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称为一代贤相的叶向高,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被称为一代贤相的叶向高,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3/12/24 10:07:37

中国古代宰相是相当重要的官职,他们有着比较高的权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叶向高是明代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万历、天期间两度担任内阁辅臣,在万历二十六年的时候,叶向高被征召为左庶子,也就是去担任皇长子的侍班官。

当时万历皇帝为了增加宫中收入,以此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内庭开支,而派太监去大肆采矿,并借此收取矿税,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浙江、陕西等地的民众都深深地受到了矿税的折磨。

当时负责开矿的太监,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堪舆,对于地质相关的学问也是一窍不通,因此所谓的开矿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一种针对底层人们的敲诈勒索。

包括叶向高在内的很多朝廷大臣都针对此,向万历皇帝上疏,要求其停止矿税,但都没有被采纳。

不久后,叶向高被提拔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他再一次言辞恳切地向万历皇帝陈述危害,但依旧没有被采纳。当时妖书案兴起,叶向高不小心惹到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因此长达九年没有得到晋升。

沈一贯被罢免后,朱赓独当国,可惜当时朱赓已经七十多岁了,处理朝政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万历皇帝下令增加阁臣,叶向高借此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次年,朱赓去世了,而次辅李延机又因为害怕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因此叶向高就成为了内阁唯一的辅臣。由此,整个内阁的事务都由他叶向高一人独自处理,长达七年,被人称作是“独相”!

高望重的叶向高在主持内阁事务期间,兢兢业业、忧国忧民、一心为公,他针对当时朝廷弊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万历皇帝表面上对他很是敬重,但实际对他的意见基本上不采纳,大体十条意见,只能接受二、三条而已。

叶向高发现了这一点之后,便先后两次上疏乞求辞职,但都被万历皇帝给挽留了下来。叶向高便转而向他请求要增加阁臣,以便协助他处理事务,又被万历皇帝所拒绝。

吏部尚书孙丕扬因为举贤荐能无法被同意,因为心灰意冷地请求辞职,叶向高上疏请求能够留下他来做事,结果万历皇帝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对于万历皇帝的种种不作为的行为,无可奈何的叶向高只能称病不出,结果万历皇帝又多次下诏,叶向高又出来主持内阁事务。

出来后,针对叶向高所提出来的诸多意见,万历皇帝又是不予理会,导致多个重要官职长时间处于空缺之中,官员的任免制度也得不到推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向高差不多每一个月都要上疏请求辞职,万历皇帝每一次也都降旨将其好言挽留了下来。成功挽留后,对于叶向高所提出的意见,又大多置之不理。

随着叶向高的身体越来越差,很多时候他都被迫在家里处理奏章,也有越来越多的朝臣纷纷上疏请求增加阁臣,以减轻叶向高的压力,相关的奏章一度达到了一百多份,万历皇帝这才任用了方从哲、吴道南等人进入内阁。

到了万历四十二年的三月份,叶向高更加频繁地乞求辞职,万历皇帝这才同意,让其告老还乡。

六年后,明光宗朱常洛继位,特意下诏要将叶向高召回。不久后,朱常洛纵欲而死,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他也下诏催促叶向高赶快回京。叶向高虽然多次推辞,但都没有能够获得批准只能于天启元年十月再度回到朝廷,二度成功内阁首辅。

当时的天启皇帝十分年轻,没有辨别忠良和奸恶的能力,因此朝廷大权很快就落入了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的手中,他们排除异己,很多贤能英才,都因此主动或被动地辞官,比如刑部尚书王纪,礼部尚书孙慎行、都御史邹元标等大都如此。

叶向高为了国家,选择同魏忠贤进行了激烈的抗争,当时很多反对魏忠贤的朝臣也都自觉地站在了叶向高这一边。而魏忠贤则屡屡拿一些小事来成心刁难叶向高,使得他多次为难不已。

天启四年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条大罪,就此点燃了东林党和阉党彻底决裂的导火索。两党之间互相倾轧,年事已高的叶向高也被波及,他自觉无能为力去打倒魏忠贤,便再一次坚决上疏辞官,天启皇帝同意了,数年后便因病去世。

叶向高被罢免后,整个朝政便自然落入了魏忠贤的手中,杨涟被诬陷而死,左光斗等羞辱被杀,满朝清高的士大夫无所依靠,正直的臣子为之一空,大明王朝也就不可避免地加快步入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卫青死后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整个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卫青被灭九族了吗,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对卫青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因为他们触碰了汉武帝的底线。原本卫青已经凭借自己的智谋,成功化解了其家族的危机,奈何卫氏后人无知,再次招惹到汉武帝,以至家族被汉武帝诛杀。至于巫蛊之祸,那只不过是汉武帝除掉卫氏一族

  • 魏灭蜀之战爆发后,孟获并没有来救援,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孟获为什么不救蜀国,七擒孟获第七次孟获说了什么,魏灭蜀之战

    孟获,三国时期益州建宁郡人,后投降蜀汉,官至御史中丞。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诸葛亮将当地首领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

  •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党怀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祖籍京兆同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斩杀马谡 背后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杀马谡?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不负先主所托,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可以说为了兴复汉室呕心沥血,最后因病客死他乡。诸葛亮生前为什么要斩杀马谡?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存在?在古人的视角里,一个好的地方,对于战争来说,

  • 北宋医学博士朱肱简介:后人称其与父兄为“一门三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肱(1050—1125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

  • 历史上最任性的公主是谁?南北朝萧玉瑶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南北朝萧玉瑶的故事。萧衍,是南北朝时代不让刘裕的传奇帝王(注:刘裕篡东晋立国,是南朝刘宋的开国帝王,一生共击杀六位真伪皇帝:桓楚桓玄、西蜀谯纵、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政治家乐雷发简介: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历史上曹爽是怎么死的?与郭太后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爽,字昭伯,大司马曹真长子,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2月5日),曹魏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兄弟三人,一同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此时,蛰伏多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与其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京师洛阳突然发动政变,占据武库,屯兵洛水浮桥,关

  • 历史上正式被册封的皇太孙有几个?其中最出色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孙,储君的一种,简称太孙,即作为皇帝的孙子而为储君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皇太孙的存在情况有两种,一是皇太子去世,他的嫡长子作为继承人而被封为太孙;另一种则是太孙本人出色,而被提前确认为皇储。做太子尚且那么难,从孙子辈直接成为皇太孙,可想而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