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彭时:明代名臣,他的家世与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彭时:明代名臣,他的家世与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4/1/15 12:07:15

彭时,明朝时期名臣,官至内阁首辅,是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梅下《彭氏家谱》中,“彭氏三字经”追述了彭时的家族祖源及后世的变迁情形:“我彭氏,宗彭祖。陆终氏,第三子。名篯铿,无姓氏。封之,彭城都。国为姓,自此始。历有,夏商时。为守藏,柱下史。寿七百,六一纪。殷末时,国亡去。子孙散,如星棋。传至汉,宣公起。长平侯,字子佩。居淮阳,世城纪。自此传,三六代。”

一、祖世与家庭

依此记述,则彭氏先祖是沿着从陆钟一篯铿一汉彭宣公(长平侯)的支脉顺序延传下来。根据《彭氏家谱》记载,彭时的祖籍在江西鄱阳,与宋代吏部尚书彭汝砺同宗,其始祖忠泰公,宋哲宗时中乙科,担任安福县的判官,后举家定居于此。

他的曾祖父彭古清从小在其外祖母家长大,成年后归家经理田产,其父芳远素落魄,不事生产,贫穷无资,依靠外祖父任氏。古清先生善于书法,性颖敏,志气不群,尝见晋唐人所书,闭户临习,不过几年,下笔便出人意表。

古清先生有孝心,对待父母,“朝夕既甘旨之养”,而对自己则“自奉泊如也”;兄弟之间也友爱甚笃,“一日以诖误,当逮至京,季第复安力请代行,事既白,而卒,每语及,必流涕”;且为人正直仁厚,“大姓周氏国叟者,无子,有二女,欲择婿,得先生留赘于家,命长女事焉,悉属以家事,事外父如所生,及没,祭宜于礼”,而“有假贷不能偿者”,则“焚其劵”,免其债务。先生视纷华市利如尘埃,向往陶渊明之乐,喜诵其辞,空闲时常与友人逍遥于山水间,休然自得。彭古清晚年才有两子,两人卜筑在中溪,其中一子名为务威,为彭时的祖父。彭务威孝友仁厚,志高识达,谨礼度,言简而当。

他重视对子孙的教育,曾以厚礼聘请李古廉、胡退山先生为师,分教子侄五经。后以其子彭琉贵赠翰林院编修,加赠广东按察司佥事,又以其孙彭时贵赠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死后翰林曾啟铭其墓,少傅杨士奇为墓表。彭时的父亲彭毓义闿敏有器度,仁厚谦谨。城南罗以昇孺人管氏,孀居乏嗣,育外孙女王氏,择彭毓义为赘婿,后开始定居城南。

彭毓义恭守父祖之训,还曾于敬训堂述先训教其子,彭氏建有敬训之堂以昭示于将来,又欲后世之人谨记其先祖之训而不坠也,其堂箴为彭氏哲祖之遗训,并传为家规,“尔处者孝友是为,而尔仕者清白是持,或不然者,庸俗之归”。

彭时先娶安成李氏为妻,李氏有淑德,习女工,通《书》、《传》大旨,善理家务,使得“病者以悦,老者以安,继者若亲,亲者益笃”,处理宗党间关系,承尊有仪,抚卑有矩。彭时生有三子:、颐、显,彭颐后官至尚宝司丞;二女,长女嫁于欧阳绅,幼女为后娶许氏出。彭时之孙、曾孙也都承彭时之荫而获赠中书舍人之官品。彭氏家族长期形成的家规族训及父祖辈的言传身教会对彭时的成长及其个性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彭氏家族“世以诗书礼仪相承袭”,是一个诗书世家。前文所述彭时的父祖辈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勤俭质朴、仁厚谦谨、重学崇教、刚毅正直、孝亲睦友等风尚,可以说是他们在适应明代前期社会发展及思想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色。而在与家庭或家族成员尤其是长辈长时间的密切交往与联系中,这些成员的人格特征会以潜移默化的教化与熏染方式,或者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规塑彭时及其他子孙的人格。

