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了一千多年大众情人的神秘美女:闭月羞花之貌

当了一千多年大众情人的神秘美女:闭月羞花之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3/12/7 7:25:56

更多时候貂蝉是作为大众情人而存在。《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矣,雨雪霏霏。”貂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经意地描了一笔,其空灵缥缈的形象千年后依旧可以“闭月”。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美,素有“闭月”之称。原为司徒王允家的歌妓,为了帮助王允为国除奸,自愿献出身体,通过自己的姿色周旋在各派政治人物之间,倾倒了众多英雄豪杰。她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最后借吕布之手,诛了董卓。

东汉末年洛阳有一个叫貂蝉的歌妓,她长得明眸皓齿,玉骨冰肌,秀外慧中,堪称人间的绝色。传说她的容颜月亮都羞与比拟,只要貂蝉出来,月亮就会躲到云彩的后面不敢与她争辉。“闭月羞花”的“闭月”即指此意。后流落到司徒王允的府中,王允对她十分照顾,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西汉未年,宦官弄权,天子孤立于上,家奴挟制于下。外戚何进欲除宦官,轻召外兵,命西凉董卓入朝。董卓还在路上,何进已被宦官谋杀。董卓进入洛阳后尽杀宦官,不久控制了朝政。

董卓到京后,凭仗武力,专擅朝政,他废掉少帝刘辩而立陈留王刘协。不久卓又杀何太后。据三国志记载,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董卓的暴行引起了全国官民的一致愤慨,司徒王允也是其中一位。他平时曲意取容,凡事多告知董卓才施行,董卓对他没有嫌疑。其实王允是让董卓不加提防,暗地里却在设法除去董卓。董卓时刻有吕布护卫,一般人难以接近。王允遂决定先从吕布打开缺口。王允以珠宝馈送吕布,渐渐与吕布互相往来,结成好友。但珠宝不足以使吕布与董卓反目。王允愁思莫展,貂蝉感念王允厚遇,一直希图报答,此时见王允心事重重,于是乘左右无人时问王允为何忧虑。王允便引貂蝉至密室,谈了他欲除去董卓的意图。貂蝉慨然说:“贱妾蒙大人厚恩,恨无以报,今既有此谋,就将贱妾献与吕布,叫他刺杀董卓便是了!”

王允叹气说:“吕布与董卓情同父子,岂肯为你一言,便去行刺?事若不成,非但王家灭族,汉室也从此倾覆了!”貂蝉也不禁沉吟。王允徐徐说:“我有一计,可以使吕布杀董卓,但未知……” 貂蝉应声说:“愿听尊命,虽死不辞!”王允附耳与语,貂蝉颊晕红潮,徘徊片刻,貂蝉说:“若与国家有益,贱妾亦何惜一身?但惟司徒筹划。”王允又怕她轻自泄谋,再三叮咛,于是貂蝉对天设誓,最后王允向貂蝉下拜,并认貂蝉为义女。

第二天,王允邀吕布夜宴,酒至数巡,召貂蝉侍席,吕布听见环佩声响,一阵芬芳飘到筵前。不久貂蝉姗姗而来,行同拂柳,翩若惊鸿,到了吕布座前,轻抬玉手,提壶代斟。吕布见她一双柔荑,已不觉销魂,再看那闭月羞花的容颜,早不知身在何处了。貂蝉秋波频送,吕布魂魄俱散。王允连呼数声,吕布才隐约听见,方觉似梦初醒。酒一杯接一杯,不觉已大醉。王允再令貂蝉歌舞侑觞,貂蝉展莺喉,摆柳腰,长袖生香风,吕布耳眩目迷,心神俱醉。忽然歌罢舞歇,貂蝉脸上略现红晕,至吕布座前告辞,临走前凝眸一笑,随即返身退去。

