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这么做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3/29 8:01:01

刘禅杀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已然是强弩之末,虽然有诸葛亮全力支撑,但连续的北伐失败也让他身心俱惫,最终撒手人寰。而蜀国失去了刘备与诸葛亮,能够挑起重担的只剩下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了。

世人对于刘禅的印象多是草包懦夫,认为他能够继续统治蜀国几十年,也是完全仰仗身边的人,以及曹吴对他这个蠢材的不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刘禅从小被刘备与诸葛亮联手教育长大,难道就真的一点谋略都没有吗?其实大家都太低估他了,从诸葛亮去世时,他连续斩杀三位朝廷重臣中,就能看出他的高明之处。

怒杀李邈

公元234年,诸葛亮与世长辞。他的离世对蜀国来说是最大的噩耗,作为整个国家的灵魂人物,失去了他的支撑,蜀国的末路已然可以预见。刘禅作为国主,为诸葛亮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百姓们争相送葬,对丞相的离世伤心不已,朝臣们对此事却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诸葛亮在世时,对朝把控严密,许多官员无法出头,此时终于等到他离世,这些人不由得有了其他的想法。

而在诸多心思活跃的官员中,作为投机分子的李邈首当其冲。他觉得,诸葛亮贸然辞世,蜀国政权必然出现巨大的空缺,若是他在此时能够得到刘禅的青睐,必然能够上位。但李邈也不是个傻子,不会贸然行事,他决定借用给诸葛亮建庙纪念一事来试探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很快,他就在上朝时当众的提出了这件事情,刘禅并未当场答应,而是表示容后再议。

刘禅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不满给诸葛亮建庙纪念,而是在忙着思索后续朝廷的人事安排。如今诸葛亮辞世,丞相之位高悬,许多诸葛亮派系的官员也需要撤换清洗,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像建庙这样无关痛痒的事情,实在没工夫现在操心。可李邈却误会了刘禅的意思,认为刘禅推脱是厌弃了诸葛亮,不愿意为他修庙选址,心中大喜,当即决定“为君分忧”。几天之后,李邈在朝堂上突然转变态度,从最开始的尊敬变成了讽刺,写了一篇《丞相亮卒上疏》,将诸葛亮贬低的体无完肤,还请求刘禅给已经死去的诸葛亮“定罪”。

刘禅看见那封奏疏之后,整个人被气的七窍生烟。刘禅虽然对诸葛亮颇为忌惮,但从小长在身边,到底还是有感情的。而此时诸葛亮刚刚辞世,他就全盘否定,这不是让蜀国上下心寒吗?到时候他这个国君还做不做了?本来李邈的仕途还是有希望的,但被他这么自作聪明的一闹,是彻底没命了。刘禅对李邈这个蠢材无话可说,直接将他斩首示众,以安民心。

惩处刘琰

李邈被杀后不久,另一位朝中重臣刘琰也被刘禅下令处决。如果说李邈是把刘禅太当回事,拍马屁拍错了地方而死,那么刘琰就是太不把刘禅当回事自作孽不可活。刘琰在蜀国中资历深厚,早在刘备还未建国之前就已经跟随左右了,也算是肱股之臣,如果不是他自己作死,编排散播国君的谣言,可能他也不会落得惨死的下场。

这个谣言最早始于他的妻子胡氏进宫一事。当时蜀国的王公贵族拥有逢年过节去宫里给太后请安的习俗,胡氏作为刘琰的嫡妻一直都按照传统去进宫请安。然而可能是太后过于喜爱胡氏,此次请安竟然留胡氏在宫中住了一个月之久才返回家中。这件事情让刘琰非常不爽,甚至猜测妻子与国主有染,才会回来的如此之晚。而且他不仅自己猜测,还到处传播这件事情。

刘禅在历史上的污名有很多,什么草包怂蛋,贪玩好色都有,但他毕竟是刘备的嫡子,也是被诸葛亮教导长大的,如此荒淫之事,他应该是干不出来的。反而刘琰这个人名声极差,不仅奢靡享乐,铺张浪费,而且极为刚愎自用,曾多次被诸葛亮训斥惩戒。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刘禅的耳中,此时正处于多事之秋,觊觎蜀国王位的势力不在少数,他自己行事都是慎之又慎,刘琰这诬蔑他的行为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刘禅正需立威,毫不犹豫的就斩杀了刘琰,杀鸡儆猴让朝臣明白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斩首杨仪

