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与项羽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韩信与项羽相比,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27 更新时间:2024/1/19 15:53:4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韩信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若各用一个字来形容韩信与项羽的用兵特点,那么前者是巧、后者则是强。而我们常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然”。在规模相近的情况下,韩信是无法战胜项羽的。

一、项羽靠着勇力打仗、只是一名莽夫?这是错觉

出于剧情冲突性、戏剧性的需要,如今的影视剧把项羽塑造成了这么一个形象: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力大无穷,打仗生猛,靠着力量硬钢无数计谋百出的对手。待人则吹胡子瞪眼,活脱脱一个莽夫形象。(没错,我说的是下图这个版本的项羽)

但这只是舞台塑造的需要。史书中的项羽,其实是个“斯文人”,比如韩信这样评价自己的老上司: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活脱脱一个软心肠的性情中人。但当他发怒时,则威力无穷:

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

一人发飙,千人战战兢兢,这是什么样的气场?

而且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学过兵法的:

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氏世代名将,项羽祖父项燕曾击败秦将李信,后来面对秦国倾国之兵时才败给了王翦。那么,项羽“略知其意”后不愿意进一步研究,是否说明他学的不精?

不能这么理解。我们学生时代遇到的真正学霸,大多是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在天分面前,刻苦只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无奈之举。

项羽大概就是这类人。他之前学文化知识、练习剑法也都是半途而废,那我们有没有在任何史料中,发现他文化水平低、剑术低劣的记载?

几千年的历史上,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数不胜数,但能被所有人公认为霸王的则只有一人;按照逻辑来讲,不靠兵法、仅凭勇猛就可以“身七十馀战,未尝败北”,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历史上不存在李元霸那样的传说,打仗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人的武力能决定的。项羽战无不胜、屡屡以少胜多,靠的是一流的军事嗅觉、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对地形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他本人身先士卒的强大感召力。

比如在彭城之战中,他正是以突袭让汉军猝不及防、军阵大乱,其后被赶入泗水、睢水淹死了20多万人;如果两军正面硬扛,他的三万轻骑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溃56万汉军。

二、韩信打仗,则是以巧取胜,而且在他身上能看到项羽的影响

韩信没有项羽那种气势与感召力,但却将计谋发挥到极致。不过我们看他的一些战例,很容易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的兵法汲取了项羽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韩信起先跟随项梁,但连跟大佬对话的机会都没有;后来又去当项羽的贴身护卫,终于有了机会接触领导,不过对方对他并不感冒,多次献计都不被采用,其后不得已才改投他人。

虽然韩信熟读兵书,但若脱离了实战经验,很容易沦为纸上谈兵;而跟随项氏的经历,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在《史记》等史料中,并没有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记载,只是说“汉王引兵从故道出”,或者“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大概是刘邦自己的战略。韩信的成名之战,是背水一战击败赵军。这一战,韩信复制了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的经典案例,以数万人马击败号称二十万的赵军。

韩信的另一大经典战术,是利用河水击败骄傲自大的楚江龙且,将《孙子兵法中》“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这一主张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之前项羽的彭城之战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处?要知道,韩信也参与了彭城之战,而且目睹了己方的大溃败。

三、刘邦战胜项羽,是借用了“田忌赛马”的道理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跟随刘邦占领彭城,其后遭遇大败: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有韩信助阵的56万汉军,此战输得一败涂地:

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死者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

也许经此一战,韩信终于明白了水的威力,对于孙子所说的“地形者,兵之助也”也有了深入骨髓的体会。

而且在之前,汉军东出关中时,曾被项羽轻易阻挡:“项王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如此的实力差距,再加上其后张良“如约即止,不敢东”的说辞,让项羽放松了警惕,调转主要精力对付齐国,刘邦韩信等人才有机会溜出关中。

其后,刘邦选择了让自己在正面硬耗项羽,而让韩信、彭越等人平定北方,可能是借鉴了“田忌赛马”的道理:

当初韩信登台拜将后,就提出了应对项羽这种绝世猛人的策略。对抗项羽,不可能指望战胜他,只能用、消耗战、政治战、外交战拖垮他。因此,汉军正面主力的任务,是把项羽及其资源牢牢拖在第一线,其后团结一切力量,派遣奇兵从北方袭扰楚国的战略大后方。

