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令慈禧汗颜的皇帝:接连处罚大将只为讨好外敌

令慈禧汗颜的皇帝:接连处罚大将只为讨好外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3/12/27 13:40:58

吐蕃对唐作战,起初是以掠取财物为主,正如苏颋所说“吐蕃之入也,惟趣羊马,不重杀掠,于人但剥体取衣”。后来以夺取土地为主,唐玄宗设陇右、剑南两节度使,专防吐蕃内侵。双方国力强盛,连年发生战争,胜败相当,吐蕃并未得利。七五五年,安禄山反叛,陇右、河西两镇精兵内调,边防空虚,吐蕃陆续攻取两镇所属诸州。七六三年,吐蕃自大震关长驱直人,破泾州、邠州,攻奉天(陕西乾县)、武功,唐兵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吐蕃入长安城,立李承宏(金城公主侄)为唐帝。

吐蕃军掠夺府库市里,焚毁房屋,还想掳掠城中子女和百工,整军归国。郭子仪设疑兵,恐吓吐蕃军。吐蕃军据城凡十五日,惊慌出城,退屯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成(甘肃成县)、渭(甘肃陇西县)等形胜地,窥伺唐境。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失守,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吐蕃的领地。同年,吐蕃攻入剑南道的松、维、保(四川理县)三州。这是吐蕃与唐多年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败,唐朝廷的腐朽,吐蕃力量的限度,都表现出来,极盛的吐蕃要灭腐朽的唐朝是不可能的。

网络配图

七六三年以后,吐蕃连年入侵,战争激烈,唐在凤翔、泾州、邠州、渭北等地设节度使,驻重兵,抵御吐蕃。七八○年,唐德宗即位,遣使到吐蕃讲和。七八三年,两国在清水(甘肃清水县)会盟,唐以“国家务息边人,外(弃)其故地,弃利蹈义”为理由,承认吐蕃所占唐州县为吐蕃领地。接着在长安西郊筑坛定盟,又遣大臣为人蕃会盟使,在逻娑定盟。七八六年,吐蕃败盟,进攻京西诸镇,又破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夏(陕西横山县)二州。

当时吐蕃大相尚结赞看到唐内乱频繁,认为时机可乘,怀有野心,清水会盟,并无诚意。败盟后,唐德宗还力求和好。尚结赞想用诈计,去掉唐李晟(音成chěng)、马燧浑瑊(音尖jiān)三个良将,随后攻取长安。七八七年,尚结赞遣使到马燧军中求和,卑辞厚礼,欺骗马燧。马燧信以为真,请唐德宗许和。凤翔节度使李晟主张出击,唐德宗罢免李晟。尚结赞要求唐派浑瑊主盟,准备在会上擒获浑瑊。

唐德宗允许在平凉(甘肃平凉市)会盟,任浑瑊为会盟使。李晟切戒浑瑊,必须有严密防备。唐德宗怕会盟不成,也切戒浑瑊必须推诚相待,勿使对方猜疑。浑瑊到平凉,正要登盟坛,吐蕃伏兵发作,捕杀唐会盟官,浑瑊仓皇逃遁,幸唐将骆元光、韩游環有备,救浑瑊出险。正当会盟的一大,唐德宗很得意,对诸相说,今天和蕃,国家有福。马燧说,是。柳浑说,我很忧疑。李晟说,柳浑说的是。唐德宗生气说,柳浑书生,不懂边事,你怎么也这样说。柳浑李晟都叩头谢罪。当晚,韩游環报告吐蕃劫盟,进攻邠宁镇(治邠州)。唐德宗大惊,想逃出长安避吐蕃,为人臣们所劝阻。

尚结赞想施诈计获大利,以为李晟失兵权,浑瑊被擒,马燧一定得罪,三将既去,就可得长安。唐德宗外怨回纥,内忌功臣,想与吐蕃结盟来实现自己的蠢愚想法,奸相张延赏全力主和,排斥李晟,造成“武臣皆愤怒解体,不肯为用”的危局。形势确是对吐蕃有利。但是,唐朝廷上有以李泌李晟为首的一批文武官,虽然不得势,也下会让尚结赞完全得志。骆元光、韩游環救出浑瑊,说明计谋早被识破。劫盟以后,张延赏惭惧,称病不出,唐德宗不得不依靠反对和蕃的一派官员,任李泌为首相,李晟、马燧、柳浑相位不变。唐与吐蕃的关系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孪泌劝唐德宗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唐德宗听从,与回纥和亲,又使剑南节度使韦臯招南诏年附。七八八年,回鹘(本年回纥改称回鹘)可汗上书,愿为唐击吐蕃,南诏王也决计附唐,不再助吐蕃。原来大食是吐蕃的劲敌,蕃兵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东侵。