此外,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也会对人的个性形成起显性影响,彭时接触到的思想资源是构建其精神特质的思想根据。在彭时的成长过程中,叔父彭琉也是对他影响很大的一个人物。彭琉是翰林学士李时勉的门生,自幼勤学,博通经史、诗古文词,有志操,后考取永乐十六年进士,宣德年间少师杨士奇以其学行优异荐入翰林为编修,后升至湖广副使赞理广西军务。

彭琉性刚毅严肃,以古人自期,持躬操守,廉介居官,公正勤慎,但其待人接物却意诚而礼至,孝友忠厚,尤谨于奉礼,可谓表著一时。且其尊祖敬宗之心,也可谓至矣,曾据宗图修之以成谱,致仕后又恪敦孝悌建祠修谱。彭时自小端重寡言,勤励读书,19岁便跟着彭琉学习四书五经,彭琉也对他寄予厚望,称其“他日毕为宗工”。无论是在品行还是政治理想上,彭时与彭琉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后来,彭时也成为时已升任国子祭酒的李时勉的学生。

李时勉亦安福人,永乐二年进士,“性鲠刚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且其“清德正学,追踪古人”,“忠直之名震天下,虽庸人孺子皆知尊而慕之”,“不独忠诚义气为世所称,至其仁厚之心、廉洁正直之行、通达宏伟之才,虽一世名公巨卿亦无不推”。在两人的教育与熏陶下,彭时进一步巩固了其廉洁正直、仁厚的个性。

由以上情形可看出,虽然从族系渊源来看,彭时家世确可远追陆钟及汉彭宣公,至宋代也有居大官者。但至宋末,彭古清的曾祖讳六有者,国子生,还未上任而宋亡,遂隐而不仕,子孙相戒,因此终元之世无显者。彭时出生前后,其家庭也仅相当于中小地主,很难称得上显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既不穷困,却也并不富裕的家庭环境,对彭时父祖的个性、行事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处在青少年时代正在成长的彭时以很大影响。而且,安成中溪彭氏有明一代,除了彭时入仕后地位极为突出,整个家族总体上既不是数世相承的显耀门第家族,也不是经营富足的豪族。

但在彭时所处的明代前中期,地方豪族地主势力正在不断膨胀,形成声势浩大的宗族,彭时本应凭其具有极高社会和政治地位的朝廷重臣身份来壮大彭氏家族,而彭氏家族的势力却依然处于较普通的水平,一方面说明彭氏族人都很清介,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在彭时位高权重之时,也依然能严谨持重,并没有着力使其家族形成盛大气象。而彭氏子孙包括彭时在内就是在这样一般的封建地主家族条件和环境下,秉承家族处世风尚,并且寻求自己的人生出路。

二、乡里社会生活环境

除了家族自身内在的特性传承,安福一带的风土人情也会对彭氏家族风尚及彭时个人品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地理位置看,安福位列吉安西北襟带险阻要地,处于当今江西省的中部偏西,大体在中国的中南部。

三国吴宝鼎二年设立安成郡,隋代,撤安成郡,并安成、安平(平都)为安复县,不久改安复为安福,安福之名自此始。元元贞元年改安福县为州,明洪武二年复改安福州为县属吉安府。《<安福县志>序》称,“国家特建此邑以安民福民,欲斯邑安享太平福也”。

从自然环境来看,安福西北高,东南低,山环水绕,风景瑰丽,兼具山川河流之形胜,“东挹蒙山之秀,南据牛岭之雄。山不玮丽,东峙秀峰岭,西屹文斾山,东阳白云诸峰,献秀出竒,不可名状。泸水折北而东,走势若苍龙,自泸潇连亘百二十里潇水入楚;泸水环注绕城,东折出螺川。白云秀峰,北华孤源诸山,前后屏扆,麟凤龟龙,蟠踞翔伏,阻塞江流;而层石诡异,巉绝状类峄山,形胜之奇,邃无与并焉”。其中武功山为全省最高峰,山脉雄伟俊俏,“自萍乡诸山蜿蜒而来,特起二峰,曰泸,曰潇,武功当二峰之中,号为三奇”。

由于山清水秀,自古就有不少来此探幽取胜的文人名士,如《武功游记》便是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年来此地游览写下的。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安福风俗的记载。

