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顺宗永贞革新为何失败?唐顺宗在位时的贡献

唐顺宗永贞革新为何失败?唐顺宗在位时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1/26 2:28:43

贞元二!‘四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长期卧病在床并已不能说话的太子李诵,强挣着身子,在百官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是为唐顺宗,改元永贞。看似废人一般的唐顺宗,与他外表截然相反,有颗想做一番大业的慷慨之心。这颗心是他在东宫时,被王叔文所激起的。王叔文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擅长政治之道,因棋艺精湛,被唐德宗任命为东宫待诏。李诵在身体尚可的时候,曾与东宫官员谈论时事,谈到宦官极其扰民的宫市时,群情激愤,而惟独工叔文一言不发。人去后,李诵问他为何无言,他说:‘“太子奉事皇.仁,只要视膳问安即可,不该参预外事。皇仁在位己久,一旦小人以此进谗言,说太子拉拢人心,太子将无法辩解。”李诵听后,如醒醚灌顶,当即表示,若非王叔文,他是听不到此言的。

从此,王叔文成了李诵最亲密的心腹。东宫的所有事务,李诵全倚恃他的意见。他分析朝中政治势力,为李诵日后即位,设计了一幅政治蓝图,常对李诵说,某人可为相,某人可为将。他没有限于坐而论道,而是付诸行动,暗『户交结希冀在政治上有大发展的名士,如韦执谊、陆质、吕温、李景俭、韩哗、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十多人,结为生死之交。此外,还结交了禁军、方镇等军政人物。

唐顺宗登位后,由于病情严重,根本处理不了政事。由此,政柄实际上是由王叔文操掌着。王叔文主外,他和唐顺宗的联系,全靠以前的太子侍读王任。王任是杭州(今属浙江)人,胸无大志,长得很是丑陋,加上一口京师人难以听懂的家乡话,极无人缘。然他仗着与唐顺宗曾有过的同性恋关系,能自由地出入于宫廷内外。王还还与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结成了联盟,共同影响唐顺宗。

王叔文因缺乏资历名望,只能出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王坯以同样的原因,出任翰林待诏。为控制相权,王叔文以韦执谊为相。实际上,一切都是王叔文说了算,韦执谊不过是对外传达命令而已。以前所结交的名士,也均被安排到各要职上,尤其是刘禹锡、柳宗元更是受到王叔文的重视,前者被认为具有宰相之才,后者被认为日后定得大用。

一个新兴的政治集团形成了,出于这个集团本身的利益,也融人了士人担当天下道义的成分,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主张。因发生在永贞年间,史称“永贞革新”。革新的主要内容是:抑制宦官,禁止扰民害民的官市以及五坊小使,以期消灭宦官专政的现象;抑制方镇,收激地方财政及用人之权,以期提高中央集权;抑制陈旧势力,起用新人补充政权,以期推出全新政局;抑制苛政,降低与减少各种赋税劳役,以期获得民心。

单论这些举措,自然有强国强民的作用。然而,这个集团的结构本身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可谓是良秀参半、鱼龙混杂,动机不是很纯正。其中一些人成了暴发户,他们车马往来,受贿纳赂,尽情挥霍。尤其是王伍,府中设立一个无门大柜,以受来讨官者的贿物,为防止被盗,晚上其妻竟睡在上面。就是一些优秀的人员,也不免意气用事,利用权力,大肆发泄私愤。如尚书右承韩皋对王叔文有些不敬,立即被贬为湖南观察使。刘禹锡任屯田员外郎,掌管度支盐铁大权,对大臣多有伤害行为,受到侍御史窦群的弹勃,结果窦群反遭罢官。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因与御史大夫武元衡有个人矛盾,就将武元衡贬了职。如此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从而他们扩大了打击面,缩小了自己的阵营。被打击的朝臣被迫与宦官、方镇联手,遂使他们成为一群相当孤立的人。

