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刘吉

刘吉——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

刘吉

刘吉的资料

  中文名:刘吉

  别名:字祐之

  国籍:中国 明朝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

  职业:内阁首辅

刘吉的介绍

明代弹劾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为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弹也!这位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的仁兄,他尸位素餐,精于营私,因此屡遭谏官弹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排挤打击弹劾他的人,得以在内阁任职18年。其时曹御史及欧阳旦等一批人,不断弹劾他,但刘吉的官却越做越大,人们奈他不得,这说明了明朝的吏治已经糟透了。当时由于明宪宗经常不理朝政,所以内阁中另一位叫刘翊的老兄,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日子。至于下面的六部尚书,每日也是坐在衙门里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干,所以当时人们说内阁三成员(万安、刘吉、刘珝)是“纸糊三阁老”,说六部尚书是“泥塑六尚书”。河北省《博野县志》第472页载:“明刘太师刘吉墓,在今程委镇张家庄村西”。

刘吉,字祐之,博野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经筵官。《寰宇通志》成,进修撰。天顺四年侍讲读于东宫,以忧归。宪宗即位。召纂《英宗实录》。至京,上疏乞终制。不允,进侍读。《实录》成,迁侍读学士,直经筵。累迁礼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与刘珝同受命,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进礼部尚书。孝宗出閤,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十八年遭父丧,诏起复。吉三疏恳辞,而阴属贵戚万喜为之地,得不允。《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

有关“刘吉”的历史故事

  • 明朝刘吉简介-明朝刘吉

    刘吉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刘吉,历史上评为刘吉,明朝历史刘吉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刘吉,别名:字祐之,国籍:明朝刘吉,字祐之。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年-1492年)任当朝

  • 明代首辅刘吉为什么被戏称刘棉花(六扇门首辅大臣刘吉的原型)

    刘基是明朝内阁的第一助理,后来被称为刘。因为刘基在任期间经常被弹劾,所以每次都没有丢官,也没有停止升官。反而弹劾他的人频频遭殃,甚至被降职,因为他被称为"刘"。看起来刘基是幸运的,但事实是刘基深得政治手腕,是一个不断自我伪装的人,所以在官场上可以如鱼得水。幸运一次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每次都幸运。刘基还

  • 刘吉为何被称为&;刘棉花&;?稳居内阁年为何又被称作&;纸糊阁老&;?(刘基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从"田字保卫边境"可见的气节,还出现了刘伯温、张、这样的名臣。今天我们要说的朝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臣,但是他的绰号是"纸糊亭老"因为被弹劾,他在内阁呆了十八年,被称为"刘"我们来看看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刘冀,河北博野县人。他是明英宗时期的一名学者。成化年间,他成为王朝

  • 刘吉臻

    刘吉臻,1951年8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吉臻于1976年从河北电力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华北电力学院工学硕士学位;

  • 刘吉

    刘吉(1427-1493年12月24日),字祐之,号约庵。北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明代政治人物,于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内阁首辅。刘吉是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参与编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典籍,并曾为明英宗及其太子朱见深讲读经史。朱见深继

  • 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

    刘吉臻刘吉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热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理论与技术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中文名:刘吉臻性别

  • 纸糊阁老刘吉,稳居内阁前后长达十八年

    刘吉,字祐之,号约庵。北直隶博野(今河北省博野)人,明朝政治人物,于明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内阁首辅。刘吉是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参加编写《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著作,并曾为明英宗以及皇太子朱见深讲读经史。朱见深称帝后,渐受器重,明成化十一年(

  •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

  • 明代首辅刘吉为什么被戏称刘棉花

    刘吉曾在明朝担任内阁首辅一职,后人称其刘棉花。因为刘吉在职期间经常遭到弹劾,但每次都能不丢官位,也没有阻挡他的升迁之路,反倒是弹劾他的人频频遭殃,甚至被贬官,因为才会叫称他为“刘棉花”。如此看来似乎刘吉带有天运,不过事实却是刘吉深得权术,为人经常性的自我伪装,所以才能在官场如

  • 刘吉为何被称为"刘棉花"?稳居内阁18年为何又被称作"纸糊阁老"?

