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敬宗 为武则天保驾护航的第一大臣

许敬宗 为武则天保驾护航的第一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73 更新时间:2024/1/22 15:17:15

唐高宗李治,将宰相褚遂良,赶出了朝廷,流放岭南,最终客死异乡,而长孙无忌因为卷入谋反案,自杀身亡,直到公元674年,才得到平反,同样是这一年,武则天得到了天后的位置。武则天从掌控后宫,到成为常务副总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皇帝李治因为头晕眼花,完不成工作,作为媳妇的武则天,帮忙,批改奏章;第二,武则天工作刚有起色,就卷入前太子夺权案,结果李忠被杀,李治继续信任武则天;第三,李治承认武则天的能力,并宣布共同执掌朝政,成为天皇天后;皇帝还在,却把一部分的权力,分给皇后,甚至将这种权力分配,公开化,这可能是一种无奈的举动,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唐高宗李治对朝堂的绝对控制,大臣们虽然有反对,却没有产生动荡。

网络配图

宰相们不敢对皇帝的决定,有任何想法,剩下来,唯一能对付的,就是事件的另一位人物,天后武则天。

武则天面对无数攻击和诽谤,能顺利挨到唐高宗李治去世,甚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职业生涯前期,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唐朝宰相,许敬宗。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富阳人,许氏家族,在富阳,是大家族,几辈人都是做官的,爷爷许亨,喜欢研究历史,侯景之乱的时候,以参军的身份出道,陈霸先当上皇帝后,官拜中散大夫,是皇帝的老师。

许亨是官老爷,有个几房姨太太也很正常,等到40岁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婆怀孕,十月怀胎,生了个胖小子,也就是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

(江湖上,有个传言,说是老来得子的小孩,聪明)

许亨老来得子,当然很高兴,但是许善心,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在自己12岁的时候,许亨死了,留下的,只有满屋子的书籍。

记得之前听过一个主持人,描述曾经的高考题目,讲电子书籍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电子书籍,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是阶梯还是电梯不知道,但是书确实改变了许善心。

读了书,有了文化,就有了敲门砖,不过对于许善心来说,他还需要一位贵人,给他临门一脚。

这个人叫徐陵,是南朝的大文豪,官拜尚书左仆射,很幸运,这个徐陵和许亨,是老朋友,现在老朋友死了,对于故人的小孩,总要照顾一下,就抽空去许善心家里,检查下功课。这一瞧,出事了。当时的许善心,只有15岁,对于历史人物,却是侃侃而谈,甚至许多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见解。徐陵很惊讶,回去后,就以专家的身份,给许善心贴了一个标签:神童。有了徐大文豪的推荐,许善心进入仕途就容易多了,在南朝,官拜度支郎中、侍郎、撰史学士;公元589年,杨坚统一南北后,许善心进入隋朝,官拜通直散骑常侍、虞部侍郎。官位不大,都是些散官,领的工资能保证日常开销就行,许善心真正工作的地方,是在皇帝身边,写写诗,编编历史,这也是他赚外快的好地方。史书记载,隋文帝时期,有一只怪鸟,飞落在皇宫,正好,杨坚和大臣们都在,看到了,高兴啊,隋文帝也是个文人,让满朝大臣,就这只鸟,作首诗。

网络配图

许善心的动作很快,才思敏捷,他的文章,叫《神雀颂》,鸟是神雀,颂的是皇帝英明、国家祥瑞,杨坚很高兴,一下就赏了200匹丝绸,升官秘书丞。

( 神雀,有一种解释,就是凤凰,神雀仍集,麒麟自至,好兆头)

就在这一片祥和中,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出生了,他的出生日期,据史料记载,是在公元592年,也就是隋开皇十二年。

到了大业中期,许敬宗二十岁的时候,考中秀才,进入仕途,第一份工作,是淮阳书佐,主要负责写写画画,做的是文书,后来和老爹许善心一起,跟着杨广打工。

大业十三年,杨广来到江都,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自杀,同时许氏父子也被抓起来,准备杀掉。

