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官婉儿墓志引发的身份之谜:昭容还是婕妤

上官婉儿墓志引发的身份之谜:昭容还是婕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13 更新时间:2024/1/23 9:27:29

大唐奇女子上官婉儿的墓志志盖上阴刻篆书,志石则阴刻楷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志盖志石上对这位唐代诗人、女政治家的称呼却大相径庭,志盖上称其为“大唐故昭容”,但志石上其墓志铭的开头则称其为“大唐故婕妤”,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志盖与志石上的称呼截然不同呢?她究竟是大唐的“故昭容”还是“故婕妤”?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上官婉儿墓的考古领队明说:“志盖与志石上称呼不一的情况在历史上非罕见,墓志出土时我们对这个情况也很惊讶。”李明介绍,唐代的昭容是正二品,婕妤是正三品,官职之间相差两个级别,志盖上的官职比志石上的官职级别要高。

参照史书记载,专家们认为上官婉儿去世时身份应该是正三品的婕妤,但当朝皇帝给了她至高的哀荣,因此追封她为正二品的昭容。李明说:“通常情况下墓志撰写于追封发生之后,就应该以追封官职‘昭容’作为称呼,以此判断墓志铭开头写婕妤并不符合惯例,墓志全都用‘昭容’称呼她,只有首题用‘婕妤’,这非常奇怪。”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道是志石上的称呼刻错了吗?李明说:“是出于笔误还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称呼她为‘昭容’是应该的。”因此,无论是“故昭容”还是“故婕妤”哪一个称呼都没有错,只是这种表象的原因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生前有过一次上书请求将自己从昭容的品阶上自降为婕妤的经历,但李明说:“但墓志铭显示,她不止一次自降身份,而是两次上书自降为婕妤。”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两度自降身份呢?史书上对上官婉儿第一次自降身份的记载称其是为给母亲服丧而自降身份。李明说:“墓志上对第一次自降身份的记载与史书一致,唐代的官员有为至亲服丧的传统,一般服丧期为3年,这期间官员将不在朝廷任职,而是专心回家守丧,服丧年限到达后,朝廷再将官员重新任职。”而上官婉儿的这一次自降就与唐代的这个规矩有关,因为当时她身处要职,无法离岗为母服丧,所以上表朝廷自请降职,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她对母亲的孝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研究墓志铭时,考古专家们发现墓志上还记载了上官婉儿在唐中宗时期又一次因为进谏而自请降职的经历,但这次自降经历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李明说:“我们推测墓志铭上对这一次为进谏而自请降职的经历可能是当时书写墓志铭的人对上官婉儿的溢美之举。”因为一直找不到史料佐证这一次自请降职的经历,墓志铭上对这一段的表述究竟是填补了史书的空白,还是当初的溢美之举,还需要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时间会还历史本来的样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莽篡汉:皇帝轮流做 今年到我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字巨君,他是新朝唯一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禅让的方式继承皇位的人。关于王莽的评价有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像岳不群,伪君子,假装大圣人,最后自己却做了皇帝;也有些人说他是最早的社会主义,胡适还要为他平反王莽是典型的官二代,虽然王莽的爸爸和哥哥很早就死了,但是王莽的亲戚各个位高权重:他的姑姑叫王

  • 宇文护:杀了三任皇帝的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上一话讲了宇文泰如何建立西魏和高欢抗衡,第一是依靠胡汉民族联合,建立了八柱国府兵制度,延续了两百年,士兵们平时耕地,战时打仗,兵器马匹自备,关键是免税;第二是外交搞的好,当时高欢很强大,但是除了西魏,周边虎视眈眈的,还有南朝和柔然以及另一个强大种族突厥。这里稍微有点神秘感的,就是突厥了,突厥是匈奴别

  • 李治上台的第一件事:把亲姐姐和叔叔送上断头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子李承乾因为地位受到威胁,计划刺杀自己的亲弟弟李泰,图谋武力夺权,然而还没等行动展开,齐王李祐第一个举兵造反,征发封地内成年男子,对抗兵部尚书李绩。李绩从17岁开始就在战场上厮杀,经历隋末乱战,到了唐太宗时期,无论经验还是兵法,都已经炉火纯青,加上李祐是仓促起兵,不到一个月,李祐就被抓到了长安。

  • 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的两次屠城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随后,成吉思汗挥军指向花剌子模国新都撒麻耳干。五月,蒙古各路大军兵临城下,对方守军不堪一击,撒麻耳干很快被蒙古军占领。成吉思汗下令屠城,撒麻耳干同样变成一片废墟。成吉思汗为何在灭金中途发动西征?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族,并在斡难河(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

  • 三国名帅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死于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网络配图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

  • 揭秘;嘉庆为何不查和珅四个美女管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这本书可不可靠?没法定论,不过咱们还是回到原始文件上来吧,《清朝档案史料选编》里有一节名为《查办和珅案》

  • 朱元璋严格要求百姓种树 不达标发配云南充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网络配图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后来因吃了树上的柿子而捡回了小命,这让朱元璋意识到,乱世中果树是可以救饥的;二来,朱元璋登

  • 揭秘刘邦人才济济为何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是为何呢?刘邦有什么吸引力,竟然能够让各地群雄纷纷归附呢?项

  • 唐玄宗用那种卑下手段得到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要说哪个皇帝的女人最有知名度,曾经"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无疑是人气最旺的,当然,杨玉环的知名度是来自与她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故事,但为何就是这么一位让皇帝喜欢得不得了的女人,偏偏就当不了皇后,而至死都只是一个贵妃呢?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

  • 揭秘章邯凭什么本事会被称为秦国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章邯是秦国的最后一名大将,当秦末的农民起义为秦国的末日奏响挽歌的时候,章邯作为秦国的一名将军,他能够做的就是维护秦国最后的尊严,即使秦国有百般的不好,也阻止不了章邯对秦国的热爱。网络配图章邯是一个在历史上不是特别被重视的一员大将,没有太多史书对其进行吹捧,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特别出色的将领,换句话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