吕布目送芳踪,痴望不已,早瘫痪在座中了。好半天,他才回头问王允:“此女何人?”王允说是义女貂蝉。吕布又问及曾否嫁人,王允又答言未嫁;吕布还在叹不绝口。王允直说道:“将军如不嫌小女鄙陋,谨当使侍巾栉!”吕布一跃而起:“司徒可是真话?”王允微笑说:“美女当配英雄,天下英雄惟有将军,还恐小女不配,怎得说是虚言呢?”吕布倒身下拜说:“承司徒见赐,恩重如山,布誓当图报!”王允即与吕布约定迎亲的吉期。吕布欢喜而去。

过了两三天,王允伺吕布外出,请董卓过来赴宴,王允大排筵席,水陆毕陈。董卓高坐正位,王允在一旁相陪,边饮边谈,说了许多阿谀的话,待董卓已微醉,仍令貂蝉出来侑酒。待貂蝉出来,董卓还以为姑射神人,汉宫飞燕也为之逊色,她未语先笑,董卓早心旌摇荡,连饮酒也忘了。便问王允此女来历,王允说是一个歌妓。(不说义女,大概知道自己不配做董卓的丈人)董卓赞叹说:“真是绝世无双!”王允即说:“既蒙太师见赏,便当献与太师!”董卓不禁大喜,待至酒阑席散,便携貂蝉回了董氏府第。

不久事为吕布所知,责备王允负约,王允却佯装说:“太师过来为将军接取义女,允怎敢推阻?只好使小女随行,想来太师看重将军,故有此举,将军且去问明太师,与小女结婚即可!”吕布半信半疑,返入董卓府中,探听貂蝉的下落,谁知心上人竟被董卓占住。吕布怒气填膺,又去责问王允。王允劝解说:“这大概是府中人误传,太师望重一时,怎会奸占儿媳?难道是因为吉期未到,以致此迟留,请将军再去问问。”

吕布听了王允的话,又回去探问。正巧董卓入朝不在,他步入凤仪亭,正与貂蝉相遇。貂蝉见了吕布,便泪流颐下,哽咽不止;吕布看她泪容满面,好似带雨梨花,怒气早已化为乌有,便替她拭泪。貂蝉且泣且语:“将军别污了手,妾身已为太师所占,只望可见君一面,死也甘心。今幸如妾愿,从此与君永诀!妾为王司徒义女,侍君箕帚,生平无憾,不意堕入诈谋,被人强占,此身已污,不能再事将军,罢了!罢了!”说着竟撩起衣裾向荷花池内跳。吕布忙抢前一步,抱住纤腰,曲意温存;貂蝉若迎若拒,顺势依偎在吕布怀里,吕布遂决然道:“空为一世英雄,却不能庇一女子,生又何趣?此生不娶貂蝉,布誓不为人!”

正缠绵间,突有一人快步跑进来,声如牛吼,吕布转身一看,正是董卓,他慌忙向外逃走。董卓顺手取得一支戟,挺戟直刺吕布,吕布眼疾手快,把戟格开,飞步跑了出去。董卓身肥行慢,追赶不上,用戟遥掷吕布,吕布已走远,戟在半空中落下。董卓怒责貂蝉,貂蝉说是吕布来调戏。董卓欲杀吕布,李儒急忙劝谏说:“昔梦庄王绝缨之会,不追究调戏爱姬的蒋雄,后梦庄王得其相救。今太师欲成大事,却为一貂蝉而去手臂,大事不可为矣。貂蝉,一女子耳。吕布,天下猛将也。”董卓反问:“你的妻子肯给吕布么?”李儒脸红无言。不过董卓将此事搁过,不再追究。

吕布跑到王允府中,王允佯装叹息,说了几句深浅莫测的话,挑动吕布的怒气。吕布拍案大骂董卓,冲动地嚷着要去杀董卓,转念又泄气地说:“若非情系父子,布即当前往!”王允微笑说:“太师姓董,将军姓吕,本非骨肉,掷戟时难道有父子情么?”这几句话提醒了吕布,他奋身欲行,前去杀董卓。王允急忙拦住,与他密议多时,遂定约而去。