当时许敬宗才26岁,正是人生最好的时光,老许舍不得孩子,恳求兵老爷,特别是宇文化及,看在同官一场的份上,放了自己的儿子。

许善心十来岁就没了父亲,想到自己,不久之后也将死去,看不到儿子出人头地,六十岁的老头子,也哭了,哭的很伤心。

当时的宇文化及带着士兵,把杨广身边的文武大臣,都抓了起来,遇到反抗的,就杀,看到许老爷子哭成这样,有些士兵,想到了在家的老父亲,架在脖子上的刀,愣是没砍下去。

结果,许敬宗逃过了一劫,没死,在伙头房当了个苦力。

许敬宗跟着军队,从江东回到了河南,进入瓦岗军的领地后,偷偷从厨房里溜出来,投降了李密

李密是贵家公子,对文化人一直很尊重,看到许敬宗来投靠,很高兴,把他安排在书房,负责往来书信。

在这里,许敬宗遇到了,一位牛人,这个人,换过五任老板,凭借敢说敢讲,在历史上的地位,超过了很多皇帝,他就是魏征。许敬宗和魏征,成为同事,没几个月,瓦岗寨倒闭了,老板自谋出路,找到了李渊,把团队成员,魏征和许敬宗,也带到了长安。换了老板,为了争取表现,魏征出远门,说降李绩了,而许敬宗呢,因为李密的关系,成了闲散人员。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打败窦建德王世充,李唐有了统一天下的气势,为了表彰,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同时,李世民建立天策府,开设文学馆,吸收高级知识分子,许敬宗也被征召,和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等人一起,被誉为十八学士。(无论是十八学士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能作为一个组合,流传下来,原因是一个叫阎立本的画家,分别为这俩组合,画过写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坐拥天下,而许敬宗因为父亲和爷爷的关系,干起老本行,修撰国史,官拜中书舍人。

网络配图

许敬宗书读的很多,但是人,却不够沉稳,可能是父母太过宠溺的原因,许敬宗一直有点孩子气。

在李世民时期,有四位书法家,名声最响,他们分别是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欧阳询。

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去世,百官祭奠时,近八十岁的欧阳询,年纪大,穿着一件不合身的丧服,坐在大堂之上,看着十分滑稽。

这时候,大臣们的反应,有意思了,大部分人,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当没看到,有些呢,眼神瞄一下,也就过去了,四十多岁的许敬宗却没忍住,笑场了。

唐太宗时期,因为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鼓励大家多提意见,御史的分量很重,许敬宗的这档子事,被一个御史看到了,参了一本,老许从中央干部,被贬到地方,当了个洪州都督府司马。

官场上,有个规律,能从中央,到地方,再调回中央的,最后都是委以重任的大人物。

许敬宗的待遇也不错,唐太宗在夺嫡之战,最激烈的时候,把老许放到了地方,锻炼几年,磨练磨练性子,变得更沉稳后,又把人家给调了回来。

这次,许敬宗得到了一份相当重要的工作,太子右庶子。

太子,就是李治。

为了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为了李治继承皇位后,能有一个稳定的领导班子,李世民这个父亲,也是操碎了心。

