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文帝曹丕死后,他后宫嫔妃的结局是什么?

魏文帝曹丕死后,他后宫嫔妃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4/1/16 13:09:17

曹丕死后,为何把妃子放回娘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父子,二人生于乱世,不仅在政谋上领先于同时代的天下英雄,而且父子二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除了这些璀璨的光芒之外,曹操和曹丕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两个人的风流韵事,二人都能称得上多情种子,给后世两千年留下了许多多彩谈资。

曹操和曹丕生前都致力于搜集美女,曹操宛城得张绣婶婶,曹丕邺城得袁绍儿媳甄姬,使得这些女人的名字到了2000年后的而今天,甚至仍然能被编入了网络游戏当中,其传知度可见一斑。曹氏父子得到了如此多的美女,他们死后的处置方式也与历史上大多数王朝有所不同。我们知道,封建社会讲究男尊女卑,普通人家的女子也提倡从一而终,女子改嫁难免会遭到背后指指点点,因此大多数帝王死后,等待妃子们的往往是孤苦的后半生。

《史记》记载,最早的贞节牌坊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嬴政鉴于其母风格不高,因此鼓励女子守贞,曾为一巴蜀寡妇立了全世界最早的贞节牌坊。那个时候儒家思想还没有被独尊尚且如此,等后世开始独尊儒术的时候,这种风气也就愈演愈烈了。

但是,这些妃子们虽然孤苦,通常衣食无忧是没有问题的,很少需要去辛苦劳动。

而曹操临死前,曾经写了多份遗书,在《遗令》中,他安排了自己死后嫔妃的处置方法:所有的妃嫔进入铜雀台,国家管她们吃住,同时曹操还让妃嫔们做草鞋卖,以赚钱自给。

但是曹丕死后,却下令“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三国志·文帝纪》)”。与自己的父亲死把所有妃嫔锁入铜雀台不同,曹丕死后归还了大多数后宫成员自由,让他们回家。

曹操让妃子们织席贩履自给自足,曹丕却把妃子们退回娘家。

难道曹操是一个不通情理,死后还要捆绑女性、刻薄对待的君主呢?其实从曹操生平记载去看,他在这方面更是一个豁达的人。且不说他对各路别人的妻子不嫌弃,歌女出身的卞皇后还被他立为正室。《三国志·后妃传》更记载,他自己的第二任夫人丁夫人因为曹昂之死与愤恨曹操,所以不跟曹操说话。曹操只能把丁夫人送回老家,但是经过很长时间之后,丁夫人仍然不能回心转意,他就让丁夫人改嫁。

所以曹操绝对不是一个占有欲特别强烈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曹操还要让这些女子在铜雀台里守寡甚至要辛苦看劳动呢呢?

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这个答案就非常简单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之前,全国人口有5000万左右,但是经过了常年动乱,战争、瘟疫、饥饿等多重影响,人口锐减,董卓、曹操等人在战争中都曾经屠城,社会生产力凋敝。而曹操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六岁了,但部分妃嫔都是在他壮年时期得到的,这个时候这些女人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如果放任他们到社会上,就算她们可以改嫁,但多数人年纪大了,也很难再嫁。不仅如此,女性天生体力单薄,到了社会上即使愿意努力工作,恐怕也要饿死。曹操如果把这些女子放走,看似给了他们“自由”,却如同把动物园中的梅花鹿放回大自然,和杀掉她们也没有区别。

至于让这些女子们劳动,就更加用意深远了。毕竟自己死后人走茶凉,自己能够有一份收入,则不必看人脸色受制于人,虽然辛苦点,妃子们却能够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而曹丕与曹操的时期的情况则发生了较大的不同,首先曹丕释放的妃子都是品级较低的,与曹丕相处时间不长,地位低,年纪也不大。而且曹操自从赤壁之战以后,魏国开始休养生息,国家人口得到了恢复。从赤壁之战的公元208年到曹丕死时的公元226年,正好17年,曹丕也刚刚继位才6年,多数妃子们的年纪也在20岁左右,这个时候男女比例就大致相当,加之本身国家实施的就是一夫多妻制,妃子们回家之后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自处一些。

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做出这样的决定,与儿女情长是没有关系的。二人也绝非儿女情长之人,曹操梦中杀姬,曹丕处死甄姬,都很好的说明了问题。从他们临终前对妃嫔们的安排中可以看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父子二人始终是站在一位帝王的角度去安排身边事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亡国之君崇祯帝,为何没有背负骂名还在历史上赢得了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亡国之君崇祯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明王朝的统治长达近三百年,最终亡于崇祯帝之手。然而,让人觉得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是:崇祯并没有像历史上众多亡国之君那样,被世人大加挞伐,反而有很多人非常同情他,连取代他的清朝统治者(比如康熙)都为他说好话,帮他开脱亡国之罪。放眼中国历史

  • 太平天国的封燕王秦日纲,他的悲剧是谁一手制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秦日来。下面我爱历史网

  • 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她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宣太后的故事。实际上宣太后能有掌权的机会,全因秦武王举鼎以外身亡所致。秦武王死后,宣太后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嬴稷去争夺国君之位,好在有樗里疾的支持,最后嬴稷顺利继位,成为了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只不过秦

  • 被封为北王的韦昌辉,为何会被太平天国称为”北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有首义六王,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清廷眼中的首逆分子,然则其中有一人不仅被清廷否定,后来还被自己人否定,他就是北王韦昌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昌辉,名正,广西人,他加入拜上帝教的最初

  • 冯云山: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竟只能默认自己排行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自幼好学,曾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干脆在村里当起了私塾老师,冯云山的家距离洪秀全家仅仅三里地,两人自早就相熟,据说关系还不错。1843年洪秀全参加广州院试失败,看了《传世良言》,想起自己多年前梦见的一个老人,曾要他到人间斩妖除魔,于是乎洪秀全彻底和儒家决裂,并决心传播上帝福音,而冯

  • 萧朝贵:太平天国初期名将,是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的西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萧朝贵(约1820年—1852年),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初期名将,军事家,被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为西王,称八千岁。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出身萧朝贵(约18

  • 戏子皇帝李存勖,又为何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被编入宗室谱籍。李存勖是李克用与侧妃曹氏所生,年幼时体貌出众,聪慧而且

  • 萧何作为韩信的恩人 萧何最后为何还要设计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信是秦末乱世中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此人“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但韩信最终还是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只是关于韩信之死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点,虽然刘邦不放心韩信,但真正导致

  • 乾隆和嘉庆相比 两人对待和珅谁更略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滴水如果放在沙漠可能几秒就会蒸发,丢到海里则会掀起滔天的波浪,管理者对人才的使用往往也是这个道理。不要抱怨手下全是庸才,而是要把他们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嘉庆剧照 图源网络嘉庆作为大清帝国的最高管理者,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至高无上而感

  • 杜如晦在玄武门之变中扮演什么角色?事后竟升任兵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