初平三年,献帝有病,很多日不能起床。孟夏四月,献帝病已渐愈,在未央殿召见群臣。董卓也预备入朝,提前安排卫士临时护卫,令吕布随行。董卓恐吕布记念前嫌,好言抚慰,吕布也接连道歉,两下和好如初。这天夜里有十几个小孩子,在城东唱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个字谜,其意是“董卓十日必死”。有人传报董卓,董卓不以为意。第二天清晨,甲士毕集,吕布也全身甲胄,手持画戟,守候在门前。骑都尉李肃入内请命,吕布与李肃打了一个照面,以目示意,李肃会意,匆匆径入。原来吕布与李肃要同谋诛董卓。

又过了一会儿,董卓内穿铁甲,外罩朝服,缓步出来,两旁的护卫兵士夹道如墙。吕布跨上赤兔马,紧紧相随。忽然前面有一个道人,手执长竿,竿上缚着一块布,布两边各写一个“口”字,嘴里不停说:“布!布!”董卓虽觉诧异,但以为陈兵夹护,自府中直至阙下,防卫周密,谅无他虞。将至北掖门前,马忽然停住,昂首长嘶,董卓至此也不禁怀疑,打算折回。吕布说:“已至阙前,势难再返,倘有意外,有儿在此,还怕什么?”说着便下马扶车,直入北掖门。卫兵多在门外站住,只有吕布驱车急进,忽见李肃突出门旁,持戟直搠董卓,董卓重甲在身,戟刺不进;李肃移刺董卓的颈项,董卓用手臂一遮,腕上受伤,仰倒在车上。

他大呼吕布因何对自己痛下杀手。吕布在身后厉声说:“有诏讨贼!”董卓怒骂:“庸狗也敢如此!”话未说完,吕布一戟刺入董卓咽喉,枭取了首级。吕布从怀中取出诏书,向众宣读说董卓大逆诛夷,余皆不问。于是内外董卓吏士的骚动渐渐平息。司徒王允使吕布回抄董卓家,又令御史皇甫嵩,率兵往屠郿坞。吕布跨马急去,驰入董卓府内,所有董氏的姬妾,一概杀死,只留下一个貂蝉,载回私第。皇甫嵩攻入郿坞,董氏亲属,不分男女老幼,尽行被处斩,所藏良家妇女全部释放。黄昏的时候,市中有一具尸体横路,脂膏涂地,尸脐中用火点燃,光明如昼,皇甫嵩十分惊异,问明守尸的小吏,才知是董卓的遗骸。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拥兵围攻长安。长安城破,王允被杀,吕布将董卓头悬在马下,带领残骑数百人,投奔袁术去了。董卓死后,群雄逐鹿中原,吕布一度纵横无敌,但他为人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导致众叛亲离,最后在彭城被曹操枭首。而貂蝉下落不明。有民间传说她被关羽俘获,关羽责她红颜祸水,想提青龙偃月刀斩了她,却因貂蝉过于美丽而提不起刀,恼羞成怒的关云长喝了几坛子酒,趁醉眼朦胧的时候杀了貂蝉。

史书上没有貂蝉的一字记载,而在野史小说中貂蝉事迹却备极详细。在关汉卿的戏剧里,她叫任红昌,因在宫中掌管貂蝉帽,所以赐名貂蝉。估计是文学家的杜撰,不过也有学者如此考证。《后汉书·吕布传》云,吕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手脚轻健方得避开,以及吕布与董卓侍婢私通之事,但没有提到貂蝉半字。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却说曹操欲以貂蝉的美色迷惑关羽,但关羽不为所动,杀死貂蝉以示心迹。

更多时候貂蝉是作为大众情人而存在。《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矣,雨雪霏霏。”貂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经意地描了一笔,其空灵缥缈的形象千年后依旧可以“闭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肃宗:一代“有福天子”为什么成了没有福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德宗李适,唐肃宗的父亲是,唐肃宗儿子

    比较各朝各代都有可能发生的围绕皇位的宫殿惨祸,唐代太子的工作风险系数要大大高过其他朝代,这或许源自开国之初的那个玄武门惨祸,李世民开了个欠好的头,已然皇位可以经过十分手法夺得,天然会有暗怀十分心思的各色人等日思夜想朝那个位子奔进。李亨意外,也被命运推到了这个看似荣耀备至,实则杀机四伏的太子之位上。前

