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临死前为什么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换了年龄大的人不好吗

慈禧临死前为什么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换了年龄大的人不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4/1/15 0:44:50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和溥仪,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对清朝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咸丰皇帝去世和同治皇帝继位后,清朝的实际统治权慢慢被慈禧太后给掌握到了手中。后来同治帝活到十九岁的时候,也不幸驾崩了,因此为了稳固朝纲,慈禧便又扶持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做了皇帝。不过光绪在皇位上没坐多久也下线了,于是慈禧便又面临重新选择皇帝人选的情况。按理来说,此时选择一个年龄较大的人来当皇帝,明显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慈禧却偏要选择还是个小孩子的溥仪来当这个皇帝。那么,慈禧太后去世前,为何非坚持让溥仪当皇帝?原因根本不简单!

一、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安息

慈禧在同治皇帝在位期间,虽也曾因干预朝政而跟同治把关系闹得很僵。但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是同治帝的亲生母亲,即便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她也终究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一切安好的。可惜事与愿违,同治帝活到十九岁就驾崩了。这让慈禧感到分外悲痛——一是因为亲生儿子那么年轻就去世了,二则是因为同治帝死前并未留下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就很希望能找个能充当同治儿子的人来继承他的皇位。

可惜她虽有如此打算,或者说执念,但到最后,受局势的影响,她不得不选择立即让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过来继承皇位。只是她没有想到,光绪不是个愿意任由其摆布的人,故而为了与之争权,即便光绪是她的亲外甥,她也只能硬下心肠让他下线。于是,她不得不面临二次选择皇帝人选的情况。但这次选皇帝人选,她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故而在这种情况下,她便又执着地想去帮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留下名义上的血脉。因此,在排除跟同治同辈的人或者比同治辈分大的人后,慈禧自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比同治小一辈且年纪还尚小的溥仪的身上了。

二、为了借助溥仪父亲的力量来钳制朝廷中的汉人

这个时候,可能有不少人会说,当时不光溥仪符合比同治帝小一辈儿的要求,溥伟不也符合这一要求吗?确实,溥伟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但是他不符合“年纪还尚小”这一要求,若是慈禧找他来继承皇位,那他岂不是可能会像光绪帝一般有自己的想法吗?到了那个时候,即便他在朝廷中翻不出太大的风浪来,那慈禧不也得费不少精力去跟他周旋吗?再说了,身为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慈禧在不是很待见奕訢的情况下,难道还能待见他的亲孙子?而既然有这些原因存在,那慈禧哪里还会选择让溥伟继承皇位呢?

如此一来,无疑最令慈禧感到满意的就该算是溥仪了。溥仪是载沣的儿子,而载沣又跟光绪帝是兄弟。在这种情况下,溥仪跟与光绪帝同辈的同治帝自然也差着一辈儿。而这,正好符合慈禧想给同治帝过继个儿子的想法。除此之外,让溥仪做皇帝的话,他还不好好地在朝廷中为自己的儿子效力吗?到了那个时候,纵使诸如张之洞和袁世凯这样的汉人臣子敢造反,那慈禧也不担心会没有人能压制住他们。这个时候,可能有人又要说了,难道慈禧不怕载沣成为另外一个多尔衮后,会找她替自己的哥哥光绪报仇吗?怕,慈禧当然怕了。只不过在怕的同时,她也早就已经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慈禧在选择立溥仪为帝的时候,就已经将应对载沣未来会对自己不利时的方法给想好了。而且这个方法用在制约载沣方面,还真的极为管用——不管朝廷中发生什么样的大事,若载沣要用权,那就得先经隆裕太后盖章方能算数。如此一来,其实就相当于慈禧把自己跟载沣之间的矛盾转嫁到隆裕太后跟载沣的身上了。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事,慈禧自己不需要出面,隆裕太后就已经帮她给摆平了。毕竟再怎么说,隆裕太后可是慈禧的亲侄女。亲侄女不跟亲姑姑近一些,难道还会帮着外人去对付自己的亲姑姑吗?

