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软禁皇帝到政变 唐朝宦官专权为何如此可怕

从软禁皇帝到政变 唐朝宦官专权为何如此可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23 4:50:07

对唐代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软禁皇帝,发动政变,唐代后期的宦官专权到底有多可怕?

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唐代时期,宦官揽权从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就已经开始了。但是,那时的宦官还只是假借皇帝的权势作威作福,并没有掌握军权。

而宦官真正开始掌握军权,是从唐肃宗时期李辅国开始,到了唐德宗时期,才开始严令禁止宦官干政的。

作为唐昭宗时期的宦官,刘季述就曾联合右军中尉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等人挟宰相召百官署状同意,以“废昏立明”为由,发动过一次宫廷政变……

公元900年,左军中尉刘季述、右军中尉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等人一起暗中谋划,想要废黜邵宗,另立太子李裕为帝。

这年冬天,唐昭宗李晔在禁苑打猎,设宴饮酒。直到半夜,才酩酊大醉地回到皇宫里,借着酒意又杀了几个宦官和侍女。

次日,眼见到了中午宫门还没有开,刘季述便到中书省告诉宰相崔胤:“宫中一定有变故,我是内臣,能够根据情况自行处理,现在我就进宫去看看……”话音刚落,刘季述便率领一千多禁军破门而入,经过讯问审查,得知了具体情况。

此时,刘季述走出皇宫,对崔胤说道:“主上如此行为,怎么能管理国家?废黜昏君,拥立明主,自古就有这样的先例。这是为了国家大计,并不是叛逆。”

崔胤听了刘季述的话,心生胆怯,害怕自己被杀,因此不敢违抗。

几天后,刘季述便召集文武百官,在殿前陈列大军,并草拟了崔胤等人请求太子代理朝政的联名状,拿给文武官员看,还让他们一一签名,崔胤与文武百官不得已而从之。

此时的唐昭宗正在乞巧楼歌舞升平,刘季述等人便在门外埋伏了一千甲兵,与几位大臣进去请求奏事。

刘季述、王仲先刚刚登上大殿,将士们就冲到殿内,遇到宫人就杀。唐昭宗看见有士兵进来,吓得掉到御床下,爬起来就想逃走。不成想,却被刘季述、王仲先拦了下来。

眼见事态严重,宫人便趁乱跑了出去,并将此事禀告给了何皇后。何皇后赶来对刘季述等人行礼,并请求说道:“请军容使不要惊吓到皇上,有什么事我们大可好好商量。”

随后,刘季述等人就拿出了文武百官的联名状,对唐昭宗说:“陛下既然已经厌倦帝位,文武百官们都希望太子代理国政,还请陛下在东宫颐养天年。”

唐昭宗惊慌失措,说道:“朕昨日与大家游乐饮酒,不知不觉就喝多了点,你们又何至于此呢?”

刘季述表示,联名状不是某一个人写的,而是满朝大臣的心中所想,现如今想要阻止怕是不可能的。于是,刘季述就将唐昭宗与何皇后一起软禁到了东宫,还逼着他们交出了传国玉玺。

不得不说,宦官刘季述的手段还是非常狠毒的!

刘季述将唐昭宗等人一起软禁在少阳院,挂上了大锁,并融化好铁水将锁封死。随后,还派遣士兵包围了少阳院,一旦发现唐昭宗等人有什么动静,就要立刻向自己报告。

当时,天气十分寒冷,而嫔妃公主们没有衣服、棉被可以取暖,号哭的声音在宫外都能听得见。

做完这一切,刘季述等人便假传唐昭宗的诏令,让太子继承皇位,改名为李缜,以昭宗为太上皇,何皇后为太上皇后。

庆幸的是,此次政变维持的时间很短。

公元901年,一直对政变心存不满的左神策指挥使孙德昭,在做好万全准备后,便在宫中发动了事变,诛杀王仲先,救出昭宗,又与崔胤一起诛杀了刘季述及其党羽。

最终,唐昭宗复位,将太子废黜为德王,任孙德昭为宰相。

在封建王朝中,宦官一旦拥有了军权,地位就会越发的巩固,继而统揽一切大权。朝廷的赏罚,宰相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都由他们决定。

事实上,到了唐代后期,朝廷俨然已经成为了宦官集团控制军政大权的工具,而皇帝也仅仅只是宦官手中的一个傀儡,因此才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灭蜀之战时,刘禅作为一国之君为何毫不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3年十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

  • 姜维投降之后为什么被剖腹取胆 姜维生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姜维和魏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投降魏国后,为什么被人剖腹取胆?姜维作为蜀汉的末代大将,诸葛亮宠爱,被诸葛亮钦点为继承人,怎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这一切,都要从一开始说。一.蒋伟时代的时代背景三国争霸六十多年,最终以司马炎创立了西晋而告一段落。司马懿祖父

  • 曹冲小时候那么聪明却13岁早逝 曹冲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冲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6岁称象的曹冲,为何13岁就早逝?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乱世,当时的中原战乱四起,但是,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智慧超群的人物。像诸葛亮、曹操等等。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位人物,他就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据说,曹冲

  • 元钦:坚持一生一夫一妻的西魏废帝,最后被岳父鸠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一夫一妻的动物有哪些,道光帝的一生,皇帝的一生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皇帝拥有三千佳丽,后宫嫔妃众多,能做到一生一夫一妻的皇帝屈指可数,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了,他与孝成敬皇后张氏相伴一生,二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为后人所称赞。其实在明孝宗之前,西魏有一位皇帝,也做到了一生只娶一个妻子,他就是元钦。与明孝宗不同的是,元钦贵为皇帝,却被权

  •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相比 项羽韩信会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背水一战说的是项羽吗,项羽背水一战的故事,项羽背水一战成功的原因

    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到底谁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引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导语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两人都是同一时期人物。项羽勇猛无比能战善战,巨鹿之战

  • 官渡之战许攸有功于曹操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攸最后投靠谁了,官渡之战谁背叛了袁绍,官渡之战如果许攸没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许攸,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攸分明是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为什么曹操要杀了他?曹操能打赢官渡之战,许攸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功臣。许攸与曹操是老朋友,又有“智计”。功劳大、关系好,又有才能,许攸原本应能得到曹操重用的。然而,曹操攻占邺城后,却立刻处决了许攸。这是为

  • 历史上王彦章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哪几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彦章和李存孝打过吗,李耳死了没,后梁王彦章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李存孝和王彦章都是唐末猛将,史书记载,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而王彦章因为作战勇猛,也常当先锋。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武艺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了,当时,王彦章排名第二,尽管力大无比,但他在李存孝面前,坚持不了

  • 历史上李存孝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现在为什么不提李存孝,李存孝真实存在吗,李存孝之死

    李存孝,唐末猛将,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天生神力,原名安敬思,是晋王李克用的第十三个义子,号称“十三太保”,他是李克用十三个义子中,最出色,武艺最高的一个。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几次出战,都非常出彩,每战必胜,最出彩

  • 揭秘:宋仁宗赵祯被包拯吐口水为何竟然不动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死后宋仁宗就死了,历史上陈世美是被包拯斩杀的吗,包拯怎么连皇上都不怕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明朝秘史:揭秘明朝历史上那些浑浑噩噩的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皇帝奇葩事,人为什么会浑浑噩噩,浑浑噩噩的人叫什么

    翻开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什么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喜欢历史的人,总能从中发现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粗略地由近及远地算一下,清朝从1619年建立到1911年灭亡共延续292年,明朝从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共延续276年,唐朝从618年建立到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