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方便儿子当皇帝玩了一个阴招

曹操为方便儿子当皇帝玩了一个阴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1/19 3:00:42

曹操发布求贤令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结果都并不是为了不拘一格取人才,尽管曹操自己这样标榜,相反是曹操谋求霸业让儿子当皇帝的一个铺路石。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几经人为的美化和丑化以后,现在大家看到的并非他的历史本来面目,现在我就来试着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

如果问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是谁,我想这无疑是非曹操莫属了。

在史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帝魏寇蜀”和“尊刘贬曹”之争,对曹操的态度也时常波折。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正统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也就是说由于中国各个阶段的情形的不同,迫于统治方针的需要,对曹操的态度和看法也就经常变换。这或许是曹操争议最大的原因吧。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两宋对曹操的态度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宋真宗曾下令重修曹操的庙宇,而陆游则写出“邦命中兴,汉天下大讨曹”的千古名句。

网络配图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罗贯中的人带着他的大作《三国演义》走上了历史舞台,由于书中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小丑,颇费心机的丑化曹操,使得历史上对曹操的态度的争议随之大变,曹操成了什么的代名词我向大家都知道的,不再罗嗦,当然封建专制走向极端对曹操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然而几百年后,又诞生了一个名叫互联网的东东,又出来了论坛、博客、微信,网上翻案风盛行,把刘备马超甚至诸葛亮证明成小人的有之,给魏延翻案的有之,在这里面自然少不了给曹操翻案的。中国人有一个不大好的习惯,说一个人好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而一旦要说他是坏的,又能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说曹操也一样,给他翻案的同时,没有人记得说他的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故意不说吧)把曹操证明成英雄的同时,对他的缺点等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不谈,于是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曹操其实是被美化的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都并非那各时代的人,不可能去一睹他的风采,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历史留下遗迹中,找到一丝丝痕迹,把曹操的真实面目找出来。

网络配图

毫无疑问,曹操平定北方、发展屯田、恢复中原经济这些功绩是无法抹去的,但是也不能对这些过分的夸耀这些,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主观上仍然是为了自己的霸业,就象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觉醒了,客观上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着你难道能说我们还要感谢英国么?当然,我不能否认曹操这些功绩,否则我就成了我上面说的那种人了,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脚?但是,过分地夸耀总是不对的,你说呢?

曹操自己想不想当皇帝,到底他有没有野心,这点是争议最大的了,要说这个话题,我们还是要从曹操的三次求贤令说起。求贤令和曹操的野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让我慢慢道来~

历来对曹操的求贤令,都是持称赞的态度,认为曹操这项举措,是非常英明的决策,并借以后的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来证明,推动历史的发展,我想这是曹操自己也始料未及的,他当时的目的绝对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纯,求贤令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结果都并不是为了不拘一格取人才,尽管曹操自己这样标榜,相反是曹操霸业的一个铺路石。

什么?你说我这是恶意揣测?那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吧:

首先,从求贤令的颁布时间来看,第一次求贤令就是在赤壁之战后不久颁布的,而这个时间,曹操集团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且曹操在此时此刻实力还是很骇人的,如果真的是为了求人才,为什么不在之前敌强我弱时,真正的需要人才的时候呢?

网络配图

其次,再从求贤令的实效来看,三国志魏书里面被立传的那麽多人中,但是偏偏是属于这个时间段归属曹操的人却是很少很少。事实上这个时间段里取的人才也的却很少。还有一个例子,很早就有人把曹操时代的人才按时间的阶段分成了四个部分:初步阶段:包括诸曹诸夏侯,荀彧、李典等。豫州阶段:包括郭嘉、程昱、刘晔等,也包括这个时候归顺曹操的贾诩、张辽、徐晃等。河北阶段:包括张郃、陈琳、崔啖、田畴等袁绍旧将。荆州阶段:包括文聘王粲等刘表旧将。而偏偏就不包括求贤令发出后的那些将。

再次,从求贤令的具体实施来看,曹操虽然表面上答应了毛玠、崔啖的建议,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用实际的条文阻碍其实施。

最后,从求贤令的事实上的影响来看,求贤令并没有为曹操求得贤才,相反却时为曹操的称王扫平了道路。这话怎么说呢?求贤令中有一条就是恢复五等制,这个五等制也正是曾经王莽恢复过的。刘邦曾经公开宣称:非刘姓永不封王。恢复五等制的目的也正是为曹操自己以后称王作准备。

如果明了了这一点,以前的很多问题就很好解释了,比如迁都许、汉官多魏官、孔融之死等等不大理解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说来,曹操自己说:“我为周文王矣。”也正是暗示自己的儿子是武王,不知道自己这样得来的东西,几十年后被司马氏照葫芦画瓢照搬了过去,自己苦心经营最后是为他人作了嫁衣,曹操会怎么想?

网络配图

当然了,不能否认这种改朝换代方式不好,相反,用和平的革命总比暴力带来的破坏要少得多,南北朝时期多用这种方式变革,这些不能不说对历史没有好处。但也不能用这个夸耀曹操吧?

