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太子 李承乾最后为什么要造反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太子 李承乾最后为什么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28 更新时间:2024/2/7 2:04:50

对唐代李承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为何要造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承乾作为大唐太子,为何最终选择造反?这件事历史上向来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猜测有很多,大家纷纷各执一词,那么到底为什么李承乾最后选择造反呢?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因为这一个。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李承乾造反的诸多的原因,首先就是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期望值实在是太高,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代的太子,随后李世民逼迫李渊让位,自己成为了皇帝,而作为曾经的皇孙,李世民长子的李承乾,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唐代的太子。

所以实际上李承乾成为太子的时间在历史上是十分的早的,李世民继位之后,基本上就敲定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是一件好事吗?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要谨记一句话叫做: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要求十分的高,唐代贞观初年,唐代的国库窘迫,太子东宫的设施一切从简,其余子嗣待遇如常,这种做法,在李世民看来,是为了培养李承乾的吃苦能力,但是在李承乾看来,自己的待遇和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这是让李承乾感觉到十分难受的事情。

其次李世民给李承乾请了很多位老师,历史上记载的就有十多位,例如李纲、孔颖达之流,这些都是在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儒,这些人来做李承乾的老师,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看重,但是这对于李承乾来说,却是如同地狱一般的磨难。

十几位大儒,来匡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两个不让,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更甚至李承乾还得挨这些大儒的喷,毕竟这些大儒,经常在朝堂上,把李世民都怼得哑口无言,更何况是李承乾,所以在自己待遇不好,还被严格要求的魔鬼环境之下,李承乾想要身心良好发展,很明显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也是后期,为何李承乾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李承乾的跛脚,我们都了解历史上的李承乾,因为骑马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不小心摔到了腿,所以历史上的李承乾是跛脚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瘸子,这件事在我们如今看来已经是十分的不幸了,更何况是在唐代,在冰冷的帝王家庭当中,唐太宗李世民如此的英武,会让一个瘸子来当自己的王朝继承人吗?很显然,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在得知自己瘸了之后的李承乾,实际上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李承乾已经清楚,自己已经完了,这个王朝不会让一个瘸子来继承皇位,这个王朝的皇帝,永远不会是一个瘸子,而看到摔瘸了的李承乾,想必李世民也是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李世民会让李承乾当皇帝吗?或许会,也或许不会,因为或许李世民自己心中,也在左右摇摆,但是给李承乾一个光辉的未来,这件事应当还在李世民的考虑当中的,所以在那个时候的李世民的心中,对于李承乾,其实应该没有其他的想法,李世民对于李承乾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恐怕是占据多数的。

但是这在李承乾看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尤其是李世民还和长孙皇后“练”了个小号,对,就是我们熟知的李承乾的三弟李泰,李世民十分的喜欢这个小儿子,因为李泰十分的机灵,十分的能够讨李世民的欢心。

而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李承乾,内心就不是那么一种滋味了,在自己瘸了之后,李承乾就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一样,而再加上之前李世民对自己的重压,和自己瘸了之后李世民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甚至说是嫌弃。

这一切就成了促成李承乾性情大变,甚至最后选择谋反的最主要原因,青春期的叛逆,加上身边人不正确的引导,父亲的重压和嫌弃,最终促成了李承乾的内心扭曲,然后李承乾做了什么事?李承乾派人刺杀教育自己的老师,甚至刺杀自己的弟弟李泰,乃至最后选择谋反,想要逼迫李世民退位自己当皇帝。

毕竟历史上的李世民,并没有给自己的儿子立一个好榜样,李世民的皇位怎样得来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李世民杀兄杀弟,最后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一定程度上,李承乾只不过是在看不到希望之后,选择效仿自己的父亲,走自己父亲的老路罢了。

所以李承乾在自己的岳父侯君集的帮助之下,在自己的叔叔汉王的怂恿之下,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这能怪谁呢?首先应该怪李世民,如果李世民对李承乾稍微放松一点,或许李承乾不会心理扭曲到这种程度,如果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稍微理解一点,李承乾也不会走到这般地步,

