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东林八君子”叶茂才简介:与顾宪成等人提倡公论精神

明朝“东林八君子”叶茂才简介:与顾宪成等人提倡公论精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1/5 22:47:36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叶茂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叶茂才(1558—1629),字参之,号闲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与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并称“东林八君子”。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叶茂才(1558年-1629年)是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十七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不久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四十年(1612年),起南京太仆寺卿。时朝官树党,排斥东林,他以不满引归。

初年,下诏让叶茂才出任太仆寺少卿的官职,后来改为太常。叶茂才都没有前往。到了天启四年(1624年),再次提升他为南京工部右侍郎。第二年才到达就任。仅上任三个月,又称病辞官。

醇德助人

叶茂才的朋友高攀龙被诬陷而逮捕,高攀龙不堪受辱投水自尽。负责的官员要逮捕他的儿子,叶茂才尽力营救才得以幸免。

因病逝世

崇祯二年(1629年),叶茂才在老家病逝,终年72岁。

主要成就

叶茂才认为“天下事非一家私议” 。并在东林书院同顾宪成等人提倡公论精神。

人物评价

《明史》:茂才恬淡寡嗜好。通籍四十年,家食强半。始同邑顾宪成、允成、安希范、刘元珍及攀龙并建言去国,直声震一时,茂才只以醇德称。及官太仆,清流尽斥,邪议益棼,遂奋身与抗,人由是服其勇。

明史文载

叶茂才,字参之,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以便养改南京工部。榷税芜湖,课登,辄纵民舟去。既而课羡,请以饷边卒,不取一钱。就改吏部,进郎中,三迁南京大理丞。复引疾。四十年,起南京太仆少卿。时朝士方植党争权。祭酒汤宾尹、修撰韩敬既败,其党犹力庇之。御史汤世济者,敬邑人也,疏陈时政,阴诋发敬奸弊者。茂才驰疏驳之。其党给事中官应震辈遂连疏力争。茂才更具揭发其隐,因移疾乞休。世济益恚,偕同年金汝谐、牟志夔攻之不已。茂才再疏折之,竟自引去。当是时,党人悉踞言路,凡他曹有言,必合力逐之。茂才既去,党人益专,无复操异议者。天启初,召为太仆少卿,改太常,皆不赴。四年,擢南京工部右侍郎。明年抵官。甫三月,以时政日非,谢病归。友人高攀龙被逮,赴水死,使者将逮其子,茂才力救免之。未几卒。

时称「东林八君子」,宪成、允成、攀龙、希范、元珍、武进钱一本、薛敷教及茂才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庄不是和多尔衮在一起很久了吗 两人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和多尔衮不能说的秘密

    还不了解:孝庄和多尔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和多尔衮在一起那么久,为何两人没有孩子?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位皆是众皇室争夺的东西,虽然他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地里有不少的动作,每个朝代的开始必然要经历政局不稳的过程。清代初期,皇太极在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尚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著名宦官冯保简介: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朝宰相李斯为何能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我不想让

  • 纵观三国历史对垒:曹操和刘备的武艺孰强孰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刘备为三国时期的并世双雄。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两人文武韬略,征战南北,均是驰骋沙场的英豪。但曹操、刘备的武艺如何呢?假如两人单挑,到底谁将占上风呢?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使双股剑,尤其是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在张飞、关羽与吕布丁字儿

  • 曹操麾下的四大金刚:替曹操南征北战的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曹操麾下骁将如云,却没有像“蜀汉五虎将”之类的说法。虽然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入一传,且有“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评述,但由于《魏书九·诸夏侯曹传》已将与曹操有血亲关系的诸将列出,因此“五子良将”在曹营地位似乎还低一层次。不仅如此,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

  • 三国历史上谁才是刘备的幕后首席军事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备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庞统。刘备入益州征战,随行所带的也是后者,而将诸葛亮“留镇荆州”(《三国志·蜀书七·

  • 平定西域第一人班超:中原王朝第一次控制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

  • 三国名将中蜀汉“五虎将”的真实排行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拙作《戏说三国第二勇将》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但该排序毕竟根据《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推理,并主要按照相互交锋的回合数进行比较,戏说成份较浓。那么,历史记载是怎样的情形?尤其是对大家最感兴趣的蜀汉“五虎将”,他们的真实武功究竟如何排序呢?需要指出的是,蜀汉政权建立后,并未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描述

  • 定边名将班超:三十六骑横扫敌境收服西域五十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3年,班超只带着36名部下,组成一队人马,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鄯善国王听说东汉王朝使节平访,亲自出城迎候,把班超等人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来意,鄯善王很高兴。但没想到,过了几天,东汉王朝的宿敌匈奴国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匈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