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的是刘备借刀杀人才会让关羽在襄樊兵败身亡吗?

真的是刘备借刀杀人才会让关羽在襄樊兵败身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4/2/8 3:11:35

你真的了解襄樊之战关羽兵败身亡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一时间威震华夏,然而东吴陆逊却“白衣渡江”偷袭关羽后方,最终导致关羽兵败麦城。自古以来,关于关羽之死是否为刘备有意为之,始终争议不断,例如章太炎便持这种意见。那么,关羽之死真的是刘备有意为之,甚至是借刀杀人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荆州太过重要,以荆州害关羽得不偿失

对于刘备来说,其早期战略基本沿用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即占据荆州、益州两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到时机成熟,再“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而谋取中原。

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之时,刘备的战略目的其实已经初步实现,此时的他不仅占据了荆州、益州,而且还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唯一的隐患在于,由于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联盟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早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时,双方便曾爆发过一次激烈冲突,只是由于曹操攻占汉中对益州形成巨大压力,刘备这才不得不选择退让,与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于孙权,而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则仍归刘备,史称“湘水划界”。

那么,刘备为何宁愿与孙权联盟破裂,也不愿放弃荆州之地呢?主要便在于荆州对刘备来说太过重要。刘备因起步晚、起点低,与曹操、孙权相比始终处于弱势,荆州的人口、经济等对于刘备来说极为重要,而且彼时刘备的嫡系部队乃是荆州兵,主要人才队伍也是荆州集团,一旦荆州丢失,难免会对军心士气产生剧烈影响。此外,由于蜀道难行,益州乃是极为自闭之地,一旦荆州丢失,那么便会被牢牢锁死在武陵山区和黔中高原以西,彻底丧失战略主动,这是刘备无法接受的。

如上所述,正因为荆州太过重要,荆州丢失刘备便等于彻底丧失了争夺天下的资本,这也是刘备后来不惜与孙权决裂,也要发动夷陵之战的主要原因。因此,以丢失荆州的代价来除掉关羽,对于刘备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原因之二:战局瞬息万变,应对时机转瞬即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就在刘备和曹操还在争夺汉中之时,虽然驻守荆州的关羽与驻守襄樊的曹军也时常爆发冲突,但双方总体仍然保持着僵持态势。直到同年八月,由于连绵大雨,关羽突然来了个“水淹七军”,庞德战死、于禁投降,关羽突然占据了战场优势。

襄樊之战局势的突然逆转,刘备根本没有想到,这使得他根本没有来得及采取应对措施;曹操也没有想到,眼看樊城岌岌可危,使得主力仍在西线的曹操大吃一惊,甚至一度决定迁都避祸;孙权同样没有想到,一旦关羽将曹操的势力完全赶出荆州,那么蜀军便可以随时顺江而下威胁东吴腹地,这是东吴方面根本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在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的同时,东吴也开始心有灵犀般的展开行动,陆逊先是写信给关羽,一番吹捧之下令关羽戒心大去,将提防东吴的军队也调往前线,全力对付曹军。结果,吕蒙率军“白衣渡江”,突然偷袭关羽后方,麋芳、士仁投降,樊友则放弃宜都郡而走,直接导致关羽陷入了腹背受敌之境,并最终兵败被杀。

如上所述,自襄樊之战爆发之后,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时,关羽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再加上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与关羽遥相呼应,战局可以说是极为有利。令刘备没有想到的是,东吴方面会突然撕破脸皮、偷袭荆州,导致战局急转直下,等到此时刘备想要应对,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原因之三:刘备实力太弱,汉中之战后无力再战

襄樊之战爆发之前,同年春夏之际,刘备刚刚结束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刘备虽然最终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但也只是惨胜而已,一度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

蜀汉本就是魏蜀吴三方之中较弱的一方,对于刚刚结束了汉中之战的刘备来说,无论是军队,还是粮草、政事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整顿,想要重整一支大军参与襄樊之战,短时间内很难办到。而关羽方面又败的太快,刘备根本来不及应对。

