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汪直,对朝政的实际影响力其实并不大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汪直,对朝政的实际影响力其实并不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1 10:42:04

说到汪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太监汪直能够被人所熟知,一直是他身上的权宦光芒,尤其是《龙门飞甲》之类影视剧的播出,使得汪直的形象瞬间变成另一个“魏忠贤”,人们总是把汪直和明英宗时期的王振、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相提并论,以至于形成对于汪直的刻板印象:提督西厂,左右朝政,威风凛凛。

但在历史上汪直的权势根本没有办法和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三位大太监相比。王振等人嚣张跋扈,肆意横行,在党同伐异、屡行大狱、误国殃民方面劣迹斑斑,而汪直在历史上仅仅是提督西厂,而持续时间不到一年,此后一直在边境领兵作战,对于朝政实际上影响力并不大。

西厂成立与汪直

汪直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大藤峡,生年不详。在明宪宗登基的第一年即成化元年(1465年),明朝大臣赵辅,韩雍带兵16万镇压大藤峡起义,在起义军被镇压后,一部分大藤峡瑶族儿童被阉割送入皇宫充当宦官,汪直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幼童,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也是在这次行动被俘入宫。

但是汪直比较幸运,他被选入万贵妃的昭德宫充当小内侍,由于靠近万贵妃,于是受到了万贵妃的宠信,而明宪宗在爱屋及乌的心理下把汪直升任为御马监太监。御马监是明朝宫廷十二监之一,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此外还有管理御马草场的职责,在当时可以与东厂抗衡,故而汪直年纪轻轻实际上已经位极人臣。

汪直被明宪宗用设立西厂,则是在成化十二年出现的一些怪事:

《万历野获编》记载: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明宪宗前往大祀殿举行郊祀,祭祀皇天后土,但是这天明宪宗刚刚举行郊祀仪式,突然刮起了大风,气温瞬间变冷,几名旗手和乐官被活活冻死,这件事情引发了诸多议论。《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北京西城区域突然出现伤人事件,黑眚是一种类似于黑狐的怪兽,此后在皇宫之中甚至也出现了黑眚的踪影,这使得明宪宗十分忧惧。《明史》记载:在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个名叫李子龙的道士自称精通法术,结交了太监韦舍,在太监韦舍的帮助下进入皇宫,后经人告发,李子龙和韦舍都被杀死。在中国古代素有天人感应之说,当老天爷觉得天子皇帝不称职的时候,就会降下灾异,以此惊醒皇帝。而成化十二年的种种怪异事件使得明宪宗感觉自己的统治出现了状况,于是明宪宗让汪直带着一两个助手乔装出宫,替明宪宗侦查朝廷内外的秘密。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正式设立西厂侦查内外,汪直总领西厂。

西厂是一个被夸大的特务组织

在西厂成立之初,汪直便整肃了两起大案。

杨晔杀人案。根据《謇斋琐缀录》记载,杨晔是明代“三杨”之一杨荣的曾孙,官居福建都指挥,但是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两人横暴乡里,曾经把活人放在棺材里活埋,最后被仇家告状,受到刑部、锦衣卫的逮捕令。杨晔害怕逃到京城投奔姐夫董璵,并且想要贿赂官员逃脱罪行。

但是董前去和西厂下属的锦衣卫百户韦瑛求情,结果韦瑛向汪直告发此事,最后汪直派人直接逮捕杨晔和董璵,并且搜出了二人试图贿赂官员的名单,但是由于这个受贿行动没有付诸实践,所以西厂搜不到财物,只能拷打杨晔和董璵,于是二人只好胡乱招供杨仕伟藏有财产,杨仕伟立刻被逮捕。

最后杨晔因为酷刑死在了诏狱,杨泰被处以死刑,杨仕伟和董璵被贬官,杨家被抄家。杨晔杀人案直接使得官场的丑陋暴露在明宪宗眼前,明宪宗认为汪直雷厉风行办的不错,紧接着出现了第二个案子。覃力朋杀人案。

覃力朋是明宪宗时期的南京镇守太监,他在前往北京向明宪宗上供之后,在返回南京的途中,他弄了几百艘船装私盐运回南京,一路上骚扰民间,尤其是在到达武城县时,武城县的典吏率人查问情况,覃力朋害怕私盐的事情被人发现,和武城县的典吏发生冲突,他打掉了武城县典吏的几个牙齿,并且射杀一人。

