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真的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吗 韩信被杀有没有很冤枉

韩信真的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吗 韩信被杀有没有很冤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2/13 22:54:07

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被杀到底冤不冤?其实他有两次活命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自古名将难善终,在历史上,因功高震主、君王猜忌等等原因被冤杀的名将数不胜数,但如果要说哪位名将死的最惨、最冤,估计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朝开国第一功臣韩信了。为何说韩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第一功臣呢?因为汉朝大部分的疆域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而且项羽也是被韩信打败的。

韩信到底为刘邦立下多大的功劳?韩信在投靠刘邦时,正值刘邦最落寞的时候,当时项羽攻破咸阳,自号“西楚霸王”,并广封诸侯,而他最为忌惮的刘邦,被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当时出蜀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北上关中之地,但关中之地已经被项羽封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目的就是遏制刘邦。

所以当时的刘邦是极为被动的,但刘邦依然傲气啊,韩信来投,他还爱答不理,就算是夏侯婴推荐,他也没当一回事,气得韩信直接一走了之,还是萧何追了一路,才将韩信追回来,而且还向刘邦担保,韩信才得以成为大将,但不管怎么样,刘邦都没有把韩信当作心腹,只是不好丢了至交好友萧何的面子而已。

但韩信高兴啊,还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此后刘邦出巴蜀,定三秦,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昂,并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都与韩信有莫大的关系。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并在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并于潍水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韩信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但最终于公元前202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逼得项羽自刎乌江,自此,刘邦正式统一天下。

其实纵观韩信的一生,的确是不受刘邦信任,刘邦两次夺走韩信手中的精兵,但韩信毫无怨言,凭借出神入化的军事能力,很快又再次恢复实力,继续为刘邦征战天下。不过这韩信虽然忠心耿耿,但却是个官迷,在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派人向刘邦上书,说想当代理齐王。

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虽然在张良和陈平的劝说下,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了,但心中却对韩信下了必杀的决心;可以说,这就是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了,自古以来,哪有主动要求“封王”的?何况刘邦正在危难之际,这不是借机逼刘邦么。

但韩信依然有两次活命的机会,首先是攻下齐国后,由于龙且战死,使项羽非常恐慌。派盱台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这是韩信浪费第一次活命的机会,而第二次发生的时间间隔也不久;武涉游说失败后,齐人蒯通了解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而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最终韩信的结局,就是在项羽被灭后,刘邦就开始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对付韩信,借故一步步降低韩信的封爵,分夺他的兵权;但韩信依然相信刘邦会信守当年“三不杀”的承诺,没有反叛。但韩信终究不是傻子,在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终于受不了了,与钜鹿郡守陈豨商量起兵反叛的事。

但此时的韩信,已经失去了翻盘的能力;刘邦亲率军队去平定陈豨的反叛,在韩信准备起兵的时候,吕后和萧何合谋,欲将韩信骗至宫中杀掉;韩信对于当初保举自己的萧何还是极好的,没有丝毫怀疑的就跟萧何去了宫中,结果被吕后残忍的杀掉了,韩信临死前才后悔,但已无济于事,而且吕后在杀了韩信后,还一举诛杀了韩信三族;一代“兵仙”,就此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他的传奇战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宋天文学家杨忠辅简介:在历法中使用了最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还俘虏一大批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和蒙古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代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带领之下,军队势如破竹,在北伐当中一共消灭了元军160万余人,结束了元代的统治。不过参战双方大都为青壮年男子,所以元代活下来的大部分是蒙古女子。这些女子被俘虏之

  • 明明拥有丹书铁券,李善长最后为何还难逃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丞相,与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等一起合称为开国六公,他早年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可谓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在洪武三年大封诸侯的时候,李善长成功被封为了韩国公,年禄四千石,拜为中书左

  • 作为蜀魏两方势力奠基人 诸葛亮和荀彧谁才是三国最强预言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荀彧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荀彧,谁才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三国志》蜀书与魏书功臣中,谋士之首推诸葛亮与荀彧,作为蜀魏两方势力奠基人,二人对各自集团贡献不言而喻。就团队建设而言,荀彧曾为曹操推荐了钟繇、荀攸、陈群、郭嘉、戏志才等人,诸葛亮

  • 刘备和孙尚香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的恩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孙尚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与夫人孙尚香,到底是三国演义所写的那般恩爱,还是互相提防三国历史中,真正留下记载的女子并不多,比如人们常常提到的美女貂蝉,在史册里是不存在的。还有江东的大乔跟小乔,则是一笔带过,没有什么故事。而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孙权的妹妹

  • 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对手 诸葛亮名气为何比司马懿要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争斗一生,为何诸葛亮的名气要大一些?诸葛亮是蜀汉的军师,从刘备三顾茅庐,再到后期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始终忠于刘备,忠于蜀汉,在这期间,诸葛亮也是帮助刘备打了多次胜仗,他的谋略让世人崇拜,空城计、草船借

  • 关于宋仁宗赵祯,有哪些轶事趣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之前热播的影视剧《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的轶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狸猫换太子关于宋仁宗,最著名的传说当属他的出身之谜——狸猫换太子事件。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及在其基础上改编的早年间的电视剧《包青天》系列都有演绎过这段故事。

  • 曹丕托孤司马懿还情有可原 曹丕和曹睿都做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丕和曹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和曹睿为什么都托孤司马懿?在三国的历史上,司马懿算是曹魏的四朝老臣了,这家伙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而且曹丕和曹睿还是很信任司马懿的,临死前还任命其为辅政大臣,就像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一样,这司马懿就相当于是托孤大臣

  • 历史上徐达北伐后,先后两次放走元顺帝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字天德。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同一年里徐达大将军带领着北伐大军,成功来到了河北通州一带,此时距离元朝的老巢大都已经不远,最多也就两天的路程罢了!只要徐达带领大军乘胜追击的话,想必元顺帝孛儿只斤·

  • 明英宗皇后是谁?明英宗与钱皇后忠贞不渝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朱祁镇第一次登基时,只有九岁。如此小小的一个孩子,掩藏在宽大的龙袍里,入耳,是群臣高呼万岁之声,入眼,是宫女太监的毕恭毕敬。孤独一定如宫中的柳絮,飘来荡去,经久不息,缠得他无处可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命运却操纵在他人手里,朱祁镇的心里一定也流淌着悲哀的河,河水汹涌,黯淡了五彩童年,如花少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