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他做了什么?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04 更新时间:2023/12/30 15:55:36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建立东周,这期间其实隐藏着一段很少为人所熟知的历史,而随着《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才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不过是一场王族内乱罢了。

西周灭亡不过是王族内乱,少有人知的“二王并立”历史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亡国,这种观念可以说早已深入人心,若不是《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恐怕这场王室内乱的故事仍然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烽火戏诸侯”或许并不存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根据《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记载,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周宣王去世之后,年仅十三岁的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此时的西周早已动荡不安、国力日衰,而继位后的周幽王又重用佞臣虢石父,反而将劝谏的大臣褒珦关押了起来。褒族人为了营救褒珦,便将褒姒献给了好色的周幽王。

周幽王得到褒姒后,简直惊为天人,果然将褒珦释放,同时立褒姒为妃,而褒姒则为周幽王生下一子伯服。后来,在褒姒的蛊惑之下,周幽王废除了王后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同时下令废掉申侯的爵位。

此后,为了彻底消除太子宜臼的威胁,褒姒又蛊惑周幽王处死申氏和宜臼,两人只得逃至申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出兵包围申国,要求申后之父申侯交出废太子宜臼,申侯不从,自负不是周幽王对手的他,于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和褒姒之子伯服均被斩杀于骊山之下。犬戎攻入镐京,大肆劫掠一番,这才俘获褒姒而去。

周幽王死后,申侯、缯侯、许文公等立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周平王;而虢公翰等则在携地拥立周幽王之弟(另说其子)姬余为王,是为周携王,从而导致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联合外敌弑父的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

周平王因背负着弑君杀父的恶名,因此虽然得到了申侯、缯侯、许文公等诸侯的支持,但却并未被其他诸侯认同,因而各地诸侯并不朝见周平王。与之相反,周携王应该是作为正统才对,但为何周平王最终却又夺取了正统之位呢?

晋国作为姬姓诸侯大国,从西周之初到西周晚期,晋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周王室始终视晋国为肱股,晋国对周王室也始终忠贞不二,那么晋国为何最终又背叛了周王室呢?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早在周宣王时,双方的关系已经产生了裂痕。

一方面,周宣王在位之时,因听信谗言而杀了很多女子,大臣杜伯劝谏反被周宣王所杀,而杜伯的儿子隰叔则逃到晋国当了士师,虽然周宣王对于误杀大臣极为懊悔,但后果却已经无法弥补。另一方面,晋穆侯去世之后,其弟弟殇叔篡位自立,太子姬仇被迫出逃,然而周宣王和即位的周幽王都没有帮其夺回,因而姬仇重新夺回国君之位后,与周王室的关系已经疏远。

此外,周携王乃是虢国所立,虢国结果趁此做大,而晋国作为虢国的邻国,这自然引起了晋文侯姬仇的不满。而想要削弱虢国,自然也就不能承认他所立的周携王。于是,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姬仇亲自前往虢地,杀死了周携王,

当周携王被杀之后,其他诸侯国,有的为了自身的利益,转而支持周平王,例如郑国、秦国,有的则作壁上观,例如卫国、宋国、齐国,只有一个鲁国曾经和郑国大战了一场。不过,周平王虽然是最终的胜利者,但由于其有杀父弑君的恶名,因而已经失去了实权。

同时,或许正是由于周平王继位不正,为了挽回声誉,这才贬低抹黑周幽王,从而有了“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久而久之得以广为流传,最终被司马迁收录进《史记》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太后为什么能在“土木堡之变”中发挥作用?她发挥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明朝的孙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孙皇后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恭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孙若微的名字逐渐被很多人知道。但是在历史上孙若微并没有记载名字,我们只知道她姓孙,一般称作孙氏,或者孙太后。以下我们称她为孙太后。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孙太后在明朝

  • 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对孙策评论,郭嘉预测孙策死,郭嘉预言孙策

    还不知道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孙策之死确实很蹊跷,加上郭嘉的断言,让人很容易把两件事联想起来。这里结合《三国志》的有关记录加以分析。孙策之死,恰巧让曹操躲过最大危机关于孙策之死,《三国志·吴书》是这样描述的:建安五年,曹公与

  • 霍国公主是什么出身?守寡30年后被安禄山残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守寡,公主被叛军,李世民死后女人都谁陪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国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戏剧中,公主全是王公贵族,驸马爷也必然是皇上的座上宾,两人郎情妾意亲密无间非常甜蜜。但是历史上有时由于公主特殊身份,并非每一个公主都和驸马爷幸福生活在一起,下面我讲一个痴心的公主,也是一个悲惨的公主,给自己的老公守活寡30年,却换

  •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实力怎么样?并不是一个级别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实力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正逢乱世,因此涌现出了许多能力出众的将领,而在同一势力下的优秀将领常常都有一个专属名号,比如袁绍麾下有四员大将,他们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又比如刘备麾下

  • 唐朝宰相张九龄与李林甫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张九龄,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文学地位不容小觑,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他的真实身份,宰相。作为唐朝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杜甫早年也曾想把

  • 刘邦对萧何有了猜忌之心 萧何是怎么打消刘邦顾虑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何与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官场上,对于那些大臣而言,做的不好对不起天下百姓,做得好又会引起皇帝猜忌,细数历史上那些有声望的臣子,其中不乏因为功高盖主而被除掉的,朱元璋底下的臣子就是鲜明的写照,即使帮助其从平民登上高位,一旦影响皇帝的权威时,那些臣子的下场仍

  • 吴三桂为何能成为明朝的一员大将?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吴三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出生在一个将门之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本是商人之子,但是他本人考中武举,通过和辽东祖氏一门联姻,由此飞黄腾达,最后官至锦州总兵。可以说吴三桂的出生就注定和军事战争结缘。而正是在将门父亲和舅家祖氏的培养下,吴三桂最终在明朝成为

  • 刘邦有张良和萧何为何打不过项羽 局面为什么在韩信加入才扭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良和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刘邦的手下有着众多运筹帷幄之人,而若论勇将,却只有樊哙一位,可以说刘邦的军队基本上只是用脑子在打仗。而反观项羽,在楚汉相争初期,手下兵强马壮,垓下一战后,在项羽手下士兵的心目中他就是战神,士气高涨,坚不可摧,且项羽本人勇猛无双

  • 沓中在哪里?姜维为何会选择在那里屯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

  • 宋英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英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宗实出生在宋朝皇家,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他不是长子,所以不需要继承父亲的爵位,原本是可以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闲散贵族。但奈何别人不允许,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