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要脸”的刘备为何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不要脸”的刘备为何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3/12/6 7:50:31

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率数十万教众揭竿而起。朝廷下令各地自募兵勇,征讨黄巾义军。时有校尉邹靖,响应朝廷诏令募集兵勇。刘备便率其从属关羽、张飞、简雍等人投奔邹靖。中平二年,汉阳人边章、韩遂与宋扬、北宫玉、李文侯伙同羌人造反,一时间聚众十余万,进犯三辅地区。金城太守陈懿、护羌校尉伶征先后率兵围剿边、韩叛军,均被消灭。其后,朝廷又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讨边、韩,皇甫嵩请求发乌桓兵三千人。校尉邹靖建议说:“乌桓兵弱,可招募鲜卑兵以充兵源。”大将军掾韩卓亦认为,邹靖久居边塞之地,了解蛮夷虚实。如果诏令邹靖招募鲜卑骑兵五千人,一定能对破敌起到作用。此时,刘备也因征讨有功,拜官安喜县尉。后来本郡督邮因公事到县巡查,刘备请求谒见,门下却不予通传。刘备大怒,遂与一干人等,直入督邮驿中绑缚督邮,杖打二百,解下印绶,套在督邮脖上,弃官而逃。

皇甫嵩久居边塞,多次征讨叛军有功。四海之内享有较高声誉。百姓念其功绩,曾作歌互相传唱。歌中唱道:“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校尉邹靖追随皇甫,虽然没有显赫的声名,但因他忠于汉室,亦在历史上留下了贤名。年仅二十四岁的刘备刚出茅庐,便踏寻着邹靖的足迹,求得一方任职。他本应保境安民,尽其本份。可是朝廷却要求各地罢免那些因为军功而被封官的草根。刘备惧怕自己会失去职位,本希望能面见督邮求情,保住自己的官职。可督邮前往安喜巡查,可能接见了该县县长,向县长询问官员的任职情况。而刘备新官上任,寸功未建,担忧因此除名。加之督邮拒而不见,使他更加深信自己可能被罢免,便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举动。

在《典略》的一书中,曾记载刘备欲杀督邮,因督邮百般讨饶,才放过他逃跑。可见,刘备青年意气风发,本想干出一番事业。无奈生逢乱世,朝堂之上谄媚之徒兴风作浪,使他一时心灰意冷,干出与朝廷为敌的事情来。而倘若生在太平世道,鞭打朝廷命官弃官而逃的刘备一定会被全国通缉。幸运的是,他生在乱世,朝廷、地方政令不通,各地政府部门乱得一塌糊涂。千年机遇使他逃过一劫,很快因为又一次讨伐黄巾有功,被任命为下邳丞。可刚过不久,刘备又放弃下邳丞的职位。转战各地之间被再次任命为高唐县尉,不久又升任县令。可是好景不长,高唐县很快被黄巾军攻破,刘备无法,只得投靠中郎将公孙瓒。公孙瓒念及儿时情谊,向朝廷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派他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抵御冀州牧袁绍。

刘备数战有功,暂任代平原令一职,再后来兼任平原相。就在此时,素来瞧不起刘备的平原郡人刘平认为受刘备管辖是耻辱的事情,便派刺客刺杀刘备。可是刺客最终竟不忍下手,反而向刘备说明来由拜辞而去。此后刘备名声大噪,坊间认为他“得人心如此”。曹魏《魏书》中记载:“刘备不论三教九流,均待之甚厚。当时天下大乱,人民饥谨,大户纷纷囤积居奇。刘备勤于练兵,对外作战多次胜利;对内严打投机,平抑物价,视平民百姓如己出。许多人纷纷投靠他。”正因为刘备在平原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当时徐、齐、豫、冀、青等州郡的诸侯、太守、州牧对他颇为看重。更甚的是,连孔子的直系后人、东汉大儒北海太守孔融都对他钦佩有加。时任徐州刺史的陶谦也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从此以后,刘豫州美名逐渐传遍天下。

一失领地、二离其职、三易其主

刘备早年,从担任安喜县尉开始算起,一直到担任豫州刺史。其间曾先后担任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县县令、别部司马、平原令、平原相。除别部司马属于军职,其余都是地方行政官职。如安喜尉类似现代县公安局长、下密丞类似现今的副县长、高唐尉类似现代县级市公安局长、高唐令、平原令相当于如今县级市的市长,而平原相属于汉代郡国制下平原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现代副省级市市长。其中担任安喜尉、下密丞时,刘备曾两次弃官而逃。而赴任高唐时,领地被黄巾军攻占。及至投靠公孙瓒后,刘备的事业才算初有起色。按理来说,刘备一失领地、二离其职、三易其主,早就应该声名狼藉。可是当他面对刺客的刺杀时,为何能化险为夷,并且名声斐然,最终被举荐被豫州刺史(类似现今的省长)呢?

