫李客,称:网络配图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从这段话里,人们很难看清李客的真实面貌。不过研究者们

  • 司马迁受宫刑是因为政治观点落后 性格迂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宫刑,也叫腐刑,是古代一种破坏生殖的残酷肉刑。郑玄给《周礼·秋官·司刑》作注说:“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关于宫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尚书正义》说:“妇人幽闭,闭于宫,使不得出也。……隋开皇之初始除男子宫刑,妇人犹闭于宫。”(《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九》宫刑集对肉体的摧残与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