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渭的事迹:揭秘明代文学大家徐渭的幕府生涯

徐渭的事迹:揭秘明代文学大家徐渭的幕府生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79 更新时间:2024/1/13 21:51:26

看看中国史,有多少文化巨人在科考时名落孙山!然,直到今天,各种各样的考试仍大行其道。于是,高分低能儿也就层出不穷。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有明一代诗文、书画、戏剧大家。他的诗被“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尊为“有明一人”,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他的书画则崇拜者更多,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说,如果生在三百年前,愿意为他磨墨理纸,倘若他不肯接纳,我就站在门外,即使饿扁了肚子也决不离去。然而徐渭的一生却很不幸。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但却科场蹭蹬,八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中年因患狂疾杀妻,下狱七载,晚年则靠卖字画乃至卖书卖衣度日,最终潦倒而死。

徐渭一生,曾四度入幕,第一次在时任总督浙闽军务的胡宗宪幕中,历时五年左右;后三次分别在宣大巡抚吴兑、礼部尚书李春芳与翰林院修撰张元忭幕中,但时间都很短,最长的吴兑幕中也不过半年左右,因此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而第一次与胡宗宪的交往则颇为相得,是徐渭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徐渭

明代嘉靖年间,江浙、福建一带倭寇猖獗,许多地方都遭到倭寇的袭扰与掳掠,百姓深受其害,社会也因此动荡不安。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胡宗宪调任总督浙闽等处军务,总督府暂驻绍兴。当时由于寇情复杂,督府与朝廷函札往来频繁,亟需一位具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的人担任此项任务,于是胡宗宪经身边幕僚介绍,看中了当时在绍兴一带颇负文名的徐渭。在此期间,徐渭一方面协助胡宗宪草拟书函表文,一方面参与了诱捕海寇王直、徐海的活动。王直与徐海是当时活动于浙江沿海一带的海寇头目,两支海寇人多势众,如果对他们实施军事进剿,胡宗宪没有这样的实力,倘若实施,最终结果很难预料。于是胡宗宪听取徐渭及其他幕僚的建议,设计对这两人诱以官禄,拉拢分化,最终瓦解了这两支海寇队伍,大大减轻了浙江沿海一带的寇患。

几经接触,胡宗宪觉得徐渭文笔不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督府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当年年底,胡宗宪提出请徐渭留在总督府作幕僚,但为徐渭所推辞。胡宗宪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觉得徐渭虽然科场不顺,但人才难得,于是第二年新年一过,再次派人到徐渭家请他出山,言辞恳切。徐渭为胡宗宪礼贤下士的风范所感动,同时也考虑到进入幕府能解决自己及一家的生计问题,于是在这年正月初三正式进入胡宗宪幕府。

初入幕府时,徐渭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胡能以宾客之礼待他,他就来,否则他就不来,同时来了以后还应允许他时有进出。胡宗宪知道徐渭放任的脾性,知道这样的人只有多加优容才留得住,就答应了他的条件。胡宗宪管理部属十分严厉,部下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在督府谒见他,都害怕遭责罚,在他面前匍匐而行,不敢仰视,但对徐渭却优礼有加。徐渭常常穿着布衣戴着乌巾直入督府,见了胡宗宪也不跪拜,只作长长一揖,以为见面之礼,然后坐下来和他谈论天下大事。他高谈阔论,旁若无人,胡宗宪虽然觉得徐渭有些倨傲,但所论却很有道理,于是也并不计较这种不甚恭敬。徐渭入幕前的推辞与入幕初期行为上的过于狂放,多少带有对胡宗宪试探的意味。入幕后,胡宗宪很器重徐渭才华,待他如上宾,徐渭也竭力相报,很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者之风。

