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温峤:用“掉包计”娶亲 当卧底两次救国家

东晋温峤:用“掉包计”娶亲 当卧底两次救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40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7:45

温峤是华夏文明衣冠南渡的股肱之臣。他依靠才华胆识与人格魅力,联合力量,对抗地方军阀,消除战乱,两度拯救南京于水火,成为“保皇派”里最闪亮的政治明星。另一面,他说话犀利,也不在乎“文明用语”;嗜赌成性,“牌品”又极差;同族长辈请他做媒,他竟恬着脸自荐。无论如何,他用42年的短暂生命,书写下整部东晋初年历史。而不溢美不隐恶的《晋书》、《世说新语》等,为今天的我们,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温峤。通讯员梅正亮扬子晚报记者张可

来宁“演讲”

皇帝听了“不愿放他走”

温峤很帅,甚至偏向女性化。史书形容一个男性,罕见地用了“凤仪”二字。17时,这个来自山西的美少年正式在政坛“出道”。在西晋首都洛阳,他最先担任纪检职务,并很快崭露头角。后“五胡乱华”,温峤跟着山西地方长官,在北方坚守。29岁时,温峤受命来到南京。在台城皇宫,他深刻总结西晋灭亡的经验教训,详细分析东晋政权当前形势,明确提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朝堂成了他的讲堂,满朝为之瞩目。刚刚登基的司马睿也动了纳贤的念头,任命他做自己的机要秘书。温峤居然拒绝。眼见皇帝要下不来台了,十几位最高级官员联名,才劝动他留下来。

滥赌成性

经常输到“不能放他走”

大场面下,温峤能慷慨陈词,平日里这张嘴就不可爱了。史书称,温峤喜欢说些轻慢放肆、甚至粗俗不堪的话。首期专栏讲到卞壸,是个出名的礼法之士,他看不惯温峤的做派,两人经常吵起来。

温峤刚到南方时,尚无具体任职,就经常找商人赌博。赢了欢天喜地;输了不服,拉着人非要“再来”,结果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等醒悟过来,已经被人拉着不让走了。这时只能请他的好朋友、高级将领庾亮带钱赎人。温峤也不知道难为情,看见送钱的人来了,就远远地招呼“快来赎我回去!”史书记载,这种事还发生好几次。

请他做媒

竟玩“掉包计”,自己当女婿

温峤的堂姑嘱咐温峤给女儿寻门亲事。妻子已经去世,温峤看着堂妹中意,竟想自己来,就说,“好女婿难找,像我这样如何?”堂姑听出话中有话,婉言拒绝,“不敢奢望。”没几天,温峤告诉堂姑已经找到人家了,“门第名声职位都不比我差。”又送来一个玉镜台说是“聘礼”,堂姑一看厚礼,估计这个人家不会差,哪知道女儿出阁去的是温家。结婚行礼后,新娘拨开团扇抬头一看是温峤。估计素闻他不按常理出牌,堂姑中计,就笑骂,“我一直怀疑,果然是你这个老东西!”这个故事被录入《世说新语》中关于“作假”的专题。后元代关汉卿的《温太真玉镜台》,京剧中的《玉镜台》都取材于此。

甘当卧底

他用智慧两次挽救国家

322年,志在篡权的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在湖北鄂州起兵攻破南京,司马睿忧愤中病死。温峤力保之下,太子司马绍顺利即位,因此被王敦视为眼中钉。后来王敦退回鄂州,为了让温峤不再捣乱,就逼迫朝廷将他调到自己部下。温峤假装恭顺,实则“卧底”。

到了324年,温峤已经获得王敦的信任。为了监视南京,王敦派温峤担任镇江地方长官,但又派自己的心腹钱凤同行。温峤知道这是监视,因此临行前的宴会上,故意装醉,要跟钱凤敬酒。钱凤举杯慢了点,温峤马上翻脸,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嘴里还说着胡话。王敦以为他发酒疯,就没有怪罪。钱凤被打伤不能同去,就怀疑温峤此举动机并告诉王敦,没想反被责怪“协私诬告”。

温峤离开鄂州,没有去镇江,而是一头扎进了南京城,并把两年多来,在王敦阵营打听到的情报,悉数报告给皇帝。王敦得知上当再度发兵,他知道自己被温峤那张嘴坏了大事,扬言要亲手拔掉他的舌头。大军一口气打到内秦淮南岸,温峤下令烧掉朱雀桥,并调兵遣将开始布防对峙,并抓住机会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敌军。不久王敦病死在军营,危机化解。

