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武帝萧衍远色登基:将宠爱的前朝妃子送给大臣

梁武帝萧衍远色登基:将宠爱的前朝妃子送给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88 更新时间:2024/1/5 15:42:40

萧衍平定乱贼后住阅武堂,假冒宣德太后命令: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兼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承制行事。授王亮为长史,萧宝义为太尉,改封萧宝夤为鄱阳王,萧宏拜中护军。杀茹法珍、梅虫儿、王宝孙四十一人;他想沾染潘贵妃,王茂劝:“留她在宫中,要惹人非议的。”逼她吊死,颁诏废除恶政,放宫女两千人分赐将士。他早知佘妃、吴淑媛美丽,寻来左拥右抱;宫人阮氏身材嬝娜,体态轻盈,他随意寻欢。

范云为咨议,沈约为司马,任昉为记室。萧衍迎宣德太后王氏入宫,奉后称制。沈约来劝:“你要继承帝运,别韬光养晦啦。”萧衍嘀咕,我能行么,沈约说:“天人相应,哪会不可行!”萧衍含糊说要三思。沈约答:“王业已成功,哪能再疑虑!要不早定大业,将来天子回都城,君臣地位分明了,该怎么办。要是国君英明大臣忠恳,难道还有谁帮助你做贼么!”萧衍才点头。

范云也这样劝,萧衍说:“智士见解都差不多啊,你明早与沈约再来。”沈约告诉范云:“明早要等我,一道去见他。”第二天早上范云等了很久,才知沈约早就进去了。他徘徊在寿光阁下,好容易看见沈约出来,慌忙打听:“怎么安排我?”沈约举手向左,他笑了:“没让人失望!”原来是让范云当左仆射。

萧衍召见,递来几张纸,范云浏览,一是加九锡文,一是封梁王文,还有内禅诏书,他失声道:“好快的笔墨!”萧衍夸赞:“沈约才智天下第一,我起兵三年,将领同心辅助有功劳,但造成帝业却是你二人。”范云欣然道谢。

齐和帝萧宝融诏萧衍进位相国,总理百事,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礼;又诏梁公增封十郡,晋爵为王,梁国要职,依照天朝制度。于是授沈约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为侍中,他整天留心,恨不把梁王立刻抬上皇帝宝座,好做个开国元勋,他经常想劝进,可是萧衍深居简出,出殿办事对众裁决后,整日里在内休养,他要进去汇报,往往被谢绝,才知道萧衍为女色所迷。

萧衍妻郗氏聪慧,善写隶书,通晓史传,针线活儿、妇女守则无不熟悉。他任雍州刺史,郗氏随行,夫妻感情很好,反对纳妾。他只有一妾丁氏,遭到郗氏虐待,每天要她舂米五斛。好在丁氏是个村姑,还吃得苦,每天照舂不误,从不违背,也无怨言。郗氏连生三女,丁氏又遭妒忌,很难侍寝。郗氏病死,丁氏产下萧统,就是后来的昭明太子。

萧衍到建康,已做了两年光棍,忽得余、吴两姬朝拥暮偎,吴淑媛有娠,佘妃专宠。范云多次求见,他才接待。范云请退去随从,见他不仍赶走左右,只得隐约劝他别贪恋女色。一天,范云拉王茂一同进谏。王茂帮助萧衍起兵,总是先驱,立了头功,萧衍乐意听从。范云得帮手,推门直见,朗声说:“汉高祖在山东,贪财好色;待到入关灭秦,财宝不乱拿,妇女不胡闹。范增怕他志向远大,后来汉高祖终于成功。如今你才进入建康,国内仰慕你的声誉,怎么就被色魔迷住了,自损美德呢。”王茂跪拜说:“范云说得对,你要考虑国家,不宜留这些少妇。”

萧衍说:“我就放她出去。”范云进逼:“你采纳我的意见,就该马上办。王茂还没老婆,请把二姬选一个赐给他。”他立刻回答:“吴氏怀孕了。”范云说:“那就请出佘氏给他吧。”递眼色给王茂,王茂闪电式叩头拜谢。萧衍只好说:“我就将佘氏给你。”佘妃秀眉紧锁,泪珠饱含,拜倒萧衍脚下。萧衍关照王茂:“你要好好对待她。”佘氏上车到王茂家,又是一番情缘。

萧衍赏赐范云、王茂各百万钱,决定篡齐。湘东王萧宝暱好文学,萧衍诬他谋反被杀,他两个王弟受死,萧宝攸、萧宝嵩、萧宝贞三王十来岁连坐玉碎。庐陵王萧宝玄忧死,鄱阳王萧宝夤穿墙夜逃,萧衍请萧宝融回来称帝。

那边马首东望,这边攀龙附凤,上书陈报吉祥瑞应,有的说瑞星出现,有的说甘露降临,有的说凤凰到来,哄人骗鬼,稀奇古怪。沈约、范云写信叫夏侯详诱导主子禅位,诏书颁发出来:

