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伴君如伴虎:洪武年间被杀的开国功臣

伴君如伴虎:洪武年间被杀的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28 更新时间:2024/2/8 3:26:03

导读: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一不小心人头就落地了。其实血淋淋的历史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昔日里共同的奋斗的兄弟很多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杀害了。那在洪武年间究竟多少开国功臣被杀害了呢?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末年的一段故事。越王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2年灭吴。功成之后,范蠡携西施乘舟泛湖而去,并写信给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久后文种果然被迫自杀。因此后世用这个成语比喻统治者诛杀功臣的行为。今天根据明朝洪武年间被朱元璋杀功臣的死亡方式,将他们归为三类,下面就一一予以介绍。

网络配图

一、处死

洪武年间被杀功臣中以被处死的最多,他们纷纷被冠上奸党、逆党的名义,论入胡惟庸案、蓝玉案,此外还有一些因触犯国家法度而被杀的。具体情况如下:

1.韩国公李善长——定远人,早年间加入朱元璋义军,“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1370年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左丞相,位居功臣第一,朱元璋在制词将他比作萧何。之后李善长一度与刘伯温在朝中博弈,后推举胡惟庸任丞相。1390年朱元璋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将77岁的李善长以及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2.吉安侯陆仲亨——濠州人,17岁就加入了朱元璋义军。1370年陆仲亨被封为吉安侯。曾因事被降为指挥使,负责抓捕盗贼,但不久恢复爵位。朱元璋经常对人说“此(陆仲亨)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但1390年朱元璋惩治胡惟庸党时,陆仲亨的家奴举报他与唐胜宗、费聚、赵庸同谋,因而被处死。

3.延安侯唐胜宗——濠州人,18岁时就加入朱元璋的义军。1370年唐胜宗被封为延安侯,曾因“擅驰驿骑”,被夺爵,但不久又恢复。此后他又镇守辽东、巡视陕西,1390年坐胡惟庸党被处死。

4.平凉侯费聚——五河人,在濠州加入朱元璋义军。1370年费聚被封为平凉侯,此后又参与平定云南之战。1390年费聚被列入胡惟庸党。为此朱元璋还找了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借口,“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最终费聚被处死。

5.南雄侯赵庸——庐州人,早年与兄赵仲中聚众水寨屯兵巢湖,后归顺朱元璋。赵庸功勋卓着,应该封公的,但因他在行军至应昌时私自纳奴婢为妾,最终只能封侯。1390年赵庸随朱棣出塞,征讨乃儿不花。大军班师归来时,赵庸论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网络配图

6.荥阳侯郑遇春——濠州人,早年间与兄长郑遇霖投入朱元璋麾下。1370年郑遇春被封为荥阳侯,1390年坐论胡党,而被处斩。

7.宜春侯黄彬——江夏人,早年间在徐寿辉手下,后不满陈友谅而投靠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1370年黄彬被封为宜春侯,1390年论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8.河南侯陆聚——元末时陆聚缮城保境,后以徐、宿二州归降朱元璋。1370年陆聚被封为河南侯,1390年被列入胡惟庸党而处死。

9.靖宁侯叶升——合肥人,本是元朝将领,后自动来投朱元璋。1379年叶升被封为靖宁侯,1392年论胡惟庸党被处死,之后又被列入蓝玉党。

10.永嘉侯朱亮祖——六安人,原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被朱元璋俘虏,投入麾下。1370年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后奉命镇守广东。在镇期间朱亮祖有许多不法行为,1380年他被番禺知县道同举报。但朱亮祖“恶人也告状”,道同反而被杀。事情真相大白后,朱元璋将朱亮祖父子鞭杀。

11.江夏侯周德兴——濠州人,与朱元璋是发小。1370年周德兴被封江夏侯,但他与汤和相比,很不懂事,营建宅第超越规制,恃宠而骄。1392年周德兴之子周骥被揭发同宫女乱搞关系,父子连坐诛死。

12.凉国公蓝玉——定远人,常遇春的妻弟。蓝玉是后起之秀,1379年被封为永昌侯,此后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晋封凉国公。1393年蓝玉被人告发意图谋反,因此被杀,受株连者达1万5千人。不可否认蓝玉有一些不法行为,但不至于谋反。

13.蓝玉党——所谓的“蓝玉党”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主要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14.罪名不详——被处死的功臣中有两人罪名不详,分别为1394年被处死的永平侯谢成、1395年被处死的崇山侯李新。

二、赐死

朱元璋在即位初年以及晚年时期,对于一些功勋卓着、过错不明显的功臣予以赐死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宋国公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早年间与兄长冯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顺朱元璋。1370年冯胜被封为宋国公。朱元璋在诰词中称冯“胜兄弟亲同骨肉”。1393年蓝玉被杀当月,冯胜被召回京。两年之后(1395年),冯胜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

2.颖国公傅友德——砀山人,元末加入红巾军。傅友德先后在明玉珍、陈友谅麾下,但无所知名,后归顺朱元璋,遂得重用。1370年傅友德被封为颍川侯,此后他大放异彩,平巴蜀、征西塞、伐云南,功勋第一。1384年晋封为颍国公。1394年傅友德被赐死,据说他是在朱元璋面前当众自尽的。

