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的十大奇葩皇帝:皇帝也能千奇百怪

盘点历史上的十大奇葩皇帝:皇帝也能千奇百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85 更新时间:2023/12/30 8:50:30

TOP10

汉哀帝刘欣

上榜原因:同性恋

简介: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字和,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宠臣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

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

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禅舜﹐何如?”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这种要“爱情”不要江山的恋情在历史上实为罕见。如此忠贞于爱情﹐国事当然糟得很﹐哀帝死后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

TOP9:

梁武帝萧衍

上榜原因:“菩萨”皇帝

简介: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大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灭佛﹐但也有过梁武帝﹑武则天﹑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耗费巨资修建庙宇﹐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其中以大爱敬寺﹑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规模最大。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且部头极大﹐其中《制旨大涅经讲疏》有10l卷。

同时﹐武帝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论﹐认为儒教﹑道教皆来源于佛教。还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以前佛教中无此规定﹐他根据《涅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从此﹐以身作则﹐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

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众僧一起生活﹐后来被大臣“赎回”﹔两年后﹐又跑到佛庙里去了﹔太清元年(547年)﹐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

TOP8:

唐肃宗李亨

上榜原因:象棋皇帝

简介: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桂枝儿·咏部八卷》)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却不学士象﹐不学卒车﹐偏偏学马行斜。

上朝积祸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逃命途中﹐他还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丞相李泌进言劝说﹕若不悬崖勒马﹐有重蹈“马嵬坡事件”(士兵哗变﹐杀杨国忠等人)的危险。

肃宗仍毫无收敛﹐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监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干树鸡”雕成的木质棋子﹐这样﹐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人们称这种棋子为“宝应象棋”。文学作品中﹐东晋谢安﹑三国孔明﹑元末刘伯温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千里之外决胜”﹐肃宗好象也不示弱。

TOP7:

唐僖宗李儇

上榜原因:蹴鞠皇帝

简介: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唐僖宗李儇嗜好骑马﹑斗鸡和蹴鞠。他曾得意地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他有时一玩就是二三个时辰﹐连饭都忘了吃﹐急得身边的太监侍女们团团转。他还多次勒令地方官员举荐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宫陪他击球﹐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为封疆大吏。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陈敬赢了球﹐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当然﹐也有许多人因踢球失误而丢了性命。

玩物必丧志﹐干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长恒起义﹐随后黄巢响应。起义好不容易平息后﹐田令孜又专权﹐蹴鞠皇帝常常和亲信们谈起朝政而泪流满面。光元年(885年)﹐李克用进兵长安﹐僖宗四处逃命﹐文德元年(888年)忧愤而死。

TOP6:

南唐后主李煜

上榜原因:词学皇帝

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在中主李煜时已经向宋称臣。李煜善于诗词﹐至今传有《摊破浣溪沙》等名篇。其子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不思进取﹐却继承了先父好词之癖。

李煜施政无能﹐在词学方面却有着较高的地位。他的前期作品多以宫中的声色娱乐为题材﹐风格柔靡﹐技巧高超﹐如《玉楼春》﹑《一斛珠》等等﹔后期多写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如《破阵子》﹑《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秋闺》等等。

李煜苟且偷安﹐生活奢华﹐常常在宫中营造销金红罗幕壁﹐镶以白金和玳瑁﹐并插上奇花异草﹐题曰“锦洞天”﹐与皇后周宪于其中作词嬉戏﹕每到七月初七﹐就命人用红罗绢装扮成月宫天河的情景﹐为作词创造灵感。然而﹐现实并不像诗词中的世界那么美好﹐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词学皇帝被俘。“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生活已经成为泡影﹐他不禁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可惜为时已晚﹐还是被宋太祖毒死。

诗人郭麟也为之叹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渔隐丛话前集?西清诗话》中宋太祖也说﹔“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

TOP5:

明武宗朱厚照

上榜原因:“将军”皇帝

简介: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他重用宦官奸臣(刘瑾﹑江彬)﹐沉迷于后宫﹐爱好游玩射猎﹐最可笑的是作为一国之君﹐竟然想当将军﹐曾自封为威武大将军。

武宗统治时期﹐社会动荡﹐大权旁落﹐农民起义不断。他无所作为﹐常常出游玩乐﹐大臣们请都请不回。有一次﹐他想偷偷出关游玩﹐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这才悻悻回宫。正德五年(1510年)﹐他自号大庆法王﹐并命令有关部门铸造法王官印。