安福地介吴楚,民俗不齐,但大致俭朴勤穑;民风淳朴且人多高寿,“艺文儒术为盛”。清代乾隆年间的安福地方志,较详细地记载了这里民风的历史演变,汉时“俗重故家,尙诗书,安勤俭,比屋絃诵不辍良,子弟争趋为士,农夫辛苦力稼穑,田野无弗辟,商贾负贩徧天下,工作坚致,不为奇技淫巧,汉兴以来衣冠一大都会。”到了宋代,“士豪迈自负,户口繁庶,土地饶裕,迩年物力渐耗减,俗亦侈靡”,尤其“至龙云泸溪以文章节义显于宋,一时登仕籍者踵接.......后生晚学文词,动师古昔,而不梏于专门矜名节、重然诺,一二豪杰更崛起,惟俭约之习、清谨之风不如往昔”。

但到了明代,民风又发生了改变,“正统中李祭酒抗师法,刘侍讲死忠谏,严毅正直之气,熏而成习。虽负贩贱夫,句读里子居,然慕名教而耻非义,......故良知之学,安成独精,流风所概莫不先仁义而后艺能,士不谈道,即以为非类......”。虽然随着世事变迁,安福的民间风尚发生了改变,但以农耕为本的经济基础未发生改变,因此受此影响的民风仍在很长时间保持着一种传统与保守的倾向。

从文化涵养来看,安福历史上人文鼎盛,人才辈出。自唐宋以来,吉安文风兴盛,并逐渐以“文章节义”闻名于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隶属吉安府的安福县文脉相承,承袭并发扬了此文章节义之风,且文事日盛。安福自吴宝鼎间迁城以来,“风气日开,望于东南”;到了明代,“经学、忠节、文艺、科名甲于宇内,盖不啻浙之余姚、闽之晋江,几于家絙戸诵猗欤盛矣”。

作为文献名邦的安福人物英华,蔚然秀错,“理学文章,忠杰孝烈,可冠西江诸邑”。宋代三百年间,全县中举人650余名,中进士127名,居全省第一;到了明代,宣德五年至嘉靖二年的94年中,朝廷共举行32次廷试,其中有20次所取进士为安福县籍,同样位居全省第一。在思想学术方面,宋代以来,以陆九渊为代表的“江右心学”在安福兴盛起来,“心学比屋风动,益光前闻”。

结语

到了明初,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居于一统地位,安福也深受其影响。而彭时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并逐步构建其人生方向。乡里社会环境尤其是民风及人文氛围对彭时的个性起着感染的作用。在以小农为本的经济基础条件下,读书与种田是安福民众的主要出路,是安福民间相励相勉的大事。

可以说,以彭时为代表的众多普通家庭子弟,大多都在“耕读传家”中寻求自己的出路。且安福民众大都勤俭质朴,民风淳朴,尤其到了明代,“正统中李祭酒抗师法,刘侍讲死忠谏,严毅正直之气,熏而成习”。且安福重儒崇教,“理学文章,忠杰孝烈,可冠西江诸邑”。而身处在这样的乡里人家的彭时自然也濡染了这些个性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人间自是有情痴:三国时期最痴情的三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痴情与情痴的区别,非我生来无情痴,什么是情痴

    其一,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曹植这个男人是三国最杰出的大才子,被称为“建安之杰”,因为早年对自己的嫂子甄洛情有独钟,所以才借酒消愁,错过了很多不该错过的东西。当年曹丕和曹植夺嫡的时候,也曾经让甄洛去接近曹植,但是其实两个人早就心心相印。后来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郁郁寡欢。接着曹丕做了魏王,一年后甄妃被残忍

  • 一代奇男子潘安:喜欢拍马屁的天下第一美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潘安有多帅,和潘安齐名的美男子,漂亮男孩梅威瑟

    中国的文人里面,潘安是很出名的一位。潘安的出名,最主要靠的是自己漂亮的脸蛋,不过潘安的才气也有才气,也是西晋有名的的文学家。这潘安原名潘岳,字安仁,所以大家都叫他潘安。潘安很漂亮,潘安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在街上当过流浪歌手,很多漂亮的美眉一路追着给他献花,离他远的就在他的车子上投了很多的果子。所以潘安