不久,由于前方寇情紧急,胡宗宪设指挥部于宁波鄞县,徐渭也随胡宗宪来到鄞县,协助胡宗宪指挥围歼岑港倭寇的战斗。

当年四月,胡的部下在舟山捕获一只雌性白鹿。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天预示的祥瑞,胡宗宪很高兴,打算将它献给嘉靖皇帝,便请人写了一道《进白鹿表》。表文写成后,胡宗宪请徐渭过目。徐渭看后没有说话,但瞪着眼睛,似乎不甚满意。胡宗宪说:“先生是不是觉得文章写得不怎么好?能不能借你的大手笔也写一篇。”于是徐渭就写了一篇。胡宗宪分辨不出两篇表文的高下优劣,就将两篇文章与白鹿一起同时送至京城,请送鹿的使者将两文送给与自己友善的翰林学士董份等过目,让他们择优选用。几位学士看了文章后,一致认为徐渭的表文好。于是使者就将白鹿与徐渭所撰的表文一同上献。嘉靖皇帝看了表文与白鹿很是高兴,赏给胡宗宪大量银币。此后胡宗宪对徐渭更加刮目相看。

徐渭爱喝酒,幕府中无事的时候就会邀上几个朋友到酒家喝上几盅。一次徐渭与一群年青朋友在酒肆饮酒作乐,正好遇到幕府有事,急须与徐渭商量,但派人四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到了晚上,衙役们知道徐渭在幕府中的地位,不敢将大门关上,一直等他到深夜。有人了解到徐渭的行踪,向胡宗宪打“小报告”,说徐渭在某酒家喝酒,喝醉了还高声大叫。胡宗宪听后不仅不加责备,反而把他称赏了一番。

还有一次,徐渭与朋友在一家酒楼喝酒,有几个军士也来这里喝酒,但酒足饭饱之后却不肯付钱,与酒家掌柜、伙计争吵起来,将酒家的掌柜、伙计大骂一通又痛打了一顿。徐渭对这几个横行霸道、白吃白喝的兵痞十分愤怒,就暗中写了一个条子让身边的人带给胡宗宪。胡宗宪得知这一情况,立刻派出一队人马赶赴酒楼,将这几个兵痞捉拿归案,立即正法。

当年七月,胡的部下又在安徽泾县捕获一只雄性白鹿,于是胡宗宪又让徐渭撰写《再进白鹿表》,将鹿与表再次献给嘉靖皇帝。嘉靖三十九年八月,浙江有人上山采药时掘得十株大灵芝,同时发现一只蹲蛰在灵芝根部的白龟,此人将灵芝与白龟一起送到总督府。胡宗宪又让徐渭起草《进白龟灵芝表》,与白龟灵芝一起上献嘉靖皇帝,胡宗宪再次受到皇上的厚赏。

胡宗宪对徐渭的文章才华十分满意,为了能留住他,使他安心于幕府,为自己尽力,便借助自己的地位与影响,在杭州为徐渭聘定张氏女子作继室,并随即为他支付了聘金。徐渭的发妻潘氏于嘉靖二十六年去世,以后他虽有过几次婚姻,但均相处时间不长即告失败。因此在发妻亡故后的十五六间,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孤身独处。徐渭对胡宗宪为他聘定继室十分感激,这不仅因为自己可以坐享其成,重获妻室带来的关切与温情,还因为家中的老母又有人侍奉照顾,免了他的不少后顾之忧。为此他写了《谢督府胡公》。第二年正月,徐渭正式将张氏从杭州迎娶到绍兴。婚后不久,即赶赴杭州胡宗宪幕府。婚后第二年,张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的是,五年多以后,徐渭因“心疾”发作,怀疑妻子有外遇,将她杀害了。在众多朋友的协力帮忙疏通下,他才免于一死,但还是为此付出了七年牢狱的代价。