所以历史上对于李世民的评论十分的中肯,那就是善于治国不善于治家,其次应该怪侯君集,作为唐代开国元老,怂恿太子谋朝篡位,本身就是不忠不义,而将自己的女婿当朝太子推到风口浪尖,侯君集作为唐代元老,恐怕也是失了智。

而最后最应该怪的还是李承乾自己,因为贪玩摔下马,这其中无论有没有阴谋成分,都说明李承乾其实并不明智,而在自以为自己上位无望之后,选择破罐子破摔,这种行为,更不应该是一个皇朝继承人该有的做法。

总而言之,除了一些外在因素之外,李承乾最终落得一个谋朝篡位失败,遗臭万年的下场,终究是李承乾自己作的,凡是李承乾能够稍微的明智一点,或许都不会落得一个如此下场。

但是总结来说,未经他人痛苦,莫劝他人善,因为偶然因素跛脚,从天上跌落人间,这种境遇和心情,是我们难以体会到的,而终究李承乾都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李氏皇族之内的斗争失败者,李世民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都说虎毒不食子 唐玄宗为什么连杀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玄宗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堪称英主,为何却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唐代的统治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昌盛,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达到顶峰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堪称是一位英主了,但是他在位期间却铸成大错,亲手杀死三个儿子!

  • 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大部分都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倘若说起中国古代著名皇帝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必定算得上是其中之一,此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唐朝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皇帝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唐朝走向了盛世。但是便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他的儿子们却不怎么样,很多都走上了谋反的道路,他的大儿子

  •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事先声称从斜谷道攻取郿城,派赵云和邓芝率领一支偏师为疑兵,占据箕谷,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蜀汉大军主力,攻打祁山。此战,诸葛亮大军声势浩大,军纪严明,

  • 高干在官渡之战后的结局如何?他为何要背叛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爆发在公元200年,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一仗。高干(?~206年),字元才,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出身于东汉望族陈留高氏。东汉末年并州割据将领,蜀郡太守高躬之子、大将军袁绍外甥。袁绍,在三国里也是位不可忽视的人物,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最巅峰时

  • 秦始皇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曾先后消灭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也曾痴迷道教,挥霍金钱求仙;他甚至焚书坑儒,用残酷的惩罚迫使百姓臣服于他。有人说他是一个永恒的皇帝,又有人说他是暴虐无道,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怎样的皇帝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始皇可谓是英明盖世。他

  •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他有哪些辉煌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之中没有一场失败的战斗,秦国占领了70多个城市,扩大了数千里的土地,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基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一生的辉煌战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秦国扫平东进之路——伊阙之战伊阙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93年,

  • 探索韩信起起落落、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世奉为“兵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起起落落的一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说韩信年轻时骄纵狂傲,被平民羞辱,也没有出头之日。之后他先投靠想要复楚的项羽军营中,但是得不到赏识。之后,又去了汉王刘邦手下,深受到萧何的赏识。萧何以项上人头

  • 对陶渊明人生的再次理解,真正的陶渊明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我对陶渊明的看法,谈谈自己对陶渊明人生选择

    陶渊明,东晋末到南朝宋初期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的鼻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陶渊明,没有人会想到他的乌托邦桃花园,也没有人会从他“采摘东篱下的菊花,舒舒服服地看南山”中采摘那种自己的自由如风与优雅明媚,也许陶渊明是

  •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侯,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慧眼如炬,坚持推荐刘邦起义陈胜起义战争爆发后,沛县也准备起义反抗暴政,当时萧何等文官建议沛县的县长将流亡者召回。一方面,这些人可以避免在外祸乱别的城市,另一

  • 当初跟随朱元璋34个人被杀30个 剩下的四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34人,朱元璋杀掉了30个,剩下的4人都是谁?在悠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上,有许多揭竿起义的英雄豪杰,但在封建政治统建的时代里,平民想要逆袭,推翻腐朽的政权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但就是有这样传奇的一个人从乞丐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