网络配图

七八六年,韩洸(音晃huàng)在请伐吐蕃收复河湟疏中说,“闻其(吐蕃)近岁以来,兵众寝(渐)弱,西逼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者,五六万而已”。据入蕃使崔翰密查,吐蕃驻河陇兵马真数,只有五万九千人,马八万六千匹,可战兵仅三万人,余皆老弱。吐蕃兵力如此薄弱,唐德宗不谋收复失地,却力求讲和;尚结赞不坚守清水盟约,却想用诈计取长安,双方都做着愚蠢事,愚而诈的一方,后果自然要更坏些。自从唐德宗采用李泌的建议,吐蕃的强盛时期也就结束了。

吐蕃进行羌族的统一战争,在历史发展中是处顺势,因之阻力较少,很快建立起大吐蕃国。但是,战争进入唐本部境内以后,就显得能力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一直走失败的道路。吐蕃起初只知道地重,不知道人重,围凉州城时,乘城中人窘迫,宣告:我要的是城池,人不论老少都可以迁往唐境。

取其他城池也是如此。李晟曾说,河陇失守,并不是吐蕃有多大的力量,主要是唐将帅贪暴,内附部落离心,民众不得耕种,展转向东迁徙,自己放弃土地。吐蕃不利用这种情形,争取城中人留下来,倒不是因为尊重唐人的爱国心,而是保持落后国家战争的惯例,即“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也就是出兵不准备粮草,让将士任意去掳掠。

城中多有财物,要城池与掳掠财物,意思是相同的。到了知道地旷人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又进行掳掠人口的战争。七八六年,唐德宗给尚结赞信里说“又闻放纵兵马,蹂残禾苗,边境之人,大遭驱掠”。七八七年,尚结赞焚毁盐、夏二州城,掳走所有居民。同年,吐蕃大掠汧阳(陕西千阳县)、吴山(陕西陇县东南)、华亭(甘肃华亭县)三县,残杀老弱人,壮年男女万亲人全被掳去,放在安化峡(在甘肃清水县)西,准备分给羌、浑(吐谷浑)诸部,告被掳人说,准许你们向东哭别故国。众大哭,千余人投崖自杀。

七八八年,吐蕃大掠泾邠等五州,掳去人畜二三万口。此后,吐蕃连年攻入唐境,破坏极为严重,沈亚之《临泾城碑》说“今(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八年)每秋戎人塞寇泾,驱其井(市)闾(民居)父子与牛马杂畜,焚积聚,残庐舍,边人耗尽”。唐边将因吐蕃不占据土地,掳人就走,反以驱敌出塞为辞,向朝廷报功道贺。边地民众受吐蕃和唐边将的双重祸害,处境该是多么危苦!吐蕃轻视和亲的利益,为掳掠财物和人口进行频繁的战争,使吐蕃民众劳苦厌战,唐民众流离失所,政治上该是多么失策!

网络配图

吐蕃对唐人有两种待遇法。一种是河陇地方未曾东徙的居民约有五十万人,其中劳动民众都被看作贱隶。沈亚之说,我曾问吐蕃降人,唐人在彼方情形。他说:唐人(民众)子孙生下来就是奴婢,种田放牧,或聚居城乡中,或散处荒野间。这部分人无论是谁,吐蕃都不敢信任;世族豪家社会地位不变,有些被任为文武官,还受免税、扩大产业等优待。八二一年,庸穆宗任刘元鼎为会盟使,前往逻娑,路过河西一带,见到旧时城郭还在,兰州广种水稻,桃李榆柳茂盛。看来,汉族地主阶级仍保持原状,民众虽说是奴婢,实际是农奴性质,与纯粹奴隶还有区别,生产仍以农业为主。广大农民被贬为完全农奴,是社会的大退步。

吐蕃又迫令所有唐人改换服装,只许每岁元旦日用唐衣冠祭拜祖先,祭毕收藏。每当这一天,唐人无不东向号恸,想念故国更甚。七八○年,唐使臣韦伦自吐蕃归国,经过河陇,一路上看到唐人都毛裘蓬头,在墙缝里偷看,有些捶心流涕,有些向东拜舞,也有人暗送书信,报告蕃国虚实,盼唐军来如饥渴人盼饮食。刘元鼎出使吐蕃,至龙支城(青海乐都县南),有耆老千人,见刘元鼎哭拜,问天子安好否?说因从军被掳,陷没在这里,自己和子孙不忍忘记朝廷,朝廷也还记得我们么?说完都鸣咽涕泪,不敢出声哭。刘元鼎密问,知道是丰州(内蒙古五原县)人。元稹《乐府·缚戎人》里所说“眼穿东日望云,肠断正朝(元旦)梳汉发”,正是在蕃国唐人的普遍心理。自地主阶级到农民,都愿意回到唐朝来,吐蕃的统治显然不能维持多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霍光:皇帝不是你想废就能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山西临汾人,西汉时期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元老。从汉昭帝开始,霍光就大权在握,亲自导演了昌邑王刘贺从昌邑王到皇帝再回到昌邑王的闹剧,最后将西汉政权还给卫子夫的曾孙刘询,成为比皇帝还要牛掰的大臣。霍光和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和霍去病都有一个老爸叫霍仲孺,年轻的时候曾经是平阳县的一个公务员,因为在