相国梁王,天生明智,神纵威武,见百姓遭大难,把压倒的从垮屋下救出来,把淹没的从苦海里捞起来,九州山河重整,礼义廉耻再连,文馆坐满书生,烽火停止警信。河山表露革命的符瑞,图谶记录齐亡的命运,乐意推戴的心情,神人共同聚集,歌功颂德的诚意,中原和边疆同显。齐国水政衰微,梁国木德升起。我虽昏庸愚昧,不知大道,长远鉴戒兴废,由来已久,现在就恭敬禅让给梁,我就安居姑苏城。

宣德太后王氏也被沈约借出来,下令敬禅皇位于梁。

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四月,宣德太后派王亮奉玺绶到梁宫,又有一两篇大文章:“齐太祖接受了天命,现在这个时代已终结,天赐的福禄永远消失了,以木德而传位于梁。”那个萧衍奏章推让,齐百官豫章王萧元琳八百十九人、梁侍中范云一百十七人上书称臣请登基,萧衍不受。太史令蒋道秀陈报天文符谶六十四条,范云再请,他才即位南郊,祭告天地,改元梁天监元年。后世称萧衍为梁武帝。萧衍即废齐主萧宝融为王,齐世王侯封爵降省,宋汝阴王不变,追尊父亲为文皇帝。

召入沈约、范云等密商迁居萧宝融,沈约抢说:“不可图虚名,遭实祸。”梁主点头,派人到姑苏,用生金进逼。萧宝融说:“我死不吞金,醇醪就够了。”酒醉勒死在床上,才十五岁。齐萧道成篡宋到亡国共七主二十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一脚踢死自己亲儿子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是清朝中叶一位没有什么作为的皇帝,既非开国之主,又非亡国之君,但这个平庸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位君主,他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千年,他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简言之,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 厌学被父皇踢死的皇子:爱新觉罗奕纬的悲剧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子是天潢贵胄,除了皇帝没有人敢动他们一根汗毛。皇子夭亡大部分是因染病而终,少部分死于政治斗争或是战死沙场。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生在和平年代,却英年早逝,他并不是因病而终,也不是死于政治角逐,而是因为厌学被父皇活活踢死。这就是清道光皇帝旻宁的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他的母亲原是宫中

  • 揭秘:谁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手垂过膝”这个词,我们见过最多的就是来形容刘备;在《资治通鉴》中也形容过晋武帝司马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晋书》当中还形容了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过膝”。古人认为帝王之所以能成为帝王,在身体特征上会与常人有些异样,“手垂过膝”就是形容帝王身体特征异样的一个词,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手垂过膝

  • 盘点史上那些前途无量的皇太孙,看谁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师出得有名,名正才言顺,做为中国人,不会不懂。寻常人家都知道讲究个长幼有序,何况是皇族。按正常建制,一般老皇帝西去,皇太子(太子)继位,这样得位才名正言顺,闹得和雍正即位一样,也是头痛。但是万一老皇帝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先他而去。正常情况,那就得另择同辈立为太子,但历史上出现了多个皇太孙名号。真正

  • 图谶皇帝刘秀:笃信图谶 因一句谶语去泰山封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伏波将军马援有一个侄女,嫁给王莽的远房侄子王磐为妻。马援活着的时候,就很不喜欢王磐和那些达官显贵交往,担心他迟早有一天会出事。别人似信非信,总以为那些王子势力强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哪知那被废的郭皇后于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六月死后,便有人上书皇帝,说王磐和王肃父子二人本是漏网之鱼,不思悔改,反

  • 历史上的铁腕宰相:执政数十年尽力保全华夏文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楚才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尽心尽力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特别器重他,曾经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才这样的人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现在为我们所用,实在是上天所赐,我们要好好待他,今后凡军国大事,都要向他请教!”成吉思汗过世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继

  • 宋史上宋神宗的雄心壮志何以竟被一介女流摧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为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及其后代统治者们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导致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1067年正月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即位。宋神宗时年20岁,英姿勃发,雄心勃勃,力

  • 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为何下嫁汉人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大清朝历史,其中所记公主数以百计,但其中下嫁汉人为妻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后被封为恪纯长公主。这桩婚姻是一种纯粹的政治联姻,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恪纯长公主的婚后生活必然同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桩婚姻从决定那天起就已潜伏了巨大的危机。因为她嫁的不是别人,而是首鼠两端的明末辽东

  • 北宋史上的传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个铮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往今来的官员里,他的知名度最高。山野小民,不知道宋朝有几个皇帝的大有人在,没听说过他名号的人,寥寥无几。他的故事被编成小说、戏剧、评书,电视剧,电影,广为流传。1993年,台湾拍摄的电视剧《包青天》在中港台都掀起收视狂潮。电视剧的开头,胡瓜用他那破锣一样的嗓子吼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

  • 揭秘固伦端靖长公主:公主下嫁蒙古的生前身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清王朝一直奉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所谓“北不断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满蒙王公贵族联姻结亲政策。在这一基本国策的影响下,清朝有众多公主先后下嫁到蒙古草原,清太宗皇太极的三女儿固伦端贞长公主(也有文献称为固伦端靖公主)就是其中的一位。普通农家惊现清朝公主碑文2004年1月,科左中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