    明朝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年代,从“天子戍边”这件事可以看出明朝君主的气节,更是出现过刘伯温、张居正这样的名臣。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臣子,位极人臣,乃是当朝首辅,可是却被人戏称为“纸糊阁老”,又因为受人弹劾,可是却稳居内阁十八年,又被抨击他的人称为&ldq

  • “理学名臣”丘濬是怎么得罪刘吉的?丘濬与王恕又有什么恩怨?

    丘濬丘濬被誉为明朝中期一个全才式的人物,史称他“三教百家之言,无所不涉猎”,有着“理学名臣”、“有明一代文臣之宗”、布衣卿相等赞誉。丘濬作为明朝中期大臣,除了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外,在文学、经济方面也不逊色,他是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

  • 明朝刘吉简历 刘吉是怎么死的

    刘吉字叔温,别名“纸糊三阁老”之一、“刘棉花”,是明朝首辅大臣,在成化年间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担任过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等职,明孝宗也对他礼遇有加。明朝刘吉简历刘吉,字祐之,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与万安、刘珝在成化年间因尸位素餐,被

  • 京剧《红灯记》幕后功臣作曲家刘吉典曾经怒怼主演钱浩梁歪曲事实

    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都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十年时间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作品,然而也捧红了一些人,也打压了一些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刘吉典著名的京剧作曲家,从1958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京剧院相继搞了一批近代戏和现代戏,如《白毛女》《詹天佑》《金田风雷》《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红灯记》等,

  • 刘吉:明朝中期官员,纸糊三阁老之一,手握大权却尸位素餐

    刘吉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博野,于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后被选中为庶吉士,授予翰林编修,并充经筵官。后来奉命将《寰宇通志》修成后,被提拔为翰林修撰。天顺四年的时候,得以进东宫侍读。到了宪宗皇帝朱见深继位的时候,刘吉被委派去修纂《英宗实录》。当时其还在服丧期间,所以等到刘吉到达京城后,便上疏请求服

  • 大明王朝的首辅刘吉为何会被称为“刘棉花”?

    在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他一改父亲明宪宗晚期的颓废之殇,开始用心政事,广开言路,启用德行和能力俱佳的徐溥和刘健等人入阁。不久,朱祐樘又借故罢免了首辅万安。万安这个“纸糊阁老”离职以后,内阁中排名第二的刘吉就被任命为继任首辅。对此,尽管明孝宗并不情愿,但从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起,历来就最讲究论资排辈,所以

  • 六扇门第26集剧情介绍 觅良机刘吉反击

    孙乾赶到刘吉府中,向刘吉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推测。通过细细的分析,不推断出齐王府中的那对老夫妇对齐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吉忙指使曹懿恩开始行动,实现她自己复仇的愿望。不久后,六扇门就接到了报案,说是万花楼发生了命案。捕快申力行和言亦冬赶赴万花楼,把犯人曹懿恩押回。曹懿恩痛痛快快地一口承认自己是

  • 六扇门第2集剧情介绍 坠崖幸存 刘吉灭口抹痕

    皇帝听闻齐王遭追杀一事,龙颜大怒,命赵无极彻查此事,然后将齐王安置在他的敕宅潜龙邸中。齐王十分担心养女苏溢清的安危,请赵无极帮忙找寻。皇后与刘吉听说皇帝已知晓齐王赴京途中的险情,慌乱不已,如若事情进一步泄露,彼时两人都将人头不保。于是他们决定抹去痕迹,杀人灭口以求自保。坠崖的申力行和苏溢清侥幸得生,

  • 六扇门第38集剧情介绍 刘吉党人党同伐异

    皇子正式登基为新帝,然后以劳民伤财为由否决了刘吉举办登基大典的提议。朝堂之上,皇帝让赵无极给刘吉和徐蔚赐座。此时,成王败寇之势已然成定局,皇子党是炙手可热,刘吉自然是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赵无极自知处在尴尬而危险的境地,为了表明忠心,不被秋后算账,回到东厂的赵无极命令小栓子再带人手抓捕齐王,从而将功抵罪

  •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劾,却稳居内阁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