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魏忠贤为什么一定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揭秘魏忠贤为什么一定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4/1/6 5:27:23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话是简单的,可是,要产生这样的话所具备的条件是很不容易的凑齐的。众所周知,这是欧洲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的一句话。放在中国的古代,“以言获罪”是非常正常的事,是天经地义的,谁叫你嘴上没把门的乱说来着?有时候,甚至不说话都有罪,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就搞了一个“腹诽”,在肚子里说也不行。那么,你到底在肚子里说没说坏话呢?其实,你自己也说了不算,他说你说了,你就是说了。

网络配图

所以,自古就有把管不住的舌头用大铁钉钉在柱子上,或者干脆割掉喂狗的传统,虽说有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及许多类似鲜活的警示,有些人依然管不住嘴巴。同时,古人也慢慢认识到舌头只是一个吐字器官,而喉是一个振动器官,在发音运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声源所在。因此,因言获罪所受到的惩处也升级换代了,不仅要小心舌头,还要小心喉骨。

明末的东林党人以“非君”为乐,以“批鳞”,也就是以批评皇帝为荣,有的还得到了“批鳞君子”的美名。皇帝是那么好批评的吗?

自己管不住嘴巴,那么只好有劳朕来动手了。管你是什么人是什么居心!尽管,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不是混蛋暴徒。退一万步讲,哪怕是混蛋暴徒,也得依法惩处,不能由着性子乱砍乱剁。可是,很遗憾,只有顺昌逆亡!先后被捕的有六名东林党官员,史称“六君子”,他们自然是要受尽酷刑的。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魏大中在狱中折磨致死,肉身腐烂,仅余白骨;左光斗等人的尸身都已残破不全,爬满蛆虫。……

网络配图

在他们死后,为了向魏忠贤报功,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用刀子剔出他们的喉骨,放在小盒子里面,作为“验明正身”的证据呈于魏忠贤。“剔取喉骨”这种方式是从唐朝懿宗李漼开始的,作为处死三品以上官员的证明。魏忠贤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他面对喉骨,得意洋洋地说:“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然后,魏忠贤们创造性地“炙灰下酒”,烧成骨灰,一起争吞下酒……

“剔取喉骨、炙灰下酒”,这种庆功方式,是颇为令人玩味的。魏忠贤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喉骨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徘徊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网络配图

魏忠贤们最恨、最怕的,恐怕就是东林党人的喉骨了,喝下泡有骨灰的酒,是为了解恨,做鬼也得让你们做一个哑巴鬼;更是为了压惊,魏忠贤们内心的虚弱、胆怯在他们的残暴、刻毒之中一览无余。魏忠贤们愚蠢而野蛮地以为,东林党人的铮铮铁语是从喉咙和舌头生发出来的,剔取喉骨、炙灰下酒,就一切都消停了。他们不知道,也不懂真正的声源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这声源来自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杀身求仁”的崇高气节,来自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无畏勇气,来自于忧国忧民的博大心灵。

关于这些,魏忠贤们永远也不会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蒙古大汗也先为什么没有杀掉明英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也先作为外族首领,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笔墨却是不少,全因一场闻名后世的战役——土木堡之战。土木堡之战,是瓦剌部最骄人的战绩,同时也是明朝最可耻的一场战役。明正统十四年,统一蒙古各族,称雄西北的也先,最终按捺不住日渐膨胀的野心,以明朝

  • 宋江为何挑王矮虎当妹夫 不把美女留给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江抓到一丈青扈三娘后,认了她当妹妹,然后挑了王矮虎当妹夫。为什么?梁山好汉多,单身汉也多,二把手卢俊义、排名第六的好汉林冲都是钻石王老五。根据组织介绍对象的原则,无论按职务大小,还是武功高低、资历深浅,都轮不到排名第58、个矮又有好色之名的王英。网络配图梁山泊只有三名女将,顾大嫂、孙二娘早已结婚不

  •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兄嫂门也不大待见这个吊儿郎当、油瓶子倒了不扶的小叔子。气急

  •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6位世界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网络热传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中,有6名中国人(小编提示:不包括现在动辄卷款钜亿的党官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据称,这份50人名单来自于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做过的一个统计评选;如果财富按照占领的土地来衡量:成吉思汗将被列为从未有过的世界最富有的人。

  • 清朝贪官和珅死后家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和珅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皇帝赏识他的时候,他可以为虎作伥,狐假虎威的挟权弄私,可一旦皇帝这头大老虎饿极了,就会回过头来把这头肥嫩可口的狐狸一口吞下去,连渣滓都不剩。可是在和珅被匆忙赐死之后,他的财富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以及家人后代的境况,却依旧留给了后人许多疑问。搜集财富是所有人最

  • 朱元璋其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398年6月24日(农历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朱元璋,字国瑞,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或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为陈氏,《明太祖实录卷一》曰:“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

  • 揭秘宋徽宗挖地道密会名妓李师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师师是汴京永庆坊染技工匠王寅的女儿。王寅的妻子生下女儿就去世了,王寅用豆浆当奶水喂她,婴儿才没有死去。在婴儿时代,从来没听她哭过。汴京有个风俗,生了儿女,父母若是宠爱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在名义上出家,到佛寺去度过一个时期。王寅疼他的女儿,就把她送到宝光寺。她这时才会笑,一个老和尚看着她说:“这是什么

  • 盘点三国历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三国的风云舞台上,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弄潮儿,他们当然是才华横溢。可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面前都出现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让他们乘时而上,从而名震当代。可是还有很多人,抱荆山璞玉而不为人知,或者虽然被赏识提拔却未尽其才,或者命运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终生,历史留下了他们光彩的一笔,却没有给他们应得的

  • 宋徽宗:端午节出生的一位倒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在古时候的这一天,全国家家户户都贴上钟馗像,挂上艾叶菖蒲,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所以这一切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而是出于迷信的目的——避邪。因为在先秦时代,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五月碰上五日就如同西方人认为的十三日碰上星期五,绝对是超级无

  • 朱棣夺位那么容易 只是朱元璋没死在恰当的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这时,朱元璋派太子朱标来到了陕西进行巡视,同时也是为了想让他看看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当时,朱元璋他开始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反而却推荐以西安为都,认为这是“举天下莫关中若也”。网络配图太子朱标从陕西回来后不久就开始生病,最后还是在次年四月撒手尘寰。太子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