贞观二十一年,许敬宗官拜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

贞观二十三年,李治继位,许敬宗代替于志宁,成为礼部尚书,而于志宁改任侍中,门下省老大。

于志宁原来是太子左庶子,因为资格比许敬宗老,所以官位上,始终大着一级。

李治在上位后,提拔了三位宰相,许敬宗为候补,怎么看,都是掌控大权的局面,但是世事难料,提拔的张行成、高季辅,在永徽四年,先后因为生病,死了。

俩自己人走了,剩下一个于志宁也成不了气候,在政事堂中,皇帝的话语权小了,只能被宰相们牵着鼻子走,但是这时候的许敬宗在哪呢,作为宰相候补,多少应该出来帮皇帝一把。

这事,还真不能怪老许,因为嫁女儿,大操大办,被人举报,降职了,去地方,当了两年刺史,永徽三年才回来,官职从礼部尚书,变成了卫尉卿。

武则天想当皇后,毕竟执掌后宫,现在王皇后被废,萧淑妃失宠,自己一家独大,要个名分,也不算过分,但是褚遂良等人,因为身份和背景问题,就是不同意。当皇后,需要母仪天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首先家教要好,学识要高,要做好典范,归根到底,要有一个称头的家族,作为皇帝的大老婆,尽量要做到门当户对。(说到门当户对,害的不仅是武则天,也是现在年轻人的噩梦,要结婚,不管是门当还是户对,总要有个房子先吧)宰相们的意思,就一个:武则天的家世,给哪位大臣做原配,完全没问题,但是,要做到和皇帝门当户对,就得找几个,类似太原王氏这种,大家族的后代。现在皇帝和宰相们,谁也不肯让步,宰相的意思已经挑明,皇帝呢,一直被人压着,想干什么做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不自由,想给老婆一个名分,也不愿意妥协。于是武则天想到了许敬宗。老许是唐太宗安排给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李治,尽量平衡朝堂上的各种关系。

网络配图

正好,这时候,决定命运的一个人物出现了,他叫李义府。

李义府命运坎坷,家族里上推三代,唯一做过官的,就是爷爷,官职还只是个县丞,但是学习成绩好,因为科举制的关系,从地方考入中央,做了一个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

可惜,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官,要赶回老家。

李义府算是寒门士子的代表,有文化、有学识,人也机灵,要说缺点,就是没背景,于是,许敬宗就通过自己的亲戚王德俭,以同事的名义,替李义府践行。

酒后两人一番长谈,李义府找到了人生目标,连夜向皇帝递奏章,重申唐太宗时期的主张,唯才是举,用人不能,只根据家族背景来判断,间接支持武则天当上皇后。

李义府的奏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写的都是寒门士子,这几年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把武则天能不能立皇后,上升到了寒族和豪门间的对立。

结果显而易见,李义府赢了,武则天赢了,李治也赢了,而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毒瘤,被流放,也是情理之中。

作为幕后推手的许敬宗,在显庆元年,成为太子舍人,接替韩瑗,坐上了门下省老大的位置,官拜侍中,第二年,又兼职做了中书令。

麟德元年,武则天整蛊案爆发,李治在上官仪的劝说下,打算废掉皇后,剥夺参与政治的权利。

在这种时候,又是老战友许敬宗站了出来,经过调查,把宰相上官仪,和揭发武则天的王伏胜,还有原太子李忠,三个人联系了起来,认为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职务犯罪。

结果,这仨全部被杀,武则天安然无恙,顺利成为天后。

公元670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干旱,为了祈求下雨,唐高宗决定,大赦,只要不是恶贯满盈,都从监狱里放出来,开荒种地,同时把年号,从总章改成了咸亨。

这一年,许敬宗78岁,人老了,走不动了,就想着安度晚年,提出辞职。

武则天为了表彰许敬宗做的贡献,宰相给退了,但是给了一个特进的虚衔,俸禄照领,第三年,也就是咸亨三年,老爷子寿终正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晚清名臣彭玉麟为何执意杀掉李鸿章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鸿章斩杀太平天国八大王,彭玉麟杀了李鸿章的侄子,李鸿章杀太平天国八王

    彭玉麟为官清廉,刚正无私,而李秋升,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之子,历史上对于彭玉麟为什么执意要杀李鸿章的儿子有这样的说法!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害民间的李鸿章之子史料记载李秋升危害百姓,而且他并不是李鸿章亲生的,而是侄子。因李鸿章特宠爱他所以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而李秋升仗着势力,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地方官不敢得