  • 董贤:一个靠着皇帝喜爱恃宠而骄的古代美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哀帝和董贤是真爱吗,皇帝成长计划汉哀帝董贤,皇帝成长计划2汉哀帝董贤

    当冰岛总理访华的时候,人们眼睛为之一亮。这位西方的内阁总理大臣也是一位“同志姐”,其实只要两情相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追求一下又有何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屡见不鲜,今天说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个皇帝。话说汉哀帝时期,太平无事。皇帝后宫不乏美人,不过皇

  • 诸葛亮为何算不上三国时期的治国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诸葛亮是三国里面最聪明的吗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军事才华经过罗贯中的渲染早已家喻户晓,一般认为他是一个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仙式的人物。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的六出祁山也不是百战百胜。对于治理国家,一般认为诸葛亮也不是很有作为的政治家。诸葛亮在某些治国方面都有很明显的缺陷。诚然,诸葛亮很辛苦,所谓“春

  • 揭秘:董卓为什么中了王允设计的“连环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为什么会被骗,如果王允接受,王允董卓

    董卓是三国时期很厉害的人物,早期是个跺跺脚金銮宝殿都会乱颤的狠角色,你看小皇帝看着不顺眼,说废就给废了。董卓杀人如麻,张温那样的大官官居司空,说宰就给放倒了。董卓心很细,颇有谋略,当年进京洛阳的人,并不是太多,却靠着耍手段陆续收录了很多人马。这样的人物按理应该有所成就,毕竟文有李儒、武有吕布,可他为

  • 刘备的泡妞三板斧:刘皇叔如何轻松搞定白富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摇头的视频,刘备找了3个人赢得了天下,刘备为什么叫刘皇叔

    当下,人们街头巷议的人莫过于张艺谋,说此人平时低调,可却在不经意间与四个女人有染,生了七个孩子。其实三国时也有类似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皇叔,尽管他自称“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刘备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年少的时候就想当皇帝,可惜命途多舛,家道没落。只能跟着母亲做些小生意,后来靠着别人周济,上

  • 桓玄夫人:比一代枭雄桓玄眼光还独到的东晋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眼光很独到什么意思,什么的眼光词语,眼光相同怎么形容

    却说刘裕射杀大蛇之后,便去投军。因为作战勇敢,不久深受重要,曾参与剿灭会稽贼孙恩的暴乱,杀的孙恩丢盔弃甲,逃奔大海。只是刘裕一走,敌人仍然横行无忌,无奈只好再度调刘裕御敌。不久,因因功升任下邳太守。此时刘裕的上司因为不喜欢晋安帝委派的大都督司马元显,而倒戈归降桓玄。因因而本来就半壁的江山此时更加岌岌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册封皇后最多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之最

    历史上册封皇后最多的皇帝有人说是东吴的孙皓,其实不然,孙皓虽然有众多的美女,并且享受皇后的待遇,但并没有册立皇后的称号。皇后,六宫之主,母仪天下,自然只能有一人担当。可是历史不全是由正常人书写的,总有那么多的跳梁小丑,他们也想在历史上留一笔,册封多位皇后这件殊荣,也就有刘聪获得。刘聪是两晋时期十六国

  • 历史上红颜薄命的皇后杜氏和她的如意郎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有哪些红颜薄命的女子,真实的严世蕃,红颜薄命

    古时候的女孩,大多温柔和顺,喜欢追求平静的生活。即使那些大家的千金小姐,也向往着嫁给如意郎君。侯门自古深似海,很少愿意入皇宫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是在那个时代,女孩子多半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有时父母也无奈。因为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有些美貌的女子,还要进宫当宫女。表面看来,那

  • 史上只因酒后戏言却被捂死的东晋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景公是昏君吗,喝酒喝死的皇帝,一时戏言

    东晋很不幸,有作为的皇帝总是有的,可惜不长寿。本来上天对东晋不薄,把司马曜赐给了东晋,那司马曜曾经一举在肥水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前秦,一时间乘胜收复了不少失地,而且重重加封了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功臣。人总是会骄傲的,除非圣人和傻子。司马曜也不例外,他不是圣人,更不是傻子。如今强敌已除,更无内患。不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