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手下曾打败关羽、刘备的一流名将是谁?

孙权手下曾打败关羽、刘备的一流名将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54 更新时间:2024/1/6 4:53:28

陆逊,字伯言。东吴名将,曾经是东吴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在奇袭荆州白衣渡江之时颇用奇谋,在火烧连营、大战夷陵时颇用其智。那时的孙权曾依仗他为江东的肱骨之臣。不过在此以前,陆逊曾经很低调。

陆逊本是个默默无闻的书生,他的父亲叫陆骏,曾经担任过九江县的都尉,也就是九江县的公安局长,在当时属于微末小官,根本不值得一提。陆逊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不久,祖父陆康也死了,其实陆康死于孙策之手。当时陆康任庐江太守,而孙策在袁术手下效力,袁术唆使孙策派兵攻打庐江,陆康怎是孙策的对手。陆康死后,陆逊,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一下子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其一,不事张扬,默默无闻。尽管陆逊年龄很小,但是风雨的浸染让陆逊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本事,而且他的家族名人辈出,他的叔父陆绩比较柔弱,尽管也和陆逊年龄相差不大,却是当时著名的学问家,曾经也做过文职,陆逊的表兄顾邵是顾雍的长子,在那个时候,顾家和陆家都是东吴的名门望族。陆逊注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不喜欢张扬,不喜欢吹嘘自己,只是喜欢默默的做事。

其二,牛刀小试,入赘豪门。孙策死后,孙权继承父兄之基业。开始广纳贤士,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这只是牛刀小试,但孙权却发现陆逊是个人才,不久为了拉拢陆逊,便让自己哥哥的女儿下嫁给陆逊,从此陆逊成为江东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

其三,疑兵之计,平定山区。陆逊天生就是喜欢打仗的好手,而且往往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这就需要谋略。当时丹阳一带的居民在曹魏军事力量的威逼利诱之下,有很多人都纷纷投降。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对方武装。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

其四,投其所好,暗中下套。陆逊的军事才华孙权是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不过,当时有名将周公瑾等,陆逊一直在后防。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久,蜀汉大将关羽战曹仁、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江东孙权也大为恐慌。不过陆逊找到当时的守将吕蒙,说:“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因此陆逊和吕蒙联合演起了双簧。此举逼得关羽败走麦城,荆州自此成为孙权的掌上玩物。

其五,临危受命,击败刘备。孙权杀死关羽,为自己带来了祸患,不久,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兴师动众,进犯东吴。危急中,陆逊成为东吴统帅。尽管他早年立下大功,却很低调,因此在当时仍不知名。不可一世的刘备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当蜀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军师老疲惫。陆逊说:“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太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但是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人刮目相看。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联营40余寨,蜀军死伤惨重,蜀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蜀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

其六,不慌不忙,从容撤军。陆逊对当时的形势了如指掌,夷陵之战后,他知道如果乘机把进攻益州,一定会得不偿失。因为曹丕并不是真心帮助自己。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曹魏的兵力最强。曹丕坐山观虎斗,一旦有可乘之机,肯定会乘虚而入。于是果断的下令穷寇勿追,让刘备退回到白帝城。不过刘备羞辱交加,自此一病不起。然后主动与蜀汉示好,并且智退曹魏的军队。

从此,陆逊在江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声大振。后来被任命为东吴丞相、大将军。陆逊由于功勋卓著,在东吴里,享有崇高威望,他是东吴著名的四英将之一,和周瑜相比,他比周瑜更有计谋;和鲁肃相比,他比鲁肃更英明神武;和吕蒙相比,他比吕蒙更加胸襟宽广、做事稳重,且有先见之明。江湖曰:关羽世之虎将,当时人莫敢仰视,曹操也从心里对之敬佩三分,毕竟水淹七军的神话让人无法复制,以致曹操甚至要迁都;刘备当世英雄,连曹操都曾在青梅煮酒中大加赞赏,不过火烧连营七百里,彻底断送了刘备的江山梦。这两个人在当时绝对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可是顷刻间烟消云散,让人叹息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刘璋才是三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一般人都认为刘备是最仁慈的君主,你看面对着暴躁的张飞、傲慢的关羽,刘备总是慢条斯理,显示出那么沉稳;当陶谦三让徐州的时候,刘备显得是如此的诚意,宁死也不愿意接受重任,让人感到刘备的确很仁爱;当曹操率兵攻打荆州的时候,老百姓自发的跟着,后来竟然有十万之众,当时刘备有句名言:夫成大事者,以

