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厌学被父皇踢死的皇子:爱新觉罗奕纬的悲剧命运

厌学被父皇踢死的皇子:爱新觉罗奕纬的悲剧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31 7:06:47

皇子是天潢贵胄,除了皇帝没有人敢动他们一根汗毛。皇子夭亡大部分是因染病而终,少部分死于政治斗争或是战死沙场。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生在和平年代,却英年早逝,他并不是因病而终,也不是死于政治角逐,而是因为厌学被父皇活活踢死。这就是清道光皇帝旻宁的长子——爱新觉罗·奕纬

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他的母亲原是宫中一名普通的宫女,生下奕纬后便母凭子贵,被册封为侧福晋。那是的旻宁已经二十七岁,接近而立之年的他喜得长子,十分高兴。作为长房长孙,奕纬也得到了祖父嘉庆皇帝的钟爱。奕纬体格强壮健壮,酷爱习武,精通骑射,常常奉命随从嘉庆皇帝行猎。有一次,他随嘉庆帝前往热河行围,竟然一箭射中两只兔子。嘉庆帝龙颜大悦,特地作诗一首,夸奖孙子射箭的本领高强。旻宁也为自己有一个如此出色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可是,奕纬是一个偏科的皇子。他骑射本领高强,却不愿意读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奕纬作为道光的长子,嘉庆的长孙,祖辈父辈都对他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道光皇帝更是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博通古今,文武双全,自己百年之后可以将大清社稷交付与他。然而,奕纬天生对读书学习没有丝毫兴趣,看到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听到那些治国安邦的话就头疼,以至于他的学习进展很慢,几乎不向前进步,即使到了成婚的年龄也不见任何起色。道光对这位长子渐渐地由希望变得失望了。道光皇帝是一位勤勉好学,严于律己的君。他做皇子的时候,每日在上书房听师傅讲习,不曾有丝毫的懈怠。他酷爱读书,即便是做了皇帝也手不释卷。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克己奉公,穿最朴素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饭菜。道光皇帝面容瘦削,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远远看去像一位道家高士,言语之中透出浓浓的书生气。

可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并没有遗传给皇长子。相反,奕纬长相彪悍,举止轻佻,为道光皇帝所厌恶。那时的道光帝已经年近半百,身边却只有这样一位不争气的皇子,怎能不让他失望呢?道光十一年的一天,奕纬来到书房上学。这位天性好动,精力旺盛的皇子一副在书房一分钟也待不下去的样子。这时,师傅严词厉色地教训道:“大阿哥,您现在必须端正模样,好好读书,只有把书读好了,将来才能当一位好皇帝。”听到师傅教训自己,奕纬更是坐不住了。他指着师傅,恶狠狠地说道:“我做了皇帝,先杀了你!”听到这句话,师傅们吓了一大跳。课是没办法再上下去了,师傅便把情况如实奏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听后立即火冒三丈,那一句狂妄之言着实地激怒了他。他对这个儿子瞬间由失望变得愤怒,厌恶了。于是道光帝立马命人叫来大阿哥当面训斥。

当奕纬低着头,刚要下跪请罪时,道光再也克制不住胸中的怒火,一脚踢向了面前的儿子。不巧,这一脚正中奕纬的下身,只听得奕纬一声惨叫,捧着肚子昏死过去。御医几次抢救无效,没几天奕纬就死了。因误伤导致儿子的死亡,道光皇帝十分后悔。他为儿子上谥号为“隐志”,以表达自己的后悔之情。有一天,道光路过武英殿西边的断虹桥,桥上有一排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有一个小狮子,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间,表情极其痛苦。道光帝由此想到长子奕纬当年那个痛苦的模样,不忍再看下去,便让近侍用红布将狮子盖住。后来,宫人们便在私下里传着:“大阿哥奕纬的前身就是那只抱腹痛楚的小狮子。”