这件事情被西厂的校尉侦查到了,于是汪直直接派人把覃力朋逮捕,押回北京审问。覃力朋最后是求救于司礼监,才得以躲过一劫,但是因此被免职,不再复用。覃力朋倒了之后,西厂在汪直的带领下开始肆无忌惮的抓人。但是西厂的行动引起了百官和权贵的恐慌,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内阁大臣商与万安、刘、刘吉上奏,最终明宪宗废除了西厂。

但是在一个月后,西厂复开,不过汪直管理了西厂不到一年,在成化十四年(1472年)后,汪直就前往边疆征战,只是挂了一个西厂厂公的名头,实际上西厂并不是由汪直直接统辖,所以并没有像刚刚成立时期那样肆无忌惮,只是人们心有余悸而已。

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群臣再次上奏,明宪宗下令废除西厂。这个运行只有6年的特务组织便宣告灭亡。所以西厂在影视剧中有被夸大的成分,在真实的历史上,西厂只是明宪宗用来侦查内外的工具,而且成立时间很短,并没有到达祸国殃民的地步。

汪直的边疆征战时期

汪直在成化十四年(1472年)到成化十八年(1482)期间主要在辽东和大同征战,在辽东期间攻打的是女真人,在山西期间主要对付的是蒙古人,并且都取得边功,在这期间也有排除异己的行为,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功大于过。

汪直对于女真人的征剿

建州女真大约是明代宣德年间到达婆猪江和苏子河一带定居,在明英宗到景泰帝时期发展壮大,在明宪宗时期已经大肆抄掠明朝和朝鲜边境,尤其是明朝册封的建州左卫都督董山经常犯边,在成化三年(1467年),明宪宗派李秉和赵辅征剿建州女真,明军大获全胜,董山被被送往北京处决。

而然而建州女真在元气恢复之后,再次侵犯明朝和朝鲜边疆,最终明朝决定发动大军对建州女真进行清剿。而汪直也被明宪宗安排在在这次军事行动之中,汪直之所以被选定,是因为汪直亲信陈钺劝汪直建立边功,于是汪直请求明宪宗允许,最后成为继陈钺、朱永等明朝五路大军的一员统帅。

这一次明军清剿建州女真时,也让朝鲜前去派兵前去攻打建州女真,这一次清剿再次大获全胜,建州女真也变得四分五裂,无法对于明朝形成有效的威胁,直到万历年间,建州女真才再次兴起,不过那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

汪直与蒙古人的征战

明朝的边患主要是蒙古人引起的,在成化十六年(1480年),蒙古亦思马因部侵犯明朝边疆,和汪直交好的明朝名臣王越便联合汪直向明宪宗请求征剿蒙古亦思马因部,于是明宪宗决定发动大军进行对于蒙古人的打击。

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明宪宗命朱永为平虏将军、总兵官,由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军务,前往讨亦思马因。汪直虽然是监军,但是对于王越的军事指挥却没有任何干涉。正月二十七日,王越率领的一支军队到达奔袭至威宁海,当时蒙古人并不知道明军来袭,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延汗巴图蒙克即小王子仅以身逃。

成化十七年(1481年)二月,蒙古人从海东山等地进入明朝境内抢掠,王越再次与汪直、朱永出大同,于黑石崖追击蒙古人,生擒十人,斩首一百十三级人,获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余件,蒙古人再次大败。成化十八年(1482年)六月,蒙古人再度入侵延绥等处,王越与汪直调兵援助,蒙古人再度大败。

但是汪直好运也到了尽头,多年在外的汪直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在朝廷的根基,尤其是汪直一手提拔的亲信尚铭因为办案没有通告汪直,汪直扬言报复,结果尚铭在明宪宗面前说坏话,他说汪直在外面说明宪宗在宫廷内的私密之事,明宪宗由此十分生气,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调到南京御马监,接着被贬为奉御,此后再无声息。

对历史的一点感慨

其实汪直被贬谪的时候还很年轻,成化元年(1465年)以幼童入宫的话,汪直当时应该是5到7岁的孩童,汪直在成化十九年(1483年)前往南京时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人,在明孝宗登基称帝后,汪直曾经被征召回到北京,不过关于汪直晚年的消息却很少,甚至他何时去世历史文献也没有记载,仿佛一个彗星扫过天空,没有任何其他遗迹。

其实很多人虽然把汪直和王振、刘瑾、魏忠贤相提并论,认为这些人是明朝的四大宦官,但是汪直的为人处世和权力大小远远不及其他三位权阉,他的危害程度也没有其他三位权阉那么大,他也有肆意横行的行为,但是并未作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汪直很多事情都被《明史》刻意污名化了,尤其是某些错误被故意放大化。

