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为何不先收回荆州,再北伐曹魏呢?

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为何不先收回荆州,再北伐曹魏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3/12/16 21:48:11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诸葛亮的文章。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另外两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对于刘备来说,之所以发动夷陵之战,不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也是因为荆州之于蜀汉实在太重要了。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强调了需要跨有荆州、益州这两个州,这样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目标。在刘备发兵之后,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先是平定南中,然后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北伐曹魏了。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为何不先收回荆州,然后再北伐曹魏呢?

首先,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荆州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蜀汉能否一统天下。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表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在此基础上,也即跨有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州的前提下,诸葛亮认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因此,在诸葛亮看来,刘备想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话,不仅需要占据荆州和益州这两个用武之地和天府之国,还需要等到天下有变的时候,然后从益州和荆州这两个方向同时北伐中原,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既然如此,在刘备兵败夷陵之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和丞相,理应在刘备去世后继续攻打东吴,从而收回荆州,进而再北伐曹魏。不过,实际的情况,却是诸葛亮专心于北伐曹魏,而没有任何收回荆州的打算和行动,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想要收回荆州,必然要继续和东吴兵戎相见。但是,彼时的蜀汉,在整体实力是要落后于东吴的。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夷陵之败让刚刚建立的蜀汉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总共派出了5万兵马,其中至少3万人在夷陵之战中阵亡了。因此,在夷陵之战结束的第二年,也即公元223年,刘备就病逝于永安白帝城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病逝前后,蜀汉各地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平定了这些叛乱,并重新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从而拥有了北伐曹魏的实力。

不过,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只有益州这一个州的地盘了。所以,蜀汉的整体兵力,最多只有10万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本来就占据扬州、交州等地的东吴,由于基本上占据了荆州之地,这让东吴最多能调动20多万的大军。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夷陵之战后,东吴的兵力,基本上是蜀汉的两倍以上。虽然蜀汉拥有用兵如神的诸葛亮,可是,东吴也有才能不输孔明的陆逊,这让夷陵之战和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没有收回荆州的行动甚至计划。

另一方面,对于夷陵之战来说,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在夷陵之战结束后,诸葛亮不仅没有发兵为刘备和蜀汉报仇,而是派人到东吴和孙权结盟,也即恢复了蜀吴联盟。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于永安病逝。之前,孙权为修补夷陵之战给两国造成的裂缝,曾遣使请和,刘备亦派宋玮、费祎等到吴回应。但如今刘备逝世,丞相诸葛亮忧虑孙权知道这消息后态度会有所改变,不知如何处理。

在这个时候,邓芝主动站了出来,所以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就邓芝来说,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吴大帝孙权所赏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战结束后,因为南中等地的叛乱需要平定,所以,诸葛亮需要先巩固蜀吴联盟,这样他才能放心率军到南中平定叛乱。而在重新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也不可能为了夺回荆州,从而打破蜀吴联盟。在曹魏实力遥遥领先的背景下,蜀吴联盟才能确保两国的长期存在。

最后,进一步来说,为了夺回荆州,而和东吴兵戎相见的话,只会让曹魏渔翁得利。虽然在夷陵之战爆发时,曹丕错过了进攻东吴或者蜀汉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诸葛亮再次和东吴交手的话,显然曹魏不会再次错失良机了。除此之外,在夷陵之战和刘备去世后,蜀汉内部存在分崩离析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诸葛亮需要北伐曹魏,从而加强蜀汉内部的团结。对于蜀汉来说,既然以汉作为国号,那么,只要北伐中原,匡扶汉室,才能体现自己的正统地位,进而凝聚各个势力。如果为了收回荆州,而和东吴交战的话,只会让蜀汉自己陷入到尴尬的境地中。

正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平定叛乱后,只能一心北伐曹魏,而不是和东吴交手。按照介绍,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综上,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先是休养生息,然后平定南中等地叛乱,而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则一直北伐中原,直到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庄太后辅佐了两位皇帝上位 孝庄为何不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玉儿是不是孝庄太后,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简介,太后废立皇帝

    对孝庄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出生于蒙古贵族,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且美貌过人,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皇太极。她所处的时代是满清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要面临宫廷的争斗,还有明朝和李自成这样的外在对手。但是孝庄却极其的沉稳和果敢,辅佐了两个幼帝,为国家的稳定和

  • 吕布堪称汉末时期的第一猛将,为何会死得那么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为什么名气这么大,吕布为什么先被缢死,吕布真的有勇无谋吗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算得上是盖世英雄。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却没有人收留,最终落得被缢杀的悲惨结局。其中原因有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名声坏了:吕布的坏名声,主要因为其不忠。吕布开始跟着并州刺史丁原干,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也很亲

  • 隋文帝后宫中为何只有一个皇后 杨坚是真的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有几个妃子,隋文帝杨坚有多少个妃子,杨坚真的没有妃嫔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文帝杨坚娶老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杨坚是个很出色的皇帝,他是第四个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注重民生,实行改革,创立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政策和制度,在他的努力之下,迎来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当然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皇后独孤氏的爱情故事,一个皇帝的后宫却只有这一

  • 历史上真实的姚平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上最怕死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善终的名将名臣,历史上不出名但很厉害的名将,历史包拯是什么样的人

    大家好,说起姚平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朝是被少数民族欺负最严重的朝代,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从皇帝到大臣,投降派占了大多数,只有少数人不愿臣服,比如岳飞、杨业等,他们都是将军的抗敌派,但结局并不好,但在北宋末年,有一位特殊的抗金将军,扬言要把金军杀得片甲不留,可自己却十分怕死,打了胜仗还要逃

  • 赵佗奉秦始皇的命令南征 赵佗为何跑到国外做起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给赵佗的诏书,秦始皇不让北上勤王是真的吗,秦始皇给赵佗的圣旨原图

    对赵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不一样的地位,他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野心仍然非常大。于是开始打起了越南的主意,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两个人率领50万大军攻打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便被

  • 檀道济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一生只爱你李志高结局,用一生去爱你大结局,庄聚贤的武功为什么突飞猛进

    每当一提起檀道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而出身草根的刘裕抓

  • 宋代皇帝礼遇文臣 高宗学问安敢望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士大夫是什么官,北宋士大夫

    宋代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的开明。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的内藤湖南说,(宋代)“君主再不是贵族团体的私有物,他直接面对臣民,是他们的公有物”,在平民社会,君主的个人价值取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更为直接。虽然为了一家一姓利益,把脑筋动到极致,但是赵匡胤在后人

  • 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的皇帝是哪位,历史上有岳飞吗,岳飞为什么惨死

    古人无“民族”意识,何来“民族英雄”?梁启超等人相信“民族主义救中国”,遂引进、宣传近代“民族”概念先秦历史文献中没有“民族”这个词汇。先秦时代所谓的“族”,多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族、宗族。《左传》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所指乃是宗族、部族。先秦之后、晚清之前的历史文

  • 太后谈房事:先帝全压我身上 重量分散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后太八卦小说,汉明帝,鲁仲连义不帝秦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韩策》里,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最黄最雷人的一段外交辞令。网络配图韩国是秦国的政治盟友,楚国攻韩,韩国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屡不发兵救援,派出了一批批的使者都毫无音讯,后来派出了高手尚靳,说出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当时秦国实际掌权者秦宣太后召见了韩使。宣太后说:“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

  • 岳飞谥号“武穆”是一种刻意的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谥二十四武谥十八,赵构后悔杀死岳飞吗,岳飞死后7个子女结局

    岳飞冤狱:以“谋反”定罪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