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后代开创日本新时代

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后代开创日本新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3/12/17 4:09:45

亡国之君多悲惨。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都很正常,哪怕就是顶着禅让的头衔,最终被暗杀的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过着幸福生活,而且还可以有所作为的皇帝只有他一人,他就是汉献帝刘协。刘协(181—234),汉灵帝之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东汉末年皇权早已旁落,朝臣跋扈,刘协从即位之起就注定要当傀儡,在他的身边,有过董卓,有过郭汜礼,还有让他又爱又怕又恨的曹操父子。他过着表面光鲜,内里凄苦的生活。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本年十月逼迫刘协逊位,建立曹魏政权,刘协成为亡国之君。曹丕称帝后,将刘协降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三国志》),对刘协还算优待。

刘协做山阳公的事迹,在正史是没见什么。不过他的常住地修武一带至今流传着他的故事,说他广施仁政、亲民爱民。刘协来到浊鹿后,四处巡察民情,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消息传出,饱受苦难的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除了轻徭薄赋,刘协还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东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致使百姓多患痈疮,疫病流行,张仲景华佗等一代名医也应时而生。刘协当皇帝时,曾有幸拜华佗为师,向他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医术。刘协本身聪明睿智,也很有学问,再加上宫中所保存的医疗图籍甚多,所以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医药知识。

逊位之后,刘协融入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人解除痛苦。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刘协为山阳老百姓免费治病,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经刘协所救治的百姓很多,百姓为他刻字立碑,很感激这位曾经的天子。刘协在山阳期间,和皇后曹节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嵇山亭内的石刻画像中,就有“山阳公行医图”。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于亲情、人情、民情的温馨围绕中,这也是刘协不幸中之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黄初五年(224),刘协、曹节夫妇看到山阳旧的校舍残垣断壁,处处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望、有学问的卜商前来任教,宣布不论贫富人家的子弟,都可以接受教育,贫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当山阳公,刘协却可以一展身手。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季节,他常到国北的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人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

曹魏青龙二年(234)三月,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睿闻讯后,“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事”,紧接着又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刘协下葬之日,山阳百姓纷纷含泪前去送葬,用衣帽包上黄土,在墓地上堆成了一座古汉山,成为见证刘协造福山阳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山阳百姓还在古汉山村东修建了山阳公庙便于祭祀,清明节前来凭吊的人更多。二十六年后,也就是甘露五年(260),曹节去世,与汉献帝合葬禅陵。因百姓护陵有方,禅陵成为豫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九岁登基,四十岁下台,三十二年间,刘协在一拨拨权臣的挟持下,过得窝囊,活得憋屈。逊位后,刘协没有像某些得以活命的亡国皇帝那样万念俱灰,自甘堕落,碌碌无为,消极度日,而是及时调整心态,在山阳公的位子上实现了价值,活出了精彩,并且永远活在了山阳百姓心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刘协的结局是最好的。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刘秋为山阳公时期,刘协的后人刘阿知率领族众两千余人移居日本,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并在日本繁衍生息。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据说都源于修武,是刘协的后裔。近年来,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到中国祭祖,其中不少人专程到修武寻根谒祖,祭拜汉献帝刘协。这是后话。(文婉如清扬文史博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发现和珅的“伯乐”是谁?贪官和珅是怎样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在上学的时候的情况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英廉。英廉是什么人呢?根据《清史稿》上的记载,英廉原来姓冯。他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大的官儿,在朝廷里面,非常有本事。英廉担任的官职是什么呢?是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他的其中一个官职是刑部尚书。尚书是一个什么官儿呢?大清朝的中央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

  • 和珅死后儿子丰绅殷德为何没被杀?丰绅殷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丰绅殷德(fengen yendehe),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天爵,号润圃,清朝人。其父为乾隆宠臣和珅,其妻为乾隆之女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丰绅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1775年2月18日),生母为和珅嫡妻冯氏冯霁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戊戌(即二十日),乾隆皇帝“赐名丰

  • 趣谈古人的消暑方法工具:冷饮早在商朝就已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扇子的发明人是谁,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我估计这种办法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

  • 宋太祖赵匡胤的特殊之处:一个坐怀不乱的真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的皇帝好色的不少,贪淫成性的更是举不胜举,至于夺人妻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些皇帝能够贪色不迷,端的是大丈夫所为,让人景仰。如今却说一位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叫赵匡胤,居然坐怀不乱,堪称君子风范。那时赵匡胤尚未登基,因触怒当朝权贵,提一条短棍齐眉,外出逃避,来到山西太原清油观。恰好遇上被

  • 乾隆女儿成和珅儿媳后命运怎样?固伦和孝公主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后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逝于道光三年,终年49岁。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

  • 揭秘:康熙皇帝一生中不可公开的四大暴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直被史学界和国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仁君,但跟绝大多数皇帝一样,康熙的执政也不是完美的,甚至还对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今天,我们要盘点的就是康熙在位时的四大暴行——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杀平民且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

  • 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被宋朝羸弱的名声连累,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却是资深史学家公认的真正担得起“仁”字的明君。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太子就是他。首先是有“仁心”。他吃饭的时候吃到砂子,故意盖着碗,不让人看见。皇后问何故,他说这事要泄露了,御厨估计就要遭罪了。晚上批阅奏章,突然觉得饿了,想喝一碗羊肉汤,皇后

  • 北魏雄主:饮马长江震天下最终下场却被宦官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道少数民族的君主,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在成吉思汗之前,有一位草原雄主,同样威名赫赫。关于此人建立的功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赞叹道:“左衽之盛,未之有也。” 左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司马光的意思是说,在此人的引领下,少数民族的强盛前所未有。用古代史官的话来说,他“兼有

  • 揭秘:历史上胆敢当面顶撞皇上的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据《北史》记载,某年,拓跋焘在西河狩猎,下令主管官吏提供狩猎的马匹,古弼居然上了一匹比较瘦弱的战马,这分明是跟皇上抠门。

  • 乾隆爱女固伦和孝公主与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后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逝于道光三年,终年49岁。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