  •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为何九族被朱元璋诛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傅友德之死,朱棣为什么传位给朱高炽,朱元璋为什么杀傅友德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武功盖世,戎马半生,功勋卓著,为大明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却为何被诛灭九族?图片来源于网络傅友德含泪杀子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傅友德,在明太祖朱元璋为夺取天下南征北战的年月,他是朱元璋军事上的左膀右臂,曾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出生入死,于明朝江山社稷有不朽

  • 张居正的用人之道:重用戚继光,不用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用一句话简单的评价戚继光,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

    张居正是明代万历年间第一任首辅。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生。翰林院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库。凡新科进士选拔进来,当了庶吉士,只要不犯过错,日后必为朝廷重用。明代的内阁辅臣,多半都是庶吉士的出身。张居正当庶吉士两年时间,大量研究历朝的典章制度以及

  • 最奇葩的皇太子是谁?最大的梦想是开店卖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上第一混乱包子到底有多丑,奇葩说不切实际的梦想,皇太子的圈宠

    乍看题目,也许有博友会说哪个太子不喝酒吃肉啊!但本文中的这位皇太子却是做酒肉买卖的,自任大掌柜,还练就用手掂分量“一抓准”的绝活,最终又被废黜于三升酒。故本人戏称其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酒肉”太子。话说晋武帝司马炎有个傻瓜儿子司马衷。当初司马炎把自己的才人谢玫赐予司马衷,这傻瓜还算争气,不久谢玫便生下司

  • 朱元璋禁止官员在就职地成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官员俸禄为什么低,朱元璋最喜欢官员,朱元璋严惩贪吏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考中进士,做了苏州知府,他在苏州任上干的头一件事,就是迎娶旧交甄士隐家的丫头娇杏做小妾。后来贾雨村老婆死了,娇杏被扶成正房。曹雪芹感慨道: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意思是娇杏这丫头命好,只因当年跟贾雨村“放了回电”,现在就一步登天,从小丫鬟变成了贵妇人。网络配图 我倒替娇杏捏了把

  • 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去世前写给慈禧的,蒋廷黻李鸿章,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

    提到清朝末年那段混乱的历史,我们就会提到李鸿章这个人物,李鸿章最终成为当时的股肱之臣是因为他的才能卓著,这只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他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慈禧这个人可以说绝大多数国人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她卖国求荣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

  • 揭秘许田打围关羽为什么坚持杀掉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吴不偷袭关羽北伐能成功吗,许田打围的时间地点人物,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吗

    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虽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小说的虚构,史实上,关羽不仅没有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反而有秘密杀掉曹操的意图。网络配图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曹操与袁绍等联合欲消灭董卓,由于联军各怀鬼胎各行其是曹操一气之下回原籍募兵,司徒王允与吕布袭杀董卓,董卓部将郭淮、李傕、杨奉等率兵闯进京城互相

  • 有何有人说孔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吝啬的人,有史以来最大的鳄鱼,孔子为什么被赶出鲁国

    孔丘是一位旷古典型的政治流氓,或者说,其实就是一个自古以来最地道的政治流氓。这是为什么呢?什么是典型的政治流氓政治流氓即绝对地不讲真理、不讲规律、不讲逻辑,因而充分地表现为:言而无信、行而无实、思而无诚的人们,就是典型的流氓。仔细验证,孔丘的所言、所行、所思,即全都正是如此。至于孔丘的儒学,则完全是

  • 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要饭为什么能当皇帝,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厉害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总是称“讳某某”。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而不说“讳伯庸”,

  • 揭秘: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西游记不为人知,西游记不为人知的秘密,诸葛亮真的神机妙算吗

    阿会喃在三国正史里并没有记载,而在三国演义中他是孟获属下大将,第三洞元帅;与董荼那等人一起担任孟获的援军出征,第一次出征被俘虏,诸葛亮好言相劝莫要助恶,遂释放。网络配图回孟获军中后,阿会喃第二次出战,却被诸葛亮唾骂不知羞耻,这一仗根本没有打起来,阿会喃面红耳赤的退军了。后来阿会喃又会同董荼那共同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