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皇帝死后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光绪皇帝死后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溥仪作为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4/1/19 9:15:11

你真的了解慈禧选继承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病逝,慈禧太后和众重臣逐渐商讨接任帝位的人选。自然而然,说到做到,真正正正定夺的就是慈禧太后了。然而清朝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内忧外患的时代了,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理当立一位老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有制长,江山社稷福”。

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慈禧太后并没有像许多重臣所想的那样,把光绪皇帝载沣的亲侄子醇亲王载沣立为帝,而只把载沣的儿子,即光绪皇帝的侄子立为帝,而此时,只有2岁零9个月的溥仪(后来的宣统)。

那为什么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死后,没有选择光绪的亲弟载沣,而只选择载沣的儿子溥仪,而载沣的儿子只有2年零9个月。

对此,我们首先对清王朝末年的皇位承承继关系和英雄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说明。咸丰帝奕安,即慈禧太后的丈夫,与慈禧太后仅有一子载淳,即其后之同治帝。

同治皇帝死后,慈禧将咸丰帝的侄子、四岁的载湉,以及他四岁的儿子,即光绪皇帝,立为帝。值得注意的是,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安是咸丰帝的侄子,而光绪帝母亲叶那拉·婉贞也是慈禧太后的亲姐妹,故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亲上加亲。光绪与顺治是平辈,因此 光绪为皇太后继位为咸丰帝统嗣。

除光绪帝外,老醇亲王奕安还有一个子女,即载沣,光绪帝死后,慈禧太后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国号宣统,即清代末代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十九日,慈禧与军机大臣、列侯侯王议定皇位继承事宜的会议,产生了“立长”与“立幼”两声响动。侯王重臣们因风雨飘摇,国势艰难,多有“立长论”之说。就像军机大臣世续所说的,“选长”,张之洞也是直截了当地说:“国有制长君,江山社稷福,不如径立载沣”。庆亲王奕劻也说:“方今我国何等困难,选储似宜长。”

但是慈禧太后最终还是不满意他的话,尤其是在严词斥责第一次明确提出“立长”的世续之后,重臣们见慈禧不满意,也就不敢多说了。这时慈禧太后才说明自己的心事,说:“载沣子还行吧”,见臣不肯再抵抗,便立懿旨,立溥仪为皇帝。

因为以下三点,慈禧选择了此时才2岁零9个月的溥仪,而没有选择了被众臣看中的溥仪生父载沣。

第一,溥仪可以承袭嗣统,也可以承袭光绪。

根据礼法,统嗣不能分离,继嗣继承皇统,继嗣继承皇统,作为继嗣的是气血,是自己的子孙。载淳死于同治,慈禧太后选四岁的光绪帝为皇太后。顺治与光绪是同一辈,都是道光皇帝的小孙子,所以 光绪皇帝当然不能继承顺治皇帝的位子,光绪是咸丰帝的嗣统。

但是难题就来了,因为光绪继任的是咸丰帝的嗣统,于是刚去世的同治皇帝就把嗣统给断掉了,这在当时的朝野中造成了很大的不满。比如,吏部侍郎吴可读就用“尸谏”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吴可读在遗折中写道:“太皇太后一错再错,为文宗显皇(咸丰)立子,不为我大学士立嗣。

即光绪继位为咸丰帝,而光绪等生下子女后又改姓同治帝,这样也保证了同治帝的嗣统。

光绪与顺治一样,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后代。所以 假如再选载沣做皇帝,那么载沣和光绪、顺治时都是平辈,嗣统的难题更是无法解决。因此,按照清皇帝的辈分,光绪、顺治年间的“载人”在辈分上是“溥”,新皇当然要从溥辈中选出。

载沣之子溥仪与光绪皇帝血缘最近,立溥仪为帝,能 处理嗣统之难。又如慈禧懿旨所言:“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上(顺治)之嗣,兼承大行皇帝(光绪)之嗣。”

溥仪的幼年,有利于慈禧的操纵。

每个人都知道光绪死后一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但是实际上慈禧的去世是挺突然的,因为在这之前很久很久,慈禧虽然也病了,但是并不太严重。对于这种情况,慈禧选立溥仪为太子,其实与三十多年前选立光绪为太子,有很大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皇帝年幼,才有利于她维持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能够重新掌权。

这个道理也可以从慈禧病重时的懿旨看出,虽然此时的慈禧下懿旨,让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即“嗣后军政都由摄政王裁决”,而她还是注重“遇有大事,一定要请太皇太后懿旨,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执行”。换言之,慈禧太后虽然看不见自己的精力充沛,但即使到了病重的时候,她仍然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力,分毫不敢放松压力。就这样,溥仪还是个小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可以兼容并包,多方面的利益,也是完美的。

光绪皇帝去世当天,慈禧太后还将在临终前一次连续颁布三道懿旨。

首先是让溥仪继位,即“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承大统为嗣皇上”。

另一条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让溥仪另立皇帝顺治二帝。

另一条是让摄政王载沣掌国,即“以摄政王载沣为掌国,全军国务悉依秉持予之训诫,裁夺执行”。

实际上,慈禧太后所作的这种分配既能 融洽清王朝内部的各种派别,又能兼具“立长”和“立幼”的优点。

由于早在戊戌变法时期,以光绪帝为代表的帝党和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就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尽管变法维新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但清廷运用光绪皇帝的阵营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光绪皇帝的亲侄子,载沣虽然受到了官府内部各派系的重视,却是无可置疑的帝党,载沣也确实与戊戌政变时的后党要员袁世凯、庆亲王奕等联系甚密,他即位后必然会对部分后党重臣进行严厉打击。因此,即使是慈禧太后也不得不为自己死后的“姓名”难题而担忧。

