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能够争天下 :依赖了“皇叔”这个名分吗?

刘备能够争天下 :依赖了“皇叔”这个名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31 13:05:50

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史有明载。

但一来这身份没那么稀罕,谈不到信不信。

二来这身份过于不稀罕,所以刘备成事,也没怎么依赖这个名分。

别信《三国演义》里编的。

《三国演义》里,汉献帝亲自认了皇叔,于是人人都叫刘备做刘皇叔。

可是整本《三国志》,没有皇叔二字。更没有提到认皇叔这个事。只能说,刘备是无数汉室宗亲之一。

刘备的朝廷职衔,是曹操做的:

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实际上,汉献帝在历史上,没有给过刘备任何特殊的宗亲身份。

《三国演义》格外强调刘皇叔这一点,只是罗贯中想强调刘备的正统地位而已。

其实东汉末,论皇叔皇大爷,真的论不过来。三国时候,汉室宗亲多了去了。比刘备底子硬的,包括:

曹操的谋士刘晔——对,他也是皇叔级。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惪音德。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刘焉和他儿子刘璋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陈王刘宠。这是真皇叔,而且有王位,铁帽子王啊,比刘备这编草鞋王族硬多了。

可惜他被袁术干掉了。

永宁元年,立敬王子安寿亭侯崇为陈王,是为顷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国相会稽骆俊素有感恩,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倾赈赡,并得全活。后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

所以,刘备这个宗亲,是真的。但汉朝宗亲满地都是,就好像清末八旗子弟多,街上一个端鸟笼的,都可以说”咱当年祖上也是从龙入关的“。

历史上,刘备也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依仗汉室宗亲的身份,是个人魅力打出来的天下。

罗贯中大肆吹嘘”汉室宗亲“,只是让主角光环更名正言顺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群雄争夺徐州:促成刘备军事集团迅速崛起与壮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陶谦统治徐州的军事力量是丹阳兵以及收编的阙宣部下。见于记载的武将只有丹阳籍的许耽、曹豹、章诳三人,均非出色的将帅。文士有赵昱,"广陵太守赵昱,徐方名士,以忠直见疏。"另有名士如陈登父子、糜竺兄弟,这些人都是徐州地方的豪姓大宗。但从他们的行动看,均和陶谦持不合作态度。赵昱最明显,"徐州牧陶谦,初辟昱别

  • 令慈禧汗颜的唐德宗:接连处罚大将只为讨好外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吐蕃对唐作战,起初是以掠取财物为主,正如苏颋所说“吐蕃之入也,惟趣羊马,不重杀掠,于人但剥体取衣”。后来以夺取土地为主,唐玄宗设陇右、剑南两节度使,专防吐蕃内侵。双方国力强盛,连年发生战争,胜败相当,吐蕃并未得利。七五五年,安禄山反叛,陇右、河西两镇精兵内调,边防空虚,吐蕃陆续攻取两镇所属诸州。七六

  • 三国历史上曹操为何要让出大将军的职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乱世之中,军权很重要,可是打开历史书我们却发现,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很特别的人,居然让过大将军的头衔。这里究竟有什么猫腻呢?原来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实力大大增强,这引起了其他诸侯的不满。尤其是袁绍,当时袁绍占有冀青幽并四州,兵精粮足,手下又有一般文武大臣。和曹操相比,袁

  • 揭秘:三国历史上江东美周郎周瑜为何让人羡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建功立业的数不胜数。江湖以为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年轻的周郎。和他相比,刘备太苦,诸葛太累,曹操的名声太臭。唯独三国周郎一人令人遐思。羡慕周郎,总是能找到让人心动的理由。每每想起苏东坡的那首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 揭秘:宋朝人为何不喜欢年轻时候的高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俅也就是高太尉,后来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想当年却是东京汴梁城有名的混混,因为不正混,被好多人看不起。那高俅原本是高二,平时最喜欢的是舞枪弄棒,最得意的是踢几脚气毬,因此别人叫他高毬。这高二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如此倒是一个全才的人,可惜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因为和生铁王

  • 奸雄曹操为何是三国里面最好上当受骗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面,经过罗贯中的渲染,似乎最阴险狡诈的莫过于曹操,他一生害人无数,权术无数,骗人无数。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曹操更会耍手腕的人还还有,曹操永远做不了权术大师。因为和阴沉的刘备、阴鸷的司马懿、阴谋的张紘相比,曹操只能是小儿科,这些人欺骗起来曹操,简直是天衣无缝。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就

  • 魏征的官场之路:靠骂唐太宗闯出一条晋升捷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以敢犯龙颜极言直谏而名于史。武死战,文死谏,魏徵死谏起来对皇帝老子也不留任何情面,唐太宗对其亦是敬畏三分。这在“巍巍朝庙堂,都是阿谀场”的官场里头,算得上是一个异数。在当朝及后世的印象中,魏徵成了一个肝胆铿锵,刚烈竣切,丝毫不见奴颜媚骨的硬汉子角色。在官场里头生存的大法则是顺龙鳞,而非逆龙鳞,所

  • 隋炀帝与唐太宗经历爱好很相似为何结局却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可说是处于两个完全极端的地位。众所周知,隋炀帝是历史上少见的“暴君”,而唐太宗则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但如仔细探讨他们两位的家庭背景及行为处世,则会发现他们俩竟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在家庭背景方面,他们两位是亲戚,有血缘关系。隋炀帝是唐太宗父亲唐高祖的亲表弟,也就

  • 盘点那些比魏征还牛的那些谏官:都敢指着皇帝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为阻止皇帝弹麻雀,大臣不惜被打掉牙齿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爱好,喜欢在后花园用弹弓弹麻雀。一天,玩得正起劲,一大臣声称有急事求见。尽管极不情愿,但听说是急事,宋太祖还是立刻接见了这位大臣。谁知大臣东拉西扯汇报后,宋太祖才发现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便大怒,责问他为什么要撒谎。大臣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没有

  • 只为贪图美色?董卓为何不把貂婵赏赐给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看三国看得累了,索性合上书,冒出个想法,假如董卓当年把貂蝉赏赐给吕布会有什么下场,还会身首异处,吕布还会和自己对着干吗?本来董卓是曾经想把貂蝉赏赐给吕布的,当时吕布和貂蝉搂搂抱抱,让董卓很恼火;再加上自己的女婿谋士李儒也建议董卓应该把美女赏赐给吕布,理由是当年楚庄王曾经赦免了曾经调戏自己爱妾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