前两位朝臣已经很让刘禅怀疑人生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更离谱的人在等着他,此人就是杨仪。杨仪在班师回朝之前,自称是接到了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杀死了蜀国最后一位厉害的武将魏延,口口声声称他有谋反之心,却拿不出证据来。刘禅对此事存疑,却也没有深究,仍旧忙着处理诸葛亮死后的“政治岗位”的变动。然而刘禅的宽宥却引来了杨仪的不满,他认为自己斩杀判臣,为蜀国立下大功一件,应该得到应有的恩赏,起码丞相的位子非他莫属。

然而刘禅却按照诸葛亮留下的遗命,将主政的权利交给了诸葛亮属意的继承人蒋琬,这让他十分不解。恼羞成怒的他竟然当着所有朝臣的大声嚷嚷着“谋反”的论调。杨仪的狂悖之言让刘禅勃然大怒,但他到底还是顾及了朝中老臣们的面子,只是将杨仪革职贬为庶人,保住了他的性命。可杨仪却并不知足,反而觉得是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不仅不服判决,还疯狂的上书弹劾蒋琬等人,大骂刘禅是昏君。

杨仪此举算是彻底触碰到了刘禅的底线,若是继续宽宥他,毕竟让世人与朝臣觉得他是个任人拿捏的君主,所以他接下来丝毫都未犹豫,直接把杨仪给当场处决。

结语:

世人都觉得刘禅是个草包,但从他连斩这三个大臣的狠辣决绝来看,他心计并不弱于刘备。杀死李邈,他安抚了诸葛亮派系的官员,稳定住了他们的心神。惩处刘琰,他保住了自己的名声,也维护住了皇家的体面。而诛杀杨仪则是震慑天下,让朝臣明白他的君主威严。

如此环环相扣,又有谁能说他只是个无能的后主呢?如此看来,他对外的憨厚蠢笨可能都是装出来的。也只有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才能在蜀国没落之后,仍然安稳的统治了29年。对于刘禅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禅都已经登基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不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还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看到这题目,就仿佛看见了这么两句话:诸葛亮是个阴谋家,北伐没有成功,所以没有篡权。如果北伐成功,必定篡权。这就是典型的“阴谋论”。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只手遮天,独掌朝政?有没有带甲上朝

  • 北宋官员李孝基简介:为人冲澹,善养生,平居轻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处级干部是多大的官,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孝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孝基,字伯始,李柬之子,幽州人,后迁濮州。进士高第,唱名至墀下,仁宗顾侍臣曰:“此李迪孙邪

  • 北宋官员余靖简介: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处级干部是多大的官,余靖董昭,北宋余靖后人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 韶州曲江(

  • 称帝后的吴三桂时如何定国号的?为何为“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三桂称帝时占几省,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吴三桂是哪里人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朝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在此背景下,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水陆大元帅,并且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

  • 历史上曹操是什么出身?他真的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参之后的丞相是谁,张飞出身,西汉曹参后人有些谁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

  • 揭秘:压垮三国第一猛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猛不死能否统一天下,压垮牦牛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国第一嘴炮

    众所周知,刘备是因起兵讨伐黄巾农民起义军有功而登上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后得到军师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等人齐心协力的辅佐,才成为三国鼎立之一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按说,刘备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家道中落,早年不过以贩履织席为业,并没有什么超群的武艺,但就是这个任何偏将都能追得他屁滚尿

  • 赵云竟排名垫底!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上武将排名前20,最强王者三国武将组合,赵云最强爆发装

    本次排名综合成就、知名度、武力、谋略、心机等多方面考虑,纯为史实,非戏说。20 常山龙胆——赵云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

  •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塑造,孔子的文化观,孔子毁了华夏文明

    2000多年来,孔子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直闪烁着不朽的光芒!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文化巨匠为一体的孔子,早已超越了历史的时空,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与骄傲!但是,孔子并非天生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与志向,“学而优则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坐标,只不过,孔子有政治家的智

  • 揭秘:何人才是三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勇猛战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真正历史上三国最强武将,世界神秘文化全揭秘,神秘海洋大揭秘

    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彧、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争史。在这条短且浅的溪流里,却因著名史家陈寿的“能力有限”和小说家罗

  • 秦宣太后芈八子:大秦帝国历史上背后的传奇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秦帝国魏纾结局,历史上的芈八子漂亮吗,大秦帝国赢稷

    秦始皇兵马俑是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最近却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兵马俑是为秦宣太后陪葬的——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被发现,世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威武雄壮的兵马军阵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说,中国建筑学学者陈景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