实际上,这就要从刘备初出茅庐说起。刘备出山,依靠的是讨伐黄巾。虽然在今天看来,黄巾起义有一定积极性,但是在当时忠君爱国思想的感染下,当时百姓无非忠于汉室忠于刘家。而黄巾军本来就是各地的游民、盗贼、土匪、宗教人士、小知识分子所组成的,他们并非军纪严明、对民秋毫无犯。故而一定程度上被民众所排斥、反对是必然的事情,刘备平定多地黄巾,本身就是以草根的身份用实力担任县市要职。后来在高唐期间,虽然兵败,但得到老同学公孙瓒的帮扶,又一次担任平原国相,并且能励精图治、自力更生,在乱世之中创造一片福地。无论如何,这样的壮举在乱世之中必然能引人侧目,这样一来,经过当地百姓、士人的口耳相传,刘备声名的传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有人却认为刘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自作多情地派“荆轲”刺刘,做冒天之大不韪的事情。本来刘平并非什么贤明之士,而刺客亦非他的心腹。而上演这场滑稽的“刺杀话剧”时,刺客成功全身而退,刘平自然声名狼藉,而刘备成了最大的得益者。他不光会被捧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英雄,也会进一步的神化、强化刘备。汉时的社会,人有贤名就有生存的资本。刘备虽然当时不是汉末重要的割据将领,但他从一介布衣升为地方大员的遭遇本身就是一段佳话。这样的刘备,无论多么虚伪,多么失败,仍堪配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差点把唐朝玩转的医生郑注:曾掌握着首都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学郑注,唐朝六次被攻破都城,郑太后唐朝百度百科

    郑注,唐朝人。他身材矮小,眼珠下斜,看不得远处,而且出身贫寒,只能靠医术为生。这样的角色,在唐朝那种重门第重文才重身形的年代,成功率一般为零。但是,郑注不是一般人。武宁节度使李愬,是唐朝军阀割据时期的名将,可惜有一难言之隐,就是……他阳痿。战场上横刀立马,床上却人见人欺,那个郁闷啊。这时,郑注通过曾

  • 哪位奇女子是“历史上巾帼英雄第一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什么叫奇女子,历史上的奇女子,嫦娥叫什么仙子

    提起巾帼英雄,很多人会拉出一串名单: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一代剑侠红拂女、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乃至刘胡兰、赵一曼、江姐等近代女中豪杰。这些巾帼英雄,群芳灿烂,照耀了中国历史上的烁烁星空。不过,有一人众人或许不知,她武艺高强赛过红拂女,谋略之高堪比穆桂英,胸怀大义年迈挂帅又如佘太君。并

  • 三国时代人生最悲惨六个名人:吕布一生漂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最悲剧的人物,有悲惨经历的名人,三国重要人物寿命排行

    成书与明代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数十载的征战杀伐被罗贯中演绎得精彩纷呈,其中许多典故妇孺皆知,能臣名将更让人耳熟能详。本文为读者总结出六位在三国中生前死后比较悲惨的名人。吕布 此人一生从没过过好日子。从小时候开始,就没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不管是从父母那,还是从外界的。不然吕布也不

  • 明朝首辅李廷机:住破庙辞职123次未遂的大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明朝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为什么破庙不能进去

    宰相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主动走人和被炒鱿鱼,但是在明朝却有一位宰相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宰相------李廷机。明神宗万历身上有件比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和朱棣更可怕的武器------懒。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这位皇帝就开始罢工,三十多

  • 明朝首辅李廷机简介: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首辅顺序,明朝有几个宰相,明朝开国宰相

    李廷机(1542年-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泉州市鲤城区)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卒。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李廷机少贫励学,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解元。次年,被宰辅张居正请去教儿子。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第一

  • 秦始皇:历史上由一个异国歌姬创造的超级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开挂的10个古人,中国神话创世神,秦始皇发明的字

    中国历来母以子贵,儿子是彪柄史册的巍峨帝王,母亲自是跟着名垂青史。如果母亲本是达官贵族,走直线道路获此殊荣倒也名正言顺,可是这位幸运的母亲却来自当时社会的底层,一个无名无姓的舞姬——赵姬。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分走上皇太后宝座的女性,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这期间的酸甜苦辣、荣

  • 徐渭的事迹:揭秘明代文学大家徐渭的幕府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渭四声猿,明朝画家徐渭,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

    看看中国史,有多少文化巨人在科考时名落孙山!然,直到今天,各种各样的考试仍大行其道。于是,高分低能儿也就层出不穷。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有明一代诗文、书画、戏剧大家。他的诗被“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尊为“有明一人”,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他的书画则崇拜者更多,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走狗”,

  • 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守护变法天平保全苏轼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真宗给李宸妃的遗诏,大宋宫词刘娥真恶心,长孙皇后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官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

  • 荒唐皇帝完颜亮的奇特嗜好:霸占“罪臣”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堂皇的荒唐,拒做帝王妻:汉宫飞燕,嗜好有哪些

    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有一个嗜酒贪杯的女人,她就是第四任帝王海陵王完颜亮的妃子蒲察阿里虎。完颜亮以贪色而臭名昭著,他是金王朝诸君中后妃最多的一位。说起来,完颜亮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在未登基前有过三个远大志向:一、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二、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三、得天下绝色而妻之。其中第三条是他最致力

  • 富国有道:大汉朝文景二帝是如何打造汉初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代的盛世,汉朝治国之道,大宋王朝赵匡胤

    汉高祖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败了强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但面对的却是一片惨淡而严酷的现实。由于战争的破坏,山河破碎,许多著名的大都市都付之一炬,残垣断壁,变成了废墟。国家人口锐减,大城名都,户口可得者只有十分之二三,即大中城市的人口减少了70%。刘邦的封地曲逆原来有三万人,现在只有剩下五千。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