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的兴盛与十位汉人有关,他们分别是谁?

清朝的兴盛与十位汉人有关,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3/12/15 11:52:52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论是关注度还是上镜率,清朝都比其它王朝要多得多,这与清朝存在时间有关;也与王朝的贡献和腐败分不开;当然也跟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有撇不清的干系。

康乾盛世也好,同治中兴也罢,满汉的关系,都是清朝最重视处理的问题,而清朝200多年的江山,仔细论来,实在与以下这10位汉人分不开,他们是英雄还是叛徒,大家可从自己角度出发判定。

第一位: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他深受倚赖,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后范文程又历清世祖、清圣祖,共辅佐清朝四代帝王,是清初重臣,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第二位:洪承畴

洪承畴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崇祯年间更任蓟辽总督高职,松锦之战后投清,深受皇太极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也很器重,听取了洪承畴"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

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

在洪承畴的推动下,清初完成平稳的朝代更迭,虽然洪背叛了明朝,人格方面被许多人诟病,但不得不说,他为清朝统一、天下安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三位:祖大寿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曾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崇袁崇焕被下狱后,祖大寿怕受到牵连,毁山海关逃出。崇祯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才返回明朝。

在与清军的对抗中,祖大寿非常顽强,清军如何招抚都未投降。

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祖大寿无奈率部降清。

尊大寿降清为清军入关减去了又一力敌。

第四位:吴三桂

说完舅舅,就要说外甥了,祖大寿投降后,给吴三桂写了劝降信,吴三桂置之不理。

然后来在清与李自成夹缝中,吴三桂选择了降清。

降清之人很多,之所以吴三桂被骂得最狠,是因为后来他十分积极的帮助清朝打击南明朝廷,甚至引兵入缅甸,把南明永历帝给弄回清朝杀死。

吴三桂杀旧主后,又背叛新主,弄出个三藩之乱,康熙皇帝用了8年才搞定他(家族)。

第五位:佟养性

佟养性祖先是女真人,后迁徙居住抚顺,在抚顺经商时,佟家就跟努尔哈赤过从甚密,佟一度被捕,后明朝官吏放他去努尔哈赤处做间谍,没想到这正如了佟养性的本意,他到后即降清。

明朝将他与李永芳相提并论为两个头等叛徒(在吴、耿、尚登场之前)。

第六位:李永芳

李永芳是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就投降了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虽然他地位不高,但是影响非常不好,为后来汉人投降满清打下了基础。

故而他与上边那位佟养性成了明末叛徒典型代表,当然,在清朝方面则是忠义先锋。

第七位:孔有德

孔有德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他发动吴桥兵变降后金。

八旗汉军成立时,孔有德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他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顺治六年封定南王,出征广西时被围自杀,清廷追谥其为武壮。

第八位:尚可喜

尚可喜由于曾镇压皮岛兵变,使沈世魁失去权力,所以沈世魁对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尚可喜害怕遂有去意。

1634年尚可喜借元旦之会,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

尚可喜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清代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九位:耿仲明

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崇祯五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后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

顺治元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

第十位:孙可望

孙可望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

孙可望由于用兵沉着,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

公元1657年孙可望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光绪皇帝在大婚的时候 光绪皇帝为何要扑在皇后身上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光绪皇帝皇后的照片,光绪帝大婚是哪一年,珍妃死后光绪精神崩溃

    对光绪皇帝和隆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皇帝将要亲政,为什么在大婚时,会扑倒在隆裕身上哭?确地说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关系,两人的关系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亲上加亲的关系在大婚时哭,究其原因就是光绪帝太难了,他的人生就是个悲剧!第一、亲上加亲帝后之姻。光绪是清德宗

  • 吴三桂死后被康熙灭族 吴三桂还有没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至今有后代吗,吴三桂下场子孙杀光了,吴三桂是哪里人

    还不了解:吴三桂和康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病故后,康熙帝要对其灭族,他的后代最终怎样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67岁的吴三桂躺在衡州皇宫(今衡阳)的龙床上,奄奄一息。由于天气太热,加上吴三桂长时间的焦虑,肝火上升,他先是得了中风,接着痢疾,上吐

  • 薛仁贵作为唐朝的大将 薛仁贵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名将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哪个朝代的人,唐朝历史上有薛仁贵的这个人物吗

    对唐朝薛仁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名副其实的大将,他的传奇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薛仁贵的名声。那可是在民间家喻户晓,那么薛家将的故事其实和杨家将的故事一样,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艺术加工,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但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真的

  • 司马师比司马昭还要强 两兄弟为何没有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关系为何那么好,司马师司马昭谁能力强,司马昭为什么陷害司马师

    还不了解: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明显强于司马昭,为何没有跟弟弟内斗?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而且他们家孩子的寿命都还很长。司

  • 司马昭和司马师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昭司马师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好吗,司马伦为什么陷害司马师

    对司马昭和司马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司马昭和司马师有没有反目?三国时期的魏国出现了很多厉害的谋士,郭嘉、荀彧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谋士。不仅仅是这几个人厉害,要说魏国最厉害的人,肯定有司马懿,整个三国中,司马懿就是最终的赢家。毕竟司马懿的家人建立了晋朝,

  • 武则天最终将江山归还给了李家,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武则天的结局,武则天最后的结局,武则天下场怎么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做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做梦是一个人一生之中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在现代,梦被认为是与潜意识沟通的管道。梦的内容可能非常普通、正常,也可能极度超现实主义风格,所以,我们都知道梦毕

  • 李善长作为开国功臣又77岁高龄 朱元璋为何还将他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士诚为什么败给朱元璋,明朝被朱元璋杀死的开国元勋,朱元璋开国功臣排名

    话说在朱元璋还是起义军的一个小将领的时候,李善长也刚开投奔朱元璋不久时间,当时的朱元璋四处作战,李善长就来到朱元璋身边了,李善长作为明代的开国第一功臣,朱元璋最后为什么将他满门抄斩?话说,朱元璋一统全国之后,赶走北元,而论功行赏,册封的六个公爵,李善长排名第一,在徐达之前,名副其实的大明代第一功臣,

  • 唐末宦官张居翰,是如何用一人挽救挽救无数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代宗宦官,唐朝宦官之祸,李世民怕魏征吗

    太监是古代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而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比较自私的,为了能够保障自己后宫的生活方便,同时不让自己戴绿帽子,皇帝发明了“阉刑”,从而衍生出了太监这

  • 北宋官员孔文仲简介:有着“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刘文晋简介,宋朝官僚机构示意图,北宋王诜的简历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孔文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孔文仲(1038年-1088年),字经父,今峡江县 罗田镇西江村人 。孔子四十七代孙,属于“

  •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官制,正科级干部是多大的官,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