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真相是什么

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19 更新时间:2023/12/29 23:19:56

还不知道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话说,孙策之死确实很蹊跷,加上郭嘉的断言,让人很容易把两件事联想起来。这里结合《三国志》的有关记录加以分析。

孙策之死,恰巧让曹操躲过最大危机

关于孙策之死,《三国志·吴书》是这样描述的: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据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我们知道,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兵力对决十余万河北精兵强将,属于绝对弱势的一方,此战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一博,因此他可谓不遗余力。

而孙策正好吃准了许都空虚,才决定捡个便宜便宜。孙氏父子向来战斗指数爆表,此时更是携扫平江东之余威,手下精兵强将云集,若他此时袭击许都的行动落实,相信曹操将会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史书中称曹营得知此消息后“众闻皆惧”。

好巧不巧,孙策做好准备正要挥师背上偷袭时,恰好一个人骑马外出(策单骑出),恰好遇到了被自己干掉的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然后被对方重伤并当夜去世。领头人没了,东吴袭许之计因此被取消,曹操幸运地躲过了被抄后路的危机。

按照常理,谁获利最大,谁最有嫌疑,我们看看当时曹营是怎么应对孙策的。

正史记录中,曹营用一句话应对孙策偷袭?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只是淡淡地说孙策“未发,为刺客所杀。”

而在《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中,则体现了郭嘉的料事如神: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这里的记录来看,面对强悍孙策的大举来袭,曹操一方只是基于郭嘉的分析,就认为对方一定会被仇家所杀。巧的是,孙策确实在将要渡江北上之际,被许贡的门客干掉。

郭嘉说得很有逻辑,他认为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树敌过多,加上行动轻率无防备,所以一定会被刺客所杀。

但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

也许一定会有刺客,但时间可不是郭嘉说了算。然而此时孙策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曹操称得上火烧屁股了,已经来不及等着天道轮回了;若由于料定孙策的敌人会准时出动而对南方不加防备,那曹操阵营的谋士武将估计都是三岁小孩子。

因此,孙策之死,曹营一定摆脱不了干系。

《三国志》称,当时许贡的幼子和门客躲在江边避难,刚好遇到单枪匹马出门的孙策,幸运的大仇得报。

如丧家之犬一样的许氏漏网之鱼,能够精准地在孙策将要渡江之际结果了对方。机智的朋友们,这事你信吗?

除非有两个可能:他们得到了其他势力的协助,或者他们压根就是其他训练有素的武装人员假扮的。

笔者大胆设想如下:

以曹操的情报工作来看,当时他埋伏在江东的谍报人员一定摸清了孙策军的情况,并且随时关注着孙策本人的动向;

得知孙策果真外出后,曹军情报人员向许贡门客通风报信,并且引导其报仇雪恨;

更可能的一种情况:为了破坏吴军北上,曹军刺客怀着必死之心,做足了功课,重伤孙策后自称许贡门客。(真正的门客也许早就被灭口了)

毕竟在那个时候搞偷袭暗杀是很不道德的,但能以这种最小代价的方式防止基地被偷,换做谁是曹操,都愿意尝试尝试。

况且,孙策一死,东吴的扩张势头暂时被遏止,从这个层面来讲,曹操也有最大嫌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霍国公主是什么出身?守寡30年后被安禄山残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守寡,公主被叛军,李世民死后女人都谁陪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国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戏剧中,公主全是王公贵族,驸马爷也必然是皇上的座上宾,两人郎情妾意亲密无间非常甜蜜。但是历史上有时由于公主特殊身份,并非每一个公主都和驸马爷幸福生活在一起,下面我讲一个痴心的公主,也是一个悲惨的公主,给自己的老公守活寡30年,却换

  •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实力怎么样?并不是一个级别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实力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正逢乱世,因此涌现出了许多能力出众的将领,而在同一势力下的优秀将领常常都有一个专属名号,比如袁绍麾下有四员大将,他们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又比如刘备麾下

  • 唐朝宰相张九龄与李林甫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张九龄,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文学地位不容小觑,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他的真实身份,宰相。作为唐朝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杜甫早年也曾想把

  • 刘邦对萧何有了猜忌之心 萧何是怎么打消刘邦顾虑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何与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官场上,对于那些大臣而言,做的不好对不起天下百姓,做得好又会引起皇帝猜忌,细数历史上那些有声望的臣子,其中不乏因为功高盖主而被除掉的,朱元璋底下的臣子就是鲜明的写照,即使帮助其从平民登上高位,一旦影响皇帝的权威时,那些臣子的下场仍

  • 吴三桂为何能成为明朝的一员大将?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吴三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出生在一个将门之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本是商人之子,但是他本人考中武举,通过和辽东祖氏一门联姻,由此飞黄腾达,最后官至锦州总兵。可以说吴三桂的出生就注定和军事战争结缘。而正是在将门父亲和舅家祖氏的培养下,吴三桂最终在明朝成为

  • 刘邦有张良和萧何为何打不过项羽 局面为什么在韩信加入才扭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良和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刘邦的手下有着众多运筹帷幄之人,而若论勇将,却只有樊哙一位,可以说刘邦的军队基本上只是用脑子在打仗。而反观项羽,在楚汉相争初期,手下兵强马壮,垓下一战后,在项羽手下士兵的心目中他就是战神,士气高涨,坚不可摧,且项羽本人勇猛无双

  • 沓中在哪里?姜维为何会选择在那里屯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

  • 宋英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英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宗实出生在宋朝皇家,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他不是长子,所以不需要继承父亲的爵位,原本是可以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闲散贵族。但奈何别人不允许,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度

  • 功高震主就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张良和萧何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良和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功臣和皇帝就是对立的,特别是“功高震主”的功臣,在奋斗成功后更成为了最高当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案例也是一再上演。现在我们用西汉建立后,诸位功臣的结局来分析一下那些幸存下来的功臣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的

  •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神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十六日后,明神宗朱翊钧接连几天免除常朝,九月二十八日,明神宗晓谕内阁,称自己近日头晕眼黑,乏力不起,已经在吃药养病。这一次不处理政事一直延续到到同年十一月明神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时才停止。虽然怠政的时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