此外,刘封孟达的态度也令刘备没有想到,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可以说是距离关羽最近的一支援军,而早在关羽兵围樊城、襄阳之际,便已经“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而令关羽和刘备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人竟然始终未发一兵,理由则是上庸三郡刚刚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结果导致关羽孤军奋战。

因此,在战局扭转速度太快,而近在咫尺的刘封和孟达又拒绝出兵的情况下,刘备由于刚刚结束汉中之战,已经无力再战。

如上所述,我认为刘备借刀杀人的结论根本不成立,这并非源于刘备与关羽的兄弟之情,而是刘备作为一个上位者,根本不可能以荆州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去换关羽一命,更何况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对此作出应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苦等一女子几十年,她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铁木真,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一生攻城掠地,俘获无数的奴隶、牛羊和女人。铁木真的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如果对方不降,一律屠城,铁木真因此也被贴上了残暴、冷酷、铁血、无情的标签。但这样一位冷酷无情的统治者,也有他温情的一面。有一位女子是奴隶之女,而且年过四十,长得不漂亮,还是一名寡妇

  • 被赵匡胤封为兵马大元帅,揭秘女将刘金定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特别是在战场上,那更是男人的天下。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花木兰、梁红玉、樊梨花、秦良玉这样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是演义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其中有一位女中豪杰刘金定,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成为巾帼英雄中品阶最高的。晚唐末期,朱温代唐建梁,

  • 慈禧临死前为什么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换了年龄大的人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和溥仪,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对清朝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咸丰皇帝去世和同治皇帝继位后,清朝的实际统治权慢慢被慈禧太后给掌握到了手中。后来同治帝活到十九岁的时候,也不幸驾崩了,因此为了稳固朝纲,慈禧便又扶持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做了皇帝。不过光绪在皇位上没坐多久也下

  • 大小周后在李煜兵败降宋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后主李煜兵败降宋,他那对“姐妹花”妻子,最后结局怎么样?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同宠妃张丽华藏于

  • 慈禧和吕雉手里都大权在握 两人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能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并不是特别多,除武则天之外,吕后和慈禧,也算其中出类拔萃的人,为何她们两个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成为皇帝,明明手中已经掌握,朝廷里主要的权利,并且完全有机会,可以成为皇帝,不需要再控制其他皇帝,吕雉是汉高祖

  • 若未早逝,曹冲能成为曹操继承人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赤壁之战前,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大象,当时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他询问部下,希望这些部下能拿出办法来对大象进行称重,然而当时跟随曹操前往的大臣都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就在这个时候,曹冲有了一个主意,他称只要将大象放在大船的上面,

  • 代妹出嫁的皇后贾南风,一生未孕,最后惨遭毒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贾南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世人都说贾南风是个相貌丑陋又极为善妒的人,这样的人不配做皇后。可她不仅做了皇后还差点成了女帝,若不是她为了一己之私毒杀太子,她的名气绝对可以和武则天等人比肩。其实贾南风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命好,她父亲本想让小女儿嫁给太子,可小女儿年龄

  • 吐蕃名将论钦陵是什么出身?薛仁贵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吐蕃名将论钦陵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忽略大唐王朝的存在。在大唐王朝强盛时,中国是那个时代绝对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或是文化,都领跑世界。唐朝的都城长安,万国来朝,各个国家的使节都在长安聚集,唐朝的皇帝唐太

  • 盘点蜀汉3大顶梁柱,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说: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三国时代的三个君主,刘备曹操孙权,个个深谙此道。魏蜀吴三国,都汇聚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并因此而获益良多。特别是刘备,一贯注重招揽重用贤才,他才得以从一个整天寄人篱下的跑龙套角色,一跃成为能与曹操平分秋色的一方霸主。人人皆知刘备得天下就靠诸葛亮,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看法

  • 蜀汉的中流砥柱:姜维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深入了解汉末三国的历史,可以说英雄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处不在。无论是三国初期还是中后期,都有非常知名的将军,他们的存在支持了三国的这一局面。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这也是世界分化又合成的必然趋势。因此,三国中后期的许多军事指挥官都因为无法挽救国家失败的趋势而充满无奈。有一个顶级的将军,他奋起抵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