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年悬案: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究竟如何?

千年悬案: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15 更新时间:2024/4/2 4:49:38

导读: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两者的关系:刘备对于智者诸葛亮十分的信任,凡是军政大事无不请诸葛亮出谋划策,而刘备对其也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刘备与这个量的关系真的如此吗?

网络配图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网络配图

第三,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第四,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吴,北伐曹操,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第二点便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学名着《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网络配图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着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成为了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关系,只是《三国演义》中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女皇秘史:武则天暗中参与的四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则天贵为一代女皇,发生在她身上的经历自然不会很简单,在她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制造出了不少冤案,主要是为了清除路上的绊脚石。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些冤案都有哪些?网络配图冤案一:‘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这段资料在有影响力的正史中首出于《旧唐书》而非最初的《唐会要》,记载自相矛盾,先是记载了武则

  • 明朝八大海盗:汪直曾在日本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一个有骨气的王朝。在明朝那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虽远必诛,随着时代的发展,那时的人们竟然都跑到外国南洋做起了海盗。我们来盘点下明朝著名的的八大海盗。八大海盗之一 陈祖义陈祖义是明朝初年的大海盗,并且是一位海盗集团之首领,其祖籍广东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间,全家到南洋

  • 历史印记:慈禧对中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慈禧太后执政多年,清朝后期,大权一直紧握在慈禧手中。所以有人戏称慈禧为“老妖婆”。可是纵观历史,慈禧为中国做了许多贡献,具体有哪些,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我们结合历史来看,就可以发现慈禧确实有才,并且是有大才。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

  • 历史迷案:秦始皇“十二铜人”今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朝的“十二铜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物品,相传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天下兵器,铸造了这十二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十二铜人”却神秘消失。那么,这些铜人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如今何在?网络配图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

  • 历史解读:武则天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女皇帝,也是最颇受争议的女皇帝,关于她的历史故事一直都是源源不断。下面,我们不说后宫、不说情史,来正经讲讲真实历史上武则天为何能当上皇帝的?网络配图1、武则天出身隋杨皇室中古时代,天文星占是重要的一门学问,它主要并不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是为了预测国家命脉和军国大事的起

  • 历史揭秘:朱元璋为何删《孟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元璋和所有的皇帝一样,也提倡孔孟之道。然而由于军政繁杂,朱元璋对《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之作,并没有系统的研读。当天下已定时,本以为朱元璋有兴致阅读《孟子》,结果反而是要删《孟子》这是为何呢?“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

  • 雍正皇帝十二个兄弟的悲惨命运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曰的死老虎。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网络配图三阿哥胤

  • 康熙皇帝的儿子都是如何对皇位展开争夺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

  • 蒙古帝国内部的大争斗:忽必烈和阿里不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争电影,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关系,忽必烈阿里不哥兵力

    战争类型:进战——《左传》说“见可则进”,王位之争忽必烈在道义上不占优势,只有选择积极的进攻,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公元1125年,西征凯旋归来的铁木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回到了儿时的家园,梦见了自己的兄弟别克帖尔童真的笑容。他想向自己的兄弟伸出双手展开怀抱,别克帖尔的笑脸骤变,五孔流血,而胸

  •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赔上了刘备的性命更葬送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也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历史阶段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夷陵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网络配图公元219年,孙权一方偷袭荆州得手,击杀了关羽等蜀汉将领。一年后,曹操之子曹丕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