徐渭在胡宗宪幕中,不仅为胡宗宪代拟书函,也积极为他的军事行动出谋划策。徐渭入幕前在绍兴有数次亲身参加抗倭的经历,他曾夹在士兵队伍中,冒险随军到前线,观察形势,谋划克敌方略;事后又记下战事经过,分析成败原因,对倭寇的活动规律及采用的战略战术有一定了解,积有一定的抗倭经验。入幕后,他虽然主要是以才智见用的文职人员,但喜欢与武将结交,与他们谈论一些战事问题。因此他对军事行动的建议常为胡宗宪采纳。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说:“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明史·徐渭传》也说:“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汪直,皆预其谋。”由此,他在军事上也颇受胡宗宪器重。在胡宗宪幕中,徐渭究竟为抗倭战事具体做了些什么,由于史料缺乏,难以实考。但以徐谓的经历,以他好奇计又喜谈兵的性格以及素来对抗倭的热情,可以断定他参与了不少重要军事行动的谋划,这从他《文集》中的《拟上督府书》等文中可以看出来。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胡宗宪重建杭州镇海楼竣工,这一年胡宗宪的平倭战绩辉煌,为此他十分高兴,认为楼成之后应该有一篇记来记述此事,于是就请徐渭写了一篇《镇海楼记》。写成以后,胡十分满意,作为奖赏,他送给徐渭二百二十两银子,让徐渭建造房子。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徐渭推辞再三不肯接受。胡宗宪说,我比不上唐朝的裴晋公,你写的这篇文章,我也不能像裴度对待皇甫湜那样给予厚赏,如果用皇甫湜为洛阳福先寺作碑记所得到的报酬来要求我,这点银子还嫌太少,怎么能说多呢?徐渭见胡宗宪说得恳切,收下了这笔银子。回到绍兴后,他变卖了家中一些文物字画,又凑了二百二十两银子,在绍兴城东南买了一处占地十亩有二十来间旧房的地块,对它进行整修改造,使之成了一个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私家园宅。约两年后房屋建成,徐渭非常有意思地将大堂取名为“酬字堂”,意思是这处房子是自己用卖字得来的钱建造的。可惜这处修建没几年的园宅,在杀妻事件发生急需花钱时被典卖了。

嘉靖四十年夏天,徐渭因身体状况不佳,在征得胡宗宪同意后离开幕府回家养病。但此时幕府中的文书函札事宜很多,徐渭的离开使胡宗宪仿佛失掉了一只有力的臂膀,一些重要的函札无人操笔。于是在徐渭回到绍兴后的第三天,就急忙派人持信请徐回府。徐渭给胡宗宪回了一信,说自己这次是原来的“心疾”发作,待病情稍有好转后即回。胡宗宪对徐渭的病情放心不下,没过几天又派人前去探视,并带去了亲笔信、俸银以及徐渭不久后准备参加乡试的有关资料,表达了对徐渭的深深关切,徐渭为此很是感激。

进入秋天,徐渭的病情有所好转,不待胡宗宪来催就急急赶往胡在杭州的幕府,为胡宗宪效力,也准备着参加这年的秋试。在几年的接触中,胡宗宪觉得徐渭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凭他的才学实力在乡试中得个上第应该不成问题,因此鼓励他谋一个正经的仕途出身。其时,胡宗宪权重东南,浙江秋闱期间朝廷委派来浙的考官都到胡府拜见他。考虑到考试毕竟有许多说不清的因素会发生作用,为保险起见,胡便趁此机会将徐渭之事对考官一一加以关照,并说如果哪一位考官在考评时录取了徐渭,我一定好好地感谢他。但不料事出意外,一位贡士出身的考官由于拜见来得较晚,胡宗宪有些看不起他,就忘了与他打招呼。阅卷完毕考卷拆封后,录取的名单中遍寻不见徐渭之名,主考官急忙寻找试卷下落,结果正在那位贡士出身的考官处,且试卷已被这位贡士写满了批语,满纸讥讽,圈涂得不成样子,无法再进行复议,于是徐渭再次名落孙山。徐渭虽对此愤愤不平,却无可奈何。这是徐渭一生最后一次参加科考。

虽然乡试不举,胡宗宪仍留徐渭于幕府之中,且一如既往地对待他。徐也跟着他辗转于安徽、江苏、福建等地。嘉靖四十二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受人弹劾,随即被免去全部职务,不久又投入监狱,总督府解散,徐渭怅然回到家乡绍兴。三年后胡宗宪在狱中自杀身亡。

徐渭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对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他始终念念在心。五十八岁那年,他偕同幕友沈明臣准备去安徽绩溪凭吊祭扫胡宗宪墓,不料乘舟至严州时脑病复发,出现幻觉,不得已只好返回绍兴,久存心中的感念之情只能拜托沈明臣前去灵前诉告。

徐渭在胡宗宪幕府的五年,主宾相处融洽,是他一生中最为顺心的五年。但由于只是幕僚,加之胡宗宪待他不薄,因此他也不能不承胡宗宪旨意做一些有违自己心志的事,比如他明明了解严嵩专擅媚上,招权纳贿,还是替胡宗宪撰写祝寿贺表,阿谀吹捧严嵩等。这种内心不愿却又不得不为之事,暴露了徐渭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当然我们今天这样说,也许是对一位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封建文人的苛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守护变法天平保全苏轼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真宗给李宸妃的遗诏,大宋宫词刘娥真恶心,长孙皇后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官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