而正面将领的任务,不是要多么能打,而是要能耗;毕竟你再能打,在力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很难战胜项羽。因此,正面选手不能用汉军的“一等马”韩信,而是用虽然军事能力一般,但却善于笼络人心、如同打不死小强般的“中等马”刘邦;拖住项羽这种千里马后,再由韩信前去对决龙且等楚军的中下等马,刘邦才有整体获胜的机会。

在垓下之围前,刘邦追击“兵疲食尽”的项羽,反而再度遭受对方羞辱:“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最终靠着封王的许诺,汉军终于集结了全部力量,依靠绝对的人数优势,对早已疲惫不堪、粮草断绝的楚军实现了合围。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困不住“兵少,食尽”的项羽,让对方率领数百人突围而走。

最后做个总结:为什么说韩信打不过项羽?作为曾经的同僚,二人互相了解;但是,互相的了解,首先被削弱的一定是韩信的“巧”,而不是项羽的绝对之“强”;

韩信的计策,遇到精于带兵的项羽,一定会大打折扣;但项羽的卓越带兵能力与强大战斗力,并不会被韩信限制。

因此,楚汉相争,最终战胜项羽的是刘邦,而非兵仙韩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如果在华容道要杀曹操 关羽能杀的了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关羽杀华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的命是大。关羽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曹操。但是,一次也没有成功。当年在许昌打猎,曹操窜到皇帝前面接受二百五们的喝彩。忠义的关羽大怒,挺刀就要去杀曹丞相。如果不是大哥刘备拉住,曹操早就不在了。犯得着有后面的事情吗?又犯得着把兄弟三人追得东

  • 晋厉公:晋国最可惜的国君,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谥号中,“厉”是一个恶谥,“杀戮无辜曰厉”。历史上先后有六位君王的谥号为“厉”,其中有一位绝对是冤枉的,他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厉公!根据记载,晋厉公在位期间,先后击败秦国、楚国,威震天下,恢复了中断的霸业,是个很有作为的国君。可是晋厉公为何却在死后得到了恶谥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

  • 面对关羽被杀 其他人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注定被杀掉是因为其性格所致,但是如果说当时各方势力都盼着关羽被杀,那不太可能,至少刘备集团是不会盼着关羽被杀的。下面分析一下关羽被杀时,各方势力的心态。曹操方面心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困镇守襄阳的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

  • 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他的妻子儿女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与此同时,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可是到了626年六月,情况发生了变化,秦王李世民以下犯上,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了皇太子李建成,之后夺取了皇位。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妻子、儿子、女儿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接下来我爱

  • 蜀汉集团的建立是因为刘备听信了隆中对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集团的建立是因为刘备听信了隆中对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汉室左将军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终于见到了这位被徐庶和司马徽交口称赞的能人,当时刘备向诸葛亮请教自己后续应该如何发展,而诸葛亮则为刘备构建了一条“东联孙

  • 黄巢拥兵六十万,怎么没能推翻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880年十二月初一,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了潼关,兵锋直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唐僖宗闻讯后仓皇出逃,黄巢坐在金色的肩舆上,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长安城。黄巢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誓言,并在长安城登基,建立大齐政权。可是,黄巢却没能推翻唐朝的统治,反而兵败被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

  • 南宋投降后,太后和皇帝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275年十一月,南宋朝廷先后派出数位使者,向元军求和,甚至不惜称臣纳贡,但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元军统帅伯颜明确指出,“你们宋朝是从小孩手中夺取的天下,如今又从小孩手中丢掉,这是天意,不必多言!”两个多月后,元军抵达临安城外的皋亭山,南宋朝廷选择了开城投降。那么此后,南宋的太后、皇帝是何结局呢?接下

  • 如果张飞没死去守街亭的话 张飞能不能守住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飞守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期诸葛亮要是派张飞去守卫街亭,那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不敢打包票说张飞能击败张郃,至少守住街亭,那是轻而易举的!很多人之所以怀疑张飞到底能不能守住街亭,实际上是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担心张飞太莽撞了,军事能力比不

  • 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为何会被公开处死?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谢灵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据《南史》记载,东晋时期,一位酩酊大醉的文学家曾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曹子建就是写下《洛神赋》这一惊世之作的曹植,而这位认为除曹植外,天下人加起来才和他相等的“狂徒”就是谢灵运。他才华横

  • 李渊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李渊是怎么继承父亲的爵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唐国公爵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公元617年,杨广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李渊随后和儿子李世民一起招降纳叛,密谋起兵反隋,于公元618年取得政权,建立大唐,而这个国号“唐”就是依据李渊的爵位“唐国公”得来的,但根据史料记载,李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