  • 揭秘:岳飞一生中的五大耻辱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死法,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杀岳飞的真正原因

    岳飞做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受人所尊崇,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被后世神话的岳飞,也有自己的致命之伤,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不但屡次违反命令,大有军阀作风,有的时候甚至还心狠手辣。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岳飞人生中的五大罪状 ——岳飞一生中的五大耻辱记录罪状一、岳飞军队劫掠百姓,如

  • 汉桓帝刘志:太监和女人一个都不能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桓帝为什么谥号桓,汉武帝最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汉桓帝刘志年号永寿

    汉章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8个儿子,谁的子孙都有可能做皇帝:三儿子刘庆,曾经的太子,被废后,公元94年生的儿子刘祜成了汉安帝;老五刘寿的儿子刘懿(读 yi),在阎太后和阎显的支持下,做了皇帝,虽然历史没有承认,连个封号也没有;老大刘伉的曾孙,叫刘缵,是东汉的第十个皇

  • 隋唐英雄里常胜将军罗成的看家绝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唐英雄晋王,隋唐英雄杨义臣在哪一集死,隋唐第一好汉是谁

    谈到隋唐英雄这部电视剧,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其中一个人物,隋唐英雄罗成,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部电视剧中,罗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在隋唐英雄这部电视剧中,罗成虽然不是主角,但他的出现都会让荧屏一亮。罗成在电视剧中出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有关罗成武艺有提升受到父亲称赞的镜头,这个便为后

  • 揭秘庄妃与多尔衮真的是两情相悦的情人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庄妃,一个经历了三位帝王统治时期的女人,生于1613年,后死于康熙年间,她的功绩在历史上很少有哪一位皇后与之相比,所以庄妃简介对于那些不了解庄妃的人来讲,就是一份宝贵而又易得的资料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庄妃简介里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其中有一段就是她与清朝联姻的历史。庄妃是蒙古人,在十三岁时作为满蒙政治交好

  • 陈寿说郭嘉生活不检点:究竟是哪里不检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郭嘉是一个东汉人,他是一个谋士,原本他是在袁绍手下工作,后来转去投靠曹操。在历史上郭嘉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他在追随袁绍的时候发现袁绍难成大业,所以才转去投靠曹操。郭嘉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曹操对其极为赞赏也极为信任。但天妒英才,郭嘉的英年早逝导致他没能被人们铭记。图片来源于网络郭嘉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展现出

  • 朱元璋的众多亲人中 最有能力的非此人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当中,李文忠算的上是有勇有谋,更让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出身高贵,其生母是太祖朱元璋的亲姐姐,虽然如此,但李文忠却非纨绔子弟,他自幼喜爱读书,是明初高级将领中少有的“读书人”。李文忠,字思本,生于江苏盱眙,十二岁时母亲病逝,跟随父亲浪迹在战乱之中。后来,终于在滁阳见到了自己的亲舅舅朱元

  • 最委屈的首辅 两年中向皇帝递交了十二封辞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东阳是明代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争议很大的政治风云人物。他少有神童之誉,年仅四岁就能写出一尺见方的大字,景帝朱祁钰慕其名曾三次召见。李东阳考中进士之后仕途一帆风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预机要。明孝宗在临终之际时,将他与刘健、谢迁召入宫中接受顾命。正德时期,宦官刘谨把持朝政,他与刘健、

  • 隐藏在胤禛府里的高人 不是邬先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的驭人之术是很有一套的。他做皇子时建立了一个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胤禛对这些谋士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时时敲打他们、加以训斥,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贤良。胤禛常常底气充沛、义正词严,简直就是圣人的化身,这只是一种假象。在权谋社会中,这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 和尚拿着朝廷的钱爱给谁给谁 朱棣竟一概不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经过元末的战乱以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随后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的普查和土地的清丈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了黄册和与黄册有联系的鱼鳞图册。所谓黄册,就是全国户口的总清册。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令全国各府县编制黄册,方法是以110户为里,每里之中推选丁粮多的地主十人为里长,其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