  • 柔弱的李治为何能当太子:兄长们争储渔翁得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王李治,李牧破匈奴,赵王后悔杀李牧吗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

  • 唐朝谏臣魏征有多富?腰缠万贯良田几千公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征敢于直谏的故事,魏征直言敢谏的故事,腰缠万贯是啥意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唐代谏臣魏征对唐太宗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要求。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他没有妻妾成群而独善夫人,他没有花天酒地而独爱醋芹,他的妻子裴氏曾用“征平生俭素”评价自己的老公,可见魏征的日常生活是极为俭朴的。他这样做,是真没钱还是假装穷?翻开历史让人发现,作为朝廷

  • 一介盐贩子黄巢:如何将三百年大唐逼至灭亡边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了,黄巢之乱死了多少人,黄巢起义死了多少人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但他这个皇帝,也像多数农民领袖一样,在正史中并没有给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两年之后,黄巢就被从长安的皇帝宝座上赶下,只好带着他的军队和一大堆宫女转战山东,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一说他杀,也有说出家为僧的)。黄巢老家山东菏泽,三代都是私盐贩

  • 靠谶言起家的新朝皇帝: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卯金刀之谶言,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王莽之后的下一个朝代

    1.汉代以前,“谶言”只是零零碎碎地出现。如在西周王朝,周历王时期,出现过一个神秘的谶言:“桑弧萁服,实亡周国”。而西周王朝,最后真的亡于“桑弧萁服”者---抱养的女儿----褒姒。春秋时期,鲁国也流传了一个谶言:“季氏亡,鲁不昌。”鲁国是春秋时期一小国,是传说中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周公的封地,被人称之

  • 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定安公主简介:一生共嫁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显和李旦是什么关系,唐中宗的女儿有几个,李显是不是唐朝最没用的皇帝

    定安公主(?—733年),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庶出,母不详。嫁过三次。第一任丈夫她在武则天时代初封新宁郡主,后改封安定郡主。嫁给陈侍中、驸马都尉王宽的曾孙王同皎。二人育有一子王繇,后来也是驸马都尉,娶唐玄宗长女为妻。王同皎是公元705年 “神龙革命”中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是功臣之一,以功

  • 唐太宗最爱的女儿之晋阳公主简介 晋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晋阳公主(约633年-644年),其名于史无载,字明达,乳名兕子。是唐太宗最为喜爱的女儿,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晋阳公主为人聪慧善良,性情温和。每次李世民因故发怒,她都能明晓父亲心理,慢慢劝解,对大臣等起到了很好的庇护作用。由于自幼由李世民

  • 圣人也世俗:历史上孔子为何偏偏对女人有偏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最近,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国学班"上课时,对孔子为何发出如此感叹,推测出两种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受过挫折;一是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孔子谈恋爱过程中是否受过挫折,不得而知,如果真有其事,不知道是不是与长得

  • 宋朝史上的大贪官严嵩竟是对老婆最忠诚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男人讨小老婆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当今的贪官包二奶,那也是一查一个准,在古代官员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讨个小、刻个稿”。明朝更是官员纳妾成风,尤其是有一定品级一定地位的官员,如果没有一两个妾,就好像不正常似的,而奇怪的是大贪官严嵩却始终没有大小老婆左拥右抱,而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嵩无他才略,

  • 刘邦清除韩信的重要原因:韩信拿下齐国要当齐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两千人攻打齐国是哪一集,韩信为啥去攻打齐国,韩信为什么进攻齐国

    在刘邦所清除的异姓王中,韩信最为突出。韩信的故事,也算是家喻户晓,什么漂母赠食啦,什么胯下之辱啦,都经典的不得了。这个淮阴人,少年丧父,家里很穷,又不善农事,养成游荡度日的习惯。说得难听些,就是要饭的角色。因为长年累月的混迹社会,染上很多流氓习气。韩信身上很多东西,与刘邦相似。说是惺惺相惜,可韩信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