3.德庆侯廖永忠——巢县人,早年间与兄长廖永安在巢湖聚众,后以水军投靠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评价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本来廖永忠可以封公的,但朱元璋借口他“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1375年朱元璋以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赐死廖永忠。值得一提的是小明王是让朱元璋授意廖永忠除掉的。

网络配图

4.临川侯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胡美原是陈友谅的麾下,任江西行省丞相,守龙兴。陈友谅失利后,胡美归顺朱元璋。他曾独当一面,率军攻取福建。1384年胡美与诸子下狱,死于狱中。1392年论处胡惟庸党时,朱元璋下诏列举奸党,说胡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同其子婿扰乱宫禁,因此胡美被赐自尽。

5.定远侯王弼——因善用双刀,号称“双刀王”。早年间聚众乡里,结寨自保。1378年王弼随沐英讨伐西番立功,被封为定远侯。捕鱼儿海之战,王弼作为先锋力挫北元骑兵。1393年蓝玉被杀,王弼与傅友德私下议论,“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我辈当合纵连横”,被锦衣卫侦知。1393年王弼被赐死。

三、死因存疑

由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致使人人们对其他一些功臣的死存在疑问,因此出现了一些死因存疑的。如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诚意伯刘伯温、淮安侯华云龙等人。人们对徐达、李文忠、刘伯温的情况已经较为了解,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华云龙的情况。

华云龙是定远人,早年间聚众于韭山,后归顺朱元璋。1370年被封为淮安侯,驱逐北元势力,奉命建燕邸,增筑北平城。1374年有人举报他“据元相脱脱第宅,僣用故元宫中物”,朱元璋将其召回,但却离奇死于途中,后世推测华云龙是被朱元璋赐死的,但存在疑问。

这就是“皇帝让你三更死,你就活不到五更。”朱元璋的杀人方式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看看这些为他卖命的兄弟们一个个惨死在刀下,他就没有一点点的内疚吗?如果早知功成名就后会被杀害,那些开国功臣还会为朱元璋卖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穷兵黩武的暴君 还是雄才大略的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在位55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随着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刘彻在位之时西汉王朝的各项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归结而言即从“无为”到“有为”。网络配图刘彻不仅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同时高度集中皇权,对外征战屡战屡胜,自此把中国建立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居住在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间?这就要从刘备在荆州说起,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刘表一直是很忌惮刘备的,其实碍于汉室宗亲的面子对刘备采取的是“不重用不放弃”的政策,这使得刘备就很彷徨,郁郁寡欢不得志。在荆州这7年应该是算是刘备的一个低谷期,有一种“龙卧浅滩遭鱼戏”的无奈,但刘备又是一个很隐忍的人,不便发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逆臣华丽转身成大明一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位23年(1402~1424)。朱棣的称帝之路十分坎坷,称帝之后的诸多创造性举措让历史记住了这位历史上唯一藩王作乱得逞的皇帝。网络配图1、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曾分封诸子为王。诸王之中,分封于北方边塞的九位亲王被称为“塞王”,负责镇守明朝边疆,塞王麾下精兵猛将如云,兵力雄厚。由于朱元璋生

  • 三国哪个人物反复无常 让孙权50多岁阴沟翻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和曹操、刘备交手多年都没有吃大亏。没想到50多岁了还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无赖耍了,他在宫殿内暴跳如雷,对群臣说:鼠子公孙渊,令人“气涌如山”,朕要坐船亲征辽东,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扔到海里,朕都没脸君临天下。5年后公孙渊要重续旧情只要头脑中没有贵恙的人都知道这太不靠谱,路途遥远,

  • 名将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不循规则 否定圈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他自持胆量过人和射技超群,频繁与敌作战,他以为越打越能接近目标,结果却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网络配图汉代,侯爵是人臣的最高待遇、最高荣耀,也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凡是进入仕途的人,无不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然而,封侯又是一件说不明白的事情,有的人顺风顺水,轻易地实现了目标,还有的人拼了一辈子

  • 朱元璋上得朝堂下得厨房 是“酸梅汤”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朱元璋,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他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其实,这位明太祖不仅上得朝堂,而且还下得厨房。如今,我们身边的许多饮食都与这位皇帝有关。网络配图朱元璋出身布衣,小时候生活非常贫苦,被迫出家当了和尚。有一次,他的家乡闹饥荒,他接连三天都没有吃饭,眼看就快饿死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递给了他一碗汤,朱元

  • 揭秘: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网络配图因为他资格老、影响大,所以在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荐举张昭担任丞相。第一次,孙权没有同意,只是

  • 项羽不过乌江之谜:无颜见江东父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 最有条件自立的董卓为什么成不了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要篡位自立的话,董卓是最有条件的人,但他最终没弄成事,还送了卿卿性命。从主观上分析,毛病在于——网络配图1、弄虚作假董卓受何进召唤带兵来洛阳城的时候,其实兵马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董卓怕被人小瞧,镇不住首都的那些家伙,就安排手下这三千人马,每天天一黑着便装出城,第二天天亮再列队大张旗鼓地进城,

  • 揭秘刘备借荆州真相:孙权为保实力让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民间有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网络配图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