  • 荒唐皇帝完颜亮的奇特嗜好:霸占“罪臣”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堂皇的荒唐,拒做帝王妻:汉宫飞燕,嗜好有哪些

    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有一个嗜酒贪杯的女人,她就是第四任帝王海陵王完颜亮的妃子蒲察阿里虎。完颜亮以贪色而臭名昭著,他是金王朝诸君中后妃最多的一位。说起来,完颜亮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在未登基前有过三个远大志向:一、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二、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三、得天下绝色而妻之。其中第三条是他最致力

  • 富国有道:大汉朝文景二帝是如何打造汉初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代的盛世,汉朝治国之道,大宋王朝赵匡胤

    汉高祖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败了强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但面对的却是一片惨淡而严酷的现实。由于战争的破坏,山河破碎,许多著名的大都市都付之一炬,残垣断壁,变成了废墟。国家人口锐减,大城名都,户口可得者只有十分之二三,即大中城市的人口减少了70%。刘邦的封地曲逆原来有三万人,现在只有剩下五千。在战

  • 三国历史上刘备凭什么当大哥大?刘备有什么能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如何能成功的原因,刘备之所以成功原因,刘备两次投奔过谁

    《三国演义》和三国戏中的刘备是一位"大仁大德"的主子,然而也是一具无才无智的木偶,以致民间有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来的。甚至连哭他也不会,比如对付鲁肃索荆州的哭,还是诸葛亮导演的。这就令人费解了:在群雄逐鹿、英才择主而事的时代,他若真是这么个孱头,凭什么吸引人?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要抛弃公孙瓒而投奔

  • 白马将军公孙瓒:三国历史上早期最强的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白马大将军是什么意思,十八路诸侯手下大将,公孙瓒为什么会输给袁绍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为人美姿容,大音声,言事辩慧,家世二千石,辽土豪强。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与刘备师从卢植,为郡小吏,太守犯法,甘愿随同远徙,临行于北芒拜别祖先,慷慨悲泣,其气度为时人所重,既行,于道得赦。还郡为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鲜卑数百骑,约其从者曰:今不奔之,则死尽

  • 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反复无常,吴三桂是哪里人,吴三桂历史罪人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浪花,亦不失为一景。1、在吴三桂的众多谋士中,方光琛、刘玄初

  • 司马氏统一中国:三分天下的孙刘曹竟后无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氏是怎么篡位,小司马氏,现在的司马氏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率领饥肠辘辘的孑遗臣民向兵临长安城下的匈奴汉国大将刘曜肉袒出降,不久即如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遭受“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距离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辉煌时刻,不过短短37个年头,统一喜剧就迅速演变成

  • “五毒公主”高阳公主:身边男子为何沾之即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起高阳公主,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唐朝公主本有一部分人行为不检,但象她这么五毒俱全的还真不多见,骄横跋扈,淫恶纵欲,欺凌家人,干预朝政,外加其蠢无比,前面四条都不算新鲜,第五条都占到才叫“人间极品”,惹得身边倒霉男子个个沾之即亡,其效率之高,堪比鹤顶红。说起高阳公主,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唐朝公主本

  • 刘备宽厚仁慈:刘备因哪件事落下假仁义的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爱宽厚,宽厚仁慈的读音,宽厚仁慈的解释

    说起来,刘备的手段也很简单,那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但由于他表演得十分真切,故极具欺骗性。但在一次醉酒后,他暴露了真面目。《三国志·庞统传》载,刘备曾酒后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完全忘记了当初他“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的誓言。《三国演义》欲表现刘备的宽厚仁慈,故将许多决策都说成出自诸葛亮等

  • 赵匡胤竟是杀害岳飞的“元凶”:三方面解读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高宗为何杀岳飞,岳飞朝代的皇帝,赵匡胤有没有杀功臣

    为了收回各种权力,重塑中央集权制,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了,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也。第一个方面:细分职业,四十八人掌管兵权。要知道,自从“黄袍加身”后,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再发生,赵匡胤下令,原来的“两司”变成“三衙”,即未来的宋军“三帅”——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