尤其是《明史》把汪直在边关的军事行动全部说成是军事挑衅,在文人们看来汪直的军事挑衅引发了明朝的边疆危机,而在实际上明朝的边疆危机持续了两百多年,直到明朝的灭亡都没有平定,这完全不能归结于汪直一个人的缘故,所以这种史学观点肯定是不全面的。

如果从整体而言,汪直确实属于封建体系阴暗面中宦官制度下的一员,他的影响肯定是消极的,但是从他的作为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对于明宪宗和明朝有贡献的宦官,而不是类似于刘瑾和魏忠贤这种寡廉鲜耻之辈,所以对于他的评价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吴四英杰指的是哪些人?又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东吴四英杰指的是哪些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因此逼降了刘琮。刘备得知消息后,他自知无法抵抗曹操,只能南下逃亡,但曹操不愿让刘备占据江陵,于是他派出虎豹骑,在长坂坡一带击败了刘备,幸好当时关羽带领水师前来接应

  • 李元吉和李建成双方是相互信任的吗 李元吉为什么不保持中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从李建成人物关系到玄武门之变,李元吉可以说是李建成最忠实的粉丝了,李元吉不管是在什么事情上都坚定不移的支持拥护李建成。李建成作为太子是法定的接班人,而李世民有大功,有很高的威望和拥护者,两人相互争斗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李元吉为什么会选择太子李建成而不是亲王李世民?要想说明白,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根据史

  • 唐朝宰相裴度,唐宪宗制衡之术的牺牲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唐朝宰相裴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宪宗时,唐朝藩镇割据,节度使把持一方,朝局十分混乱。大臣们纷纷浑水摸鱼,想谋取其中利益,在这样病态的朝廷上,却衍生出以裴度为首的忠臣。裴度以匡扶朝局为己任,却被奸邪小人刺杀,差点丢掉性命。几经辗转裴度坐上宰相之位,他一心帮助唐宪宗却被奸臣暗算,他

  • 汉光武帝刘秀为何被评价为位面之子,天选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汉光武帝刘秀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位面之子,是近代网络小说中出现的新词,大概的定义是在一个独立位面中最幸运,最厉害的人,是上天眷顾的宠儿。而刘秀常常被人形容为位面之子,天选之子,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呢?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开创古代历史上“风化最美、

  • 蜀汉能镇守荆州的七员大将分别是哪些人?刘备又为何选择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镇守荆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刘备应当十分清楚,即使关羽比诸葛亮还谨慎,荆州也还是要丢。所以刘备才把主力干将全部调到西川,准备跟先祖刘邦一样,以成都为大本营,向汉中发展,等待时机问鼎中原。熟读三国正史的人都知道,“隆中对”就是一个“马歇尔计划”,完成概率基本为零。当时不

  • 谋士孙资在曹魏的地位如何?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孙资在曹魏的地位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资(?-251年),字彦龙,太原郡中都县(今山西省平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同郡人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他为县令。曹操任司空时,曾征辟孙资为官,恰巧孙资的兄长为人害,他刺杀仇人后携家眷避居他乡,不能赴任。后来,

  • 刘备临死前说日后不可重用赵云,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刘备临死前说日后不可重用赵云,这是为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蜀国有两位能人,“文诸葛,武赵云”身为常胜将军的赵云,在认识汉代后君刘备后,就一路追随先后参加了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无异不是取得优异成绩。刘备对其也有很高的评价,任其为桂阳太守。平日里对赵云的赏赐,赵

  • 乾隆登基后,为何要毁掉钮祜禄·阿灵阿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钮祜禄·阿灵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起兵关外,统一女真,在努尔哈赤的身边,有著名“清初开国五大功臣”,他们分别是费英东(瓜尔佳氏),额亦都(钮祜禄氏)、何和理(董鄂氏)、扈尔汉(佟佳氏)、费扬古(觉尔察氏)。这五人为后金立下汗马功劳,他

  • 东突厥投降后,李靖为什么还要突袭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突厥投降后,李靖为什么还要突袭他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在李靖、李世勣这两位大唐最杰出的将领领衔下,唐军发起了对东突厥的总攻战。兵锋所指,摧枯拉朽,突厥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仓皇逃往铁山,并派人向唐帝国请降。李世民接受了这一请求,派出鸿胪卿唐俭

  • 刘备为何会在曹操率军南下时夺襄阳?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公元208年,曹操在做好完全的准备后,他开始带领大军南下,准备攻打荆州。八月时,刘表病逝,刘琮在荆州士族的拥护下,成为了新的荆州牧。曹操在得知此事后,他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当即抄捷径轻装行军。当时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他们认为曹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