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为何却长期不用赵云

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为何却长期不用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51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40

一直到《三国演义》发展到将近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在铺垫中登上舞台。如果说此前的三国中充满了战、诈、计、策,到了诸葛亮出场,才开始进入到谋和算的新高度。

《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少胜利,在面对董卓、吕布和曹操等军事集团时,却是败多胜少。

诸葛亮出现的巨大价值,在于为刘备制定了一生最关键的政治发展纲要和军事作战战略。诸葛亮好比影响力极其巨大的催化剂,让刘备手下许多将领得以发挥其更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三国时代规模最大、最具决定性的一战----赤壁之战中,刘备集团在诸葛亮指导策划下,政治、外交和战略战术都取得了全面胜利。

网络配图

然而在赤壁及至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诸葛亮运用最多的却不是关羽、张飞,而是赵云。前往拜风台带赵云,是看中他武艺超群带来的威慑力;选派陪同刘备去东吴相亲,是因为赵云谨慎小心,能依计行事;就连最后从孙夫人那里夺回阿斗,诸葛亮还是用了赵云,因为他原则性强,不怕得罪人。

诸葛亮多用赵云,一方面是赵云不计较得失,乐于服从安排,又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尽管刘备多听从诸葛亮建议,但毕竟众人是效忠刘备。尤其在刘备的核心团队中,张飞虽然敬重士人,非常尊重诸葛亮,但关羽却自视甚高,并不容易轻易调遣。在刘备为数不多的大将中,诸葛亮能够自如调动的大将,其实只有赵云。

但即便是诸葛亮,同样未在刘备面前极力提携赵云。当庞统嫌官小而抱怨,诸葛亮马上向刘备反映,刘备立刻将其升官。但赵云一则从无埋怨,诸葛亮也从不主动进言提携。这位名将直到70岁时仍得自告奋勇,请求随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冲杀在作战第一线。在孟达被杀、街亭已失的颓败局面中,赵云再次被任命断后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不损失一兵一卒。可叹他一生追随刘备,却从未有机会独当一方。在三国中人才最为匮乏的蜀国,这是赵云的悲剧,何尝不是刘备的失误。但诸葛亮却为何不置一词?

荆州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夺取西川,此后进军中原的最重要战略要地,按理说必须由一员集文韬武略,忠诚谨慎,并充满政治外交智慧和大局观念于一身的大将镇守。在人才相对匮乏的刘备集团,其实仅有关羽、赵云两个选择。关羽虽然武艺超群,但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缺乏政治智慧。当马超归顺刘备后,已经在荆州镇守的关羽听说刘备夸赞马超,竟然致信刘备,要和从未谋面的马超“单挑”。这不但是可笑的匹夫之勇,更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显然,关羽其实是向刘备索要地位上的认可,这也是他立足刘备集团的根本。

网络配图

诸葛亮深知关羽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主动致信关羽,赞其“绝伦超群”,暂时安抚了这颗自负的心。但关羽复信羞辱盟友孙权友善求婚的举动,无可挽回地表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外交上的愚蠢,终于导致杀身之祸。在诸葛亮眼里,失去关羽事小,失去荆州事大。然而无法任用赵云,终于让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受到无可挽回的连锁打击。

诸葛亮在自己提出的《隆中对》上,已指出刘备集团发展的核心基石在荆州。但在刘备邀其入川,让其“自量才委用”时,却错把荆州守将的任命交付给了关羽。对于这个托付,已经显示出诸葛亮虽然谋略过人,但在识人和用人方面比刘备逊色许多。刘备只是让关平托书,诸葛亮的过多思考,认为刘备是暗示让关羽留守。诸葛亮如此考量,多数与他的地位有关系。

诸葛亮在托付关羽后,一听云长“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的口气,已经意识到关羽在治理荆州的认识上有问题。然而此时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只得明示关羽以正确的战略。然而任何战略都要量才而用。诸葛亮明知关羽性如烈火,为人刚愎,并不适于在荆州这个三国对峙的风口浪尖,但终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荆州之失,诸葛亮其实要负主要的用人责任。

深刻的战略洞察力、高超的外交能力,未能弥补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欠缺。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上,刘备时代虽然已经面临人才缺失,蜀国成为三国中最先衰亡的一方,人才最为匮乏是其主要原因。但这人才匮乏的背后绝不仅仅是荆州之失,白帝城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再未建立起有局面的人才队伍,才是蜀国颓败的根本原因。

与自我约束极强的诸葛亮相比,刘备和曹操的用人观似乎都有些不择手段。曹操早年招募众多人才,又吸纳众多降将,没有诸葛亮那么多品德的追问。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求贤若渴的曹操在两次发布《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德令》,进一步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都有德行。

网络配图

如果说刘备和曹操善用权术,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那么诸葛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刘备对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价,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其实马谡才华横溢,在七擒孟获战争中定下关键谋略,并非不可大用。但他只是优秀的参谋人才,并不适合去前线独当一面。