对于建设新阵营,这个集团也缺乏有序的方略。为了急于补充力量,他们对那些亲近自己者,毫无原则地予以吹捧,然后迅速升官,一天之内可以任命多人,以致滥竿充数、泥沙俱下,极大地损坏了自己的形象。在舆论的强烈攻击下,唐顺宗的态度开始变得暖昧起来。宦官首领俱文珍利用舆论,说服唐顺宗罢去了王叔文的翰林学士之职。时翰林院实际上已经替代了宰相机构,在控制着朝廷大权。此诏令一出,王叔文急得对人说:“我随时要人翰林院商量公事,若没了此职,再也不能人内!”在王任的周旋下,唐顺宗才同意王叔文三、五日一入翰林院。

为反击宦官,王叔文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谋夺被宦官所掌握的兵权,彻底消除宦官的实力背景。由此,他任命将军范希朝为统京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以韩泰为副手。当时宦官集团还没理解王叔文的意图,听任命令颂布;可各方镇仇恨王叔文的变革,立即向宦官集团陈述了其中的原委。宦官集团醒悟后,急令各方镇不得将军队调来。故而当范希朝、韩泰到达任所奉天(今陕西乾县)后,面对的只是空无军队的大营。王叔文闻讯,只能长叹:“奈何!奈何!”王叔文的釜底抽薪之计。只是徒然地打草惊蛇了一下,非但未收到任何实际效果,反而引起了宦官集团的高度警觉。此时,王叔文像所有书生气过重、缺乏弹性的前辈一样,在过于自负的失败后,陷人一筹莫展之中。为了取得宦官集团的谅解,他收起了以前咄咄逼人的锋芒,百般解释他并无恶意,一切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出于为朝廷兴利除害。尽管他解释得委实可悯,可俱文珍等宦官并不为其所动,时不时给予严厉的驳斥,驳斥得他无言以对。

在王叔文集团的招数用尽后,俱文珍抓住他们的弱点,也在根本上发起了凌厉的反攻。这个弱点,就是王叔文集团出于专权,出于长期控制唐顺宗的目的,一直在压制朝臣要求册立太子的呼声。立太子是传统政治的首要之事,被认为是天下本之所在,俱文珍会同宦官刘光琦、薛盈珍以及朝臣郑细、卫次公、李程王涯等人,共同说动唐顺宗,册立唐顺宗的长子李纯为太子。如此,宦官集团在许多反对王叔文的朝臣的支持下,以推戴之功,获得了未来君主的亲近。而李纯也因王叔文集团的反对,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仇恨。在册立太子的大典上,文武百官争先恐后地向李纯祝贺。王叔文感到大势已去,喃喃自语地吟出了杜甫诸葛亮祠堂》中的二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灭己志气的言语,损害了本集团的斗志,助长了反对派的气焰。

太子一立,形势彻底扭转,王叔文集团内部因此有了裂痕。韦执谊见王叔文并非干大事的料,逐渐不再唯命是从,彼此之间出现了争执。王叔文在此危急关头,非但不思如何在内部加强团结精神,却将韦执谊恨之人骨,私下大叫要杀了韦执谊等离心离德者,以致寒了众人之心。反对派通过太子,控制了政权,逐渐清洗王叔文集团成员。王叔文以退为进,以母丧为由辞了职。王叔文一走,王坯按照密议,前去向宦官集团低三下四地请求用王叔文为相,且总管禁军。这无疑是与虎谋皮,白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待工还再三请求不得后,他也以中风为由,退到了家里。

