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安太后明明已经掌握大权 慈安为何将权力拱手让人

慈安太后明明已经掌握大权 慈安为何将权力拱手让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3/12/15 8:19:47

还不了解:慈禧慈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女人喜欢掌权的不少,为慈安却把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

咸丰在病逝前,授予慈安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慈禧掌管)。同治帝即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太后却把处理政务的权力都放给了慈禧。

在许多人眼中,慈安太后忠厚老实,能力有限,虽然咸丰帝给了她印章,但是她却没有驾驭权力的能力,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傀儡太后,是一个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人,为什么慈安太后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咸丰皇帝影视剧照)

咸丰皇帝早就觉察到慈禧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传说他在临终之前,特别密授朱谕,嘱咐慈安太后,如果慈禧胡作非为,就让慈安拿出密谕,按祖宗之法治罪于她。咸丰死后,慈安曾把密谕拿给慈禧看,以示警醒。密谕的存在,使慈禧感到惊惧不安,办事谨小慎微,不敢胡作非为。她对慈安言听计从.关怀备至。

时间长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对她放松了警惕。特别是有一次,慈安生病,慈禧割下胳膊上一块肉为慈安滋补身体,慈安大为感动。最后,慈安当着慈禧的面把密折烧为灰烬。慈禧的所作所为虽然并非完全出于真心,慈安太后却被感动地一塌糊涂。慈安太后心无城府,毫无防备之心。她根本就不是慈禧的对手。所以大家都觉得慈安太后懦弱无能,完全受着慈禧的摆布。

(慈禧影视剧照)

慈安太后真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心无城府吗?

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品学兼优,学识超群。慈安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堪称清朝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侧面也反映出慈安不仅貌美,而且学识超群,完全拥有母仪天下的高修养高素质条件,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入了咸丰帝的法眼。所以说真实的慈安是非常卓越的,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

既然慈安这么卓越,为什么她还把朝政都推给慈禧处理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欢权势,放权给慈禧只不过是人尽其才。《清宫遗闻·慈安皇太后》载:“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慈禧)优于才。”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慈禧在这方面却能力突出,慈安太后乐得放权给慈禧,自己一身轻。

(同治皇帝影视剧照)

慈安放权并不等于对国事不闻不问。慈禧所做的任何决定,必须先要经过慈安的同意,才能执行,慈安放权不等于放手,慈安太后大权在握、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

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他依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恨他入骨。慈禧有意袒护,慈安太后趁慈禧养病不能过问朝政的时间,让山东巡抚丁宝桢就地正法,当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在大是大非面前,慈安毫不犹豫,干净利落地就把事情解决了,还避免了和慈禧的正面冲突。能力可见一斑。

同治中兴,兴办洋务运动是需要资金的,慈安太后掌权,拿出钱来支持洋务运动。而慈禧是个耽于享乐的人,后来慈禧独自掌权后,竟能做出挪用军费建颐和园的事情。如果当时钱在慈禧的手里掌控着,没有慈安的约束,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园子,而不是为国家富强,兴盛投资。

(安德海影视剧照)

在大是大非面前,慈安就是定海神针,她不仅处事果断,为了国家兴亡不惜花费金钱,为同治帝选皇后也是从大局出发,选择能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慈禧为儿子选皇后,只从个人好恶,像不像自己来选择,私心不言自明。慈禧和慈安的格局相比,相差不止一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东林八君子”叶茂才简介:与顾宪成等人提倡公论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孝庄不是和多尔衮在一起很久了吗 两人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和多尔衮不能说的秘密

    还不了解:孝庄和多尔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和多尔衮在一起那么久,为何两人没有孩子?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位皆是众皇室争夺的东西,虽然他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地里有不少的动作,每个朝代的开始必然要经历政局不稳的过程。清代初期,皇太极在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尚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著名宦官冯保简介: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朝宰相李斯为何能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我不想让

  • 纵观三国历史对垒:曹操和刘备的武艺孰强孰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刘备为三国时期的并世双雄。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两人文武韬略,征战南北,均是驰骋沙场的英豪。但曹操、刘备的武艺如何呢?假如两人单挑,到底谁将占上风呢?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使双股剑,尤其是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在张飞、关羽与吕布丁字儿

  • 曹操麾下的四大金刚:替曹操南征北战的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曹操麾下骁将如云,却没有像“蜀汉五虎将”之类的说法。虽然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入一传,且有“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评述,但由于《魏书九·诸夏侯曹传》已将与曹操有血亲关系的诸将列出,因此“五子良将”在曹营地位似乎还低一层次。不仅如此,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

  • 三国历史上谁才是刘备的幕后首席军事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备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庞统。刘备入益州征战,随行所带的也是后者,而将诸葛亮“留镇荆州”(《三国志·蜀书七·

  • 平定西域第一人班超:中原王朝第一次控制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

  • 三国名将中蜀汉“五虎将”的真实排行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拙作《戏说三国第二勇将》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但该排序毕竟根据《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推理,并主要按照相互交锋的回合数进行比较,戏说成份较浓。那么,历史记载是怎样的情形?尤其是对大家最感兴趣的蜀汉“五虎将”,他们的真实武功究竟如何排序呢?需要指出的是,蜀汉政权建立后,并未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