3年后,军阀苏峻叛乱,攻破南京,卞壸父子战死,庾亮出逃。温峤随即组织力量,找回庾亮,并联合陶侃,组成联军。总攻前,平叛联军修建行庙,大设坛场。温峤亲自宣读祝文,国仇历历在目,语气越发激昂,最后泪流满面,三军将士都不敢抬头观看。

永息金陵

温峤墓在郭家山被发现

苏峻之乱平定后,温峤荣归封地,却病死在路上。东晋之后几十年,没有再发生内战。温峤死后葬在南京。2001年,他的墓葬在中央门郭家山被发现。墓室前部发现的一块近方形砖质墓志,曰:“……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羲之岳丈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曾躲过王敦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人都听过 “袒腹东床”的故事:一名高官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其他年轻人都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敞着衣服、露着肚子在东厢房的床上吃东西。这种另类表现由于不做作、真性情,千百年来,后面跟着数不尽的点赞。当时也“秒杀”了来面试的人,高官听说后更是两眼放光,当即拍板就是他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名老岳丈的性情和

  • 揭秘:东晋权臣王敦攻克建康后为何不趁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

  • 盘点三国英雄临终遗言七宗最:比比遗言哪家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汉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譬如“出生入死”(语出《老子》),就是堪称精辟的。短短的四个字,极富哲学性地阐述了人生道意,每个人的一生,无非生死而已。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盖世豪杰,都抵不过百年岁月的摧噬,终会化成灰灰尘土。在这里,我们不妨八卦一番,来瞧瞧三国时代那些人气英雄们将死时都说了些什么。最温

  • 千秋功过谁人评:商鞅是帝国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变法的内容约可分成五个方面:1.什伍连坐,轻罪重刑。什伍为军队基层编制,商鞅将它应用于民间村邑,即将民众置于严密的军队式组织控制之下,并开乡村邻里间告奸连坐之先河,用轻罪重刑等严酷手段,有效地加强了对全体民众的专制统治。2.奖励耕织,摧抑工商。主要是“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一举措不遗

  • 残暴荒淫秦二世胡亥的最后结局:自杀以谢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短命的直接原因是胡亥的残暴。他的残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示他的尊贵。与此称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上台后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度享乐,而落实的却是大屠杀,自毁长城。这在后世成了利用不轨手段登上帝位的“必修课”。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

  • 英雄PK痞子:楚汉争霸项羽为何斗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刘邦。一个英雄,一个流氓。英雄注定是让人敬仰的。草莽流氓,为了追求利益,会不顾一切的,哪怕老爸被人绑架,哪怕儿子挡住了道路。流氓的行为虽然被人耻笑,但他们绝对是既得利益者。英雄遇见了流氓,斗争的经过很搞笑,斗争的结果则令人意外。项家造反势力在秦二世胡亥出生前的一年,在江苏宿迁的项家,就有一个男

  • 揭秘晚清外交官陈季同:一位震惊法国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陈季同(1851-1907),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15岁考入福州船政局附设的求是堂艺局前学堂读书,学堂的教员多为法国人,用法语讲课,为陈季同打下了扎实的法文基础。1875年陈季同毕业后被船政局录用,同年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此后历任中国驻法、德、意公使参赞。上世纪前半叶,法国戏剧艺

  • 乾隆下猛药反腐败:地方官为何认为不贪白不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弘历25岁登基,在清朝诸帝中不失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和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以其祖康熙为榜样,并吸取了其父雍正的一些统治经验,乾纲独断,事必躬亲,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当时的中国空前统一,社会相对和平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乾隆帝好大

  • 死后不愿与丈夫合葬与儿同葬的汉朝太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薄太后一生离奇的经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薄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刚长大就被思念故国的母亲送入秦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宫中,成了魏豹的姬妾。原本与刘邦共同对付项羽的魏豹,因为神算预言薄姬“日后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而与刘邦决裂,做起了当皇帝的梦。可惜白日梦开始没多久,魏豹

  • 慈禧除去擅权的最大障碍:解密慈禧如何除去慈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慈安之死之所以在当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因为在此之前闹病的是慈禧,朝野上下都以为死的是慈禧,结果恰恰是没有生病的慈安突然死了。同治驾崩,已经为结束三人同治、慈禧走向独裁铺平了道路。在慈禧的主持下,咸丰的几个兄弟——恭亲王奕与醇亲王奕、钟郡王奕、孚郡王奕,以及出继给王绵恺(道光的弟弟,孝静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