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3/12/13 2:26:15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个昏君,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跟士大夫诗赋唱和。从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多少有点意思,至少不像现在名气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那么俗气。《隋书》上说他“好学,善属,深沉严重,朝野属望”,应当说有点道理。杨广文才不错,武功也有那么点,隋平南陈,他是行军元帅,北却突厥,他还是出征的主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没有给将士们添乱。即使是痛贬他的史家,也不得不承认他“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可是,造化就是这样弄人,被聪明所误的人,在聪明人中十有八九,炀帝杨广就是一个典型。

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特别著名的是科举制度。正是这个制度,让中国的帝制有了世界上最完备和发达的官僚结构,被后世史学家许倬云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之一,让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惊叹,怎么中国那么原始的帝制,却有了一个现代化的官僚制相伴。当然,调动几百万民工修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以及兴百万大军屡次征伐辽东,也是他的大手笔。只是这样的大手笔,最终让他丢掉了江山社稷。

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他那样,做了如此多的遗惠后世的大动作,却因此身死名裂的。不仅科举制让后来的皇帝把天下英雄尽数纳入彀中,而且大运河也让后来的朝尽享漕运之利,然而他得到的只有千古的骂名。毋庸讳言,在当时,这些大手笔的施展对于社会生活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中国虽然有着发达的商业,但却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市场,发展出成型的商业社会,国家也没有对应的制度和税收策略;中国也不完全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海洋经济由于受到商业发展的限制,更是进不了国家战略的视线。所以,历代王朝都只能以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基础,而小农经济是经不起国家大手笔动作的。修建东都和大运河,成百万人耽误农时,消耗储备,一已为甚,何况再乎?农业民族,从本质上讲是不宜扩张的,对外战争,最高的限度是防卫性的。以秦始皇这样的雄才大略,挟灭六国之势,击走匈奴之后尚且得修长城,可见进攻态势之不可取。百万兵上阵远征,百万人沿途馈粮,幸而战胜,尚且难以预后,何况战败!说到底,中国不是一个商业国度,可以方便地集中资源,也需要靠武力维持商路的畅通;中国也不是一个海洋国家,无视海洋的运输之利,也想不到出海谋取更多的资源。在自己限定的框架里,只能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否则就要出大麻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张廷玉靠什么做到清朝最高官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廷玉是忠臣吗,张廷玉相当现在什么官,张廷玉谥号

    重满轻汉,一直是清朝惯用的统治策略。但即便如此,在汉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汉人,应属张廷玉。张廷玉辅佐了清朝的三代君王。在雍正年间得到了重用。雍正当政的时候,张廷玉官职做到了

  • 李光地家训传出国门:后世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读王阳明家训有感,揭秘史上真正的李光地,李光地家训家风家规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他根据数十载从官经验和自己的求学经历写就,并身体力行,其子孙后代在传

  • 李光地为何被贬为台澎知县?李光地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光地不回来,康熙为什么不杀李光地,李光地最后结局

    清朝康熙王朝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1681年李光地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与理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旧倡导礼乐,实行海禁措施,限制了矿业的发展,对康熙晚年的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明崇祯十五年(16

  • 苏秦:从运气不佳的纵横客到超级国际咨询顾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我把时空门上交给国家by柳二狗,苏秦纵横术,张仪苏秦谁厉害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作为说客,苏秦

  • 揭秘:秦始皇竟然曾打算用禅让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如果传位给扶苏,秦始皇为什么要杀方士,都说秦始皇是暴君、他却给人留下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唐太宗女儿兰陵公主受宠吗?兰陵公主婚姻生活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最好命的公主和一生幸福,我理想中的婚姻生活,唐朝兰陵公主是寡妇吗

    一、 兰陵公主的生薨及长幼问题关于兰陵公主的出生年月,历史上并无记载,有关于她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关于兰陵公主李淑的相关记载如下:“兰陵公主讳淑,字丽贞,唐太宗第12女。下嫁兖州都督、太穆皇后族侄窦怀悊,显庆年间病逝。”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她是太宗的第12女,后来下嫁给了

  • 李世民部下武将谁的武艺最高 又有谁排上了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的五虎将,武艺强的人武功高,李世民身边的谋士

    幼年时候,痴迷传统说书艺人的《兴唐传》,对隋末英雄排行榜中武艺最高的前十位如数家珍,比如李元霸,这位号称隋末第一条好汉的大英雄擅使一对擂鼓瓮金锤,而第二条好汉叫做宇文成都,杀人的兵器是一条凤翅镏金镗,依次排列的则是裴元庆、雄阔海、伍天锡、伍云召、罗成等人,后来知道这些好汉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好多都

  • 三国中被意淫最多的两个美女:铜雀春深索二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三大美女,中国美女,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画面

    在金戈铁马的三国乱世,有两位绝色佳丽的故事,被作为英雄美人的典型广为流传,同样也成为当代猥琐男们意淫的绝好对象。这就是江东二乔(古汉语中“桥”“乔”二字通用)。这两位“著名”的美女,可惜历史上甚至没有记载她们的名字,只说她们是皖城人(今安徽省怀宁县)。她们的父亲,人称乔公,意思是姓乔的老人家。这位乔

  • 为何说中国自曹操之后就没有过真正的男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现代人喜欢黑刘备,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曹真真的那么无能吗

    历史上称男人,是与女人示别。虽然女人中也有强者,那叫以柔克刚,最多就叫阴刚;与阴刚划分界限,历史男人的标志,就叫阳刚,阳刚的别称,就叫英雄。中国历史,问某人是不是男人,等同问他是不是英雄。英雄是男人的递进,是男人迈进世界的最后一道关口,它的通道,直指未来的墓碑。因为英雄是男人的标签,历史上去看男人,

  • “不要脸”的刘备为何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率数十万教众揭竿而起。朝廷下令各地自募兵勇,征讨黄巾义军。时有校尉邹靖,响应朝廷诏令募集兵勇。刘备便率其从属关羽、张飞、简雍等人投奔邹靖。中平二年,汉阳人边章、韩遂与宋扬、北宫玉、李文侯伙同羌人造反,一时间聚众十余万,进犯三辅地区。金城太守陈懿、护羌校尉伶征先后率兵围剿边、韩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