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数万骑兵进攻明朝﹐明朝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击退敌兵。武宗闻信后﹐还恬不知耻地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他一度还想做将军总兵。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讨伐江西宁王朱宸濠﹐其实是带着10多万人游玩作乐。

皇帝作为神圣的一国之君﹐竞自封为将军﹐这是大损帝王威严的事情。无怪《明史》评日﹕“然耽于嬉游﹐暖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TOP4:

宋徽宗赵佶

上榜原因:书画皇帝

简介: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法和绘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将国事丢在一边﹐使得蔡京﹑朱劬﹑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时称“六贼”)专权和方腊﹑宋江起义﹐最终步词学皇帝李煜的后尘﹐丧身丧国。

宋徽宗曾跟黄庭坚学习书法﹐后又糅合蔡稷﹑褚遂良的风格而创立了流传至今的“瘦金体”。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更大﹐擅长花鸟画﹐其中《腊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人物画《听琴图》﹑《文会图》以及山水画《雪江归棹图》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宋徽宗凭个人的爱好而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年年选拔画家﹐比科举考试还重视﹐这在书画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宋徽宗在书画方面才华横溢﹐对国事却漠不关心。他滥用奸臣﹐无心上朝﹐勉强来到殿上与臣子们见面后﹐便匆匆跑往睿思殿写字习画。他曾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临摹宫内所藏的17位名家的传世佳作。

据说﹐他还将自己的作品编成《宣和睿览册》﹐每15幅一册﹐累有“千册”﹐单是他的《梦游化城图》“凡天地间所有物﹐色色俱备”﹐要几个月才能画成。

徽宗于书画倾注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朝政当然是糟得很﹐以致金兵袭来﹐这位书画皇帝成了阶下囚。

TOP3:

明世宗朱厚熜

上榜原因:宠猫皇帝

简介: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武则天对猫是深恶痛绝﹐因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骂过﹕“阿武妖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虎﹐生生扼其喉。”而明世宗朱厚熄对猫却情有独钟。

世宗迷信道教﹐道士邵元节和方士陶仲文受宠﹐先后授予礼部尚书。户部主事海瑞因上书谏止﹐几乎丧命。阿谀逢迎的官吏竞相进贡白鹿﹑白雁﹑白鹤﹑白猫等宠物﹐以求封赏。

世宗最喜爱的宠物是两只漂亮的猫﹐名曰雪眉和狮猫。他经常与猫儿一起逗玩﹐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从1539年陶仲文拜为神仙高士﹑兼领三孤﹑任礼部尚书到1566年病死)。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举行仪式﹐庄重地封雪眉为“虬龙”。

后来﹐虬龙死了﹐世宗几天不吃不喝﹐将它葬于万岁山﹐并立碑刻文﹐题名“虬龙墓”。狮猫死后﹐世宗命人用黄金铸造一棺材﹐将它敛人其中﹐并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请当朝大臣为它作祭文。

侍读学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为虎”的颂词大得世宗的欢心﹐不久﹐他被提升为少宰﹐时称“青词宰相”。明朝功臣名臣众多﹐却没有哪人受到过这两只猫儿般隆重的礼遇。

世宗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武英殿大学士严嵩乘机专擅朝政。

TOP2:

明熹宗朱由校

上榜原因:木匠皇帝

简介: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不听先贤教诲──“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却去学鲁班﹐学喻皓﹐学李诫﹐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

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熹宗却不务正业﹐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由于经常沉迷其中﹐技巧娴熟。

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熹宗的贪玩使得宦官专政﹐奸佞弄权﹐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干辈曰﹕‘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魏忠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充势力﹐步步夺权的。

《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评说﹕“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熹宗专心致志地盖着他的“宫殿”﹐奸佞们却在悄悄地挖着他的墙脚﹐熹宗死后仅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TOP1: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

上榜原因:市侩皇帝

简介:齐废帝东昏侯(483-501)即萧宝卷。字智藏,齐明帝萧鸾第二子,本名明贤,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载﹐东昏侯“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妃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妃决判。”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几千﹐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吓得东奔西躲。