奕纬生前只是个贝勒,还是当年他的祖父嘉庆皇帝册封的。后来咸丰继位,追封这位长兄为“隐志郡王”。因为奕纬去世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咸丰皇帝便将乾隆皇帝十一子永瑆的儿子过继给他,这样奕纬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因为厌学而被父皇活活踢死这种事情,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误伤长子以致其死亡是道光皇帝一生永远的悔与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手垂过膝”这个词,我们见过最多的就是来形容刘备;在《资治通鉴》中也形容过晋武帝司马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晋书》当中还形容了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过膝”。古人认为帝王之所以能成为帝王,在身体特征上会与常人有些异样,“手垂过膝”就是形容帝王身体特征异样的一个词,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手垂过膝

  • 盘点史上那些前途无量的皇太孙,看谁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师出得有名,名正才言顺,做为中国人,不会不懂。寻常人家都知道讲究个长幼有序,何况是皇族。按正常建制,一般老皇帝西去,皇太子(太子)继位,这样得位才名正言顺,闹得和雍正即位一样,也是头痛。但是万一老皇帝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先他而去。正常情况,那就得另择同辈立为太子,但历史上出现了多个皇太孙名号。真正

  • 图谶皇帝刘秀:笃信图谶 因一句谶语去泰山封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伏波将军马援有一个侄女,嫁给王莽的远房侄子王磐为妻。马援活着的时候,就很不喜欢王磐和那些达官显贵交往,担心他迟早有一天会出事。别人似信非信,总以为那些王子势力强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哪知那被废的郭皇后于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六月死后,便有人上书皇帝,说王磐和王肃父子二人本是漏网之鱼,不思悔改,反

  • 历史上的铁腕宰相:执政数十年尽力保全华夏文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楚才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尽心尽力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特别器重他,曾经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才这样的人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现在为我们所用,实在是上天所赐,我们要好好待他,今后凡军国大事,都要向他请教!”成吉思汗过世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继

  • 宋史上宋神宗的雄心壮志何以竟被一介女流摧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为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及其后代统治者们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导致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1067年正月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即位。宋神宗时年20岁,英姿勃发,雄心勃勃,力

  • 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为何下嫁汉人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大清朝历史,其中所记公主数以百计,但其中下嫁汉人为妻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后被封为恪纯长公主。这桩婚姻是一种纯粹的政治联姻,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恪纯长公主的婚后生活必然同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桩婚姻从决定那天起就已潜伏了巨大的危机。因为她嫁的不是别人,而是首鼠两端的明末辽东

  • 北宋史上的传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个铮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往今来的官员里,他的知名度最高。山野小民,不知道宋朝有几个皇帝的大有人在,没听说过他名号的人,寥寥无几。他的故事被编成小说、戏剧、评书,电视剧,电影,广为流传。1993年,台湾拍摄的电视剧《包青天》在中港台都掀起收视狂潮。电视剧的开头,胡瓜用他那破锣一样的嗓子吼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

  • 揭秘固伦端靖长公主:公主下嫁蒙古的生前身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清王朝一直奉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所谓“北不断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满蒙王公贵族联姻结亲政策。在这一基本国策的影响下,清朝有众多公主先后下嫁到蒙古草原,清太宗皇太极的三女儿固伦端贞长公主(也有文献称为固伦端靖公主)就是其中的一位。普通农家惊现清朝公主碑文2004年1月,科左中旗文

  • 光绪爱妃珍妃容貌之谜:光绪为何独对珍妃专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珍妃,她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后来被慈禧太后所害。光绪有一后二妃,宫中还有不少宫女,为何独对珍妃专宠有加?是因为她特别漂亮吗?让我们从现存的珍妃照片来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吧。珍妃姓他他拉氏,小字珍珠,生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光绪十四年十月,在慈禧太后主持为光绪阅选后妃

  • 矛盾交织的汉高祖刘邦:缺点和优点都异常的鲜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从前202年正月,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到二月二十八日刘邦定陶登基,西汉建国,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刘邦干了很多大事,而鲜为人知的,却还有一件“小事”:消灭最后一支项羽的嫡系——鲁国。项羽在楚怀王麾下时,他的封号就是鲁公,封地就在鲁国。从那时起,鲁国军民就与项羽建立了至死不渝的忠诚关系,甚至在江东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