街亭之失,其实是把荆州托付关羽的重演,问题还在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错便错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不给人以机会?当年刘备夷陵之败,黄权被隔在江北无法退回,不得已投降曹操。刘备尚体恤黄权的难处,知其不得已才投降曹操。诸葛亮却全无刘备的气度,蜀国本来已人才匮乏,诸葛亮先杀刘封,又杀马谡,看似维护了军纪,但他却没有看到自己痛哭的同时,10万大军也在为马谡落泪!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同样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开拓性的统帅人物,也不可能信任和重用类似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待魏延的态度。

仅仅因魏延是降将,诸葛亮便斥责其品行,“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按这个标准,向刘备献地图的张松当是最大的不仁不义。若诸葛亮是刘备,哪有接纳地图,夺取西川的可能?又哪能容黄忠、马超等一干降将?刘备晚年重用富于冒险精神的大将魏延,一生参与平定四川,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北伐中原。但这一切功绩和忠诚都未改变诸葛亮对他的成见,甚至在退兵时错误任用杨仪这样的小人,激发内讧,杀死魏延,导演出蜀国后期最大的冤案和悲剧。

网络配图

如果说诸葛亮在用人方面颇有局限,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则是彻底的失败。从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到命殒五丈原,27年时间,诸葛亮竟然没有能培养出一个自己的接班人。终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一说。

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肯放权。当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些具有才干的将领们的压抑感可想而知。相比刘备重用黄忠,曹操重用张,刘备就算再留给诸葛亮几个魏延又如何?历史上和演义中被过度美化的诸葛亮,或许更多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品行的守成幕僚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良智慧不一般为何在刘邦死后绝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刘邦杀了张良吗,张良在刘邦称帝后去哪了

    和张良的出生之地一样耐人寻味的是张良的死以及张良死后的归属之地,张良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为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和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刘邦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张良这个大头却能够独善其身。可见张良的智慧不一般,能够在君主的眼皮子底下将自己藏好。网络配图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当权,留侯张良却以辟谷修

  • 揭秘为何秦始皇是历史上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为啥说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为啥不立皇后,秦始皇不立皇后家庭原因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

  • 朱温品行不端导致称帝后被自己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温为什么被儿子杀死,历史上品行不端的人,朱温为何被儿子杀掉

    朱温灭唐讲述的是朱温推翻政权,自己建立后梁政权并且称帝的事情。朱温灭唐是朱温的计划之一,野心膨胀的朱温,并不想身为臣子,在朱温和他谋士的计划下,朱温最终推翻了唐朝统治。那么,就来细说一下朱温灭唐的始末。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间,朱温加入黄巢起义军队,因屡立战功,很快就成为黄巢军中一员大将。大齐政权建立后

  • 朱祁镇的传奇人生又是什么样的 朱祁镇的功与过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祁镇的功绩,历史上朱祁镇怎么样,明朝皇帝朱祁镇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祁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祁镇是大明王朝第六位皇帝和第八位皇帝,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皇帝之一,别的皇帝都是一生只做一次皇帝,而他一生却做了两次皇帝,究竟是啥原因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位奇葩的皇帝是如何做了两次皇帝的,以及他当皇帝的时候做出来哪些事。

  • 卫懿公出生在一个王侯之家,他究竟对鹤痴迷到什么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卫懿公被吃,腊月初八出生的说法,卫懿公封鹤为将军

    卫懿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这位卫懿公究竟爱鹤到什么地步呢?最终因鹤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就连自己也落得凄惨下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出生在一个王侯之家,自小享受地位给他所带来的一切,对比于其他普通人,他仿佛生活在天上,无忧无虑,不知民间疾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 福康安与乾隆皇帝是什么关系?有三大疑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吗,福康安最后怎么样了,乾隆皇帝的皇后

    还不知道福康安与乾隆皇帝是什么关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福康安是乾隆的亲生儿子。”这种说法基本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无论是“著名历史小说”,还是热播电影电视剧,都说福康安确实是乾隆的亲生儿子,其主要证据或者说疑点有三个:其一,福康安的两个哥哥都当了额附

  • 朱棣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藩王 朱棣造反为什么还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封了几个藩王,朱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朱棣是唯一反叛成功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造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由于其嫡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所以立了嫡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由他来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刚当上皇帝就开始听从方孝孺、齐泰等人的建议实行大规模削藩;同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向着朝廷展开进攻,史称“靖康之役”

  • 耿精忠作为康熙的姑父 耿精忠为什么是三藩中死得最惨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耿精忠结局,康有为和张光的女儿,耿仲明和耿精忠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耿精忠,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帝以耿精忠和亲信白显忠、王世瑜、徐文耀等反抗国王、负恩反抗罪迟缓处死,其肉被范承喆的孩子范时崇拜祭祀墓地。忠实忠实的死亡方法是古代最悲惨的拷问。靖南王耿精忠作为康熙的姑母,达官贵人等级,最终汉族腹黑王子

  • 孙吴重臣步骘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融的结局,东吴是怎么灭亡的,东吴最后被谁打败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吴重臣步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人物来说,往往是蜀汉的人气最高,也即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和东吴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输蜀汉,但是,很多将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步骘来说,就是东吴被忽

  • 辛弃疾是文人也是一代武将,他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辛弃疾文人里最能打的,辛弃疾的战功,辛弃疾和范仲淹

    辛弃疾是文人也是一代武将,他一生有何战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说到辛弃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辛弃疾所作的诗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风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