《南史·齐本纪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又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东昏侯与潘妃的怪癖行为在当时流传很广﹐有着这样一首民歌﹕“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东昏侯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却做着如此的市侩勾当﹐可见他的昏庸。他即位后仅两年﹐萧衍就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一代市侩皇帝被部将杀死﹐年仅1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佛教传承在中国传播的推手:佛门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因为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人间苦,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在上层皇室贵族阶层流行,后迅速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文化最终从贵族文化走向民俗文化,靠的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和推广。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著名的几位佛门皇帝。萧衍也许你读过“南朝四百

  •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张辽的人生结局 张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辽死在哪,张辽原来是谁的部下,张辽和关羽什么关系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史载,在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

  • 抗倭英雄胡宗宪真的贪污了吗?又为何自杀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五月,北京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东南一带奋力抗倭的名将胡宗宪在狱中自杀身亡。一时社会舆论大哗,有人认为他是严嵩党羽而加以指责,也有人认为他是蒙受冤屈而为之惋惜,特别是那些亲身经历过东南抗倭的名士、名将无不扼腕叹惜国家痛失栋梁。胡宗宪何许人也?他的死为什么能引起如

  • 乾隆的儿子们中哪个最受宠?乾隆十七个儿子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十七个儿子的结局,乾隆的儿子里最优秀的是哪个,乾隆的十七个儿子谁活下来了

    爱新觉罗·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字筠亭,号藤琴居士,乾隆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于乾隆六年(1741)二月初七日,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三月初八日。自幼勤勉好学,每天还是众皇子中最早到书房上课的,而他与十五弟颙琰(即嘉庆帝)感情颇深。永琪多才多艺,不但精

  • 历史上最曲折喜剧的曹操墓:这何尝不是里程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世海唱华容道,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痛失街亭

    大约1800年前,一个名叫曹操的人,空怀一统天下的雄心黯然谢世。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葬身之处会成为2010年最为曲折漫长的喜剧!和关注各种灾难、各种事件相比,长时间关注一次文物考古真的不能算是一件坏事了。大众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一件事情能够长期吸引公众眼球,不容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似喧嚣的背后却环

  • 三国史上曹魏的智囊团:盘点曹操的102位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家大将,曹魏大将军排名,曹魏后期谋士

    智囊中包含:骨干谋士、重要谋士、以及各级掾属,直到曹操去世为止,共有一百零二人骨干谋士九人: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晚期)重要谋士三十六人:陈群、华歆、钟鹞、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贾逵、杜几、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桀、蒯越、张既、杜袭、枣祗、

  • 历史解密:“三姓家奴”吕布为何极受日本人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探寻历史真相,世界解密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在中国人心目中真心不怎么样,因为他有勇无谋,忘恩负义,先叛丁原再叛董卓,游走四方反复无常,最后众叛亲离,身死名裂,给张翼德一句“三姓家奴”骂得结结实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点评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但是在日本,吕布的受欢

  • 陈圆圆究竟被多少人轮番占有过?揭陈圆圆风流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陈圆圆,占有的意思

    导读: 一代名妓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惊乡里。她的一生与数个男人纠缠,更因与吴三桂的艳事而留名历史。在此,本文为你揭秘陈圆圆的风流艳史。色美艺绝名倾吴下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惊乡里。因家贫父母将其寄养于经

  • 三国历史上谁是诸葛亮眼中的“大将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志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三国中的诸葛亮,三国诸葛亮历史资料

    近来整理书架时发现了早年淘来的诸葛亮的《将苑》,信手翻了几页,再次为孔明的智慧折服。其实成就孔明“生前身后名”的,除了他“料敌先机的计谋”和“鞠躬尽瘁的忠诚”之外,“识人辨人用人的智慧”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自己的谋略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地是知人善任。作为蜀汉集团后刘备时代的政府领袖,诸葛亮

  • 揣摩上意的大师:奉送皇帝“理论依据”的袁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报告魔尊,帝君他对你动了凡心,和光大师赠了皇帝一幅画

    袁充虽不是什么著名历史人物,但此人在隋朝却是大名鼎鼎的星象家、“理论家”,是出类拔萃的揣摩大师,深受隋文帝杨坚爷儿俩的宠爱,不但获得赏赐无算,而且官职一路高升。袁充原是陈国的官员,隋灭陈后,他靠着对道术有些研究,懂得以观察天象附会人事,预言吉凶,而得到杨坚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