结语:

由此可见,慈禧之所以坚持要立溥仪为帝,真的并非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仅是任性妄为而已。相反,她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如此决断来的。只是她做的这一决定只对她自己有利了,却丝毫对当时的清朝和中国无利可言。若是当时她能让其他年纪稍大的皇族宗亲来做皇帝,那可能清朝后来的情况也不至于会变得那么糟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小周后在李煜兵败降宋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后主李煜兵败降宋,他那对“姐妹花”妻子,最后结局怎么样?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同宠妃张丽华藏于

  • 慈禧和吕雉手里都大权在握 两人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能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并不是特别多,除武则天之外,吕后和慈禧,也算其中出类拔萃的人,为何她们两个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成为皇帝,明明手中已经掌握,朝廷里主要的权利,并且完全有机会,可以成为皇帝,不需要再控制其他皇帝,吕雉是汉高祖

  • 若未早逝,曹冲能成为曹操继承人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赤壁之战前,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大象,当时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他询问部下,希望这些部下能拿出办法来对大象进行称重,然而当时跟随曹操前往的大臣都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就在这个时候,曹冲有了一个主意,他称只要将大象放在大船的上面,

  • 代妹出嫁的皇后贾南风,一生未孕,最后惨遭毒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贾南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世人都说贾南风是个相貌丑陋又极为善妒的人,这样的人不配做皇后。可她不仅做了皇后还差点成了女帝,若不是她为了一己之私毒杀太子,她的名气绝对可以和武则天等人比肩。其实贾南风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命好,她父亲本想让小女儿嫁给太子,可小女儿年龄

  • 吐蕃名将论钦陵是什么出身?薛仁贵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吐蕃名将论钦陵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忽略大唐王朝的存在。在大唐王朝强盛时,中国是那个时代绝对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或是文化,都领跑世界。唐朝的都城长安,万国来朝,各个国家的使节都在长安聚集,唐朝的皇帝唐太

  • 盘点蜀汉3大顶梁柱,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说: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三国时代的三个君主,刘备曹操孙权,个个深谙此道。魏蜀吴三国,都汇聚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并因此而获益良多。特别是刘备,一贯注重招揽重用贤才,他才得以从一个整天寄人篱下的跑龙套角色,一跃成为能与曹操平分秋色的一方霸主。人人皆知刘备得天下就靠诸葛亮,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看法

  • 蜀汉的中流砥柱:姜维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深入了解汉末三国的历史,可以说英雄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处不在。无论是三国初期还是中后期,都有非常知名的将军,他们的存在支持了三国的这一局面。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这也是世界分化又合成的必然趋势。因此,三国中后期的许多军事指挥官都因为无法挽救国家失败的趋势而充满无奈。有一个顶级的将军,他奋起抵抗,而

  • 田豫:刘备放走的大将,实力比肩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汉室昏聩无能,造成了混战的局面。而有三个人趁势而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为何三国中能人异士众多,智慧超绝的也不在少数,可为何却只有三个人分得了天下,没有战国七雄相争的猛烈呢。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正能握住权柄的人都是那些伯乐,善于识别各种有才之士然后化为己用。而蜀汉的集团的刘备就因一

  • 王珪:唐初四大名相之一,辅佐了四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名臣都叫王珪,一位是敢于直言的唐朝王珪;一位是有着“三旨相公”绰号的宋朝王珪,本文所讲便是这宋朝名臣王珪。二人虽然姓名相同,但无论是在性格还是建树上面完全不同。虽说宋朝的王珪政绩平庸,但他却任相十六年,辅佐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位皇帝,步步进升,而且文采一流,被欧阳修

  • 在蜀汉能守住荆州的人是谁?关羽张飞都守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镇守荆州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人生是波澜起伏的,从最早在街上卖草鞋,到最后建立蜀国称帝,而对他人生帮助最大的可谓是诸葛亮和他身后的一群弟兄们。关羽、张飞的加入就让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