  • 历史上空谈误国最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王衍,字夷甫。西晋时代的著名的美男子,而且谈吐风雅,举止潇洒,又系出名门,实在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这个人却制造了一个成语,那就是“清谈误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清谈误国,历史上始作俑者就是王夷甫。王衍很聪明,因为堂兄是竹林七贤之一,小时候便喜欢结交竹林名士。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山涛,山涛看见他后

  • 名臣王安石另一面:教唆宋神宗“享尽天下财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熙宁初的一天,宋神宗与王安石交谈时候称赞汉文帝宁可取消建筑承露台的计划,也要节省资金,为天下守财。王安石本应鼓励神宗以汉文帝为榜样,但是他竟然回答:如果皇帝能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即使用尽天下财赋也是理所应当。王安石绝对不是爱护人民的贤良,而是贪婪皇帝的教唆犯。熙宁初的一天,宋神宗与王安石交谈时候称赞

  • 三国史上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坚是一个英雄,他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可是这样的人后来却死于一个无

  • 盘点我国史上著名“父女档”:“虎父无犬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班彪 班昭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造诣颇深。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二十多岁时,群雄并起,隗嚣在天水拥兵割据,他避难相随。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为

  • 明朝的蒙古族将领满桂:忠于王事被射成了马蜂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地处辽东的满洲后金政权不断出兵袭扰明朝边境,明军众将领率部奋勇抵御,不少将领血洒疆场,如贺世贤,尤世功,陈策等人,而在这些忠勇殉国的明军将领中,竟然还有一位蒙古族的将领,他名叫满桂,为保卫北京城而惨死于满洲人的乱箭之下。满桂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怎么会成为明朝的武将呢?原来他的家乡在今天的

  • 揭秘:三国史上借魅力和智慧搏上位的香艳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美女很多,可是聪明的女人并不多。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的,更是凤毛麟角,在那个时代,女人只能在家做宅女,要么相夫教子,要么守候在屋子里,就这样终老一生。不过任何人总有例外,比如那个叫秦宜禄的女人杜夫人。其实秦宜禄也是个人物,你看在乱世之中,谁都想找靠山,谁都想找人才。秦宜禄本是吕布手下的大将

  • 揭秘:谁是三国时期最为明智心思缜密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可以说三国的历史,人才荟萃。这时期,各式各样的杰出人物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壮丽的篇章,不仅仅男子汉,就是女人也是如此。当然生逢乱世,要想生存

  • 《三国演义》中六大妖人排行榜:诸葛亮竟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常言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指的是三国演义里面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奇谋妙策。除了英雄无敌的诸多武将和满腹奇思妙想的谋士之外,在罗贯中的笔下也出现了很多擅长法术的“妖人”,作为封建时代的历史小说,这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Top6:张角《三国演义》的故事是从黄巾起义的故事开始入笔的,所以张角便是第一

  • 三国历史上谁是发现怪才贾诩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是三国时期很有本事的谋士,早先在李傕郭汜手下,曾逼的司徒王允自杀;不久在张绣身后指点,竟让曹操多次中招;最后投降曹操,曹操居然对之大为赞叹。不过尽管贾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到最先发现贾诩的人物,也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第一个发现贾诩的人物,名叫阎忠。当时贾诩一直默默无闻,只有汉阳阎忠认为贾诩有陈平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