二王的退隐,等于宣布了革新集团的全面失败。俱文珍等人先是要求唐顺宗下诏由太子监国,旋即又敦促唐顺宗退位,让太子继承皇位。唐顺宗是风前之烛,经不得任何动荡,再没了王叔文集团的支撑,已毫无政治价值可言,只能听凭他们的摆布,同意了他们的所有要求。李纯登位,是为唐宪宗。他将唐顺宗尊为太上皇后,立即对王叔文集团进行全面的开刀。王叔文、王还被贬杀,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韩哗、凌准、程异、韦执谊八个于将一体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革新”昙花一现,前后只有八个月。次年,也即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太上皇唐顺宗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山不见山”的关公传说中三山指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山是荆州古城内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掷甲山,城内的三山,实为三个土台,只是与关羽镇守荆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后人曾于其上建祠祀关羽,可惜均已毁坏。据清乾隆《江陵县志》载:松甲山在城内北面、新北门附近,紧靠城墙,传说关羽检查军情时曾在此松甲小憩,又传明

  • 唐代能臣廉吏何易于:老百姓为其官员考评鸣不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大臣重禄而不极谏

    从生理角度而言,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套用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唐懿宗时期(大约)的何易于,就是一位将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比如说,他的最高职位仅是个县令,翻开正史,为县令单独立传的大概不多见,何易于却在《新唐书》里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比如,他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可以让唐僖宗的

  • 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两员大将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夏侯惇与夏侯渊,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组合能用不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夏侯氏便联合了曹氏家族,夏侯和夏渊候是同族兄弟,俩人都投靠了当时声名在外的曹操。当时曹操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相交。曹操因得罪朝中权势被寻隙,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

  • 谁才是刘备的铁杆忠臣?三国中刘备的死忠班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的谋士有哪几位,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三国董承

    凡是有人谈起刘备的死党,必然想到关羽、张飞二人。不过关羽恃才傲物,未必能与刘备成为亲密无间的死党。至于张飞酗酒之徒,想来也是一年百日醉。况且关羽本是河东解良人,并非与刘备同乡。而张飞虽是世居涿郡,却也没有少时与刘备打交道的轶事。那么既然关羽、张飞并非刘备铁杆死党,蜀汉阵营中谁又能获得刘备铁杆死党的桂

  • 刘备有哪些部下:刘备早期部属为何多出自寒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的谋士有哪几位,诸葛亮生肖属什么,刘备并没有担任过下列哪个官职

    建安七年,四十一岁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了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谋臣诸葛亮,并且也在前一年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刘表的地盘上自谋生路。笔者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作为诸葛亮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四十一年的生涯算作他早期的创业经历。然而,作为《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是汉室后裔、帝室之胄的刘备为何在早期奋斗过程

  • 历史上最辉煌的和亲公主竟是金朝的岐山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尊公主历史,和亲公主,岐国公主小姐姐

    大金由女真族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于1115年创建的,继位的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国出兵灭辽;次年,接着金兵攻入开封,第二年灭掉北宋。金国入主中原后,又把目标定锁定在蒙古。人家蒙古人在草原上安安生生地放牧,本本分分的生活。难道女真族真的是个好斗民族,不打仗就活不下去了吗?当初,金朝打辽朝的时候,

  • 作为元末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为何很少有人投靠方国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农民起义,日本侵略前期为什么国民党不抵抗,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

    方国珍,又名方谷珍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方国珍同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等人一样都是,抗元的主力军之一,但不一样的是,在这些人当中,方国珍无疑是最不受文人待见的那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在对待文人方面,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都做得比较

  • 吕雉和审食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吕后真的给刘邦带绿帽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对吕雉怎么样,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吕后和谁私通

    对吕雉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她和审食其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

  • 韩信被杀的时候 张良为什么没有出手救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一生有没有败过,韩信为什么不能用刀杀,张良最后去哪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良为什么不救韩信你们了解原因吗?“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

  • 韩信真的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吗 韩信被杀有没有很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一生有没有败过,西汉功臣列表,汉王为什么要杀死韩信

    对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被杀到底冤不冤?其实他有两次活命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自古名将难善终,在历史上,因功高震主、君王猜忌等等原因被冤杀的名将数不胜数,但如果要说哪位名将死的最惨、最冤,估计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朝开国第一功臣韩信了。为何说韩信才是真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