同样,曹操几千年前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有着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那样做,我们也不能苛求古人。另一方面:曹操自然也没有三国演义里说的那麽残忍。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夸耀他。你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哪位皇帝命人为女性设计“画眉”造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女人皇帝命有哪些特征,当皇帝的人是注定的吗,女生帝王之相是什么命

    爱美之心是古今相同的,古代那些爱美的女子,也总是喜欢把妆扮自己的容颜当成倾心的事业。所以,对于爱美的古代女子来说,画眉是经久不衰的一种美容手段。网络配图她们很重视自己的眉毛之美,尤其喜欢画眉。春秋时期的美女庄姜出嫁时,就曾经画过眉,她是“螓首蛾眉”。战国时期的美男子宋玉说邻家的姑娘是“眉如翠羽”。古

  • 揭秘:三国历史上最悲情的三位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悲情什么意思,三国最阴险的人,历史秦氏悲情女子

    第一位,悲壮怆然的马超。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和夏侯渊讨关中,马超、韩遂与关中诸将为自救起兵反叛,结果兵败潼关,连累在京为九卿之一的父亲马腾被害,弟弟马休、马铁及其全家惨遭灭门。网络配图后来马超在羌人、胡人的帮助下东山再起,得到陇上诸县的支持,攻占凉州,不料中了杨阜、姜叙的缓兵之计,妻子儿女全部遇难

  • 历史之谜:揭秘汉景帝女儿南宫公主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母亲,历史上延禧宫住的是谁,汉文帝女儿

    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总是通过远嫁公主郡主甚至妃子的形式与周边各小国家进行某一种以达到平衡的交易,而这些人无奈就成了历史中的悲剧人物。在汉朝,就有一位南宫公主恰似有这一番悲惨的命运。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彻之母王夫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狠心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当

  • 康熙后宫秘史:晚年奢侈至极纵欲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的一生最爱的女人,康熙用30名宫女,康熙为什么将30个宫女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

  • 揭秘李煜的爱情生活:两个皇后是亲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李煜爱情的诗词,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

    与其说南唐后主李煜是个皇帝,不如说他是个风流才子。李煜是个不快乐的皇帝,但在爱情生活里是个快乐的男人。两位皇后——大小周后是亲姐妹,这对亲姐妹给了李煜太多的快乐。只是如李煜无法改变南唐糟糕的国势一样,李煜也无法保护自己的爱情,大周后病死,小周后自杀。《今晚报》刊载作者何申的文章,描叙了李煜与大小周后

  •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究竟指的是哪些先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上古时期的三皇是谁,什么是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区在夏朝以前历史的一个笼统称呼。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普遍来说,“五帝”的争议相对比“三皇”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史记》有《五帝本纪》。以下是“三皇五帝”几个常见的定义:图片来源于网络神人说“神人说”的支持者认为“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三位神皇,分别是“天皇”、“地皇”

  • 流氓皇帝刘邦是怎样对付不听话的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是个流氓,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韩信为什么打不过刘邦

    刘邦是个大流氓,一个说过话就忘的人,不过他很有鉴别人的本领。比如很赏识张良与萧何,这两个也没少为他做事。倒是韩信,虽然后来也曾为刘邦立下赫赫功劳,但当初刘邦就不怎么看好他。网络配图刘邦当年对韩信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察,尽管推荐韩信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信,一个是滕公夏侯婴,一个是相国萧何,可刘邦还是不放心,

  • 咸丰皇帝四大不良癖好,其中一个让大臣差点出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咸丰皇帝死因,咸丰皇帝后面是哪个皇帝,咸丰死后八位顾命大臣

    咸丰皇帝有四大不良癖好:其一,贪美色。在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据书中记载:奕詝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野史记载,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诏入宫中,最为眷爱。国难当头,他却依然沉浸

  • 明朝最大贪污犯是朱元璋?国库之外私设小金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时代大案,国库是什么,朱祁镇是大明衰亡的第一罪人

    古代的皇帝是怎样花钱的?看似这是个无需讨论的话题,因为在帝制时代,整个中国都是皇帝一个人的,那么他当然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了。但是,为了花的方便,皇帝也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内库——也就是区别于国库的皇帝的私人小金库。这在历朝历代都有,到了明朝,称之为内承运库。网络配图明代的内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

  • 揭秘绰罗斯也先的真实死因:因乱伦被女婿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尼泊尔王室灭门惨案真凶,乔任梁真正死因,坤真正的死因

    《女医明妃传》的宣传,也让蒙古族的也先备受关注,他硬汉的外表以及大气的剧照让人们纷纷好奇这个人的故事。网络配图也先的全名叫绰罗斯·也先,还可以称为额森,蒙古族人。他本来是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的匪贼。后成了蒙古瓦剌部首领。他本是部落的首领,权势滔天,最后却是惨死在刀下,而他的死亡原因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