30而立溥仪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载沣的妻子是后党重臣荣禄的闺女,也是溥仪的母亲。荣禄是袁世凯曾经的大领导,对袁有过破格提拔的恩情。作为后党的忠实后盾,荣禄在戊戌时期仍竭尽全力与帝党对抗,为慈禧太后立下了汗马功劳。

假如平反之后溥仪继位,他的外祖父荣禄必然会牵涉,故反而不易平反,这既能防止朝野动荡,又能缓和帝党、后党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幼年立溥仪为帝的多方牵连下,载沣还被慈禧指派为监国摄政王,掌握着最大的权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制长君”的功效,实际上是一种完美的做法。

因此,总体上看,慈禧太后在晚清风雨飘摇之际,仍然执著地立幼年的溥仪为帝,而不立朝野所看不起的“长君”载沣。这主要是考虑了顺治、光绪的嗣统、幼年有利操持和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既可以 缓和多方联系,又可以达到完美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汉朝的开国谋士中,郦食其为何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天下,刘邦的谋士郦食其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人。秦末楚汉时期刘邦部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少年家贫,爱好读书,担任陈留门吏,公元前209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起兵,隐匿不出,静观时局的发展。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跟随,献计攻克陈留郡和贡献大批军粮,于是封为广野君。汉王四年,大将军

  • 如果诸葛亮一心发展蜀汉,最后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圣三国蜀汉传结局视频,诸葛亮最后结局,圣三国蜀汉传2隐藏物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如果诸葛亮选择不北伐,只专心发展蜀汉,蜀汉会变成什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大军,他设疑兵于斜谷,同时他自己亲率大军攻祁山。当时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听闻诸葛亮率领大军进攻,当即闻风而降,叛魏降蜀,一时间关中震动,魏

  • 每一次打仗出征,诸葛亮不骑马而坐推车,有何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会带兵打仗吗,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蓝白出征寸草不生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棣: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不知道人们喜爱看三国吗?实际上三国还是很受人们的喜爱的,三国当中,说起较弱的还是蜀国,但是,蜀汉是最有

  • 魏王李泰不仅没被册封太子反而还被降封,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的李泰,韩信封为什么王,李泰为何没当上皇帝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除掉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得到了太子之位。虽然这场政变成为他一生中的污点,但是也不能否定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他与长孙皇后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治跟李泰,而李泰则是他最喜爱的儿子。也正是因为李泰,李世民在位期间差点爆发了第二

  • 曹丕为什么四十岁就驾崩了 纵欲过度能活四十岁就不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48岁才发迹,曹丕不到40岁就死了,曹丕为什么传位给曹睿

    对曹丕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起曹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演义》之中刻画的诡谲之士以及好人妻形象。但事实上在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则相当之高。虽然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但在东汉末年的乱局之中,曹操能够从群雄并起的局面之中脱颖而出,克袁绍、袁术,统一中国

  • 隋炀帝非常勤政,为什么都说他是个昏庸无道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炀帝怎么读,隋炀帝到底是不是昏君,蒙曼说隋隋炀帝上下

    说到隋炀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隋炀帝,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历史课本中对他的评价:昏庸无道,暴虐。近些年来,很多人开始为隋炀帝平反,认为他是一位明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位极具争议的隋炀帝到底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还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隋炀帝懒政

  • 马钧有哪些发明创造?他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马钧巧思,我的发明创造,马钧怎么获得

    说到马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卧龙,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略家。同时诸葛亮还是一个发明家,木牛流马、诸葛弩等都是诸葛亮发明的,但是同在三国时期有个发明家在兵器学方面的研究并不比诸葛亮差,他就是被称为“天下之名巧”的马钧。

  • 刘封如果听劝告投降曹魏的话 刘封会不会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封被刘备赐死,刘备为什么杀了刘封,刘封能不能拆判定区的牌

    你真的了解刘封投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刘封的死,不但让蜀汉损失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也使得不少人看清了刘备冷血的真实面目。这让刘备阵营中的矛盾更加扩大,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刘封在临死之前,曾经悲叹说,恨不用孟子度之言。这是因为孟达曾经给刘

  • 窦漪房是位平民家的小孩,她又是怎么成为汉朝的窦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最适合平民的卡牌手游,窦漪房与王娡关系,刘恒爱窦漪房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人失去了东西,未必是一件坏事,其实我们经常所说的因祸得福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宫女的故事,这句话用在她的身上十分的合适,这位宫女的名字叫窦漪房。窦漪房是位平民家的小孩,她的父母也都是老实的百姓,不过因为她长的漂亮,为了谋生便进宫做

  • 吕蒙杀关羽又被吓死 那么曹操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蒙为何要杀关羽,关羽人头吓死,刘备之死

    对关羽和吕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三国人物了,并且在关羽战死之后,他的身份被后人评说得更加传奇,因而被后人供奉为“武圣”或是“财神”,很多关于他的经典故事更是被世人津津乐道,比如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等,都彰显出关羽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